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欧洲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欧洲的梦想
即欧洲联合之梦,统一之梦。
战后,西欧一些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联合之路,才能结束兵戎相见的历史,实现永久和平。
在法国外长舒曼的倡议下,法、德、意、荷、比、卢六国于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其初衷是把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煤和钢铁的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以便及时觉察任何一个成员国,特别是德国企图重整军备的情况并予以制止,防止战争发生。
这是“大欧洲梦想”的开端。
二战后出现的“冷战”局面,使得欧洲联合进程在地域上局限于西欧。
它循着两条轨迹逐步转化为现实:一是组织规模扩大。
1957年,煤钢联营六个成员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其后,经过4次扩大,到1995年已发展到15个成员国,除了瑞士、挪威、冰岛,欧洲主要国家都加入了欧洲联合进程。
二是合作范围扩大。
《单一文件》使欧盟自1992年起实行人员、劳务、商品及资本的四大自由流通;1991年通过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使欧盟成立了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由此催生了单一货币欧元。
1997年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把“社会欧洲”提上日程,成员国在反失业斗争中进行合作与协调。
经过四十多年的联合,欧盟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成为正在崛起的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也成为世界上地区性经济政治共同体的先锋和样板。
仅有西欧的联合进程,“大欧洲之梦”还没有圆。
早在60年代,戴高乐就说希望看到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80年代,密特朗用“三个同心圆”形象地描述了他对把欧盟扩大到东部的期望。
他所说的第三个同心圆,就是广大中东欧国家和地中海国家。
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中东欧国家把“回归欧洲”作为新的归宿,把加入欧盟作为追求目标。
同时,一些地中海国家加入欧盟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