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人教版)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三小节百分数应用,本课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发展,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现算出来。

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学会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依据:在反复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及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答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在认真仔细的观察和积极思考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含义。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也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基础的继续和发展。

由于已经有了前面的知识储备,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迁移自学,所以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2、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
本节课以尝试教学法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用以学过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导入新课。

由尝试题引路,进行迁移、类推,尝试练习后,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最后教师讲解,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

新课结束,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即进行第一次集中反馈,使学生及时传出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

如发现问题,教师能及时进行补充讲解,然后进行第二次集中反馈——课堂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反映出来,一旦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最后小结,强化新知。

准备题导入出示尝试题尝试练习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三、教学方法及确立的依据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
尝试教学法
依据: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尝试教学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很难参与。

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解,背诵现成的结论,重复机械的训练,是无法培养现代化人的素质。

本节课整个尝试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它是学生主动参与解答过程,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教学坚持以学生的尝试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纵横驰骋的天地。

[学习方法]
教师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闪现个性,凸现创新性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规律,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并且体验到尝试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1、口算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64=( )% 1.08=( )% =( )% =( )% 1.63=( )% 0.05=( )% ○( )% ○( )% 2、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确定单位“1”弄清比较量
3、找出下面题中的单位“1”,比较量。

六年一班的人数占六年2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灰太狼的智商相当于喜羊羊智商的百分之几?
4、青光镇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①实际造林占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②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二)探求新知
例青光镇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①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
②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减少了百分之几?
(二)探求新知
例青光镇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①实际造林比计划造 ②计划造林比实际造
林增加了百分之几? 林减少了百分之几?
⑴思考:你如何理解“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
谁是单位“1”,谁是比较量?
⑵借助线段图分析:
4183316
1
(二)探求新知
例青光镇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①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一:方法二:
(14-12)÷12 14÷12-1
=2÷12 ≈1.167-1 ≈0.167 =0.167
=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约增加了答: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约增加了16.7% 。

16.7% 。

(二)探求新知
例青光镇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②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减少了百分之几
方法一:
方法二:
(14 -12)÷14 1-12÷14
=2÷14 ≈1-0.875
≈0.143 =0.143
=14.3% =14.3%
答: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约减少了答: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约减少了
14.3%。

14.3%。

观察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
相同点:
都是用两个量的差去除以单位“1”。

不同点:
两个单位“1”不相同。

小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实质上也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两个数的差量占另一个数(单位“1”)的百分之几。

解题方法:
用两个数的差量(即多或少的量)÷单位“1”
解题关键:
找准单位“1”弄清比较量
(三)巩固新知
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减少、节约)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减少的幅度。

⑴小飞家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幅度后每月用水节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比较量÷单位“1”=所有问题
(10-9)÷10
⑵一种商品原价80元,现在降价20元,求降低了百分之几?
20÷80
⑶一种商品现价60元,比原价降低了2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20÷(60+20)
注意根据单位“1”的比较量已知未知判断。

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25%()
一种书包原价20元,降价5元后出售,降低了百分之几?
(20-5)÷20
=15÷20
=75%
提示: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
关系:比较量÷单位“1”=所求问题
方法:两个量的差÷单位“1”
关键:找准单位“1”,弄清比较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