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_于新奇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变形的数值分析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变形的数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a98c82d0d233d4b14e6942.png)
(。 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
潘晓 梅
彭旭东
浙 江杭州 303 ) 1 2 0
山东东营 276 ;2 50 1 .浙江工业大 学化机研 究所
I 摘要: 针对离 心泵用激光 加工多孔 机械 端面 密封, 采用有限 通过 元法求解雷 诺方程获得密 封端面 流体膜压分 计 鼍 布, 善 算了不同 束、 结构 静密 约 不同 动、 封环的力 变形以及端面 泄漏量、 液膜刚 度和刚漏比 封性能参数, 等密 分析了 变形对密 鼍
Ab ta tA n t l me ta a yi s u e o s le t e Re n l s e u to o i u d fl p e s r t e h wo src : f ie ee n n lss wa s d t ov h y od q ain frlq i im rs u e bewe n t e t i
维普资讯
20 0 7年 2月
润滑与密封
LUBRI CAT 0N 1 ENGI NEERI NG
Fe . o 7 b 2 o
V0. 2 No 2 13 .
第3 2卷 第 2期
激 光 加 工 多孔 端 面 机械 密 封 变 形 的数 值 分 析
2 Istt o hmi l rcs M cieyZ e agU ie i f ehooy H nzo hj n 0 2 C i ) .ntue f e c oes ahnr ,hj n nvr t o cnlg , a gh uZ e a g 1 3 ,hn i C aP i sy T i 3 0 a
me i m r su e,iu d fl p e s r d c na tf re sc c l td tr a L T— o ssi g o t t n r i g wi d u p e s r l i m rs u e a o tc o c s wa a uae ' S MS c n it fa sai ay rn t q i n l o n o h d f rn o sr c in d rc n tit n . e k g o ae,iu d fl a ilsi n s n h ai ffl si n s o i e e tc n tu to sa /o o srci s L a a e f w rt lq i m xa t f e s a d t e r t o m tf e s t f n o l i f o i la a e rt fs c e r o u e T e efcs o c a ia eb ain o oh s a i g n t e a o e s a ig e k ae o u h a s a we e c mp td. h fe t fme h n c d ir t f b t e rn s o h b v e n g l l m o l l p r r a c a a tr r n e tg td. h t ii ft e s v r ls as wih dfe e tc n t cin n o sr t n e o n e p r meeswee iv siae T e sa l y o h e e a e l t i r n o sr to s a d c n ti i s fm b t f u co Wa x mi e Re u ss o t a h eo main h sge tefc n t es a efr a c whc e ut n t e ic e s f s e a n d. s h h w h tt e d fr to a r a f to h e p ro e l m n e, ih r s ls i h n ra e o la a e r t n h e r a eo h ai fl u dfl sif e st e k g . h o srcin h sge tefc nt e fc e e g ae a d te d ce s ft er t o i i m tfn s ola a e T e c n tit a r a fe to h a e d . k o q i o
基于表面织构的机械部件摩擦学性能改善研究进展
![基于表面织构的机械部件摩擦学性能改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98ab48b71fe910ef12df8e9.png)
的 凹坑和平行或成 网状分布 的槽形 ,在所有 参 数 中, 织构尺寸和深度 的比值对摩擦性能 的影响较大 。同时 表面织构 的分布对摩擦 因数也有较 大的影 响 ,如采用 局部织构可 比全 面织构提高耐摩擦磨损性 能 ,同时可 降低织 构成本【 。 在表面织构技术 的发展过程 中 ,出现 了各种 各样 的方 法 , 目 前 普 遍 使 用 的 有 激 光 表 面 织 构 技 术 (S ) 、LG LT I A和 U 技术 、反 应 离 子 蚀 刻 技术 V
t e p e e t t d n i rv n r oo i a e o ma c fme h n c l a t u h a c a ia e l ,si e e ig,c l d ra d p s h r s n u y o mp o i g t b lg c p r r n e o c a ia rss c sme h n c l as l rb a n s i l f p s d r yi e n i— n
制。
分析表 明 ,动环 上的微 坑通过产生动压提高 了气膜开 启力 。Y F L MA E D N等 0 用数值模型分析 了局 部 织构对气密封摩擦性 能的影 响 ,结果 表明 :摩擦 性能 主要受 到面积密 度 的影 响 ,直径 大小 对其 影响甚 微 。 面积密度 为 0 7和量纲一的深度为 14的局部织构 可 . . 得到最佳 的静 压 膜 刚度和 效率 。王 楠 等人 主要计 算 了气体润滑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气膜稳 态和动态压 力 分布 ,研究 了频率数 、面积 比和布孔 方式等参数对密 封动态 刚度 和阻尼等表征气膜特性参数 的影响 。彭旭 东 等 研究 了激光 加工 多孔 端面 干式 气体 密封 的 临 界静压 开启 特性 ,分析 了周 向开孔 比、径 向开孔 比、 深径比、面积密度 等微 孔几何参数对 临界 开启力 以及 气膜 刚度的影 响规律。B I hoi 建立了表面织构 A axa S n 为椭 圆微 坑 的气 密封 理论模 型 ,考察 在不 同的转 速、 压力和 间隙操 作条件下几何参数对 动压 的影 响。结果 表明椭圆微坑方 向选 择合理时可显著提 高微 坑的动压 效应 ,在转速为 3 0 m n时开启力可提高 2 %。 0r i 0 / 0 2 2 滑动 轴 承 . 由于推力轴承和密封在理论模型上 的相似性 ,各 国学者在机械密封表 面织构取 得重 大进 展 的基 础上 ,
MABS双吸泵叶轮反求工程设计
![MABS双吸泵叶轮反求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5d29a4dd3383c4bb4cd24f.png)
成零件精确几何造型的唯一手段, 因而在模具设计 和制造中成为技术热点。同时由于反求工程能够 提供原始产品的主要外形特征, 进而对其几何外形 进行改进, 实现产品的快速改形, 能够满足系列化、 多样化的要求。叶轮是泵的心脏, 是影响泵性能的 关键零件。叶片是叶轮的关键部位, 而叶片表面是 扭曲的, 其形状及安放角是否准确 , 直接影响泵的 性能。叶轮的反求工程流程如图 2 所示。
10
文章编号 : 1005 0329 ( 2005) 08 0010 04
FLUID MACHINERY
Vol 33, No 8, 2005
设计计算
MABS 双吸泵叶轮反求工程设计
袁建平 , 李 红 , 袁寿其, 汤 跃
( 江苏大学 , 江苏镇江 212013) 摘 要: 介绍了进口 MABS 双吸泵叶轮的反求工程设计过程。根据反 求工程理论 , 进行 了 MABS 双吸泵 叶轮的结构 反
图 4 反求设计得到的 MABS 水力木模图
采用 CAD 软件辅助反求设计工程技术要求 大致如下 : ( 1) 设计参数的确定。流量 Q 、 扬程 H 及转 速 n 等设计参数从 MABS 双吸泵的随机资料和性 能曲线获得。 ( 2) 结构参数的确定。叶轮出口直径 D2 、 出 口宽度 b 2 、 进口直径 D 1 、 轮毂直径 d h 等从结构反 求设计工程中获得。 ( 3) 叶片数的确定。叶片数 Z 可从原型叶轮 中数出。 ( 4) 叶片包角的确定。将叶轮沿垂直方向在 分度头上夹紧, 调整高度尺使高度尺刀口通过叶 轮中心 , 旋转分度头使叶片进水边和出水边分别 处于高度尺刀口位置 , 用高度尺在叶轮盖板上划 线, 即为进口边和出口边所在轴面。旋转分度头 分别经过这两轴面即可测出叶片包角 ; 或通过 测量出某一直径上两轴面间的弦长, 再根据直径 计算出包角 。 ( 5) 进口部分叶片形状测量。按一定角度旋 转分度头 , 用通过叶轮中心的高度尺在叶轮进口、 叶片和轮毂上划线, 得到进口各轴面; 制作样板, 使样板通过各轴面且与叶片完全吻合 , 则测量样 板即可得到进口各轴面上的叶片形状及数据。 5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中空化边界条件的比较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中空化边界条件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dd4d460561252d380eb6e42.png)
‘
^
—●
● J
J ●
’~
’
…
‘
●
‘
t r d M e h n c lS a fa La e u f c u el a ia e l t 1x e t c
Pa a me Pe g Xu o g n Xio i ・ n d n L o Ja g o u in u Hu Bi n
潘晓梅 彭旭 东 骆建国 胡 滨
浙江杭州 3 0 3 ; 10 2
( .浙 江工 业大学机 械制造及 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东营 2 7 6 ;3 . 50 1 .奉化市釜用密封件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5 0 150)
鼍
摘要: 建立了 激光j-多孔端面机械密封 (S-S jr  ̄ LTM )的动压分析理论模型,在H fo mrl enl 和JO等 鼍 lS a- m ee 、Ryo s F fd d
3 种不 同空化边界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法求解了端面流体膜压 的 R yo s en l 控制方程 ,研究 了微孔结 构参数 及操作条件对端 带 d 面无量纲平均动压 的影响规律 ,并 对上述 空化算 法的计算 速度 和精 度进行 了 比较。结 果表 明 ,在 一般情 况下 ,采 用
Ry l 和J 空化边界 eos F nd O 条件具有十分 接近的预 测精度, 前者的 速度明 但是 预测 显优于 后者, 而采用Hl om rl空 王 a- m ee f S fd 互 化边界 条件预测精 度则很差, 建议此时 采用Ry l 空 e o s 化边界条件; nd 对于不能 采用Ry l 空化 e o s 边界条件的 nd 情况, 则建 t 娶 议采用JO空化边界条件进行预测分析。 F 謦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量的影响因素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量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ae73c7727284b73f24250dd.png)
H nzo hj n 10 2 C ia2 C iaU i r t o erl m, o gi hn og2 76 , hn ) agh uZ ei g 0 3 , hn ;. hn nv sy f t e O ny gSad n 5 0 1 C ia a 3 e i P o u n
A s at erta aa s o e w s ee pdf sr uf e et e eh n a sa ( S — ) T e ek bt c: t o i l n yi m dl a dvl e r l e sr c x rdm ca i l L TMS . h a— r A h ec l s o o aa a t u c e l l
潘晓梅 彭旭 东1 李纪云
浙江杭州 3 0 3 ; .中国石 油大 学 10 2 2 山东东营 2 76 ) 5 0 1
(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 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摘要:建立了激光加工多 ( 微)孔端面机械密封 (S— s LTM )的理论分析模型, 采用数值积分法计算了 ITM . -S的 培 S
Fa t r fe tn a a e Ra e o s r c o sAf c i g Le k g t fa La e
S r a e Te t e e h n c lS a u f c x ur d M c a ia e 1
基于摩擦学的表面织构技术应用研究进展_王素华
![基于摩擦学的表面织构技术应用研究进展_王素华](https://img.taocdn.com/s3/m/454aa939bd64783e09122bfd.png)
基于摩擦学的表面织构技术应用研究进展王素华,吴新跃海军工程大学摘要:表面织构是在摩擦面上加工出具有一定尺寸和排列的凹坑或微小沟槽的点阵,可有效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
本文介绍了表面织构的几何参数和加工方法,总结了表面织构技术在机械部件、材料加工、磁存储设备、摩擦制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表面织构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表面织构技术;摩擦学性能;应用中图分类号:TG174.4;TH117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Surface Texturing Based on TribologyWang Suhua,Wu XinyueAbstract:Surface texturing has generate controlled opti mal shapes and locations of micro-dimples,that could i mprove the overall tri bological performance.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nd techniques of surface texture were introduced.The applications of surface texturin g like mechanical parts,material processi ng,magnetic storage and friction braking were reviewed.Some potential researches on surface texturing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surface texturing;triblogical properties;application1引言摩擦磨损是工业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大约有80%的零件损坏是由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引起,磨损不仅消耗能源和材料,而且加速设备报废、导致频繁更换零件,对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1]。
微孔端面机械密封间液膜的CFD数值模拟
![微孔端面机械密封间液膜的CFD数值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9527d8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74.png)
微孔端面机械密封间液膜的CFD数值模拟丁雪兴;王燕;佘志刚;毛亚军【摘要】Three-dimensional spatioal model was founded for the liquid membrane among micro-pore end surfaces by using Pro/E software. The model was latticed by using the Gambit software, a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made with Fluent software for the three-dimension flow field in the internal micro-scale gaps under a special condition of the micro-pores etched on one face of the seal. The distributions of pressure and velocity within the flow field and the liquid leakage were obtained. These three performances were resimulated in the case of different depth to diameter ratios ε. The influence of the depth to diameter ratio on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d mechanical seals was analyzed in the condition of identical film thick nes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ε = 0. 1, the leakage would be minimal and an optimal sealing effectcould be obtained.%应用Pro/E软件建立微孔端面间液膜的三维立体模型,Gambit软件对模型进行划分网格,F1uent软件对微孔端面间特定工况下的内部微间隙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泄漏量.改变微孔深径比再次模拟,得到不同参数下流场所对应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及泄漏量,分析在同一液膜厚度情况下,微孔深径比对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深径比ε=0.1时泄漏量最小,可获得最佳密封效果.【期刊名称】《兰州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7)002【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机械密封;端面微孔;泄漏量;CFD【作者】丁雪兴;王燕;佘志刚;毛亚军【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陕西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421994年,以色列教授 Etsion[1-2]提出微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概念.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是一种动压型机械密封,在密封环端面上加工有规则分布的球形微孔.每一个微孔像一个微动力轴承,当两密封面相对运动时,在孔的上方及其周围区域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可大大降低密封端面间的摩擦扭矩[3].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利用有限差分法[3-5],通过公式计算求解雷诺方程的方法研究微孔端面密封动静态特性,采用CFD软件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的较少.利用CFD软件进行建模,可以考虑任意孔型的结构型式[5],并且可以更全面、准确、直观地反映微孔端面密封流体动特性[6-7].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日趋成熟,使得对密封环端面微凹腔内流场直接进行数值模拟变成可能[8].本文利用ANSYS-FLUENT软件对微孔端面间特定工况下的内部微间隙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泄漏量.改变操作参数再次模拟,得到不同参数下流场的压力分布及泄漏量,并分析操作参数对微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影响.1 Fluent计算模型建立图1是具有微孔的密封副结构示意图,静环表面采用激光加工出球冠形微孔,微孔沿径向呈放射状分布,沿周向呈等间距分布,密封面不直接接触,密封面间形成一定密度的液膜,假定液膜压力沿液膜厚度方向不变化,密封流体黏度保持不变,并忽略密封曲率影响[4].图1 具有微孔的密封副结构示意图Fig.1 Micro-pores seal pair structure diagram1.1 几何模型的建立1.1.1 建立几何模型计算模型的三维几何建模采用Pro/E软件,计算区域选定为密封转轴与其配合壁面间隙内的全三维空间,如图2b的一列径向孔栏.利用Pro/E建模后的液膜模型如图3所示,选取的是同一径向相邻的四元体模型.图2 具有半球形微孔的机械密封Fig.2 Mechanical seal with hemispherical micro-pores1.1.2 网格化分本文网格划分采用TGrid单元方案,并采用Gambit非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对同一径向相邻四元体模型直接进行网格划分,如图4所示为计算区域网格.图3 利用Pro/E建模后的液膜模型.3 Liquid membrane model set up by using Pro/E modeling图4 计算区域网格Fig.4 Mesh in computational zone1.2 密封环工作的基本假设机械密封的流体润滑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流体膜润滑,即由流体膜承载保持密封和润滑的成膜理论,其主要控制方程为雷诺(Reynolds)方程[9-11].忽略一些对问题研究重点和预期的结果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因素[8],作者作出以下基本假设:1)忽略体积力的作用,如重力或磁力;2)与黏性力比较,可以忽略惯性力的影响,包括流体加速度的惯性力和流体膜的弯曲的离心力;3)在沿流体膜厚度方向上,不计压力的变化,因为膜厚一般为微米数量级,在膜厚范围内,事实上压力不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4)密封流体介质为牛顿(Newton)流体,即剪切力正比于剪应变率;5)流体在摩擦界面上无滑动,即附着于界面上的流体质点的速度与界面上该点的速度相同;6)流体在密封面间的流动为层流,流体膜中不存在涡流和湍流;7)整个机械密封润滑系统的温度处处相等,因此不考虑润滑剂的黏度和密度随温度的变化;8)两密封面不接触,其间存在液膜,且液膜厚度在密封表面各处相等;9)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密度不随压力变化.10)不考虑流体的表面张力效应. 1.3 边界条件凹腔开在下面的静环上,故液膜下部有突起.内侧压力为大气压,外侧压力为密封介质压力,流体因为压力差从外径向内径流动,在孔栏的径向边界上,对应半径处的压力分别相等,且液膜压力沿周向的变化率在对应半径处相等[4],除进、出口以外两侧为周期性边界条件,即本模型进出口分别采用压力入口pressure inlet 及压力出口pressure outlet边界条件;上、下表面采用壁面wall边界条件,上表面为旋转壁面,下表面为静止壁面,除进、出口以外两侧为周期性边界条件.压力的数值大小、壁面的运动形式以及速度值将在FLUENT中具体设定.密封环表面为标准壁面条件,采用速度无滑移条件.采用旋转参考坐标系来模拟动静环之间的相互运动.2 模型计算结果2.1 求解方法求解器选择分离的隐式求解器,压力差值格式为标准差值,压力速度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扩散项的离散格式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流项的离散格式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本模型为含有旋转的流动,压力差值方式选择Presto.本模型采用的收敛准则为默认准则,即小于10-3.2.2 算例给定的密封环端面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为:内径ri=10.8 mm,外径ro=13.5 mm,环境压力(内压)pi=pa=0.101 3 MPa,介质压力(外压)po=0.60795 MPa,流体黏度μ=0.015 Pa·s,转速n=3 000 r/min,微孔密度sp=0.5,微孔半径rp=50μm,液膜厚度h0=3μm,微孔深径比分别选为ε=0.08,0.10,0.20,0.30,微孔深度分别为hp1=8μm,hp2=10μm,hp3=20μm,hp4=30μm.分别对4组数据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导入FLUENT进行计算,得到深径比不同时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如图5和图6所示.2.3 模拟结果分析2.3.1 不同深径比的压力沿径向的分布图7表示微孔深径比对无量纲平均动压力的影响.由图可知,微孔深径比对动压效应有较大的影响,深径比在0.1左右时,平均动压力最大,说明微孔深径比存在最佳值,据Etsion试验研究结果[12]表明,在深径比为0.07时,密封面的承载能力最大,两者比较可知,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2.3.2 不同深径比的速度沿径向的分布由图8可知,当ε=0.1时,产生的流速最低.这与图7产生的压力结果吻合,说明在ε=0.1时,存在最佳深径比.2.3.3 不同深径比的泄漏量曲线关系由FLUENT软件直接读出4组不同深径比的泄漏量,由Origin软件绘制曲线图,可得微孔深度对泄漏量的影响规律(见图9).由图9可知,当液膜厚度h0=3μm,密封压力和密封环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微孔深度的增加,泄漏量的变化经历先快速下降再慢速上升的过程.在深径比ε=0.1,hp=10 μm时,可得泄漏量值最小.2.4 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对比图10为微孔深径比对无量纲平均动压力的影响.由图可知,微孔深径比对动压效应有较大的影响,深径比ε=0.1左右时,无量纲平均动压力最大,说明微孔深径比存在最佳值.这与文献[13]的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因此,当深径比ε=0.1时泄漏量最小,可获得最佳密封效果.图5 同一径向不同深径比四元体压力分布图(kPa)Fig.5 Diagram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four-tropic body with different depth/diameter ratio in identical radial direction(kPa)图6 同一径向不同深径比四元体速度分布图(m/s)Fig.6 Diagram of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four-tropic body with different depth/diameter ratio on identical radius(m/s)图7 不同深径比的压力沿径向的分布Fig.7 Radial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for different depth/diameter ratio图8 不同深径比的速度沿径向的分布Fig.8 Radial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for different depth/diameter ratio图9 不同深径比与泄漏量的关系Fig.9 Leakage for different depth/diameter ratio图10 微孔深径比对无量纲平均动压力影响的结果对比Fig.10 Comparison of influence of micro-pores depth/diameter ration on mean dimensionlessdynamic pressure3 结论1)通过对4种不同深径比微孔端面密封所产生的压力、速度以及它们的泄漏量比较可知,当液膜厚度h0=3μm时,通过FLUENT软件模拟的结果得到:当深径比ε=0.1,微孔深度hp=10μm时,泄漏量最小.2)本文只针对同一膜厚情况下,深径比与泄漏量之间的关系,此研究为今后对不同膜厚以及其他几何参数改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致谢:本文得到兰州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S05200901)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 ETSION I,BURETEIN L.A model for mechanical seals with regular microsurface structure [J].Tribology Transactions,1996,39(3):667-683.[2] ETSION I,MICHEAL O.Enhancing sealing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with partially porous mechanical face seals[J].Tribology Transactions,1994,37(4):701-710.[3]于新奇,蔡仁良.激光加工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性能数值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04(7):66-68.[4]李国栋.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研究及结构优化[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9.[5]丁雪兴,程香平,杜鹃.机械密封混合摩擦微极流体弹性润滑的数值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34(4):70-73.[6]侯煜.CFD环形间隙泄漏量及摩擦力的仿真计算[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7.[7]叶建槐,刘占生.高低齿迷宫密封流场和泄露特性CFD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8(4):81-84.[8]陈汇龙,翟晓.基于多重网格法和CFD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数值分析比较[J].润滑与密封,2009(10):36-40.[9]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温诗铸,杨沛然.弹性流体动力润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11]杨沛然.流体润滑数值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12] ETSION I,BURETEIN L.Proceeding of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Seal[C].London: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ublishing Limited,1997:3-10.[13]于新奇,蔡仁良.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动压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0(8):481-484.。
文献检索大作业
![文献检索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20745333186bceb18e8bbad.png)
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大作业姓名:马冰箫学号: 20181683310105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年级: 2018级专业:电子信息类任课老师:李保红成绩:一、课题名称: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研究二、课题分析(1)课题来源:兴趣爱好(2)1、中文检索词:流体,动压,机械密封2、英文检索词:fluid,dynamic pressure,Mechanical seal三、选择的检索工具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百度文库英文数据库:谷歌学术、jstor、IEEE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分析网搜索引擎;谷歌、百度四、制定检索式(1)中文检索式SU=(’流体’+’机械密封’)(2)外文检索式‘fluid’+‘Mechanical seal’五、检出结果展示(1)搜索引擎检索结果截图(2)中文数据库检索结果截图CNKI数据库检索截图:超星发现检索截图:(3)外文数据库检索截图六、文献综述(一)正文内容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阶段机械密封的操作条件更加苛刻和多样化。
在一些高参数的密封工况下,传统接触式机械密封磨损严重、寿命较短,已达不到密封的基本要求。
发展流体润滑的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是保证设备长时间连续正常运转的迫切要求。
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是对普通机械密封端面进行简单改型,其结构简单、应用前景广阔,特别适合高压、高温、低粘度等高参数工况。
对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的密封机理、研究发展情况和现阶段的工业产品进行了综述。
指出开展深入研究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的必要性。
2、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机械密封的应用研究大大促进了机械密封技术的发展。
Gardner 实验研究了水润滑螺旋槽机械密封性能,并将研究结果成功地应用于潜水泵上。
1984年,Etsion明确提出了零泄漏非接触机械密封的概念,发明了圆叶槽机械密封,随后 Lipschitz也提出了利用剪切流来补偿压差流实现零泄漏的液相开槽机械密封结构。
机械密封种类介绍总结
![机械密封种类介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7cbe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1.png)
机械密封种类介绍总结机械密封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轴封,以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
机械密封的类型繁多,下面将对机械密封的种类进行介绍。
1.单端面机械密封单端面机械密封是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密封。
它由密封环、密封座以及活塞等部件组成。
该种类型的机械密封适用于工作条件要求不高、压力较小的设备。
2.双端面机械密封双端面机械密封是由两个密封面组成的机械密封。
它适用于工作条件要求较高的设备,能够很好地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温度。
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稳定性较高,密封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等行业。
3.大内径机械密封大内径机械密封主要用于大型设备中,其内孔直径一般在100毫米以上。
相比于普通机械密封,大内径机械密封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速、高温、高压等特殊工作条件的要求。
4.快速连接机械密封快速连接机械密封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换密封件的设备上。
其独特的设计使得更换密封件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快速连接机械密封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5.适应介质多的机械密封适应介质多的机械密封能够在不同的介质条件下正常工作。
它能够适应各种腐蚀性介质以及高温、高压环境,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的设备上。
6.游标式机械密封游标式机械密封通过读取密封环和密封座之间的游标位置来判断密封状态是否正常。
该种类型的机械密封具有自行调节的功能,能够及时判断出密封是否磨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7.活塞环机械密封活塞环机械密封适用于活塞杆与密封座相对运动的设备上。
它通过活塞环和密封座之间的摩擦来达到密封效果。
活塞环机械密封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广泛应用于液压设备、气动设备等领域。
综上所述,机械密封的类型繁多,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场合与特点。
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密封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步骤。
关于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应用的若干思考
![关于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应用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40594ca58f5f61fb73666f9.png)
关于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应用的若干思考作者:关聪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07期【摘要】上游泵送机械密封主要是借用低压流体的主要特性来实现对高压流体密封的一项全新的密封新技术,它所具备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在一密封端面开有起上游泵送功能的浅槽。
本文主要基于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然后阐述其实际的应用,旨在为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基本原理应用机械密封是一种流体旋转机械的轴封装置,又可以将其称之为“端面密封”。
传统的机械密封为接触式密封,它主要是在补偿机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其能够充分地进行贴合,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对密封介质从密封端面泄漏出去加以阻止,其动、静环所组成的摩擦一般处于边界摩擦或者混合摩擦的状态,在高参数工况条件下,如高温、高速以及高压等,其摩擦因数则会变大,工号较高,且磨损较为严重,那么就导致了其服役寿命短,使用起来极为不便,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
目前,石油化工业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在其发展的同时,石化业对机械密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机械密封技术的向前发展与进步。
本文主要基于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然后阐述其实际的应用,旨在为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基本原理下图1(a)所示为普遍采用的螺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构造,如果动环外径一侧为高压被密封液体(将其规定为上游侧),内径一侧为低压流体(气体或者液体均可,并将其规定为下游侧),当动环按照下图的方向进行旋转的时候,在螺旋槽粘性流体动压效应的共同作用之下,动静环端面之间产生一层非常薄的流体膜(下图1中的h0即为该薄层),这样就可以使得动静环端面保持分离的条件。
上述这种特殊的结构中,使得内外径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差,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之下,高压被密封液体所产生方向由外至内的压差流Qp,而螺旋槽的流体动压效应所产生的粘性剪切流Qs的方向也是由内径直指向外径,该方向与Qp的方向正好相反,“上游泵送”因此而得名。
中海油80亿增资泰州。涉足高端润滑油
![中海油80亿增资泰州。涉足高端润滑油](https://img.taocdn.com/s3/m/dcd500da49649b6648d7475f.png)
W a a M e g Xio i Iu Do ge , ta. s ac i Hy ngXio, n a xa,J n li e Ree r h Ol i 1 — do y a e L b c to fT xue u fc s Bae n Na ir rd n mi u r ain o e t rd S ra e s d o ve — i
【O 赵 中. 光加工 多孔端 面液体 密封 的数值 分 析 [ . 州 : 1】 激 D]杭
浙 江工业 大学 , 0 9 20 .
中海 油 8 增 资泰 州 。涉足 高端 润 滑油 0亿
由 中国海 洋 石 油 总公 司投 资 8 元 的沥 青 、润 滑 油 项 0亿
工业务 ,向产品多元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中海油气 ( 泰州 )公 司有关负责人 说 : “ 从石化行业 发展趋势和市场行情看 ,沥青 和润滑油 的市场需求都很 旺
【 】 于新奇 , 仁 良. 光加 工 多 孔 端 面机 械 密 封 的动 压 分析 7 蔡 激
[]华 东理工 大学 学报 ,043 ( )4 1 44 J. 20 ,0 4 :8 — 8 .
Yu Xiq , iRe la g n i Ca nin .An y i fte Hy rd n mi fe t l a sso h do y a c E cs
产 30万 t 青 和 6 0 沥 0万 t 种 润 滑 油 ,年纳 税 额 可达 3 特 0亿
元 。 项 目建 成 3至 5年 内 ,中 海 油 气 ( 州 ) 公 司 将 是 中 泰 国海 洋石 油 总公 司 旗 下 最 大 的 润 滑 油 生 产 基 地 ,同 时 也 将 成 为 国 内一 流 的 重 交 沥 青 、环 保 型燃 料 油 和 特 种 润 滑 油 产 品 生产 商 。 中海 油气 ( 州 ) 公 司 主 要 以来 自海 洋 的原 油— — 渤 泰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气体密封的临界静压开启特性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气体密封的临界静压开启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d35db1fd0a79563c1e721e.png)
Crtc lOp n n a a t rsis o s r S f c iia e i g Ch r ce itc fa La e ur a e Te t e Hy r sa i s M e h n c lS a x ur d o t tc Ga c a ia e l
2. h OE gn e n s ac n e fPrc s u p n n t a ua trn T eM En i e r g Re e rh Ce tro o e sEq ime ta d IsM n f cu g, i i
Z ea gU i r t o T cnl y H nzo hj n 0 2 C ia hj n nv sy f eh o g , agh u e ag 1 3 ,hn ) i e i o Z i 3 0
Pe g Xu o g , n d n La g Shk Ba a xa in ie i Sh o in ' Men a g a g Xin k i' Sh n n e e g So g n '
( . oeeo M c ai l ni e n ,hj n n e i f ehooy H nzo hj n 10 2 C i ; 1 C l g f ehn a E gn r gZ eagU i r t o cnl , aghuZ e ag 0 3 ,hn l c ei i v sy T g i 3 a
0 0 6范 围 内取 值 ,周 向开 孔 比和径 向开 孔 比均 取 0 7时 ,密封 可 获 得最 佳 静 压 临 界开 启 特 性 。 .0 .
关键词 :表面织构 ;机械密封;气体静压密封 ;开启特性
中图分 类 号 :T 17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5 05 ( OO H 1. 24— 10 2 L )3— 0 — 01 4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理论研究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fc8cd37f1922791688e8f7.png)
2 理 论 模型
为 2s r的正 方 形 控 制 单 元 进 行 计 算 , 孔 半 rX , 2 微 径 为 r, D微孔 深度 为 h ( 2 。定 义 微孔 面积 密 图 )
收 稿 日期 : 2o —0 — 2 06 2 0
o t m au so e rt n o co o e a ph t i tra d a e e st I rs ne . p mu v le f h ai fmirp r  ̄ t o da e n r ad n i ae p e e td i t o me y Ke r s y wo d : m c a ia e l a e-et r d s r c ;f i lme t to ;a e a e p e s r e h nc lsa ;l rtxu e u f e i t ee n h d v rg rs u e s a ne me
Aa re: A t o ta aa s oe idvl e r sruf et t e ehn a sa ( S- S wt r t g c o r・ ltat s eri l nl i m dls ee pdf l e sr c x rdm cai l el L3 M ) i c nl s tnp h ec y s o o aa a e u c " h ea e ei o
义。
关键词 : 机械密封 ; 激光加工表 面 ; 有限元法 ; 平均压力
中 图分 类 号 : T l72 H l. 文献 标 识 码 : A
Du n - o ~ Do g b 。
,
L OJn u2 H i , E GX -  ̄ U a go, UB 2 PN u o i- n d
30 3 ) l02
多孔端面液体机械密封摩擦性能的数值分析
![多孔端面液体机械密封摩擦性能的数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84f6d1d15abe23482f4d08.png)
r meesa d dfee tp rmees o oo ssr cu e wee o ti e . h e ut h w h ts e rsr s smany a td o a tr n i rn a a tr fp r u tu t r r b an d T e r s l s o t a h a te s i i l ce n f s
参考 文献
【 】孙家 枢. 1 金属 的磨 损 [ . M]北京 : 工业 出版社 , 9 : 0— 冶金 1 24 9 4
4 . 41
【 】刘 家浚 . 2 材料磨 损 原 理及 其 耐 磨性 [ . 京 : 华 大学 出 M]北 清
版 社 ,9 3 19 .
【 】李诗卓 , 3 董祥林. 材料的冲蚀磨损与微动磨损[ . M]北京 : 机
械 工业 出版社 ,97 18 .
【 】潘 牧 , 4 罗志平 . 材料 的 冲蚀 问题 []材 料科学 与 工程 ,99 J. 19 ,
1 ( ):2—9 . 73 9 6
壶
鞲 啦 基 鸯
P nM , u Z ii . r i f a r l[ ] M t a c a u L o hp g Eo o o t a J . a r l S i n sn m e s i e s — i
小剪切应力 ,降低端面的摩擦损失 ,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 。 关 键 词 :多 孔端 面 ;机 械 密 封 ;摩 擦性 能 ;数 值 模拟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性能分析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76ee14650e52ea55189845.png)
o t a a tr r bti e rm h ou in o h iu d f m o t l q ainb n t i ee c to . d rv - mer p mee we eo an d fo t e sl to fte lq i l c nr u t y f i df rn e meh d A e ia y r s i oe o i e f
tv x r sin o rcin tr u fme h nc e swi a e — x ue o u a eWa ac ltd a d c nrb t g fc- iee p e so ff t oq eo c a ia s a t a l rt tr d p r sf c s c u ae i o l l h s - e o l n o t u i a ・ i n
维普资讯
20 0 7年 7月
第3 2卷 第 7期
润滑与密封
LUBRI n ON CAr ENGI NEERI NG
Jl 20 uy 0 7
Vo. 2 N 7 】3
激光 加 工 多孔 端 面机 械 密 封 的摩 擦 性 能分 析
tr ff cin tru r ay e I i h wn t a cin tr u n r a e t h n r ae o t t n r t. pi m oso r t oq e we ea l zd. t ss o h tf t o q e ic e swi t e ice s fr ai ae An o tmu i o n i o s h o o o e sz r e t oe d n i Wa fu d t a or s d o mi i m r t oq e a t s c n itn t p r ie frpoe d ph a d p r e st s o n h tc re p n st nmu f c in tr u d i i o sse twih o n y o i o n
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836a3c0b4c2e3f572763a2.png)
Te tRe e r h o ito r o m a e o he s s a c n Frc i n Pe f r nc ft La e .e t r d Po o s S a c s r tx u e r u e lFa e
p r e t n r a d n iy i o dt n o a o sr tt n rt a d c mp rd wi o v n in e a e Reu t n i o ed p h a d a e e st n a c n ii fv r u oai ae, n o a e t c n e to a s a f c . s lsi d— o i o h l l
Ab ta tTh rcin p r r n e fl srtxu e oo ss a a e we e e p rme tly iv siae Te t r e- src : ef to e f ma c so a e —e t rd p r u e lfc r x e i o i nal n etg td. sswe e p r fr e n as e i g t a u ef cin tr u n a et mpeau ers o h a e — xu e oo ss a a eo a o s o d o p c a r ome s r r t oq ea d fc e m li i o rt r efrt els rt tr d p ru e lfc fv r u i e i
c t h te e to o ainr t ae t a f c fr tt ae,p r e t n e st nf ci ntr u n c e o oed ph a d d n i o r t o q e a d f et mpeau ers sv r infc n . t y i o a rtr ei ey sg i a t Opi i i — mu v le fp r e t n e st a nmief cin tr e a d fc e eau ers . h e tr s lsso t a h m au so o ed p h a d d n iyc n mii z r to oqu n e tmp rt r e T e ts e u t h w h tte i a i mir — oe s a a e o c a ia e s c n b s d t mp o ef cin pe o a c ft e maig rn s co p r e fc fme h c s a a eu e o i r v r to r r n e o h tn g . l n l l i fm i Ke wo d :a e ; c o p r s a c ;rcin p ro ma c y r s l sr mir — oe;e f e f t e r n e la i o f
微孔参数对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
![微孔参数对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c2f873dee06eff9aef807f6.png)
DU Do g o1 n b . Pe g Xu o g。 n d n
(. h e d rt yo cai l a u cueadA tm tn Mns yo dct n Z e agU i r t o eh o g , 1T eK yI  ̄ a r f a o Mehn a M n f tr n uo ao , iir f uai ,hj n nv sy f c nl y c a i t E o i e i T o
关 键 词 :机械 密 封 ;激 光加 工 表 面 ;有 限元 法 ;密封性 能
中图 分类 号 :T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0 5 ( 0 6 HI7 2 2 4— 1 0 2 0 )4— 4 3 0 2—
Efe to o ti r me e so ir p r s o h a e f r n e f c fGe me rc Pa a t r fM c o. o e n t e Se lP r o ma c
F nt lme tme o s s d t t d h fe t f h ai fp r e t n p r imee a d ae e st o h iieee n td Wa u h e osu yt ee cso t er t o o d p h o o da t r8, r ad n i S fte o e e n y p o e fs c u fc t d f r tp r e to i tp so h e p fr n e . ih many icu e o e ig f c p rso u h a s ra ewi i e n o es cin l ey e n te s a rom a c s whc i l n ld p n n re。 h e n le o l ud f m tf e s f cin o u dl a a er t Re u t h w p n n oc f m t n s d f cin o q er d c i i l si n s ,r to a tq e a e k g ae. s lss o o e i gfre, l si e sa r to a tr u e u e q i i l n i f n i l wi h n r ae o h au f占 wh n isv u sn tlre h . b toh r s h b v h e e ig p rmees t t e ic s fte v e o h e l e t a e i o ag rt a 0 2 u t ewie t e a o e t re s a n a a tr l n l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静压分析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静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41352da5e9856a5612608d.png)
1 8
FL D ACHI UI M NERY
V0 . 5 No 13 。3. 0 7 20
.
文章编号 : 10 -- 2 (0 7 0 _0 1_ 0 05- 3 9 20 )3 _ 0 8 _ 3 - 0
激 光加 工 多 孔 端 面 机 械 密 封 静 压 分 析
A s at Atert a aa s o e id vlpdf pra l e r c x r eh ncl el LT MS . h ie — bt c: oe cl n yim dls eeoe r atla r uf e et e m cai a ( S — ) T e m n r h i l s oa i s S a t u d as d
潘 晓梅 , 永 宁 , 建 国 胡 蔡 骆 ,
(. 1 中国石 油大学 ,山东东 营
3浙江工业大学 , 江杭州 . 浙
滨 彭旭 东 ,
3 50 150;
30 3 ) 102
27 6 ;. 5 0 12 奉化市釜用密封件有 限公端面上加工微孔 的激光加二 多孔端面机 械密封理 论分析模 型 , 有 限元 法求解 雷诺方 程 , [ : 用
c n b rd c d o h e a e wi a ilmir — o e . a e p o u e n t e s a fc t p r a c o p r s l h t Ke r s mir — o e me h nc ls a ;ls rtxu i g;f i l me tmeh d y r sa i efc y wo d : c o p r c a ia e l a e e t r n i t e e n t o ;h d o t t f t ne c e
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_张玉周
![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_张玉周](https://img.taocdn.com/s3/m/5d9fb03e453610661ed9f4cb.png)
文章编号:1004-5422(2013)01-0064-04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张玉周(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表面织构技术已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表面织构化可以显著改善接触表面的摩擦学性能,从表面织构的减摩机理和应用2个方面对织构化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关键词:表面织构;流体动压效应;二次润滑;数值分析;综述中图分类号:TH117文献标志码:A0前言多年来,表面织构化作为一种改善机械零件、微/纳零件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共识.目前,这种技术已在计算机磁盘存储器、MENS系统及机械行业(内燃机活塞与气缸套系统、齿轮、轴承和密封等)中得到成功应用.1966年,Hamilton等[1]最先通过蚀刻技术在机械密封件上制造出一系列微观凸起,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最优的表面织构尺寸,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微观凸起可以起到微流体动压轴承的作用,明显增强了摩擦副的承载能力,降低摩擦系数.之后,研究人员又推出了许多新的表面织构技术,并运用多种表面织构化形式来改善摩擦学性能.比如,Et-sion等[2]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机械密封件接触面上加工出微凹坑.实验证实,球形凹坑形状最优,且存在一最优的凹坑深径比,使得液膜刚度及PV参数最大.此外,有文献报导,研究人员运用微细电解加工、磨粒喷射、机械微加工、微细特种加工、LI GA等技术分别在多种材料上进行表面织构化处理,并评价了表面织构对摩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都证实了表面织构化对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改善[3-10,22-24].本文从减摩机理和应用2个方面对表面织构改善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1表面织构的减摩机理111附加流体动压效应理论附加流体动压效应理论由Hamilton等[1]在1966年首次提出,其利用光刻蚀的办法获得表面织构,通过电流的测量判断有效润滑膜的存在.其后,E tsion 等[2]通过激光对摩擦副进行织构化处理,考察其润滑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带微孔阵列的表面比光滑表面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表面的部分织构化能够十分有效地增加流体动压效应.Tonder[11]将表面织构引发的流体动压效应归因于2个方面:一是表面织构区会产生类似Rayleigh轴承的阶梯效应,二是表面织构会阻碍压力区内润滑油的流动.Ko-valchenko[12]等通过销)盘接触的Stribeck曲线的测量研究了表面织构对流体润滑向混合润滑转变的影响.此外,王晓雷等[13]对水润滑下碳化硅陶瓷的承载能力及表面织构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实验获得的表面织构特征参数对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与按流体动压理论得到的理论分布呈现类似的趋势,表明即使在水润滑条件下,通过表面织构获得的流体动压润滑效果也是显著的.112/二次润滑0与容纳磨损颗粒理论相对于附加流体动压效应理论,目前科研人员对边界润滑区域的/二次润滑0理论以及容纳磨损颗粒理论研究较少.王晓雷等[14]对边界润滑条件下表面微细织构减摩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纳米压痕仪在碳钢表面制作了具有不同密度和深度的划痕点阵,并对其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性能进行了评价.胡天昌等[15]利用固体脉冲激光对GCr15钢样品表面进行了微坑织构化处理,考察了表面织构参数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干摩擦条件下,织构面的摩擦系数均高于未织构面,而其磨损率均小于未织构面,SE M显示微坑槽起到了捕获磨屑收稿日期:2012-11-16.作者简介:张玉周(1971)),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从事脆性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的作用;而在贫油润滑条件下,织构面的摩擦系数与磨损均低于未织构面,Stribenck曲线表明织构面在试验条件下均处于油膜流体润滑状态,而未织构面则明显产生了向混合及边界润滑的过渡,说明表面微坑延伸了摩擦副动压润滑发生的范围,而在运行过程中微坑内贮存的润滑剂通过二次润滑效应补充到对偶表面形成连续的油膜.113分歧和不足虽然研究人员对表面织构化减摩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分歧和不足.1)表面织构之所以能够提高承载力,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Hamilton等[1]认为由于织构产生空化从而使织构两边的压力不对称得到承载力,而Tonder[11]则认为是由于织构区域能够在接触区域内存储润滑油,因而较好保持油膜从而得到承载力.2)在流体润滑区域,表面织构是否能够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摩擦学性能,学者们还没有统一的认识.3)目前科研人员对表面织构化的研究大多是在光滑表面上进行,表面粗糙度对织构表面的润滑减摩性能研究还很缺乏.2表面织构的理论模型与数值分析有学者通过反复试验来分析表面织构化处理对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较优的结构形式和参数[16].但这种研究手段材料消耗大、周期长,研究结果受实际试验条件的限制,不具有普适性,也很难找到最优的结构形式和参数.目前,国内外学者分析了表面织构如何有效改善机械部件(机械密封、滑动轴承、活塞与气缸套系统)、微/纳器件的摩擦学性能,建立了多个表面织构的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这些计算模型,大部分是基于Reynolds方程开展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也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但考虑流体惯性项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应该采用更精确的N-S方程.数值解法主要为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其中,有限体积法计算效率和精度更高,近几年发展迅速.Estion[20-23]对机械密封端面的织构化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具有规则分布的半球形微孔机械密封的物理模型,通过求解Reynolds方程获得了端面间压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微孔形状、尺寸、深径比、分布密度等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化参数.于新奇等[24]建立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推导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扭矩表达式,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液膜控制方程,获得了在不同操作工况和表面微孔结构参数下的密封开启力,得到了产生最大端面动压力时的优化结构参数.赵中等[25]建立了激光加工微孔端面液体润滑机械密封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微孔沿圆周和半径方向呈间断扇形分布时的密封性能,采用有限元法求解Reynolds方程获得不同扇形区和微孔结构尺寸参数条件下的端面液膜压力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液膜刚度、开启力、泄漏量、摩擦扭矩、刚漏比和开漏比等密封性能参数,讨论了各密封性能参数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郑显良等[26]分析了表面织构对活塞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动压效应和挤压效应的一系列微单元织构的流体润滑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出了表面织构各参数对缸套活塞环油膜润滑的影响规律.符永宏等[27]基于摩擦学理论和缸套/活塞环的润滑磨损特征,建立了具有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特征的缸套内表面润滑理论模型,用变异的多重网格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微观几何形貌参数进行了初步的优化设计.Brizmer等[28]建立了推力轴承表面织构化的理论模型,并比较了推力轴承全面织构和局部织构的承载能力.此外,裴世源等[17]为解决传统数值方法在求解多尺度织构流体润滑问题时计算速度慢、效率低、规模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表面织构流体润滑问题的快速求解方法)))有限细胞算法(FCM).马晨波等[18]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通过建立求解N-S方程的表面织构润滑计算模型的方法研究惯性项对织构表面流体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提出N-S方程和Reynolds方程在建立求解流体润滑条件下表面织构润滑计算模型时适用范围的判别依据.3表面织构化的应用Etsion等[2]最早对机械密封的表面织构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求解Reynolds方程得出端面的流体动压分布及各种工况下的平均压力.研究发现,微凹坑的直径、深度和密度是描述表面织构减摩性能的关键参数,微凹坑的形状影响较小,但深径比对承载能力的影响非常大.研究表明,机械密封的表面织构使得摩擦扭矩减小65%以上,端面温升也远低于未织构化处理.但是,随着机械密封承受的单位载荷和#65#第1期张玉周: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压力的提高,摩擦扭矩的减小效应会逐步消失.采用局部高密度的织构化处理,可以改善高压密封件的摩擦学性能,由于减小了2个接触表面的接触压力,摩擦扭矩可减小90%以上.Hoppermann等[29]的研究发现,如果只在机械密封的一个耦合面上进行织构化处理,摩擦力会比未织构化处理减小40%,而如果2个耦合面都进行织构化处理,摩擦力反而会增加100%.Kligerman等[30]研究了表面织构化对气密封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构化同样能改善气密封的摩擦学性能,摩擦扭矩和端面温升与未织构化处理相比大大减小.但是,最优深径比与液体润滑相比要小得多.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滑动轴承、活塞与气缸套系统上进行织构化处理后,摩擦学性能的改善基本上得到了与机械密封时同样的效果,但仍表现出一些特点.虽然表面织构的形状、深径比及分布密度同样是提高减摩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但Rah-mani等[31]的研究表明,矩形微坑对滑动轴承的摩擦性能影响最大;矩形凸台织构承载能力最高.符永宏等[32-33]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活塞与气缸套系统的2个平面摩擦副上进行织构化处理,也能获得良好的动压效果.Ryk等[34]比较了活塞环表面全面和局部织构化对改善系统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面织构耐摩擦能力相对未织构化处理可提高40%,而局部织构在全面织构的基础上,耐摩擦能力又提高了25%,这主要是因为局部织构产生的是聚集效应,相当于在名义平行表面上提供了一个当量楔形间隙,减小了摩擦.这些结果与机械密封织构化所表现出的明显不同.这可能与表面织构在不同的机械部件上的减摩机理存在差异有关,但目前还未有研究人员就表面织构在不同机械部件上的减摩机理进行比较研究.另外,近年来表面织构改善微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表面织构在磁盘存储器和MENS系统上的应用.为了提高存储效率,在磁盘存储器中,磁头和磁盘的间隙现在已降到10 nm左右.同样,在ME NS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间隙也是处于纳米级.由于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微构件间的表面张力、摩擦力和黏着力成为影响微/纳构件的功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改善微/纳构件的摩擦学性能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表面织构化处理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微/纳器件表面的织构化处理之所以能够改善摩擦学性能,主要是因为表面织构化处理可减小摩擦副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增强表面的疏水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表面的黏着力和摩擦力.比如,Ranjan等[35]和Suh[36]等利用激光技术在计算机硬盘盘片上制造微小隆起或凹坑以减小表面接触,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表面织构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小磁头与磁盘表面之间的真实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和黏着力.4发展趋势预测虽然国内外对于表面织构改善摩擦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较多,但对表面织构减摩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分歧,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不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另外,当前表面功能结构正从宏观结构向微结构、纳米结构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复合功能结构发展.因此,从目前的研究趋势来看,今后可着重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对表面织构的深入研究.1)在机理方面,应更注重表面织构理论模型的研究,使之更具有一般性和通用性,更能科学地反映织构制备工艺参数、织构化几何形状及参数等因素与摩擦润滑理论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开展虚拟织构、表面织构仿真等方面的研究.2)揭示复合表面功能结构、微结构及纳米结构条件下表现出有别于单一的、宏观表面功能结构的特殊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造方法、建立相关理论.3)发展织构加工技术,提出新的制造理论和方法,扩大表面织构的应用范围.4)表面织构表征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有文献报导.当前,分形理论在摩擦学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是否可以考虑应用分形理论解决表面织构的表征问题,值得探讨.5)在摩擦副运行过程中,表面织构的形貌、参数,表面的接触状态均发生非线性变化,润滑机理和摩擦学性能也会变化,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参考文献:[1]Hamil ton D B,Halowit J A.A theory o f lubrication by micro ir-regularities[J].Journal of Basic Engineering,1966,88(1):177 -185.[2]Etsion I.Im proving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 f mechan ical com-ponents by lase r surf a ce texturin g[J].Tribology Letters,2004,17(4):733-737.[3]刘一静,袁明超,王晓雷.表面织构对发动机活塞/缸套摩#66#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擦性能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55(6):866-871.[4]Wakuda M,Yamauchi Y,Kanzaki S,et al.E ff ect o f su rf ace te x-turing on friction reduction between ceramic and steel ma terials un der lubrica tion sliding contact[J].Wear,2003,254(3-4): 356-363.[5]Andersson P,Koskinen J,Varjus S,et al.Microlubrication e ffectby laser-textured steelsurfaces[J].Wear,2007,262(3-4):369 -379.[6]胡天昌,胡丽天,丁齐.45钢表面激光织构化及其干摩擦特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0,30(1):46-52.[7]Voevodin A A,Zabinski J ser surf ace textu rin g for ada ptivesolid lubrication[J].Wear,2006,261(11-12):1285-1292. [8]Basnyat P,Luster B,Muratore C,et al.Surface texturin g f orada ptive solid lubrication[J].Surface&Coating Technology, 2008,203(1-2):73-79.[9]汪家道,陈大融,孔宪梅.规则凹坑表面形貌润滑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3,23(1):52-55.[10]Pettersson U,Jacobson S.In f luence o f surface texture on bound-a ry lubricated slidin g con tacts[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03,36(11):857-864.[11]Tonder K.Hydrodynamic e ff ects of tailored inlet roughness:e x-ten ded theory[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04,37(2):137-142.[12]Kovalchenko A,Ajayi O,Erdemira A,et al.The e ffect o f lasersurface texturing on transitions in lubrica tion regimes during uni-directional slidin g contacts[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05,38(3):219-225.[13]Wang X L,Kato K,et al.Load carryin g ca p acity ma p for thesur f ace te xtu re design of SiC thrust bea rin g sliding in water[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03,36(3):189-197.[14]王晓雷,韩文非.边界润滑条件下表面微细织构减摩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7,32(12):36-39.[15]胡天昌,丁齐,胡丽天.激光表面织构化对GCr15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2011,31(5):447-451.[16]于海武,袁思欢,孙造,等.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9(1):106-110.[17]裴世源,徐华,马石磊,等.多尺度表面织构流体润滑问题的快速求解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45(5): 119-126.[18]马晨波,朱华,孙见君.基于CFD分析的表面织构润滑计算适用方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47(15):95-100.[19]Wang Q J,Zhu D.Virtual texturin g:modelin g the performanceo f lubricated contacts o f en gineered su rf ace[J].Tribology Trac-tions,2005,127(4):722-728.[20]Epstei n D,Keer L M,Wang Q J.E ff ect o f surface top ography oncontact f atigue in mixed lubrication[J].Tribology Tractions, 2003,46(4):506-512,3-11.[21]Etsion I,Halperin G.A laser sur f ace te xtu red h ydrostatic me-chanical seal[J].Tribology Transactions,2002,45(3):430-434.[22]Etsion I.Im pr ovin g Tribologica l performance o f mechanical com-p onents by lase r surface texturing[J].Tribology Letters,2004,17(4):733-737.[23]Etsion I,Burstein L.A model for mechanical sea ls with regula rmicro sur f ace structure[J].Tribology Transactions,1996,39(3):677-683.[24]于新奇,蔡仁良.激光加工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性能数值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04,27(7):66-68. [25]赵中,彭旭东,盛颂恩,等.多孔扇形分布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数值分析[J].化工学报,2009,60(4):965-971. [26]郑显良.表面织构化活塞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27]符永宏,张华伟,纪敬虎,等.微造型活塞环表面的润滑性能数值分析[J].内燃机学报,2009,27(2):180-185. [28]Brizmer V,Kligerman Y,E tsion I.A lase r su rf ace te xture d par-allel thrust bearing[J].Tribology Transactions,2003,46(3): 397-403.[29]Hoppermann A,Kordt M.Tribologica l optimization usin g laserstructured contact surfaces,O+P oelhydraulik und pneumatik [J].Vereinigte Fachverlage Mainz,2002,46(4):385-392. [30]Kligerman Y,Etsi on I.Analysis o f the hydr odynamic e ff ects in asurf ace textured circum f erential gas seal[J].Tribology Transac-tions,2001,44(3):472-478.[31]Rah mani R,M irzaee I,Sshirvani A,et al.An analytical a p-proach for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slide r bearings with in fi-n ite width[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10,43(8):1551-1565.[32]符永宏,叶云霞,张永康,等.发动机气缸孔表面的激光珩磨技术研究[J].激光技术,2002,26(5):379-381. [33]符永宏,叶云霞,张永康,等.用于显著改善摩擦副润滑状态的激光珩磨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8): 115-117.[34]Ryk G,Etsion I.Testin g piston rings with partial laser sur f acetexturing f or friction reduction[J].Wear,2006,261(7-8):792 -796.[35]Ranjan R,Lambeth D N,Tromel M,et se r textu rin g f orlow flying height me dia[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91, 69(8):5745-5747.[36]Suh A Y,Lee S C,Polycarpou A A.Adhesion an d f riction eva l-uation of te xtu red slider sur f aces in ultra-low head-disk inter f ace [J].Trobology Letter,2004,17(4):739-749.(下转第70页)#67#第1期张玉周: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研究综述4 结 语在解析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 的强大运算能力,灵活的编程功能和简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将任意的凸轮轮廓曲线和凸轮运动规律曲线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将轮廓曲线导入Pro/engineer 三维软件中实体建模.该过程不仅具备传统图解法和解析法二者的优点,精确直观,而且还可以实现凸轮机构的CAD 综合应用.参考文献:[1]郭飞,杨绿云.凸轮机构轮廓曲线在M atlab 中的实现[J].煤矿机械,2010,31(7):221-222.[2]郭仁生.基于M atlab 的凸轮机构设计[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20-22.[3]石全伟,张迎春,王金铃.基于M atlab 的凸轮轮廓曲线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机械,2006,33(3):75-76.[4]李霞,刘本学,张三川.基于Matlab 软件的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及从动件运动学仿真[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2,23(1):41-43,78.[5]谢良喜,赵刚,祝述梅.基于Matlab 的平面凸轮轮廓的可视化设计系统[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19(3):60-61.[6]李军.基于Matlab 的平面盘形凸轮机构参数化设计[J].煤炭技术,2011,30(3):22-24.[7]李龙刚.基于Matlab 和Pro/E 的弧面分度凸轮三维实体建模[J].机械传动,2010,34(9):33-36.[8]陈韵.基于Matlab 和Pro/E 的凸轮轮廓曲线精确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1,39(4):77-78.Quick and Accurate Design on Roller Follower Disc CamLI Xiaoxiao 1,2,DO NG Wan fu 2,WUHaorong 1(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 on,Xihua Univers ity,Chengdu 610039,Chi na;2.School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Chengdu Universi ty,Chengdu 610106,China)Abstract:The design of cam mechanism mainly involves the cam contour curve and the motion law of fo-l lower.We design the cam contour curve according to the motion la w of ing Matlab programming language,we accurately make arbitrary cam contour curve and all kinds of curves about the motion law of follower.The designed ca m contour curve is imported into the current popular 3D software Pro/engineer.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is produced to achieve fast and accurate design of the cam.Key words:ca m mechanism;Matlab;contour curve;Pro/engineer;quick and accurate(上接第67页)Review of Research on Surface Texturing forImproving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Z HANG Yuzhou(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Ji 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Abstract:The surface texturing technology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of worldwide researchers.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have indicated that surface te xturing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ibo -logical performance of contact surfaces.The recent research on surface texturing for improving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is sum marized and analyzed in the paper from the ant-i fricti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n surface texturing.The future trends of surface texturing are also prospected and forecasted.Key words:surface texturing;hydrodynamic action;secondary lubrication;numerical analysis;revie w#70#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 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第25卷 第1期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Vol.25 No.1总第68期 2004年SCIE NCE AND TECHNOLOGY Sum 68 2004文章编号:1008-1542(2004)01-0026-03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于新奇1,2,蔡仁良2(11河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4;2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上海 200237)摘 要:介绍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结构特点,阐述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指出端面微孔产生的动压效应可有效地提高机械密封的最大PV 值。
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比较可知,在机械密封端面上加工微孔,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是惟一有效的加工方法。
作者的试验研究表明,与普通机械密封相比,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可明显地降低密封面间的摩擦力矩,实现端面间的流体润滑,因而延长密封寿命。
关键词:激光;机械密封;动压效应中图分类号:TH136 文献标识码:A普通机械密封是依靠密封端面间的微凸体紧密的接触而将流体密封,因而这种密封在运转中常常表现为混合摩擦状态,个别表现为边界摩擦状态[1]。
当工作条件或环境条件变化时,端面的过高温升使端面间的流体汽化,造成严重泄漏,或者端面液体全部汽化而造成端面间的完全干摩擦,使端面磨损加剧而大大缩短密封的使用寿命。
因此,传统的接触式机械密封在提高密封能力、减小摩擦和磨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节能问题的突出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降低能耗、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和延长密封寿命是人们普遍关注且日益重视的研究课题。
可靠密封、长寿命的关键是保证两密封端面间形成并保持一层极薄的稳定流体膜,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若流体产生的动压效应使端面间不发生直接接触,其摩擦状态为纯流体摩擦,这种密封称为非接触式动压型机械密封。
非接触式动压型机械密封通常是在密封端面上人为地开设一些规则的流槽,如螺旋槽[2]、圆弧槽[3]、直线槽[4]、雷列台阶槽[5]等,利用流体动压效应来提高密封的承载能(a)带有微孔的密封环 (b)微孔分布图1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结构简图Fig.1 Structural figure of mechanical seals with micro -pores力,减少端面间的磨损和极大地延长密封寿命。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是机械密封领域中一项崭露头角的新技术。
1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结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结构如图1(a)所示。
动环为平端面密封环,静环平端面上均匀地布置着规则的微孔,形成多孔端面。
微孔为圆孔、椭圆孔或圆锥孔,图1(b)为端面上正方形分布的圆孔的情形。
孔径从几微米至数百微米,孔深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孔隙率(孔面积占整个端面面积的百分数)为5%~30%。
多孔端面的表收稿日期:2002-04-01;修回日期:2002-09-02;责任编辑:李 穆作者简介:于新奇(1963-),男,河北藁城县人,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过程装备及其密封方面的研究。
面粗糙度与静环的表面粗糙度相同,R a 均为0.01~0.02L m [6]。
2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原理与应用在停车时,即动环不旋转时,在弹簧力作用下,静环与动环构成静止平面密封,使流体介质得以密封。
当动环回转时,由于静环表面有很多微孔,动环的转动使其表面与静环表面上的微孔形成收敛缝隙流体膜层,使每一个孔都像一个微动力滑动轴承。
也就是说,当另一个表面在多孔端面上滑动时,会在孔的上方及其周边产生流体动压力,这就是流体动压效应。
流体动压力的承载能力取决于滑动的速度、介质的粘度和流体膜厚度[7]。
这些孔产生动压效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两密封面分开。
由于在两密封面间存在流体膜,两密封面不再直接接触,密封面间的摩擦状态为流体摩擦。
试验研究[8]表明,在端面载荷和转速相同时,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环之间的间隙总是大于普通机械密封环之间的间隙。
端面载荷增加时,普通机械密封环的端面间隙骤然减小,以至于端面直接接触,液膜遭到破坏,使磨损加剧。
对于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环,端面载荷增加时,端面间隙减小,液膜刚度增加,而很小的间隙又恰好将泄漏量降低到最小,从而满足严格的机械密封泄漏要求,同时减少了密封面的磨损。
因此,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可有效地延长密封寿命。
机械密封的最大PV 值是评价机械密封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而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可有效地提高机械密封的最大PV 值。
对多孔端面的孔深与直径比值进行优化,其最大PV 值约是普通机械密封最大PV 值的2.5倍[8]。
因此,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可有效地提高密封参数,保证机械密封的安全运行。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已经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如轻烃和甲苯密封介质,温度为266~320e ,压力为0.67MPa 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
经过6个月的实际运行,密封效果令人满意[9]。
3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加工方法在密封面上加工深度为微米级的流槽或微孔,常规的机械加工方法几乎无能为力。
因而人们探索了很多种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光化学腐蚀加工(光刻法)、电火花加工(电蚀刻)、电化学加工和激光加工等方法。
几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加工方法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fabricating methods加工原理能量来源及形式可加工材料加工速度加工精度(最高)/mm 电火花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使工具和工件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刻下来电能、热能任何导电的金属材料加工速度随表面粗糙度减小而显著下降,精加工时一般在10mm 3/mi n 以下01003电化学加工包括从工件上去除金属的电解加工和向工件上沉积金属的电镀、涂覆加工两大类电化学能任何导电的金属材料生产率为电火花加工的5~10倍0101光化学腐蚀加工光学照相制版和光刻(化学腐蚀)相结合的一种精密微细加工技术光、化学能易于化学腐蚀的材料经历较长的材料腐蚀过程01005激光加工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靠光热效应来加工各种材料光能、热能任何材料瞬时去除率很高01001由表1可知,与传统的加工技术相比,激光加工适用面广,对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加工表面均适合,具有工件无机械变形、无污染、速度快、重复性好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显然,对于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环,27 第1期 于新奇等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图2 密封环的多孔端面Fig.2 Seal surface wi th micro -pores其他的加工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采用激光加工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图2为笔者利用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YAG -D50S激光打标机加工而成的碳化硅密封环的多孔端面。
4 摩擦性能试验在不同端面载荷下分别对普通密封环和激光加工多孔端面密封环进行对比试验,2种密封环的端面尺寸、表面粗糙度、端面载荷及转速等试验条件均完全相同,碳石墨材料制造的密封环与两种试验密封环配对运转。
图3为在不同端面载荷下转速变化时普通密封环和激光加工多孔端面密封环与碳石墨密封环端面间的摩擦系数值。
由图3可知,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系数比普通机械(a)端面载荷68N 时的摩擦系数 (b)端面载荷136N 时的摩擦系数图3 不同密封环端面间的摩擦系数Fig.3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seal surfaces密封的摩擦系数要低得多。
从摩擦系数值来看,普通机械密封的摩擦系数值处于边界摩擦状态,而激光加工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系数值处于混合、甚至液体摩擦状态,因此,激光加工多孔端面密封环比普通密封环具有更好的摩擦性能。
5 结 语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工艺简单,密封液体介质具有良好的动压效应,实现了密封端面间的流体润滑,从而延长密封寿命。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具有较高的密封参数,因而密封性能良好。
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为机械密封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1] 顾永泉1流体动密封[M ]1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11561[2] LAI T.Development of Non -Contacti ng,Non -Leaking Spiral Groove Liqui d Face Seals[J]1Lubrication Engi neering,1994,50(8):625-6311[3] 王建荣,顾永泉,陈 弘1圆弧槽气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特性[J]1流体工程,1991,19(3):1-61[4] 胡丹梅,吴宗祥1非接触式气体端面密封低速性能试验研究[J]1流体机械,1998,26(9):3-61[5] IKEUCHI K,MORI H,NOISHIDA T.A Face Seal wi th Circumferential Pumpi ng Grooves and Raylei gh -Steps[J ]1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1988,110:313-3191[6] ETSION I,B UR STEIN L.A Model for Mec hanical Seals with Regular M icros urface Struc ture[J]1Tribology Transac tion,1996,39(3):667-6831[7] 杨沛然1流体润滑数值分析[M ]1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241[8] ETSION I,HALPERIN G,GR ANBERG Y.Increasi ng Mechanical Seals Li fe wi th Laser -textured Seal Faces[C]1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 uid Seal.London: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Publishi ng Limited,1997.3-101[9] ETSION I,HIGERMA N Y,HALPERIN G.Anal y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 tigation of Las er -textured M echanical Seal s Faces [J]1Tribology Trans actions,1999,42(3):511-5161(下转第31页)28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图3 连杆曲线带有一段直线的连杆机构图解综合法Fi g 13 A graphical method to synthesize a linkage curve with a section of approx i mate line1)M 1为连杆曲线直线段的一端点,以该点为顶点作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B 0M 1,B 为斜边B 0M 1的中点,AB =b 为连杆长;B 0B =c 为摇杆长;在M 1A 延长线上任意截取一点A 0,AA 0=a,即为曲柄长(a 的长度选择应考虑曲柄存在条件);连线A 0B 0=d 为机架;2)设B =N A 0B 0A,作N M 1B 0M 2=2B ,M 2是M 1关于该角平分线B 0L 的对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