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溶液的浓度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重点
溶液的浓度的概念。

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药品:NaCl(s)、H2O(l)。

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

相关课件及其教学投影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新课导入
【情境激疑】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

三种蓝色溶液都是硫酸铜溶液,大家仔细观察,看它们的观察溶液,分析溶质相同,溶液颜色不同
直观上感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溶液颜色不同。

颜色是否相同呢?溶质相同为什么颜色会不同呢? 的原因: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不同。

【提问】通过溶液的颜色只能粗略地估计溶液的稀浓程度,为了准确地表示溶液的稀浓程度,我们今天学习一个新概念——溶液的浓度
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溶液的浓度概念及第43页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阅读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溶液的浓度,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记忆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明确溶液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合作探究 溶质质量分数 1.计算公式 【课件展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明确概念
【活动与探究】教材活动 探究实验9-7,并完成下表
烧杯编号 溶液颜色比较 溶剂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2 3
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的颜色相比更能准确表示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关系。

同学们交流一下活动探究的结果,看一看计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正确。

交流实验结论,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进一步理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活动】根据教材第43页讨论,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
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比较。

【课件展示】
活动与探究: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为1 g/cm3)
溶质质量/g溶剂(水)质量/g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1090
2080
了解配制溶液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溶剂的量
【计算】没有颜色的物质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而比较溶液的稀浓程度。

【课件展示】例题1: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现需要配制150 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讨论: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计算。

一名学生板演: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 kg×16%=24 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50
kg-24 kg=126 kg
答:配制150 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
钠溶液,需24 kg氯化钠和126 kg水。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课件展示】例题2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

要把5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讨论: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计算:由一
名学生板演。

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 g×98%=x×20%
x=
50g×98%
20%
=245 g
需要水的质量=245 g-50 g=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
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195
g。

分析:这种与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的题
目怎样来寻找溶质、溶剂、溶液的量呢?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
能力。

【课件展示】例题3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

试计算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分析后:由学生板演。

指出涉及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根据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溶液参加化学反应,一般来讲真正反应的物质是溶液中的溶质。

(2)在计算过程中对待溶液要一分为二,例如:100 g10%的氯化钠溶液,一是溶质质量为:100 g×10%=10 g;
二是溶剂质量为:100 g-10 g=90 g。

解:设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65
13g
=
98
x
x=
98×13g
65
x=19.6 g
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
100g
×100%
=19.6%
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6%。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过渡】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多少质量的溶质和溶剂,那么在实验室中我们如何完成溶液的配制呢?
阅读教材第47~48页,实验活动5。

学生分组按课件展示步骤完成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食盐溶液的实
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深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溶液的理解。

【课件展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步骤:1.计算 2.称量 3.量取 4.溶解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课件展示】习题:下图是小明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 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

、 。

(2)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3)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4)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

通过习题巩固新知
三、课堂小结
【谈体会说收获】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稀浓程度。

掌握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1.定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通常表示为百分比)。

2.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3.例题1、例题2、例题3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1)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为:50 g×2%=1 g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1 g=49 g
(2)称量:用量筒量水的体积49 mL。

(3)配制。

(4)装瓶,贴签。

茶变墨水
用刚泡好的一壶茶,滤出清澈的茶水,倒入玻璃杯中。

取一只空玻璃杯,内壁蘸一些硫酸亚铁溶液(注意:用量极少,杯中看不出颜色),将茶水倒进这只玻璃杯中,茶水马上变成了黑色的墨水,这种墨水放置在空气中时间越长,墨水的颜色越深。

为什么茶水会变墨水呢?因为硫酸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硫酸铁,茶水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物质,两者相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沉淀,于是变成了墨水。

这种墨水虽不能用,但是制造墨水的原理与它差不多。

如果在上述墨水中加少量草酸晶体,墨水又会重新变成“茶水”,因为草酸与鞣酸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无色草酸铁的缘故,当然这种茶水是不能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