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706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
2、健身体育?
3、休闲体育?
4、体育教学?
5、体育锻炼?
答案
1、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2、健身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作为手段,培育、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3、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4、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

5、体育锻炼是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

简答题
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别。

答: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竞技运动时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功利性、角色性等特征。

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概况。

答:引进与移植阶段;探索与总结阶段;挫折与停顿阶段、发展与丰富阶段
论述题。

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
1. 呼吸商;
2. 心指数;
3. 三联管;
4. 最大吸氧量
5. 有氧耐力
6. 激素
问答题
1. 什么叫排泄?人体的排泄途径有哪些?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3. 与一般人比较,运动员心脏有何特点?
论述题
在进行长时间持续运动中,从运动开始到运动结束过程中,肺通气量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看是体育最原始的形式。

目的: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有意识设计的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的一种预期结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

二、简答题
1、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概况。

(1)引进与移植(2)探索与终结阶段(3)挫折与停顿阶(4)发展与丰富阶段
2、体育概论具有哪些特点?
(1)宏观性和普遍性(2)概括性或抽象性(3)综合性(4)应用性(5)创新性
3、体育概论课程学习的意义。

(1)更新体育观念(2)促进学科建设(3)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改革实践
4、体育的多种属性。

①健身性②教育性③文化性④竞赛性⑤技能性⑥娱乐性⑦社会性
5、体育概论课程教学的方法与要求。

⑴坚持百家争鸣,白花齐放的学术方针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6、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大意义。

⑴学习、研究体育概念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⑵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表达体育思想,加强体育交往和学术交流
⑶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
7、什么是竞技体育?
(1)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的成级
(2)竞技运动虽然源于娱乐,但是现代竞技运动却因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而区别与一般
的游戏和娱乐
(3)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论述题。

1、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2、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别。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
1 新陈代谢
2 减压反射
3 最大吸氧量
4 氧热价
5 极点
问答题
1、何谓肺牵张反射?试述其反射过程及意义
2、胰岛分泌的激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试举例说明
3、试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泛化与分化阶段的表现、生理特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速度素质如何分类?请分析反应速度的生理基础
5、测定心率在运动实践中有哪些用途?
论述题
论述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肥肠肌收缩的全过程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的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体育科学: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哪些可以预见,评价与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

二、简答题
1、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
(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2、体育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交到社会规律、促进人的社会化
(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3、游戏要具备娱乐性要具备哪些条件?
(1)它是一种自由活动(2)他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3)他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
4、体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哪些?
(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5、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
(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民国家政治立场、为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从某些重要社会现象的角度分析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
1、基础心率
2、运动性疲劳
3、前庭机能稳定性
4、身体素质
5、假性贫血
6、突触
7、运动单位
8、氧饱和度
问答题
L、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2、试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分化阶段的表现、生理特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4、在赛前状态时,人体有哪些机能变化?
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同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体育人:是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体育中介: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体育学习者:是指那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点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中的跟中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及相应成果
二、简答题
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由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
2、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特点是什么?
目的:①主观性②预见性③概括性
目标:①具体性②明晰性③系统性
3.我国的体育目标是什么?
⑴增强体质、增进健康⑵丰富社会文化生活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⑷提高国民素质
4.我国的体育目的是什么?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5.实现我国体育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⑵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⑶依据社会整体发展要求求
⑷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⑸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论述题
1.肌电图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答:肌电图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分析运动技术。

在动作进行过程中有哪些肌肉参加,各肌肉用力程度怎样,顺序如何,可直接为科学安排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

(2)为其他有关学科研究肌功能,肌酸痛,疲劳,肌损伤等机理提供条件。

2.人体内环境(指理化因素)的恒定取决于哪几方面的影响?
答:1)受营养物质的摄取与代谢产物排出的影响。

2)血液循环,呼吸机能和排泄机能的影响。

3)受物质代谢的影响。

如果这三方面的活动都正常,内环境就保持恒定,这三方面有一方面的条件改变了,也会影响内环境的恒定。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解释概念
热习服
灵敏素质
假性贫血
中心静脉压
呼吸当量
排泄
问答题
1.在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人体体温有何变化?如何调节?
2.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3.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计算题:
测得某人在安静下呼出气中的氧含量为16.50%,动脉血含氧量为20毫升,静脉血含氧量为15毫升,每分钟肺通气量为5.2升,空气含氧量为20.93%。

球每分输出量是多少?
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体育文化的创新: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特质和从结的产生及社会的融入,由此引起的体育文化局捕获总体性改变.
体育体制的长期性:是指体育体制的建设过程涵盖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育体制的稳定性:是指体育体制一旦确立,不易受现实的短期需求而随意更改,这种体制要能够科学地反映体育体制的运行的基本规律。

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二、简答题
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
⑴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⑵体育运动的协调性⑶体育运动动作的力量性⑷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
⑸体育运动技术的弹性
2、体育基本手段
①体育教学②体育锻炼③体育游戏④体育运动训练⑤体育竞赛
3、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
⑴历史性特点⑵国际性和民族性特点⑶地域性特点
4、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
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军事防卫实践、日常生活技能、娱乐活动、模仿动物的动作等
三、论述题
1、建树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
⑴教育和培养功能⑵聚合凝结功能⑶调节和引导社会生活功能⑷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⑸吸收融合先进文化的功能⑹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2、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⑴注重伦理与道德⑵注重和谐于通一⑶注重实际与稳定⑷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⑴强调以人为中心⑵与宗教的关系密切⑶以个人为社会本位⑷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4、奥林匹克的文化特征①人文性②象征性③艺术性④多元性⑤划一性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名次解释
1 运动性免疫抑制
2 林加尔德现象
3 运动效果
4 极点
5 高原服习
6呼吸商
7 突触
8 最大摄氧量
问答题
1 论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
2 运动机能与一般的运动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3试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
4 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机构:是指由专职人员组成的,专门从事某一工作的专业部门的构成。

职能:一般指人,事物和机构所具有的功能。

变商:指人处在变化不定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成功的机会越大。

逆商:指人在逆境中的承受能力和能力,能承受逆境的压力,变逆境为顺境者就能成功。

二、简答题
1、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
⑴体育科学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
⑶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为体育实践服务
2、新中国体育科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⑴起步、搜索阶段⑵停止阶段⑶恢复与发展阶段
3、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是什么?
⑴生物学视角⑵心理学视角⑶社会学视角
三、论述题
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
⑴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⑵体育运动的协调性⑶体育运动动作的力量性⑷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⑸体育运动技术的弹性
2、体育基本手段①体育教学②体育锻炼③体育游戏④体育运动训练⑤体育竞赛
3、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⑴历史性特点⑵国际性和民族性特点⑶地域性特点
4、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⑴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⑵起源于军事防卫实践⑶起源于日常生活技能⑷起源于娱乐活动⑸起源于模仿动物的动作
5、体育运动项目分类
1.健身类
2.健美类
3.休闲娱乐类
4.挑战类(冒险类)
5.竞技类
6.电子竞技类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问答题
1.机体有哪些基本生理特性?
2.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哪些?
3.静息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4.为什么说肌肉是粘弹性体?
5.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是如何传递的?
6.肌肉收缩时所消耗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
7.在短跑运动中A TP的再合成主要依靠什么能源?
8.肌肉收缩后是如何舒张的?
论述题
1. 肌电图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2. 人体内环境(指理化因素)的恒定取决于哪几方面的影响?
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态和机能产生哪些影响?
4. 运动时呼吸系统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5. 结合运动实例说明机体三个能源系统如何供能?
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体育概论与运动生理学科目代码:706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以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

2身体娱乐: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3体质:指人体质量,即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相对稳定的特征。

4体能: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

即运动员在专项比赛中体力发挥的最大程度。

二、简答题
1:体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实践性直观性多层次性
2:体育过程的结构有那些?
体育教学单一结构观⑵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双阶段结构管⑶体育教学.运动实践.和恢复三阶段结构观。

3: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有那些?
身心协调发展原则⑵同化优势原则⑶适量运动负荷原则。

4:体育过程控制的类型有哪些?
(1)按时间分类,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
(2)按运动的主客体分类,可分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
5:体育过程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⑴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⑵通过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者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发展
⑶采取积极运动休闲娱乐手段.内容和方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体育社会化
⑷体育运动能增进人际了解和交往,提升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三、论述题
1体育体制的作用
(1)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和指挥(2)划分管理体育事业权限(3)体育体制是部分分工协作的基础(4)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
2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1)转变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2)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独立(3)竞技体育中的职业体育将逐步市场化(4)大众体育将得到迅速发展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有:(1)他已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2)建立了越来越丰富的独特文化氛围(3)具有一个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组织体系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晶体渗透压
2运动性血尿
3.姿势反射
4.分化抑制
5.“第二次呼吸”
二、简答题
1.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
答: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
(1)肌肉内无氧酵解能力的提高(肌纤维的百分比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可以提高无氧耐力。

(2)缓冲乳酸的能力:血液中碱储备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都可影响缓冲乳酸的能力。

(3)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变化的耐受能力提高可以延缓疲劳的出现。

2.决定周期性位移速度的快慢的生理基础包括哪些?
答:跑速主要决定于步频和步长两个变量,步频的加快有赖于:
(1)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2)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数及其面积(%)
(3)提高各中枢间的协调性:它又决定于肌肉放松的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巩固程度。

步长的改变受下列的因素的影响:
(1)肌力的大小;
(2)髋关节柔韧性(3)腿长
3.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会有那些规律?
答: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五个阶段的变化。

48.赛前状态有哪些表现?
答:在运动或比赛前,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脉搏频率加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吸氧量增加,汗腺活动加强,血糖升高等。

4.产生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
答:赛前状态是一种条件反射性变化,运动场的环境,运动器材,广播声以及和训练、比赛有关的条件刺激与肌肉相结合,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作用下,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条件反射。

5.怎样克服不良赛前状态?
答: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使运动员正确对待比赛,平时加强实战训练和多参加比赛。

另一方面通过适宜的准备活动来调节运动员的兴奋性,若运动员的兴奋性低可以采用强度大,节律快的准备活动提高他的兴奋性,若运动员的兴奋性过高,则应该采用强度小,节律慢的准备活动以降低其兴奋性,使之达到适宜水平。

还可以通过按摩、水浴等调节赛前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