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艺术展:纯粹文艺复兴巨匠在东方的再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开朗基罗艺术展:纯粹文艺复兴巨匠在东方的再现
作者:暂无
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 2017年第8期
在五百年前的14 世纪至17 世纪里,在世界艺术史的历程上“文艺复兴”正散发着影响着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光芒,这段时期是人类艺术文明进程上重要的阶梯,是一场伟大的人文主义运动。
在这场人文运动里,有一位杰出的通才,他是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与列奥纳多·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 ——他就是" 米开朗基罗· 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di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米开朗基罗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在西方艺术史的进程里有着空前无双的影响力。
他年少成名,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尊称为大师。
同时他的脾气暴躁,不合群,有着艺术家独有的气质,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大师精神,让这位艺术巨擘跨界雕塑、绘画、建筑、诗歌全领域,创作出一件件举世夺目的艺术作品,他的雕塑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西斯庭教堂的《创世纪》百余画作,如此复杂庞大的穹顶画可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美第奇家族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塑像构思新奇,等等的一系列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每一件在美术史上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米开朗基罗继承了古典主义的文化传统,将其艺术推到顶峰;他是开拓者,代表着矫饰主义的来临;他是巴洛克的鼻祖,也是第一位表现主义者;他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主义传统画下句点。
最终在年时88 岁时在罗马与世长辞,但是他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他的时代我们遥不可及,他的艺术光辉让我们仰慕不已。
但是这个夏天,在北京鸟巢国际艺术中心,将为我们所有人带来一场极其赋有意义的视觉感知盛宴,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感受的来自文艺复兴的米开朗基罗大师的巨匠精神,面对面的一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璀璨精华。
2017 年7 月15 日,国际体育场鸟巢艺术中心将带来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将带领所有人直接感受到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大师作品的震撼力。
鸟巢艺术中心与意大利米开朗琪罗故居博物馆(Casa BuonarrotiMuseum)携手,并请来了由意大利政府指定的当代湿壁画大师安东尼奥·德维托(Antonio de Vito)策展,一起呈现出米开朗基罗这位传奇天才七十余年波澜壮阔的艺术生涯,让我们可以共同有幸感受这历经500 多年的经典传承。
这次展览将引进展品共计105 件,系统介绍了米开朗基罗的素描、雕塑、建筑、诗作和湿壁画等艺术成就,其中大卫像雕塑整体高6 米,是世界上现存三件原雕塑复翻模作品之一。
本次展期跨越暑期挡和“十一”国庆黄金周。
堪称城中盛事的“鸟巢·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将是京城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大事件,对于城市公共审美和艺术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米开朗基罗大师的艺术展览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我们将通过这些部分一步步的走进文艺复兴巨匠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留给我们巨大的艺术财富。
看点一:大卫之外不为人知的大师——全面展现米开朗基罗大师的才华
做为其艺术风格影响了三个世纪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大师的才华奠基了整个文艺复兴时
期的基调, 作为国内首次最完整呈现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大师在绘画、建筑、雕塑及文学
领域的毕生成就展览,观者可以欣赏到米开朗基罗的密友里查瑞利为其创作的胸像、竞争对手拉斐尔笔下象征着米开朗基罗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斯特、艺术家自己创作的《最后的审判》
中描绘的人皮自画像等等,从一次展览中,看尽多位大师巨作,等你探索发现更加多元化的米
开朗基罗大师在后人心中的形象。
看点二:独树一帜的大卫——引领全球雕塑艺术指标
米开朗基罗大师在雕塑方面的造诣可谓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有引领性的创作,全球
知名美男子《大卫》,多次被呈现的《圣殇》(又译为《圣母哀子》)主题,以及跨性别主义
的《酒神》……这些即将来京的米开朗基罗划世纪作品代表着创作与艺术的领先。
更可贵的是,此次展出的原作翻模复制《大卫》像,是全世界目前仅存三具从原作《大卫》所翻模下来的模具,由意大利翻模制作权威AndreaChiesi 教授全力精心打造而成,是他留予后人的最后一件
精致翻模作品。
而意大利政府已于1865 年订立法规,为避免原作损坏,不得再进行《大卫》
原作翻模。
因此展出作品更显珍贵。
看点三:古典湿壁画技艺全全程揭秘——六百年前湿壁画重现
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的发展遍及意大利所有地区,规模宏伟、与宗教建筑共存,
具备神圣的艺术价值,其中湿壁画技艺更被认为是最复杂,也是技术要求最高的绘画技巧。
其
制作方法是:通常是先在墙壁上抹上几层灰泥,有时多达四层,在倒数第二层上勾出要画的图
形(即初步轮廓),然后刷最后一层石灰浆,研磨好的干粉颜料掺入清水,制成水性颜料,趁
石灰浆未干前,再将颜料涂在刚抹在墙壁表面的湿灰泥,刷灰面积够一天的工作,再等待灰泥干燥凝固之后,便永久保存于墙壁表面。
其缺点是干得很快,绘图者动作必须很快。
所以如此
复杂的技艺和其操作困难度,其制作今日已经极其罕见。
当今意大利硕果仅存的湿壁画工作室大师安东尼奥·德维托(Antoniode Vito)将亲临展
览现场重现米开朗基罗著名的湿壁画——利比亚女先知(Lybian Sybil),观者们将全程亲眼目睹作画细节,现场感受其工艺的复杂程度,切身感知最后成品的艺术感染力,重现中古世纪
最璀璨华丽的艺术。
看点四:常与同好争高下——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的天才之争
文艺复兴时期最脍炙人口的天才竞争:1503 年,51 岁的达·芬奇受聘于佛罗伦萨共和国,为市政会议大厅外墙创作壁画《安吉亚之战》;来年,年仅29 岁的米开朗基罗也接到同样任务,并开始创作《卡西纳之战》,这个事件哄动一时,甚至许多其它地区的艺术家,例如拉斐尔就是其一,都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慕名前来观摩两位大师的作品。
前来的观众们更可以以自己
独特的艺术鉴赏眼光来欣赏这场艺术竞技,这个天才之间的竞赛到底是谁胜出,将由观者现场
亲身感受。
(文章来源:凤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