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摘要】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本文就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对策。

一、引言企业并购,即兼并与收购(mergerandacquicision)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

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购并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

而国内产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购并和产业整合。

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一)融资风险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

由于企业并购动辄涉及上万亿元的资金,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国家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不足,没有进行并购的信贷项目。

另外,企业兼并风险较大,需要资金量也大,商业银行难以支持。

债务融资由于债务放大了收益的波动,它比股权方法风险更大。

由于并购融资方式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

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做好投资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的种类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权益融资风险权益融资虽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到大量资金,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现的上下限,资本风险较小,但是,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较为苛刻。

企业为了实现权益融资而不断努力试图达到融资标准,跨度时间长,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而且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将会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

股票融资主要有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

普通股融资的风险主要有:第一,由于普通股股东通常都享有投票权,因而发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过多的普通股融资会使企业无法达到平均资金成本为最低的最佳资本结构;第三,无法享受到像债券融资一样的税前抵扣优势;第四,对外发行新股,容易使新股东坐享其成,即当未来企业的盈余激增,新股东与旧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第五普通股融资的审查成本较高且普通股的定价通常较债券或优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销费用通常要较优先股或债券的承销费用高。

优先股融资的风险在于,优先股的税后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的税后资金成本。

由于优先股股东往往负担了相当比例的风险,却只能收取固定的报酬,因而在发行效果上不如债券。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风险并购价格是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

合理的并购价格以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科学评估为前提,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目前我国对目标企
业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信息不对称可引起并购公司估价风险。

由于目标企业内部人【摘要】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非
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本文就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对策。

一、引言企业并购,即兼并
与收购(mergerandacquicision)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
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

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
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购并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

而国内产
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
购并和产业整合。

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通
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

经济类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关
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综述过程中笔者给出了适当的
述评,并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
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
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吴敬琏,2006)。

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
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综述 1912年,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
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
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

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
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
的经济变量。

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Friedman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
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Joan Robinson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
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

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如Robert Lucas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
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
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世纪70年代,Mckinnon和Shaw以发展中国家的
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

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着名的金融浅化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

他们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
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
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

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Patrick认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供给主导”的作用。

金融发展在动员储蓄、管理
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

但是,对于金融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争论。

以Goldsmith为代表的结
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Sinai和Stokers(1972)及Wallick(1969)的有关文献均对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

而另一方面,以Mckinnon与Shaw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却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
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金融发展绩效取决于利率的发展绩效。

因此金融压抑主义者
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最为重要。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综述 1.国外方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国外学者一直走在前面,Goldsmith开创了实证研究的先河。

他使用金融中介体资产的价值与GNP的比率作为一国金融发展指标,通过检验35个国家在103年间(1860年~1963年)的数据,
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般是同时发生的,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

但是不足的是,他并没有能够指明两者何为因果。

King和Levine针对Goldsmith研究不足,
采样80个国家30年的数据,系统地控制影响增长的因素,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统
计意义上的显着正相关,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反之亦然。

Levine的研究也自此引发了寻找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证据的高潮。

Levine和Zervos(1996)
通过在回归模。

经济类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综述过程中笔者给出了适当的
述评,并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
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
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吴敬琏,2006)。

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
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综述 1912年,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
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
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

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
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
的经济变量。

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Friedman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
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Joan Robinson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
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

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如Robert Lucas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
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
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世纪70年代,Mckinnon和Shaw以发展中国家的
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

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着名的金融浅化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

他们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
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
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

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以缓解。

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Patrick认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供给主导”的作用。

金融发展在动员储蓄、管理
风险、便利交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经济增长。

但是,对于金融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却存在许多争论。

以Goldsmith为代表的结
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以金融资产的形式直接增加储蓄,从而促进了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Sinai和Stokers(1972)及Wallick(1969)的有关文献均对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

而另一方面,以Mckinnon与Shaw为代表的金融压抑主义者却认为,现金余额的实际收益率是资本形
成及由此取得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金融发展绩效取决于利率的发展绩效。

因此金融压抑主义者
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利率管制最为重要。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综述 1.国外方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国外学者一直走在前面,Goldsmith开创了实证研究的先河。

他使用金融中介体资产的价值与GNP的
比率作为一国金融发展指标,通过检验35个国家在103年间(1860年~1963年)的数据,
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般是同时发生的,经济增长迅速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

但是不足的是,他并没有能够指明两者何为因果。

King和Levine针对Goldsmith研究不足,
采样80个国家30年的数据,系统地控制影响增长的因素,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统
计意义上的显着正相关,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反之亦然。

Levine的研究也自此引发了寻找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证据的高潮。

Levine和Zervos(1996)
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引入。

经济类文献综述
格式与写法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
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大学生论文当前中国经济形式1000字左右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
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

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

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
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
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
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
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
谢意。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有关经济的参考文献
学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出版Econometrica等顶尖学术期刊,以及在全球六大地区组织学术会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两岸三地学者与西方学者的学术交流,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决定在中国定期
召开年会,简称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中国年会。

求经管类毕业论文一篇
您的经管专业的论文具体题目是什么?准备往哪个方向写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任务书都搞定了不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
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
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
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