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创新版)文档:必修1 第1单元 走近细胞及细胞有分子组成 第1讲 W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讲走近细胞
[考纲明细]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错误!①]错误!细胞。
(2)序号⑤所代表的含义:错误!群落。
(3)最大的生命系统:[错误!⑦]错误!生物圈。
(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错误!单细胞生物。
(5)特例
①植物没有错误!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②单细胞生物由单个细胞直接构成个体,不具错误!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
所以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错误!细胞层次,又属于错误!个体层次.
③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错误!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④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错误!系统,但不是错误!生命系统.
3.病毒知识整合
①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所以病毒的出现在细胞之后。
②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
(必修1 P6基础题T2改编)和“稻田内所有生物"生命系统层次相同的是()
①一个大肠杆菌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③培养基被污染后,又滋生了除大肠杆菌之外的细菌和真菌
A.②③ B.③ C.① D.②
答案B
题组错误!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1.(2019·河南濮阳模拟)2016年春季,在我国南方发现了几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患者。
寨卡病毒(RNA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有
报道称寨卡病毒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下列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能够独立生存和繁殖
B.寨卡病毒的结构与肺炎双球菌类似
C.寨卡病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D.寨卡病毒侵染大脑时将自身成分全部注入神经细胞内
答案C
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A错误;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肺炎双球菌是细菌,为原核生物,B错误;据题干“寨卡病毒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可知,寨卡病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C正确;寨卡病毒(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侵染大脑时只将RNA和某些酶注入神经细胞内,蛋白质外壳不注入,D错误。
2.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
B.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SARS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SARS病毒具有生命特征
答案D
解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一般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只能以特
定的宿主细胞为寄生对象,并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式增殖。
由图可知,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仅有A、U、C、G四种碱基,而不含有T,A错误;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但具有增殖等生命特征,B、C错误,D正确。
题组错误!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理由是()
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B正确.
题组错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
4.(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命系统最大的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
C.乌龟和松树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D.一个乳酸菌既属于细胞的层次也属于个体的层次
答案D
解析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组织、器官和系统,A错误;生命系统最大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B错误;乌龟和松树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错误;乳酸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乳酸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D正确.
5.(2019·河北张家口高三模拟)下列各项研究实例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研究实例结构层次
A 家鼠数量每天可增加
1.47%
个体
B某地苍鹭的数量变动种群
C 兔与狐之间的能量传递效
率
群落
D瓢虫的空间分布群落
答案B
解析研究家鼠数量变化属于种群层次,A错误;某地苍鹭的数量变动属于种群层次,B正确;兔与狐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属于生态系统层次,C错误;瓢虫的空间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即种群层次,D错误。
考点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常见真、原核生物举例
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
①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等各不相同.
②直接原因:错误!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③根本原因:错误!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①成分:组成细胞的错误!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②结构:都有错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③遗传:都以错误!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④能量:一般都以错误!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⑤增殖方式:都以错误!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3.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
答案1)—b—Ⅱ2)-c—Ⅰ3)—a—Ⅲ
(2)基本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错误!细胞发育而来,并由错误!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错误!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04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错误!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错误!亲缘关系。
[易错提醒](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而不是“一切生物”,即不包括病毒和大部分原核生物;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明确是通过分裂方式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统一性而非多样性.
1.(必修1 P8实验讨论)获取蛙皮肤上皮细胞,而不对蛙造成伤害的方法是:把蛙放在无水的玻璃缸内2~3_h,待蛙的皮肤稍干后,再移入有水的玻璃缸内。
几分钟后,蛙的部分上皮开始龟裂并脱落到水中.
2.(必修1 P10思考与讨论)细胞是否都有细胞核,举例说明:真核生物绝大多数细胞有细胞核,只有少数没有细胞核,如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成形细胞核有拟核。
3.(必修1 P12科学前沿)1990年,科学家发现人体生殖道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必修1 P14选择题T2改编)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没有细胞壁
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答案D
题组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1.下列有关水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细胞有细胞壁,而蓝藻细胞没有
B.水稻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蓝藻细胞没有
C.水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D.水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这与它们的细胞含有核仁有关
答案B
解析水稻细胞和蓝藻细胞都有细胞壁,但组成成分不同,A错误;水稻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水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前者与其含有叶绿体有关,后者是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C 错误;水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前者与其细胞中含
有核仁有关,后者是原核细胞,不含核仁,D错误。
技法提升
判断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方法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则是真核生物,无则是原核生物。
(2)细胞器种类:只有核糖体的为原核生物,细胞器种类多的则是真核生物。
(3)易混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断方法
变式训练
[1-1] (多样性)下列四种生物依次可表示噬菌体、肺炎双球菌、植物和动物的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乙、丁、丙、甲 D.甲、丙、丁、乙
答案A
解析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故甲为噬菌体;肺炎双球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DNA和RNA,都含有A、T、C、G、U五种碱基,但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故乙为动物细胞、丙为植物细胞,肺炎双球菌没有线粒体、叶绿体,也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故丁为肺炎双球菌。
A正确。
[1-2](统一性)(2018·北京海淀期中)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细胞膜和拟核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没有拟核,A错误;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蓝藻体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D错误。
题组错误!细胞学说
2.(2018·湖南名校一检)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
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D.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小麦为真核生物,发菜为原核生物,二者细胞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A错误;许多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为自养型生物,B错误;原核细胞也具多样性,如细菌与蓝藻相比,后者具光合片层等,C错误。
命题新角度用集合思想解决生物类群从属关系和相关概念问题
3.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
下列选项中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两者不存在包含关系,A错误;细菌病毒与噬菌体,二者是指同种生物,B正确;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C错误;生命系统包含生态系统,两者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D错误。
4.(1)图1若表示生产者、分解者、原核生物、腐生细菌和蓝
藻之间的关系,则与a~e相对应的依次是:a表示________,b可表示________,c可表示________,d可表示________,e可表示________。
(2)图2中①与⑥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框图③与
④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框图②与⑤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分解者原核生物蓝藻腐生细菌
(2)是否具有细胞结构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同化作用类型
实验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认识显微镜
2.显微镜的使用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过程
[特别提醒]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高倍物镜下视野小,不易寻找到目标),然后换用高倍镜。
3.显微镜使用小常识
(1)目镜、物镜的判断以及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①a、b是错误!物镜,错误!有螺纹,放大倍数错误!a〉b,且镜头越长,距离载玻片越错误!近.
②c、d是错误!目镜,错误!无螺纹,放大倍数错误!d>c.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08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如: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
(3)放大倍数:指的是显微镜对物体的错误!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
圆形的话是指对直径或半径的放大倍数.而不是对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4)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若视野
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5)①高倍镜与低倍镜成像特点的比较:
②增加视野亮度的两种方法:错误!放大光圈、将平面镜换为凹面镜.
(6)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字母“b”在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错误!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1.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
C.换成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答案D
解析在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A、B错误;换上高倍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正确.
2.(2019·兰州模拟)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
答案D
解析图①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立的,若要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则应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
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当图④视野中的细胞数由多变少,说明换用了高倍镜,视野变暗,D正确.
3.(2019·泰安模拟)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低倍镜到高倍镜转换的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光圈,A错误;核糖体和突触小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异物只可能在物镜、目镜或装片上,若移动装片和物镜,异物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低倍镜到高倍镜转换顺序是:移动标本,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4.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m个,则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看到的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为多少个?若这m个细胞充满视野,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数目又是多少?( )
A.错误!错误!
B.错误!错误!
C。
错误!错误!D。
错误!错误!
答案A
解析(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m÷错误!=错误!个。
(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
计算.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m÷错误!2=错误!个。
高考热点突破
1.(201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答案B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错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阻断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
2.(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地从其所处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细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C正确;蓝藻无叶绿体,D错误。
3.(2016·上海高考)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④磷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B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创新版)文档:必修1 第1单元走近细胞及细胞有分子组成第1讲 Word版含答案
4.(2016·上海高考)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和细胞膜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A
解析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细胞质和细胞膜,A正确;原核细胞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B、D错误;拟核是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C错误。
5.(2015·海南高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B
解析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