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城市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城市介绍
2009年03月29日查看评论
岳阳地图
岳阳简介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是一个富(资源丰富)、优(区位优越)、美(风景优美)的地方。

现辖2个县级市、4个县、3个城市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总面积15019.2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其中市区面积824.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95万,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长沙,居湖南第二位。

岳阳先后被国家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

地处一湖(洞庭湖)两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赣)四水(湘江、资江、沅水、澧水)五线(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长江)的多元交汇点上,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通车,构成了“承东联西”“南北
贯通”的便捷交通网。

1992年,岳阳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城陵矶港早在清朝时期就是湖南对外开放设立海关的唯一口岸,1996年,长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经全国人大批准,正式对外轮开放。

岳阳旅游
岳阳楼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岳阳旅游业的龙头。

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成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

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

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

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现在的岳阳为1984年重修,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

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

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旅游业的龙头。

君山
君山
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君山系洞庭湖中小岛,位于岳阳市区西南方,水程12公里。

总面积0.98平方公里.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隔湖相望。

是一个山体呈椭圆形,两旁高、中间低的小岛。

山上有大小峰72个。

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洞庭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

君山四周环水,景色旖旎,流传于此的神话典故众多。

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

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名胜古迹,现已修复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飞来钟等古迹。

新建的洞庭山庄,茶楼、酒店,玲珑雅致,别具一格。

君山四面环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宜于竹类和茶树生长。

有罗汉竹、斑竹、方竹、实心竹、紫竹、龙竹、梅花竹、连理竹等多种。

相传斑竹上的点点斑痕乃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时遗留下来的。

岛上所产的特色绿茶——君山银针可谓驰名海内外君山银针茶,唐时就定为贡品,专供帝王饮用。

1956年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现为我国名茶之一。

君山上的珍贵小动物-金龟,不仅可供观赏,亦是药用良材。

君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历代迁客骚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

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李白有“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君山自古至今名贯中外,览岳阳楼之华丽,沐洞庭湖之辉光,吞巫山云雨,集衡岳霓裳,隐隐云间洞府,巍巍水上天堂,八百里风光旖旎,几千年古迹昭彰,真是“蓬莱宫在水中央”、“丹青画出是君山”。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联名句使岳阳在1000多年前就名闻华夏了。

烟波浩森的八百里洞庭,滔滔东去的万里长江,把岳阳城拱卫得形势壮阔、风景迷人。

那名闻天下,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岳阳楼,更是岳阳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历代名人访寻登临的胜地。

在南洞庭湖中,有一处四面环水的山,与岳阳楼隔水相望,这就是历代文人骚客喜欢歌咏的君山。

一望无际的湖水之中有这么一处青山,本来就显得清幽神秘,何况这里还留下了那么多的神话传说。

娥皇女英殉夫、秦皇封山、汉武射较、柳毅传书等,君山简直成了一个神话世界。

这些神话都已流传许久,给君山和岳阳带来了许多神奇和浪漫。

君山东麓中部山坳里有一口井,石井栏上刻有“柳毅井”。

看到这里就会想起唐代文人李朝威写的著名传奇《柳毅传》。

这篇传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有一个书生
名叫柳毅,他落第还乡的路上经过陕西径河北岸。

在那里,他遇上了一个牧羊女,那女子衣服破旧、神情凄楚。

柳毅问那女子为何哀伤。

那女子说:她本是洞庭龙王的爱女,嫁给泾河龙王之子,夫婿为婢女所惑,经常打骂侮辱。

她把事情告诉公婆,公婆反而责骂她,罚她做苦工。

泾阳与洞庭相去几千里,想请柳毅代为传送一封家书。

柳毅非常同情牧羊女的处境,就问清了联络的方法,然后带着牧羊女交托的信回南方去了。

回乡以后,柳毅立即来到洞庭湖,按照龙女教他的方法进了龙宫,把龙女的信交给了洞庭龙王。

龙王读信以后非常悲伤。

他一面热情款待柳毅,感谢他仗义传书;一面派人把信送进内宫传阅。

谁知这封信使龙王的内眷伤心痛哭,惊动了龙王的弟弟钱塘君。

钱塘君性子刚烈,听到这事以后怒不可遏,化成一条赤色巨龙飞去陕西,把泾河龙王的儿子杀死,把龙女接回了洞庭湖。

洞庭龙宫一片欢腾,盛宴感谢柳毅。

钱塘君心直口快,向柳毅提亲,希望他娶龙女为妻,永结姻亲。

柳毅先是谢绝了,怕惊扰了龙女,后来看到龙女的美貌又有些后悔。

但也没再改口,带了龙王送的许多珍宝出了洞庭湖回家去了。

柳毅回乡以后,卖掉了一些龙王送给他的珍宝,顿时成了巨富。

娶了几个妻子都不幸夭亡。

不久,他又娶了一个姓卢的女子。

结婚那天,回到洞房仔细审看,觉得卢氏女子与龙女非常相似。

一说话,才知道真是龙女,因思念柳毅,假托卢氏结亲。

柳毅非常高兴,与龙女从此恩恩爱爱,过着幸福逍遥的生活。

洞庭湖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的第二大湖泊,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范仲淹称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游洞庭湖不能错过三江口,湘江、荆江和洞庭湖一起在那里汇入滚滚长江,看了令人心胸开阔。

此外,君山岛、香炉峰和千亩荷花荡也很值得一看。

金鹗山历史悠久,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1976年以此山建园,现公园已形成了以东大门为主轴线的文化区,以北大门为主轴线的游乐区,以南大门为中心的花卉盆景区,东北角为观赏区,西南、西北角为友谊园和观光区。

金鹗山目前是岳阳市区最大的森林公园,在此你可聆听到“金鹗斗巴蛇”的传说,目睹文昌阁,一览古城风貌。

青砖碧瓦的古建筑――金鹗孔子书院让人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主峰北面的“金鹗亭”,回廊辗转,亭台高耸,可一览洞庭风光;东面修
建的奎星阁,古香古色,玲珑雅致。

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位于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

500多年前,风水先生张谷英为了谋生,携一家老小从江西一路西行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乐土,便在这里兴建住宅安了家。

后来子孙繁衍生息,便形成了这样一片楼阁参差、路道纵横、屋脊连着屋脊、天井接着天井的大屋场。

张家的后世子孙便以其始迁祖的名字命名他们的住地为张谷英村。

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
都有重大价值。

五尖山森林公园
位于湘北门户——临湘市城西一公里处,由轿顶山、鹰嘴山、周家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个山峰组成。

五尖山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有200多公顷天然阔叶次森林,有大面积的杉木,檫树人工林和大片楠竹林;有300多公顷松林,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结构,集成了一片绿色的莽莽林海。

绝顶五井
大云山海拨近1000米,绝顶上有井泉五处,四时不竭不盈,清甜可口,当地百姓用以治病。

其它景点
三战三捷石刻祖师殿慈氏塔独醒亭杜甫墓汨罗江屈原碑林玉笥山招魂堂
宝慈观华容烈士陵园四牌楼
禹山游览区湖心岛老龙潭灵缺口四座石塔药菇山慈恩塔鲁肃墓三眼桥文
庙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岳阳乐园
任弼时同志故居平江起义纪念馆屈子祠仙人殿
2007年经济
2007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经济总量强势增长,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城乡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呈现出“经济起飞前”阶段的发展特征,标志着岳阳经济社会进入了“全
面提速、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一、综合发展态势
经济增速持续走高。

2007年,全市完成GDP91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创近30年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8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44.63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294.37亿元,增长14.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 17826元,增长14.7%,比全省高出3421元。

第二产业拉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为19.3:48.6:32.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上升1和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7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大。

2007年,全市高新工业企业98家,实现增加值79.12亿元,增长49.8%,实现销售收入245.61亿元,增长36.2%,高新技术产品利税27.01亿元,增长51.5%,利润总额16.94亿元,增长50.9%。

高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6%,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得到改善。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74.03亿元,增长18.6%,占全市GDP的51.8%,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230.48亿元,增长26.5%,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6.5%;完成税收23.8亿元,增长42.2%,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9.1%,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市直及中央省属单位经济实现增加值215.99亿元,占全市GDP 总额的23.6%,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区街经济(楼区、云溪、君山、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实现增加值202.16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2.1%,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6县市、屈原区)实现增加值497.69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54.3%,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财税结构质量提高。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一般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22.0%,其中税收收入20.65亿元,增长22.5%,占一般预算收
入比重58.8%,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中,国税收入30.68亿元,增长25.0%,地税收入15.28亿元,增长24.9%。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6.7%。

财政总支出84.83亿元,增长40.2%。

三、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8.23亿元,增长3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5.26亿元,增长36.0%。

四、文化事业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2007年,全市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5.2亿元,比上年增长65.5%,占生产总值的0.57%。

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430万元,增长16.9%。

全年共计专利申请433件,授权专利130件,分别增长20.6%和13.2%,共签订技术合同367个,合同成交金额9000万元。

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项。

其中,基
础理论成果2项,应用技术成果21项,软科学成果2项。

拥有9个产品检测实验室,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5683台(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07年,年末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45万人,在校生4.17万人,毕业生0.8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22万人,在校生7.93万人,毕业生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73万人,在校生10.57万人,毕业生3.1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03万人,在校生19.73万人,小学在校生33.8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56万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94%,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88%;在校学生辍学率1.12%。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2007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8个,报业3种;全市无线广播人口覆盖率95.8%;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6.1%。

卫生设施不断完善。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7个,床位数1.13万张。

专科防治所(站)2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66个。

年末全市卫生工作人员1.84万人。

全市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742人,注册护士3277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年末全市体育场地51个,其中体育场28个,体育馆9座,参加全省比赛获奖98人次。

五、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2007年期末总人口为542.9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3元,比上年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25元,比上年增长11.6%。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78元,增长12.8%。

其中交通通讯支出871元,增长9.5%,旅游消费支出401元,增长31.9%,购房建房支出220元,增长22.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78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633.1元,增长9.4%。

岳阳是一座蓬勃崛起的工业城市。

全市共有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90多家。

工业总产值524亿元。

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制冷、纸业、饲料、医药6大工业支柱。

有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巴陵石化公司(年产值168亿元,年销售166亿元)和长炼集团公司(年产值155亿元,年销售145亿元)、有亚洲最大的苎麻纺织企业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年产值2亿元,年销售1.8亿元)、有全国最大的客车空调生产企业恒立公司(年产值1.8亿元,年销售2亿元)、有全国十大纸厂之一的岳阳纸业集团(年产值25亿元,年销售24.7亿元),还有湖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华能岳阳电厂(年产值12亿元,年销售12亿元)。

近几年来,先后有岳阳恒立、正虹科技、岳阳兴长、天一科技、岳阳纸业、天润发展等六家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岳阳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岳阳资源丰富是久负盛名的物产基地。

全市有水面542万亩,水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一。

境内蕴藏矿种60余种,特别是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

其中独居石储量居全国第一。

优质高岭土储量1亿吨以上。

岳阳不仅是全国三大“稀有金属之乡”之
一,还是国家粮食、棉花、油料、牲猪生产基地,其中有四县市进入全国粮、棉、猪生产百强县行列。

全市农林牧渔类总产值139亿元。

粮、棉、油、猪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

水产品产量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长江河蟹、洞庭青虾、湘云鲫(鲤)成为该市水产业中的三个特色品牌,名优特水产产值占水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珍贵鱼类还有华鲟、银鱼、甲鱼。

岳阳还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和文化名城。

这里有横无际涯、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有流芳千古、声名远播的岳阳楼,有斑竹滴泪、柳毅传书的湖中仙岛君山,还有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故居等革命纪念地,堪称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为一体。

1994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年接待中外游客4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0.2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岳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岳阳的建设与发展,***、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等先后到岳阳视察指导工作,给予岳阳人民极大的精神鼓舞,先后被国家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城市、科教兴市先进城市、文明卫生先进城市。

经济增速持续走高。

岳阳是最适宜发展大运量、大耗水工业项目的黄金宝地。

市区纵向有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武广高速铁路平行穿越;横向有长江黄金水道东进出海,洞庭湖大桥沟通巴东鄂西,宁(波)樟(木)、随(州)岳(阳)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城陵矶港是国家对外轮开放的一类口岸。

沿长江30公里地段分布着长岭炼油厂、巴陵石化、岳阳纸业、华能电厂等一批大型企业,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岳阳具备了吸纳大项目、大投资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期间,两大石化企业投资在100亿元以上,原油加工量扩大到1000万吨以上,新上聚丙烯、己内酰胺、环己酮、SBS等优势产品扩改项目,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围绕化头、化尾加工,在大厂周边上配套项目,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十一五”期间,岳阳纸业新上30万吨白卡纸项目,全市可形成100万吨造纸的规模,在洞庭湖芦苇荡和山川林海里上造纸项目,得天独厚。

岳阳有条件建成电力能源大市,在建的华能电厂二期工程2005年10月可提前投产,正在争取新上华能三期、抽水蓄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发电,发展潜力很大,可形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的规模。

岳阳还有先进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纺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岳阳是最适宜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绿色基地。

岳阳素称“鱼米之乡”。

体现现代农业特征的加工和养殖两大领域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水产品产量居湖南首位,良种
猪、优质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君山银针有机茶等畅销国内外,牛、羊等养殖呈现良好势头。

近年来,全市加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引进新上了一批大的加工项目。

目前全市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165家,其中过亿元的22家,正虹饲料、兰岭茶叶等12家企业进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岳阳是最适宜发展旅游的人气旺地。

秀美的山水风光与深厚的湖湘文化交相辉映。

八百里洞庭浩浩汤汤,岳阳楼闻名中外,《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屈原在汨罗江投江殉国,留下了《离骚》等不朽诗篇,岳阳由此成为中国龙舟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还有誉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岛、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明清古建筑群张谷英村、瑶族先民遗址千家峒等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有列入联合国湿地公约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荷连天的团湖、丹霞奇观的石牛寨、度假胜地的幕阜山等自然风光,充满诗情画意;有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故居等革命纪念地,面满红色足迹。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内街道纵横成网、外围干道配套成环、进出通道壮观成景,岳阳更加秀美。

岳阳是最适宜发展商贸流通的经济腹地。

处在“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西进、北上的枢纽地位,处在长沙、武汉、南昌都市经济圈的中心部位。

湖南各地通江达海、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南下的大规模人流、物流都要在岳阳中转,具备各类生产要
素大进大出、大集大散的优势。

广大客商投资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拥有广阔的市场。

历史沿革
岳阳古称“通衢”,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

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京广铁路、107国道交汇处,具有铁、公、水三位一体的组合交通优势。

水路沿长江下行,五千吨级船舶可经武汉、南京、上海、连江出海,是祖国中南、西南的重要交通要道。

城陵矶外贸码头驰名中外。

岳阳素称“湘北门户”,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灿烂的历史文化岳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休养生息。

夏商时期,这时为荆州之城、三苗之地。

春秋战国时代属楚。

周敬王五十年(公元前505年)就在这里筑起了西糜城,是为境内建城之始。

秦并六国,岳阳市大部分地区属长沙郡罗县。

西汉时属长沙国下隽县。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东吴孙权在今平江县东南的金铺观设汉昌郡,这是岳阳市境内之始。

三国公立之时,东吴派横江将军鲁肃率万人屯驻于此,修巴丘邸阁城。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建立巴陵县。

惠帝元康元年(公
元291年)置巴陵郡。

郡治设在巴陵城,从此岳阳城区一直作为郡治所。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9年)置巴陵郡。

隋文帝时,精简郡县,废巴陵郡,建为巴州。

随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巴州为岳州。

公元1276年,改岳州为岳州路。

1369年,改岳州路为岳州府。

1899年,清政府开辟岳州为通商口岸。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巴陵县为岳阳县。

1964年10月,设立岳阳专署。

1975年12月恢复岳阳市建制,属岳阳地区管辖。

1983年岳阳市升为省辖市,1986年2月实行市管县。

岳阳市现辖六个县(市):汩罗市、临湘市、岳阳县、平江县、湘阴县、华容县。

四个区: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屈原行政区。

中共岳阳市委设南湖大道,岳阳市人民政府设金鄂东路。

岳阳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

截止二00二年底,全市人口524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