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纳兰性德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清代:纳兰性德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标签
伤怀、感慨、失意
译文
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

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

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注释
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

残灺:烧残的烛灰。

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

清尊:酒器,借指清醇之酒。

醒眼:清醒之眼光。

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

搔首:以手搔头。

焦急或有所思貌。

尊前:酒樽之前。

赏析
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

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

“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醇酒来麻醉自己。

“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

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

“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

“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

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关于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