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条海岸线的半个世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血m
iihi
1
y
文/毛蒋兴蒋丽娟周小玲李青香
地图/黎云莉陆西茜蒋丽娟
摄影/梁宗阳
_丁"一if:™-7,-〔一斯
忑詩堵-胃庠h隹丨11■-
—
圖書鋼—
—一'--~
S
特写III FEATVIIE
北部湾岸线的曲折变迁
广西南临北部湾,大陆海岸东起与广东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我国和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
海岸线迂回曲折,类型多样,其中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海岛数量众多,居全国第四位,沿海有岛屿651个,总面积66.9平方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其中最大的涸洲岛面积24.7平方千米。
沿岸天然深水港址资源众多,港口资源较为丰富,除已建成的深水港口之外,可供发展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的海湾、岸段有10多处;入海河流120余条;港湾众多,有英罗港、铁山港、廉州湾、大风江口、钦州湾(含茅尾海)、防城港(东湾和西湾)、珍珠湾、北仑河口等,是广西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载体;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基本现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西大陆海岸线总长1628.59千米。
然而,这条海岸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1958年至2018年的60年间,广西海岸线变化显著,其长度经历了先减后增、再减再增的变化,且明显受到人工岸线变化的制约,岸线利用类型逐渐向多样化与均衡化转换。
1958年至1970年,由于沿海地区开展大规模填海造陆工程,部分小型的港湾地区被围栏,原有的岸线曲折度与复杂度降低,岸线长度缩减。
1970年至1990年,前期填海造陆工程停滞后带来的影响增大,从1976年开始拆除前期的填海海堤,
岸线开始恢复原有的复杂度,岸线增长。
1990年至2000年,沿海公路网修建,江河出海口跨越桥梁界定为人工岸线,使岸线缩短;另外由于养殖岸线增加,人工填海造塘降低了岸线的复杂程度,岸线变短。
2000年至2018年,由于大型港口及沿海工业基地建设,人工岸线长度增加,其中包括防城港、钦州 港和铁山港等的建设,使得岸线长度有少量增加。
岸
线
长
度/
干
米
特写 III FEATI HE
o
O
O 82 160V
401岸
线
长
度/
干
米2000180
60
40 -
20 -
019581970 1980 19901998 20032007 年
北仑河口 -----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银海区-----铁山港区-----英罗港区1958-2007年广西六个区段的岸线长度变化(暂缺1970年以前防城港、钦州港岸线数据)
图例
---------2015^海岸线解译
---------2005年海岸线解译
—1995年海岸线解译
广
东
省
澜洲岛
030 地图 2020 -
3
图例
注型生活岸线港口及临港工业岸线
■■■养殖岸线
■■■旅游岸线
■■■其他岸线
■■■■生态岸线圮部湾涮洲岛
Q
省
O 斜阳岛淞洲岛圮部 湾
Q
图例
■MB 生活岸线
港口及皓港工业岸拔
养殖岸线MB 旅游岸线
其他岸线■m 生态岸线
031
特写III FEATI'HE
红树林一一广西鼠靓的海洋生物岸线
广西拥有独特的海洋生物岸线,主要类型为红树林岸线和珊瑚礁岸线。
其中,红树林岸线构成了广西的大陆海洋生物岸线,珊瑚礁岸线则构成了广西的海岛生物岸线。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
研究表明,只要红树林生长好的地方,就有庞大的生物大家庭。
红树林生物岸线对海洋生态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防风固淤、护堤护岸、保护农田村庄、减少灾
032地图2020-3
害,避免沿海地区的居民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也被称为“海岸卫士”。
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大风暴潮,大量海堤被冲垮,但是在堤外有红树林分布的地方,就像是有一道绿色的长城守护着海堤,减小了风暴的破坏力。
当地人切身感受到红树林的守护,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
20世纪70年代末,广西尚拥有9000多公顷的红树林,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和沿海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围海、填海不断增多,红树林不断遭到破坏,至90年代广西红树林面积跌至7400多公顷,2007年只剩下6700多公顷。
033
特写III FEATI'HE
面对红树林面积锐减的情况,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在沿海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其中建于1991年的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的特征.保护区内集中分布有盐沼草和海草床生态系统,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是我国沿海具有较高的海洋高等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丰富的海洋动物多样性的区域。
2000年,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
保护区位于广西防城港市的西南沿海地带,具有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控制江河海潮侵蚀、固岸护堤、促使主航道复原的重要价值,同时在科学研究、改善生态环境、护岸保滩、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2005年,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为主的南亚热带河口、港湾和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为主。
该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岩生红树林和七十二泾的“龙泾还珠”岛群红树林景观。
2018年,广西正式公布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对规范红树林资源管理,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2018年,广西人工种植红树林保存面积逾1000公顷,红树林生态系统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
红树林上白鹭飞
034地图2020-3
特写III FEATI'KE
目前,广西红树林面积达7300多公顷,主要分布于大陆海岸带上的港湾及河口,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局部分布相对集中。
其中钦州湾及附近的茅尾海、珍珠湾、防城港、廉州湾及铁山港集中分布了大量的红树林,其他港湾红树林分布相对较少。
与大陆海岸线的变化不同,广西红树林岸线在1973年至2013年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
1973年广西红树林岸线长度为90.18千米,至1990年时仅有69.20千米,1990年至2013年红树林岸线增加,且增速较快,至2013年广西红树林岸线长度达243.55千米。
10000->
面积/
公顷
O
00
9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8
7
6
5
4
3
2
1
9062.5
1970-2017年广西红树林面积变化
岸
线
长
度
/
干
米
1973-2013年广西红树林岸线长度变化
038地图2020-
3
图例
2000年红树林生物岸线分布
---------1 201拜红树林生物岸线分布
---------• 2002年珊瑚礁生物岸线分布■■■ 201奔珊瑚礁生物岸线分布
注:广西北部湾珊瑚礁主要分布于北海漓
洲岛和斜阳岛(面积约占广西珊瑚礁总面
积的97.5%),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本图
未对斜阳岛珊瑚礁生物岸线的现状空间
,分布进行研究。
润洲岛
西 壮 族 自
圮 部 湾
涸洲岛是广西沿海唯一的珊瑚礁群,也是我国珊瑚礁生长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之一。
根据专家对涸洲 岛地貌的调查与研究,2002年漓洲岛沿岸浅海珊瑚种群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西南部海域,珊瑚生长带 宽分别为660米、350米、215米;2002年至2013年,珊瑚礁数量减少,分布区多集中在漓洲岛北部、东 部和西南部。
涸洲岛珊瑚礁生物属的利用类型为旅游岸线及生态保护岸线混合,可以说人类活动与旅游开 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珊瑚礁生物岸线的生态功能。
防城港:广西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典范
在广西海岸线的变化过程中,尤其以防城港段和钦州港段表现最为明显。
防城港濒临北部湾,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起点.管辖海域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防城港大陆 海岸线长537.79千米,占广西大陆海岸线的1/3.东起防城区的茅岭乡(中间隔钦州龙门岛),经港口区的 企沙、光坡两镇,防城区的水营、文昌街道和江山乡,东兴市的江平镇,西至东兴市东兴镇北仑河口止。
防城港还是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城在海中,海在城中。
全市湿地资源独特,拥有全 国市区内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片区——东湾红树林。
039
长期以来,位于防城港港口区的西湾红沙环海域由于受到海浪、风暴潮及周边城市工业发展建设的影响,海岸侵蚀严重。
2012年,广西对防城港西湾红沙环区域开展了以生态修复为主线并综合兼顾海洋防灾减灾功能的岸线整治工程,即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整治修复工程。
修复工程共分三期开展,主要包括生态海堤、海岸带修复配套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意在通过由传统的钢筋水泥护岸模式向以创新生态整治的形式转变,建立集生态整治、生态修复、海岸防护、景观优化、休闲科普于一体,展示海洋科技与文化的海岸生态整治示范工程,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完成。
放眼望去,梯田式的护坡旁有清澈的海水、古朴的木栈道、长势良好的红树林,风景如画.处处彰显着海洋生态文化的魅力。
山心沙岛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是广西滨海一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
由于常年被海水侵蚀,岸线蚀退
040地图2020-3
极为严重,海岛的面积由1996年全国海岛普查时的11.2公顷急剧缩小至2019年的4.1公顷,海岛濒临消失。
为了达到既保岛又保鸟的目标,针对山心沙岛岸线侵蚀情况,防城港市加强山心沙岛岸线的防护,开展了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
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于2018年8月7日正式开工,主要包含海岛保护、植被修复和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等工程。
至2019年,海岛东南侧长约480米的挡沙提已经建成,马鞍藤、红树林等植被得到修复与生长,岸线及生态稳定性正在逐步增强,岛体面积已恢复到&96公顷。
山心沙岛生态岛礁的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岛体及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及其独有的自然资源,减轻了海岛岸线侵蚀,也留住了在此栖息的越冬水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041
关于未来岸线生态格局的想象
在广西半个多世纪的岸线变化中,人为活动对岸线的破坏和修复提醒着我们,岸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广西海岸线资源丰富,对岸线进行分类管制,以“保护优先、统筹规划、合理开发、远近结合”为原则,明确各类岸线的发展方向,更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各类岸线的水域及陆域资源,科学布局岸线生态格局,是实现海洋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广西沿海分布着众多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以及生态敏感区,若从海陆统筹、生态共建、环境共治的原则出发,可在北部湾近海区域构建“一带、十廊、六区、多节点”的海岸带生态格局。
”一带”:是对近岸海域建立连续的海岸生态保护带。
“十廊”:是对南流江、钦江、大风江、茅岭江与防城江等八条主要入海河流进行保护,形成八条水系生态走廊,同时包括沿着两条近海东西向交通干道布置生态绿化带,创造两条交通保护生态走廊。
“六区”:从海到陆,从陆到海,统筹保护,将近海陆域范围内的大规模山体、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旅游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及生态保护的区域纳为六个生态引导区,其中包括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及林地等。
“多节点”:是六个生态引导区内外及海岸沿线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重要河口等生态核心。
从点、线、面、体的多维角度共建海岸带生态安全格局。
043
特写 III FEATI'UE
图例
_____I 生活岸线
港口及临港工业岸线
广
东
■M ■养殖岸线
■■■旅游岸线
■■■其他岸线生态岸线澜洲岛
Q
0斜阳册
044 地图 2020 -
3
广
自大风江卷茅尾海
生态
保护区铁山港湾东岸
及周边保护区
钦州港 综合开发板块
西 壮 族治 区V'i
北海主城区一铁山港
综合开发板块
淹罗安獺淹麻蓝岛一三娘湾
旅游度假带
辣椒槌一七十二径生态旅游带江山旅游
度假景观带茅尾海
养殖板块
防城港
综合开发
板块
图例
■M 重要生态保护区
旅游度假带
综合开发板块
养殖板块银滩一廉州湾
生态度假带
若从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其空间格局进行规划,可形成“六区、四带、五板块”的 空间结构,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六区”:即沿岸重要生态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
其中,红树林是北部湾海岸带的重要生态屏 障,是衡量北部湾海岸带生态是否良好的标准;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是主要海洋生态敏感区; 涸洲岛是广西唯一的珊瑚礁分布区。
“四带”:即四条旅游度假海岸带。
有机联动沿海生态保护区、特色产业区、旅游节点,形成独特的广 西滨海旅游风光,在严格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协调风景旅游开发,恢复自然生态价值,为人们提供 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板块”:即五个综合开发板块和养殖板块。
充分发挥广西海洋资源禀赋,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积极推进生态养殖产业。
同时注重在开发中保护,根据不同区域海岸带环境,丰富人工岸线景观,实现人 工岸线的景观多样性、合理性,提升人工岸线生态服务功能。
一望无际的海岸线就像战士筑起的城墙,守卫着广西的海洋资源。
这片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南端的海 域,与我国其他海域一起,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同书写海洋生态文明故事,守护永续造福人类的蓝色 海洋。
〜卞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