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杏儿熟了教案 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识记6个生字。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好东西与人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文所说明的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
2.抓住描写奶奶的语句,体会奶奶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师引,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出示: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齐读)
2.师板书:杏儿熟了(指名读齐读)
3.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与杏儿相关的两件事。
二、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
2.自由读课文,试着概括。
师板书数杏儿分杏儿
三、理解课文,交流感悟。
(一)学习课文3—5节。
1.分角色读3—5节。
2.理解: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同桌议论)
3.感悟:用合适的词语形容奶奶。
(爽朗开朗爱孙子……)
4.指导朗读3—5节。
(二)学习课文6—8节。
师:成熟的杏儿挂在枝头上引来了不少淘气的小孩子,为了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奶奶和我各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1.师生合作读6——8节,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6——8节
(1)合作朗读
(2)理解: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联系课文相关语句再读一读)
(3)质疑。
3.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汇报朗读情况。
(2)交流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奶奶说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3)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4)默读课文,再次感悟“有酒大家喝,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并交流。
句中的“酒”和“果子”滋味不会因为谁吃,多少人吃,而有所改变,但是,“与人分享”却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反映了奶奶的美好心灵。
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背诵。
(5)思考,根据这部分内容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奶奶?(大方爱笑……)
(三)归纳小结。
师:课文以“杏儿熟了”为题,,但文中提到最多的是奶奶,你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如果是你,会给课文起怎样的题目。
四、课内练习。
1.完成词句活动室1,积累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2.完成词句活动室2,选词填空,朗读,并模仿范句写话。
3.说话练习。
回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小组交流。
教后反思:
阅读是读者与文章实现心灵悟对的生命历程。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
有针对性的讨论,挖掘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在讨论中增强了感悟,丰富了体验,训练了思维和表达。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村居1教案鄂教版
教材分析:
《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词语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感知、体验、表达、阅读中对话。
体会词的意境,感受农村生活的安宁。
3.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1.在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意,感受农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2.理解“相媚好”,想象词描绘的情景。
教学整体设计:
围绕“读正确——读熟——读好了——读记住了”这一目标。
在“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赏读体验”三个环节上有机整合,有效教学。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典音乐导入。
同学们,课间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古典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舒适,优美)。
其实古代的词更美,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
伸出手一起写课题。
板书:清平乐村居
1.指名读课题正音“乐”(yue),不读le
2. 《村居》是一首词。
词可以配乐歌唱,清平乐,词牌名,也是这首词的曲调。
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3.说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农村留给同学们什么印象呢?
二、初读感知词文。
1.自由读。
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响亮每一个音,不会的字画出来,同桌商量。
2.指名读课文,正音。
强调多音字:剥 (bao bo ) 把剥放回词中,再读后两句。
教师指导:莲蓬(Lian peng ),翁媪(weng ao),放回词中再读
3.读词和读诗一样,要稍慢一点,注意停顿。
词的上片和下片停顿时间稍长一点。
课件展示这首词,指名读。
(其他同学看,是否有节奏感,韵律感。
)及时正音。
4.齐读。
三、精读感悟,自悟词意。
(看插图联系词句交流)
1.默读:一边读,一边看插图。
说说那些句子你通过看插图可以读懂。
(合作交流: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看你和他理解一样吗?)
2.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随即点拨)。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学生说自己的理解
①点拨(无赖:天真可爱顽皮。
联系“可怜”,帮助学生理解。
)
②这句话中那个词可看出小儿子很无赖?理解“卧”。
③顽皮的小儿子卧莲蓬还会有那些姿势?(体会小儿子的无拘无束)
④一起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小儿子的无赖。
小结:小儿子真够自在的。
看着这溪头莲蓬,使人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①(点拨:中儿,二儿子。
锄豆,在豆地里锄草)。
②看着大儿锄豆的那副图,使人又不由得想起一首诗《锄禾》,学生背。
③从这两句词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很勤劳,懂事,一起夸夸他们。
④带着夸奖的语气一起读读这句词。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瓮媪”,学生交流理解。
①点拨:“吴音”“相媚好”“翁媪”“醉”等词语的意思。
吴音:江西上饶春秋时期被吴国统治,当地方言就是吴音。
醉:在这里是陶醉(景美,人美,其乐融融)。
还有作者自己被眼前看到的情景的陶醉。
相媚好:彼此关系亲密。
板书:相媚好。
②老两口在谈论着什么呢?(猜猜看,学生说)
③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怎么读?试试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①学生交流,板书“青青草”。
②比较“青草”和“青青草”有什么不同?
③你看到什么样的小溪?闻到什么清香?
④假如你就是一棵小草,身边小溪潺潺。
带着你的感觉再读读这句词。
3.整体感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中也有画。
默读,边读边想象,按顺序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①学生朗读。
②交流看到的画面,再用词中的语句感情表达。
小结:同学们,我们用“看画面——说画面”的方式就能把这首词记住了。
4 .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来写一写。
播放鸟鸣的音乐,学生写。
个别交流,展示学习效果。
四、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这首词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村居生活?
学生交流(和谐美满,幸福欢乐其乐融融)
小结: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
整首词体现了一个“乐”字。
有“田园乐”,“合家乐”。
1.课件出示,浏览一段辛弃疾生平资料:“辛弃疾出生于……”。
3.配乐朗读。
同学们,现在你又有什么感受?
辛弃疾多么希望天底下所有的人都能过上这样甜甜蜜蜜的生活,希望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
这样安宁平静的村居生活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再现诗境,启发吟唱。
播放音乐《村居》,学生拍手相和。
六、试着背一背。
(师生齐背诵)
结束语: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生活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的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流淌很远很远。
七、课后作业:
1.认真学会翁、锄、莲三个生字。
2.背诵,并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讲给大家听。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