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渠桥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市渠桥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B.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参考答案:
A
2. (单选)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把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将小球拉至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α角后放手,运动t时间后停在最低点。
则在时间t内( )
A.小球重力做功为mgl(1-cosα)
B.空气阻力做功为-mglcosα
C.小球所受合力做功为mglsinα
D.绳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参考答案:
A
3. (多选)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甲在整个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B.甲在整个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C.乙在整个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参考答案:
AC
4.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杯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这杯水静止时,水分子也处于静止状态
(B)每个水分子都在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这些水分子的动能总和就是这杯水的内能
参考答案:
C
5. 在一次抗洪抢险战斗中,一位武警战士驾船把群众送到河对岸的安全地方.设河水流速为3m/s,河宽为600m,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20s B.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25s
C.渡河的最短航程为600m D.渡河的最短航程为750m
参考答案:
C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分析】当静水速的方向垂直于河岸时,渡河的时间最短,求出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运动时间,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知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要使小船的渡河位移最短,即合速度的方向垂直于河岸方向,因为小船将沿合速度方向运动.
【解答】解:A、B、当静水速的方向垂直于河岸时,渡河的时间最短,根据分运动和合
运动具有等时性,最短时间为:t===150s;故A错误,B错误;
C、D、要使小船过河的位移最短,由于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合速度的方向可以垂直于河岸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所以渡河的最短位移为600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纸带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vC=______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7. 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填A或B).
参考答案: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00,A.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注意该图象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由此可求出k B=100N/m,由于A的劲度系数小,因此其精度高.
故答案为: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00,A.
8. 一个滑雪运动员从80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是2.0m/s,末速度是6.0m/s,则滑雪运动员通过这段斜坡时加速度的大小为,需要时间为。
(4分)
参考答案:
20s
22、如图11所示,飞行员的质量为m=60kg,重力加速度为g=10m/s2,他驾驶飞机在竖直平面内做翻筋斗的圆周运动,当飞机飞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飞行员对机座
的压力恰好为零,则轨道半径R= m,若飞机飞到最低点时速度为,飞行员对机座的压力N= N。
参考答案:
1000 3000
10.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应该接在(填“交流”或“直流”)_________电源上,它每隔__________s打一次点。
参考答案:
_交流_______ ____0.02____
11. 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秒后落地,落地时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o角,(g取10 m/s2 )物体的初速度物体下落的高度。
参考答案:
10m/s,5m
解:如图,落地时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则落地时vy=v0 又竖直方向vy=gt,
则得:v0=gt=10×1m/s=10m/s
由
得:
故答案为:10m/s,5m.
12.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和 N(只需读到0.1 N).
(2)在方格纸(见下图)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参考答案:
2.5 N和 4.0
13. (4分)一个运动员将以水平速度8m/s飞来的足球一脚反向踢回,踢回后球速为12m/s,则此过程中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若球与脚的作用时间约为0.1秒,则此过程中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参考答案:
20,200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选“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所取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0到1、2、3、4、5、6间的距离分别为(0.96、3.84、8.64、15.36、24.00、34.56)cm,那么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 s;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求出打印计数点5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5 =_______;该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 m/s2,方向为__________(填“A到B”或“B到A”)(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
15.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
(1)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于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100g,m=40g、50g、60g、80g、100g、120g
B.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C.M=200g,m=40g、50g、60g、80g、100g、120g
D.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4.22cm、S BC=4.65cm、S CD=5.08cm、S DE=5.4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0.02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a=(用上面的符号表示).
(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其原因可能是;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
是:.
参考答案:
(1)B;(2)D;(3)0.49;0.42;(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大
小;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平衡摩擦力;
(2)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
(3)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质量、合力三者的测量很重要.(4)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解:(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AC 错误.
(2)当m<<M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因此最合理的一组是D.
(3)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由平均速度可求得瞬时速度;
则有:=0.49m/s;
VC=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
s DE﹣s AB=3a1T2
s EF﹣s BC=3a2T2
s FG﹣s CD=3a3T2
a==0.42m/s2.
(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
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大小;
根据F=Ma得a=
所以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小车总质量的倒数
故答案为:(1)B;(2)D;(3)0.49;0.42;(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
面的倾角大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在一条狭窄的公路上,乙车以v2=10m/s匀速行驶,甲车在后面以v1=30m/s速度匀速行驶。
由于甲车司机疏忽,当两车相距L=50米时,甲才发现乙,t1=0.2s后,甲以a1=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并鸣笛警告。
又经过t2=0.5s,乙车以a2=2m/s2的加速度加速。
问两车是否会相撞,若相撞,求相撞时刻;如不相撞,求两车最小间距。
参考答案:
17. 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木板的质量M=4kg,长L=1m,木板上表面与物块、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恒力F=28N拉木板,g取10m/s2,求:
(1)木块与木板的加速度a1、a2的大小;
(2)木块滑到木板左端所需的时间;
(3)在(2)的时间内,拉力F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解:(1)对木板:(2分) a1=2m/s2 (1分)
对木板:(2分)
木板的加速度(1分)
(2)(2分)得: ks5u (1分)
(3)(1分)(1分)
W=56J
18. 在500m的高空,以220m/s的速度水平飞行的轰炸机,追击一鱼雷艇,该艇正以20m/s的速度与飞机同方向行驶。
试问,飞机应在鱼雷艇后面多远处投下炸弹,才能击中该艇?(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