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标准仿真预测卷一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标准仿真预测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

这反映出周代( )
A.伦理政治的建构B.宗法观念的淡化
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周人认为孝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家庭内部,还体现在宗族及姻亲诸侯的政治关系中,结合西周实行宗法制、分封制,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宗法观念影响面广,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神权,故C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答案:A
25.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俸禄)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俸禄)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

这种以卑临尊的“法制”()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可提高秩卑官员的积极性
C.加强了专制皇权
D.能够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
解析:材料看不出提高行政效率,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派遣职位低的官员去巡视职位高的地方官,并把他们的行为向中央汇报,这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职位低的官员的自卑心理,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巡行郡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能防止官员腐败现象说法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答案:B
26.《中国建筑史》记载:“北宋宫殿布局不如唐代恢廓”,东京宫城是在州级子城的基础上扩张而成,仅2.5公里周长,陵墓建筑尺度趋小也很明显。

这反映宋代( ) A.践行勤俭爱民的治国理念
B.国力衰微无力维持经济建设
C.建筑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
D.建筑风格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解析:材料未涉及“勤俭”“爱民”等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任何与财政经济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北宋宫殿布局不如唐代恢廓”“东京宫城……陵墓建筑……”,
体现了宋代思想的延续性,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建筑风格,故D项错误。

答案:C
27.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
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
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
解析:根据“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知短期雇工并未被政府列为雇工,而是以平民论处,这说明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可以实现自由雇佣,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雇工的信息,未反映地主与佃户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国家对自耕农的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A
28.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不断变革。

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再到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40年代则演变为“现代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
A.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B.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C.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D.由器物深入到制度
解析:材料变化没有反映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效果,故A项错误;这种变化没有反映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故B项错误;从内容看,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在逐渐立足国情,避免“全盘西化”,趋向理性化,故C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已经深入到文化层面,故D项错误。

答案:C
29.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和比重情况(%)。

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
A.自然经济得到巩固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C.国内市场逐渐活跃
D.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
解析:由题中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到,手工制品类的比重越来越小,由此可以判断自然经济正在遭到不断的破坏,故A项错误;图表中原料品的出口越来越大,机制品亦在加大出口,可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图表主要反映的出口情况,没有关于国内市场的内容,故C项错误;原料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原料出口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均是此类型,故D项错误。

答案:B
30.1938年11月,蒋介石提出:“我们这次抗战……可以说只有两个时期,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第二期的任务,就是要承接前期奋斗的成绩,实现我们第一期中所布置的一切计划,发挥我们抗战的力量,以达到抗战胜利与建国成功之目的。

”这说明蒋介石要( )
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制定对日反攻计划
C.坚持持久抗战战略 D.建立一党专政政府
解析:据材料“1938年11月”“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第二期的任务,就是要承接前期奋斗的成绩,实现我们第一期中所布置的一切计划”可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政府坚持持久抗战战略,故C项正确。

答案:C
31.1953~1957年间我国工业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统计
工业投资金额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数
行业比例(%) 投资主体比例(%) 金额(亿元)
A.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B.工业体系的构建模式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地方经济发展的困境
解析:材料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重工业、轻工业的投资金额与比例,二是中央和地方在基本建设上的投资数额与比例,这说明1953~1957年中国工业体系主要由中央投资重工业领域,体现了工业体系的构建模式,故B项正确。

答案:B
32.古代雅典制度在当时就有人视其为理想政体,也有人称其为暴民统治。

中世纪时期,雅典民主制基本不为人知。

文艺复兴后,雅典民主制被西方人重新发现,17~18世纪,民主仍是一个贬义词。

19世纪中叶以后,肯定雅典民主制成为西方学界和政治界的主流观点。

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历史变化反映出( )
A.民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B.历史结论取决于现实的需要
C.历史评价总带有时代性
D.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永无止境
解析:据材料结合“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后”“17~18世纪”“19世纪中叶以后”可知从现实的需要来肯定或否定雅典民主制,如19世纪中叶以后,社会需要利用雅典的民主来宣扬近代的民主政治,所以“成为西方学界和政治界的主流观点”,故B项正确。

答案:B
33.十四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

”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

这一现象说明( ) A.市民阶层开始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
B.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了社会动荡
C.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价值观念
D.社会各阶级成分的构成发生显著变化
解析:材料反映了关于骑士社会地位的观念的变化,未提及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社会动荡,故B项错误;新兴的社会阶层变为新骑士,并歧视传统骑士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社会阶级成分构成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34.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 )
A.
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
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
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A项错误;1927~1930年美国一直推行自由主义思潮,故B项错误;1927年到1929年是美国经济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离婚率比1930年后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的离婚率要高,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离婚率反而下降了,说明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35.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

这一做法( )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
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根据苏联的实际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尤其是对农业的政策做了变动,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即其措施之一,故B项正确;赫鲁晓夫的该项改革措施并没有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元帝初元元年,关东遭灾,朝廷下旨:“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


——《西汉会要》
“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

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八月,置安济坊养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安济坊钱米依居养法,医药如旧制”。

——《宋史·食货志》
材料二我们补救的措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其目的在于救济,减少和预防未来的失业;第二类是为了在当前紧急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救助失业者。

我们社会保险立法就是解决第一种的尝试,我们的工赈计划则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尝试。

——王营宝《浅析罗斯福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有哪些内容以及评价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13分)
解析:(1)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根据材料及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

答案:
(1)内容:老弱保障、贫病救治、灾害救助、军人抚恤、弃婴养育。

(写出四点即可)(4分)
特点:政府主导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广;强调对弱者的特殊保护;通过法令鼓励民间自助。

(8分)
(2)内容:就业保险、社会保险、以工代赈等。

(3分)
评价:缓和了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刺激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成为美国经济的稳定因素;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基础,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10分) 42.(12分)下表是与研究政治现代化相关的材料。

加以论证。

(要求:关键词归纳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举国公认的全国性立法机构手里”得出关键词是政治制度的法制化,据材料“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建立专业化的机构来执行这些职能”得出政
治结构的专业化,据材料“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得出政治表现的集团化,据材料“政治系统的运作和政治活动的展开,其根基在于民众的政治认知、情感及价值观念所交织而成的一种信念体系”得出政治运作的大众化;以政治制度的法制化为例进行论证,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确保政治运行的法制化,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保政治运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其他的关键词采取类似的方式进行论证。

答案:关键词:政治制度的法制化;政治结构的专业化;政治表现的集团化(政党政治);政治运作的大众化。

(3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示例1:政治制度的法制化
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又通过《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确保了政治运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9分)
示例2:政治结构的专业化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总统享有最高的行政权,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

(9分)
示例3:政治表现的集团化(政党政治)
美国逐步形成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及司法制度与两党制密切相关,两党主宰美国政治,反映美国政治制度的结构。

(9分)
示例4:政治运作的大众化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此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公民获得普选权,民主范围不断扩大。

(9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

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

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时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

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

”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

(9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时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归纳概括即可得出。

(2)可以从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特点: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地方政府财政资助。

(6分)
(2)影响:清初土地政策调整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9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1871年统一后,社会各阶层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媒体大肆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等,其主题是德意志人是最优秀民族,注定对世界起到支配作用。

对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政府有意培养,学者也著书立说加以解读,正当化这种疯狂的自命不凡,这是后来纳粹在德国崛起的思想基础。

意味深长的是,虽然很多人将德国的侵略扩张下意识地归罪于上层容克贵族,但实际上煽动民族主义最卖力的却是德国新兴的工商阶层及专业人员阶层。

比如在这方面影响力最大的“泛德意志同盟”,其成员多为大资本家、议员、律师、媒体老板和主笔、政府官员、军官、牧师和教授等。

——节选自《一战的启示:不可放任狂热民族主义情绪》
材料二小说《火线》亦名《一个班的日志》,叙述一个法国步兵班的“蓬头兵”在欧洲战场壕沟里受难的历程。

作者揭露交战双方的主宰们对本国庶民采用“填脑术”,反驳赞美参战官兵为“爱国英雄”,坦言:“我们不过是一帮兢兢业业的屠夫!”小说结尾,他大声疾呼:“不!成为战胜者,这不是应取的结果。

要战胜的并不是德国人,而是战争本身!”这里,作者发出的是鲍狄埃在《国际歌》中的强烈号召:“吾侪和兮,战彼暴君!”
——摘编自沈大力《一战的回响:晴天霹雳》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德国1871年统一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原因。

(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小说《火线》结尾的呼吁?(6分)
解析:
(1)从德国统一的史实,可知国家统一,确立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政治体制;工业革命的发展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从材料一“德国1871年统一后,社会各阶层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媒体大肆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等,其主题是德意志人是最优秀民族,注定对世界起到支配作用”可知,德国各阶层对种族优越论的认同;从材料
一“对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政府有意培养,学者也著书立说加以解读”可知,政府和媒体对狭隘民族主义的宣传推动;从材料一“虽然很多人将德国的侵略扩张下意识地归罪于上层容克贵族,但实际上煽动民族主义最卖力的却是德国新兴的工商阶层及专业人员阶层”可知,统治集团和资本家希望通过战争扩大生存空间。

(2)从材料二“他大声疾呼:‘不!成为战胜者,这不是应取的结果。

要战胜的并不是德国人,而是战争本身!’”,可知小说《火线》结尾的呼吁是体现了人们反思战争的灾难和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呼吁远离战争;表达了人们强烈的和平愿望。

答案:
(1)原因:国家统一,确立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政治体制;工业革命的发展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统治集团和资本家希望通过战争扩大生存空间;德国各阶层对种族优越论的认同;政府和媒体对狭隘民族主义的宣传推动。

(9分)
(2)理解:体现了人们反思战争的灾难和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呼吁远离战争;表达了人们强烈的和平愿望。

(6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祖、父都做过官。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狄仁杰出任大理寺(最高法院)官员。

据说一年内裁断羁押案件无数,涉及1.7万人,没有喊冤的。

他甚至敢跟皇帝据理力争。

当时大将军权善才误砍了唐太宗陵的柏树,高宗怒道:“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

”狄仁杰劝道:“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狄仁杰转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上了宰相(其时宰相为多人)。

武则天告诉他说:“你在汝南政务做得好,不过也有说你坏话的,你想知道是哪些人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我做错了,我可以改;陛下认为我没做错,那是我的幸运。

我不想知道是谁说了坏话。

”武则天赞叹不已。

圣历初年(698),突厥侵略河北,突厥杀死所掠男女万余人退去。

狄仁杰任河北安抚大使。

当时很多民众曾被突厥人胁迫反抗唐朝,他上书说,负罪者在山泽中潜伏,宽恕他们就会出来,追究他们就会落草为寇。

边境一时的战事不必深忧,而内陆不安宁就很麻烦了。

不如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不再追究。

武则天采纳了。

唐中宗即位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之后唐睿宗又封他为梁国公,所以狄仁杰又被后人尊为狄梁公。

——摘编自《旧唐书·狄仁杰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狄仁杰的意见被中宗和武则天接受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狄仁杰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9分)
解析:
(1)可以从唐朝所处的历史时期,统治者的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狄仁杰的才能品德及
狄仁杰善于劝谏,以理服人等方面回答。

(2)根据材料“唐中宗即位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之后唐睿宗又封他为梁国公,所以狄仁杰又被后人尊为狄梁公”得出统治者的追赠与册封,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百姓对能臣、贤臣及公平正义的期待,正统思想、爱民思想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文艺影视作品的宣传。

答案:
(1)原因:唐朝是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统治者开明治国,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狄仁杰的才能和品德受皇帝赏识;狄仁杰善于劝谏,以理服人。

(6分)
(2)原因:统治者的追赠与册封;百姓对能臣、贤臣及公平正义的期待;正统思想、爱民思想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文艺影视作品的宣传。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