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华山水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菁华山水作品赏析
【艺术简历】
李菁华(女),1973年生人,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9年修于首都师范大学刘进安水墨工作室。

现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画院院聘研究员,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理事。

作品入编《影响·2008女性艺术家创作实录》、《2010中国画收藏年鉴》、《画苑·中国水墨60年》、《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佛教与艺术》、《一画一禅偈》、《艺术实录》等出版物。

出版有个人专集《2008名片·李菁华卷》。

2007 “第二届中国美术出版界书画家作品展”作品获一等奖(郑州美术馆)
2008 李菁华个人展览(深圳江山美术馆)
2010 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名家名作邀请展(重庆日月光广场)
2012 入展“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河北美术馆)
参加“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河北美术馆)
2014 “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政协礼堂)
2015 参加“庆祝泰中建交40周年——泰中当代书画精品展”(泰国国家美术馆)
2016 参加“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首届中国画双年展”(石家庄美术馆)
2017参加“石家庄画院·院聘研究员年度美术书法作品展”(石家庄美术馆)
【艺术评论】
菁华的扇面与团扇的山水小景,清新利落,笔意松动,皴点勾画之间,山丘与灵动之水总在太极般的平衡画面中交相错落。

远景之山、之水、之树石,与之点景人物,自然搭配在山水之间,推远了画面的意境,拉近了山水的枯与润的对比,对比之中铺展开古趣盎然的一派生机。

菁华嗜好于品茶、禅修,在其味觉与精神的升华中,一直在其心灵中打造不为外界所撼动的灵秀桃花源,平静之悠远,甚或空气氤氲之馨甜的味道。

而与生俱来的洒脱透亮之性情与她跳跃的笔触契合,似乎瞬间更留下了一片春天的景致。

(尉彬评)
【画家随想】
作画前,我的毛病特多,必须把画室收拾干净,地板无尘,窗台无尘、桌上无尘、手洗干净,盂内水清,还要泡上一壶老茶。

说不出是刻意还是无意的了,反正从心理上似乎隔断了尘嚣。

画案边的我此时是特别享受和充满快意的,静洁的宣纸就是我可以自由主宰的另一个世界。

其实在我们心中都会藏有另外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只不过在我的这个世界里,没有剑拔弩张,没有愤世嫉俗,没有迷惘忧郁,有的只是尽在默默无语中的平和、清淡,如老茶般煺了火,化了喉,宽了心。

现在,我更多地选择了山水题材,因为山水之间可以显著安顿人的性灵。

在传统材料——宣纸上,我无拘无束地敞开想象,最大自由地安排景物,还可凸现一些类如摄影聚焦的局部特写。

松散与谨严、束缚与自由、种种都将际会于此方寸间;我仿佛坠入了一个个自己搭设的场景里,有点像儿时“过家家”的感觉,“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襟幽对、坐究四荒、峰岫幽燕、云林森渺”这一切都使我幸福而尽兴。

透过那层层烟云雾霭,对于生活在嘈杂世界的现代人,我竭力示引观者体察步入我心中的山水。

抚慰我和他们隐藏的多变的情绪,自恋或是自足,如山谷里溪桥畔盛放的花,闲闲悠悠地开着,刹那般若。

记得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过:“一个画家通过绘画来解脱和感知
到梦幻中的自己”。

从幽坐到行吟,从静伫到探求,我相信在充满秩序的工业文明里,属于东方的细腻、浪漫、诗意的理想会在某座亭台、某片园林甚至水边的青石上与我们交集。

无疑,这是一场不完美的绘事“初相”,且将我指间的悸动注入这一纸喜乐……
【作品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