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
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判断题
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2、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其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主要的功能()
3、只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有正当职业和居住一年以上,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只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5、犯罪后自动投案的行为是自首()
6、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7、道德对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动的()
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竞争与合作市对立的()
10、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各种能力()
11、大学阶段的爱情都没有好结果,只是填补感情的空虚()
12、爱国主义只要求我们爱中国,并不要求我们必须爱社会主义中国()
1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4、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和抽象性()
15、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
二、单项选择题
16、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满足程度.
A.自身要求和精神需要
B.自身物质和精神状态
C.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
D.自身要求和精神状态
17、身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制度()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奇迹正
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
A.艺术
B.文化
C.科技
D.经济
18、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
A.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B.思想指引和制度保障
C.理论指导和价值基础
D.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
19、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
A.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
B.人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C.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
D.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
20、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指出人的本质是()。
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性本善
D.人性本恶
21、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是()
A.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制定和认可法律
C.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D.制定和解释法律
22、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23、()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A.亲子关系
B.婆媳关系
C.夫妻关系
D.父子关系
24、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
代条件,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
C.改革创新
D.集体主义
25、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的关系。
A.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C.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6、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由六个法律部门组成。
《婚姻法》.《继承法》属于其中的()法律部门。
A.民法商法
B.经济法
C.社会法
D.行政法
27、对“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你的看法是()。
A.是大学生普遍心理
B.我们就应该这样无压力地生活
C.是一种无理想信念的表现
D.人们应该对生活现状知足,不要追求太多
28、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
因素是()近代史,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
29、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工人,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30、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B.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C.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热爱
D.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
三、多项选择题
31、.客现、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
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
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坚持:()。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出钱出力与多劳多得相统一
32、()是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A.学思并重
B.省察克治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33、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等,在学习和生活中
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法治思维方式。
A.守住法律底线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养成守法习惯
34、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我们应该()
A.夯实创新基础
B.培养创新思维
C.树立创业意识
D.投身创新实践
35、大学生要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主要是要做到()
A.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B.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C.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D.树立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四、名词解释题
36、家庭美德
37、法律制裁
38、道德
39、投射效应
40、行政诉讼
41、行政机关
五、简答题
4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3、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45、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六、论述题
46、请阐述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错
10、错
11、错
12、对
13、对
14、错
15、对
二、单项选择题
16、C
17、B
18、A
19、B
20、B
21、B
22、C
23、C
24、C
25、C
26、A
27、cC
28、C
29、D
30、A
三、多项选择题
31、ABC
32、ABCD
33、ABCD
34、ABD
35、ACD
四、名词解释题
36、家庭美德: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37、法律制裁:国家专门机关罪违法行为人依照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对其人身或者财产才去的强制措施是国家保证法的实施的基本方式
38、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系,是人们的心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9、投射效应:是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
40、行政诉讼:是现代国家决定行政争议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推行行政法治的总要法律制度也是对行政行为实施法律就记得主要机制
41、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典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行驶国家行政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机关
五、简答题
42、答: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悲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浑逸为耻”
43、答: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原则
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原则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原则
《公》: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44、答: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
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e实行计划生育f
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45、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
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
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
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六、论述题
46、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既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
的优良革命传统相融合,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熔铸在
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和力量源泉。
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
时代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需要从民族精神中
汲取养分。
民族精神也离不开时代精神,需要用时代精神丰富自身的内涵,二者统一于中
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裕,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白信心和白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