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五课: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五课:家乡的土地,
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图例,学会看上海地图。
2.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能在地图上指出居住地所在的区(县)。
3.明白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教学重点
1.学习看地图的差不多方法:明白得地图方位,认识图例,能看明白上海市政区图
2.明白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教材说明
本课由两部分组成:家乡上海的土地和家乡上海的人,具体的介绍侧面为:上海的地理位
置、行政区划和上海专门的人口结构。
第一部分:上海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
这一部分内容要紧通过指导学生学看地图来完成,通过“我的家乡在哪里”和“我的家在
哪里”两个层次展现内容。
第一以“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问题,引出对上海地理位置的一段简介和一幅上海在全国
的位置。
这是学生首次正式认识地图,要让他们了解如何识别地图的方位;四年级还要深
入学习中国地图,在本课中只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以便对上海在中国的地理位置(东
部沿海的中心点,长江入海口)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又以“我的家在哪里”这一问题,引出上海市政区图,以及上海市行政区、县名称表。
这一部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那个地点粗看有两张地图:“上海市政
区图”和“上海市中心行政图”,实则为一幅地图,第二幅地图是第一幅地图中“市中心”
部分的放大展现。
“上海市政区图”中,“市中心”部分为同一色彩的整体块面,事实上
包含九个区,因为面积较小,无法细分出每个行政区,因此就用第二幅地图来补充说明。
在上海地图后面,设计的是连续三个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讨论分析题:填写区县名称表、
指出有关区县、认识图例。
这为指导学生看上海地图提供了方法:不是教师去灌输、去说
明,而是通过讨论、练习,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之中获得新知。
如此设计也使地
理知识学习与社会.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如:找自己居住的区,找上海的母亲河),符合
本学科的特点。
此外,如此安排也暗示了教学要求的合理把握:不要死记硬背上海市行政
区划名称,而是对比有文字说明的地图,能够说出名称;能在地图上指出自己居住的区(县);明白上海共有18个区、1个县。
第二部分:上海专门的人口结构——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这部分内容全部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出现,让学生在学习社会知识的同时,接触有关
的研究方法(.尽管并不需要在教学中强调这种方法)。
教材中显现了三个场景:
其一,几位同学在交流向父母亲调查后了解到的情形,说明“家中的上海人”,除了有祖
祖辈辈在上海的外,更多的是从全国各地搬迁到上海来的。
同学们议论、交流后的结论应
是:上海人来自祖国各地。
其二,学生到“浙江省建筑工程队”、“小肥羊”、“台湾小吃”、“花旗银行”等单位
调查,了解到他们差不多上外省市或境外单位,现在上海经营服务。
学生们切躯体会到,
在上海,到处可见来自祖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的经营者、打工者,他们逐步融入
了上海,成为新上海人。
因此,本场景的主旨含义应是:那些来自异地服务于上海的人们
也是上海人。
其三,学生翻阅上海人口资料,了解到关于上海人口概况与人口结构的较新数据(参见“教
学资源4”),十分信服地得出如此的结论:我们都生活在上海,差不多上一家人。
由此,上海是一个移民都市,上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上海的进展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
世界各国人们的奉献这一主题,就在这看似浅显的学生活动中得到了表达。
教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
引导看中国地图时,结合书中的“方向图”,让学生了解
看地图第一要确定方向。
接着,可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查找“上海”,并进而运用“方位”
知识,关心学生从我国东部沿海线的中点找到上海;在上海的东面找到东海,从长江入海
口找到上海。
活动二:了解上海的行政区县。
引导看上海地图时,要向学生说明书中上、下两图的关系。
接着,能够填写区县名称表为抓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边看地图边找出区县名称,并
写下来。
这部分练习学生有一定困难,呵能会花费比较长的时刻,教师可加强个别、小组
指导。
活动三:认识图例,深入观看中国地图、上海地图。
书上的“图例”连线练习之后,应告
诉学生,每张地图都有图例,看地图结合看,图例,才能真正看明白。
在此基础上,可引
导学生再看书上的“中国地图”与“上海地图”,学生会有新的发觉、新的认识:(1)在
“上海在全国
的位置图”上,认识“黄河”、“长江”,我国的东部是“海洋”。
(2)阅读“上海地图”
下面的“图例”,在地图上指出上海市界。
(3)结合“把这些同学说的地点指点出来”的
练习,指出黄浦江、苏州河、崇明岛。
活动四:了解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
课前可让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家族来上海的年代,或
祖祖辈辈在上海生活的情形,课上进行交流,让学生从实际中了解“上海人来自祖国各地”。
关于“周围的上海人”,可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来自五湖
四海的人们对上海进展所作的奉献。
学习评判
1.能初步认识图例。
2.明白上海的地理位置,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
3.明白上海有18个区、1个县,能在上海地图上指读区县名称,找到自己的居住区(县)。
4.能举例说明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似及他们对上海进展所作的奉献。
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
资料名:关于上海的地理位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上海屹立在北纬30”14,和东经121”29,的交会点上。
它背倚祖国广袤的大陆,面向浩渺的太平洋。
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之间,东濒东海,北、西、西南与江苏、浙江两省为邻。
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面积为6340.5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0.06%。
文字资料
资料名:关于上海行政区划的演变
解放初,上海市的面积只有618平方千米。
1958年,原属于江苏省的上海、宝山、嘉定、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黄浦和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市管辖,使上海的土地面积扩大了约10倍。
以后,为适应都市建设进展的需要,上海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
1990年4月,浦东新区成立。
目前,除了崇明县以外,上海原先的县都撤县改区,上海的行政区划为18个区,1个县。
具体划为一个新区(浦东)、9个市中心区(黄浦,卢湾、徐汇、静安、普陀、长宁、虹口、杨浦、闸北)、8个城乡一体化的郊区(闵行、嘉定、宝山、松江、金山、青浦、南汇、奉
贤)和1个郊县(崇明)。
表:上海行政区划的演变*
1992—2021年上海市(14区6县) 浦东新区、黄浦区、南市区、卢湾区、徐汇区、闵行区、静安区、普陀区、长宁区、嘉定区、虹口区、杨浦区、闸北区、宝山区;金山县、松江县、青浦县、南汇县、奉贤县、崇明县
2021—2021年上海市(16区4县) 浦东新区、黄浦区、南市区、卢湾区、徐汇区、闵行区、静安区、普陀区、长宁区、嘉定区、虹口区、杨浦区、闸北区、宝山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县、南汇县、奉贤县、崇明县
2021—2021年上海市(17区3县) 浦东新区、黄浦区、南市区、卢湾区、徐汇区、闵行区、静安区、普陀区、长宁区、嘉定区、虹口区、杨浦区、闸北区、宝山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南汇县、奉贤县、崇明县
2021—2021年上海市(18区1县) 浦东新区、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闵行区、静安区、普陀区、长宁区、嘉定区、虹口区、杨浦区、闸北区、宝山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崇明县
文字资料
资料名:关于上海的河湖岛山
上海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土质松软,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
除西部有少数海拔100米左右的残丘外,均为坦荡低平的平原。
要紧河、湖有黄浦江、苏州河和淀山湖。
黄浦江全长113.4千米。
要紧岛屿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其中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面积为1080平方千米。
上海的山丘要紧分布在松江、金山境内,比较闻名的有东佘山、西佘山、天马山、大金山、小金山等。
其中,陆域上最高的是天马山,海拔。
98.2米。
大、小金山是杭州湾中的两个小岛,大金山岛海拔103.4米,是上海自然地势的最高点。
文字资料
资料名:关于上海的人口
上海建县时,人口约为30万。
鸦片战争前,人口约为50余万。
上海解放时,人口约为500万。
2021年底,上海人口已超过1700万。
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都市,80%的上海人的原籍几乎包括了全国各地,其中以江苏和浙江两省最多,其次为广东、福建、江西、安徽、山东等省。
上海还有53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共十多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进入了经济高速进展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口。
据统计2021
年下半年,在上海从事经济活动的外来务工人数差不多达到375.09万左右,在本市就、业人口中的比例高达39.5%,相当于全市5名就业人口中有2名是外来劳动力(本项统计见2021年6月22日《文汇报》)。
随着上海对外开放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外国和台港澳地区在上海的交流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许多外国朋友和台港澳同胞也成了“上海人”。
文字资料
资料名:关于“上海”的得名
吴淞江原有上海浦、下海浦等支流,“上海浦”在今天的十六铺一带,‘下海浦”在今天的虹口一带。
最早的人群聚落在“上海浦”邻近。
北宋后期,在此设立酒务(征收酒税的机构),称“上海务”;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立镇治,称“上海镇”。
1292年,元朝政府改镇为县,上海县正式成立。
上海浦在明代被挖深拓宽,成了黄浦江的下游水道。
下海浦在清代被填没,只是,在今天的虹口区昆明路还能见到通过修复的“下海庙”。
“上海”的简称、别称许多,如:沪、申、
云间、海上、申江、春申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