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书画报发表文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中国书画报发表文章
20年前,我在襄樊师范读书,第一次在我的书法老师家一睹《中国书画报》的芳容,眼前为之一亮,恨不得据为己有,尽管是我一个贫寒的学子,我还是毫不犹豫的到邮局征订了这份报纸。

我家在农村,家境贫寒,为了订阅这份报纸,我啃了很久的馒头和咸菜。

20年来,《中国书画报》与我一路相伴,不弃不离。

记得刚成家的时候,添家具,买房子,入不敷出;后来孩子出生,日子更是捉襟见肘,报刊征单上填了划,划了改,不管怎样,还是难以将《中国书画报》割舍下来。

而今衣食无忧,邮递员在年底根本不问就直接给我续订了。

我珍藏着每一期《中国书画报》,按季度装订,发现缺少的,都及时的补齐了。

我认真的阅读了每一期,包括中缝和广告。

好多好的文章,我阅读了不少于三遍。

《中国书画报》是我的帮手,也是我的良师。

通过读报,我知道了墨分五色,增强了以线造型、以书入画的意识;通过读报,我纠正了笔画的扁平问题,矫正了笔力柔弱的积习。

上世纪90年代,孙其峰老师的花鸟画连载,我每期都认真临摹,领会,逐步琢磨出一些基本的技法,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近年,我对霍春阳老师的四君子系列讲座细心揣摩,掌握了多种构图方法,实现了重大突破。

而今,我从一个盲目涂鸦的青年,成为襄樊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并且成长为襄樊市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和谷城县十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最近又被县教
育局主要领导点将推荐参加湖北省美术学科带头人的培训。

我的艺术论文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报》等多种报刊,美术教学论文获得了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我的多件书画作品入选了省市美展,我独创的“美术成果切入法”在我市推介,是公认的解决造型类内容教学难的优秀方法。

这一切成成绩的取得,《中国书画报》功不可没。

我的学生200多次获得了市级以上书画大赛的等级奖励,我也7次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指导教师”。

今天,在我的带动下,我的家人和学生也加入到《中国书画报》读者队伍,一份报纸的阅读率超过了10人次。

为了避免借阅、归还的麻烦,我们单位到了10位同事也征订了《中国书画报》,平时当别人谈论麻将的时候,我们几个“迂夫子”多了一个共同的话题。

今天我们这个山区小镇在我的带动下,学习书画蔚然成风。

我的家乡地处湖北边远山村,在上个世纪末,我们购买美术资料很不方便,而《中国书画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范画,我们将美术教材学习的基本知识与范画结合,增大了训练量,开阔的视野,也提高了熟练程度,不断的积累实战经验。

参教第一年,一无金钱打点,二无背景作盾的我被发配山区,一年半的时支教时光里,《中国书画报》驱散了我很多闲散的时光,让我在孤独中平添了几分乐趣。

在昏暗的油灯下,我挥毫不倦。

当我那稚嫩的作品第一次参加全县书画展览的时候,领导不得不刮目相看。

特别是1993年全镇中小学生书画展览,我的学生明显技高一筹的时候,我的心理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而今那两届学生因为
字写得好而找到好工作的有十几人,至今他们仍然与我保持这联系。

我从1992年开始收藏字画,旨在让山区孩子接触高雅艺术。

通过《中国书画报》,我了解到海量的信息,交了大量书画界的朋友,藏品也达到2000件,我被李景上将亲切誉为“收藏将军”。

我于2006年第自筹资金近百万元,建立了湖北当时最大的私立艺术馆--杜权成书画收藏馆。

史树青先生题写馆名、李铎题写展标,苗培红、张继馨、朱守道、王耀中、赵长秋、徐怀华、胡抗美等书画名家慷慨的馈赠了精品,我与他们联系,很多都是中国书画报牵线搭桥的。

对于《中国书画报》,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化作无限的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