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士和宝马之变速系统 29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參考資料來源
• car.sogi.tw/newforum/article_list.aspx?Topic_id=6035307 • tw.ms.autos.yahoo/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tw-
autos.pressl.tw/20190530_295/ • tw.ms.autos.yahoo/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tw-
賓士與寶馬之變速系統
班級:車輛三甲 學號:49715082
姓名:劉謦年
目錄
• 前言 一. 變速系統發展史 二. 變速系統種類 三. 主要使用之變速系統 四. 參考資料來源
前言
• 變速系統的善用可以讓引擎的動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當汽 車在起步加速時需要比較大的驅動力,此時車輛的速度低, 而引擎卻必須以較高的轉速來輸出較大的動力。當速度逐 漸加快之後,汽車所需要的行駛動力也逐漸降低,這時候 引擎只要以降低轉速來減少動力的輸出,即可提供汽車足 夠的動力。
手自排變速系統優缺點
• 優點:構造簡單、檔位切換容易、可靠耐用、舒 適性佳。
• 缺點:齒輪比調整不易、慣性阻力大、液壓耗 損大、換檔速度慢。
4、自手排變速系統
• 從字面看來,自手排系統指 的就是具有自排模式的手排 變速箱,其在機械結構上仍 是屬於使用傳統蹄片式離合 器的手排變速箱(manual transmission)運作方式與 一般手排變速箱的差異則在 於增加了電子離合器系統, 由電腦、電磁等先進組件控 制離合器的收、放工作,較 一般腳踩工作來得更加迅速、 準確。
• 7G-Tronic改進換檔原理, 在高速行駛時駕駛能迅速 地降低幾個檔位,即採取 多重直接降檔方式而不需 要一個一個降檔。例如: 駕駛可直接從七檔降至五 檔,再從五檔直接降至三 檔,只需要兩次就能完成 換檔動作。
• 7G-Tronic變速箱的換檔操作 非常流暢,所以噪音很低。 其換檔操作時間可比一般自 排變速箱加快0.1-0.2秒,對 加速輸入訊號反應更靈敏。 提升了0-100km/h的加入時 間和60-120km/h的加速性能。 對同一顆引擎來說,裝備 7G-Tronic變速箱的車0100km/h加速時間比使用五 檔自排變速箱的時間縮短了 0.3秒,60-120km/h加速時 間也可减少2.1秒。
AMG Speedshift 7G-Tronic七速變速箱
• 在2019年賓士推出了自行研發的7G-Tronic 七檔自動變速箱, 起先它成為E級、S 級、CL和SL車款自然進氣V8引擎的基本配 備,然後也與V6引擎相匹配,以取代原有五檔自動變速箱。
• 7G-Tronic在性能上獲得相當大的進步,它不但使車輛的油耗降 低了5%左右,也提升了加速性、穩定性和駕駛舒適性。
• 自動變速箱:以行星齒輪組構成換檔機構,利用油壓推動 多組的摩擦片,去控制行星齒輪組的動作,以改變動力在 齒輪組的傳送路徑,因而產生多種不同的減速比率。
• 電子控制系統:早期的機械式自動變速箱的換檔控制是以 油壓的壓力變化去決定何時做換檔的動作,即使經過多年 的研究及改良,機械式自動變速箱的換檔性能仍然不盡人 意。於是電子式自動變速箱便因應而出了。為了使換檔的 時機更加的精確,以及獲得更加平順的換檔品質,各汽車 製造廠均投入大量的資源,針對自動變速箱的電子控制系 統做研究。
• 雙離合器變速箱示意 圖:左側K1、K2即為 變速箱的兩個離合器, 上下兩根輸入軸分别 是奇數檔位軸和偶數 檔位軸。
• 也就是一個離合器負 責奇數檔,另一個離 合器負責偶數檔。
• M-DCT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原 理來自傳統的手排變速箱, 但是省略了離合器踏板,改 成電子控制液壓系统進行操 作。
• 尤其是M-DCT雙離合器變速 箱還使用了寶馬特有的駕駛 邏輯(Drivelogic)系统,可轉 換換檔模式以適應駕駛者個 性化的駕駛風格。
自手排變速系統優缺點
• 優點:體積小、檔位多、換檔速度快。
• 缺點:維修昂貴、結構複雜。
四、主要使用之變速系統
• BMW:
M-DCT七速雙離合器 變速箱
• Mercedes-Benz:
AMG Speedshift 7GTronic七速變速箱
M-DCT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
• 雙離合器變速箱:是一具手排變速箱機構,顧名 思義有著兩組獨立的離合器系統,分別負責奇數 檔位(1、3、5與R檔,部份的品牌車款會到第7 檔,以及偶數檔位。
• 液體扭力轉換器:在主動葉輪與被動葉輪之間,利用液壓 油做為傳送動力的介質。將動力自輸入軸傳送到對向的輸 出軸,經由輸出軸再將動力傳送到自動變速箱。 由於液壓油在主動葉輪與被動葉輪之間流動時會消耗掉部 份的動力。為了減少動力的損失,在主動與被動葉輪之間 加入一組不動葉輪使能量的傳送效率增加;以及在液體扭 力轉換器內加入一組離合器,並在適當的行駛狀態下利用 離合器將主動與被動葉輪鎖定,讓主動與被動葉輪之間不 再有轉速的差異,進而提高動力的傳送效率。
• 最重要的是此變速箱的各個減速比比五檔變速箱更接近,此代 表車輛可依照不同路況來選擇最佳的檔位。
• 原有五檔變速箱的最高減速比與最低減速比的比值為4.33,而 7G-Tronic的比值高達6.0。由此可知,電子控制靈活地調整檔 位變化,盡可能提升燃油經濟性和操作流暢性,讓引擎轉速能 夠提升較少、讓引擎效率更廣闊地利用。
autos.pressl.tw/20190529_292/ • yygzw/modibase/20090312384064775180/ • http://uncars/guide/gccm/171892.shtml • http://che168/article/226740_1.html
谢谢!
• 這套駕駛邏輯系統能夠提供 十一種獨特的換檔程序,其 中包括六種手動換檔程序和 五種自動換檔程序。
• M-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已 配備在寶馬最新一代M3轎 跑車和敞篷跑車上。
• 而且根據廠家公布的數據, 使用M-DCT雙離合器變速 箱的M3運動型轎車0~100 km/h加速時間僅為4.6秒, 比使用傳統手排變速箱的 車型減少了0.2秒。
一、自動變速系統發展史
在過去傳統手排變速箱一直是車廠設計的主流,最主要的 原因在於電子科技無法突破,再加上車主習慣與環境所導 致,所以自排變速箱一直遲遲沒有問世。 1970年代之後,車主開始注重舒適性和方便性,因此雙門 跑車的主流車款開始減少。取而代之的注重室內空間的四 門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車系,而且此時自排變速箱的技 術也開始成熟,除了增加排擋之外甚至還有兼具手自排換 檔的功能。 到了1980年代末,Subaru推出的Justy車款,其配備的 ECVT( 電子無段自動變速箱系統)就是個先例。1984年, Subaru為了讓自排變速箱更加完美,逐漸開發ECVT並獲得 世界專利,由於該廠ECVT的技術量產成功,因而獲得其 他車廠的注意力。
二、變速系統種類
1、手排變速系統 2、自排變速系統 3、手自排變速系統及其優缺點 4、自手排變速系統及其優缺點
1、手排變速系統
• 在手動變速系統裡面 含有離合器、手動變 速箱二個主要部份。
離合器:是用來將引擎的動力傳到變速箱的機構,利用磨 擦片的磨擦來傳遞動力。一般車型所使用的離合器只有二 片磨擦片,而賽車和載重車輛則使用具有更多磨擦片的離 合器。離合器還有乾式與濕式二種。
• 所有的換檔動作均透過複雜的液壓系統來切換兩 個離合器的嚙合與鬆脫動作。
• 在加速升檔時,奇數檔(一檔)位嚙合時,另一 組負責偶數檔(二檔)位的離合器早已嚙合至二 檔待命,當換檔至二檔完成持續加速時,奇數檔 離合器早已鬆脫一檔跳至3檔嚙合就位待命預備升 檔。
• 由圖顯示,藍色部分 表示離合器二通過內 軸控制變速箱中的奇 數檔位,綠色部分表 示離合器一通過外軸 控制變速箱中的偶數 檔位。
3、手自排變速系統
• 顧名思義,手自排變速系 統就是具有手排換檔模式 的自動變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在結構 上其仍是具有扭力轉換器 的自動變速箱,也就是屬 於傳統的自排變速箱構造, 但是在提供了撥桿或按鍵 等方式供駕駛人主動選擇 或控制檔位後,運動性能 也得以躍進。
• 7G-Tronic變速箱也裝備了液 體扭力變換器以及鎖止離合器。 在可能的情况下,鎖止離合器 在引擎和變速箱軸之間建立了 虛擬剛性連接,能防止泵輪和 渦輪之間的滑動,防止功率損 失。它與傳統自動變速箱在高 速檔時才能夠接合不同,在此 自動變速箱中,鎖止離合器從 第一檔就能夠接合。而且為了 提高舒適性,液體扭力變換器 鎖止離合器具有滑動控制功能, 能夠極為平順地接合。
手動變速箱:以手動方式操作變速箱去做變換檔 位的動作,使手動變速箱內的輸入軸和輸出軸上 的齒輪嚙合。多組不同齒數的齒輪搭配嚙合之後, 便可產生多種減速的比率。目前的手動變速箱均 是使用同步齒輪的嚙合機構,使換檔的操作更加 的簡易,換檔的平順性也更好。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排變速箱
• 現代的自動變速系統 裡面含有液體扭力轉 換器、自動變速箱、 電子控制系統三個主 要部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