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景区产品开发分析——以太极洞景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太极洞是华东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也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

洞穴旅游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据统计,2003年国内已有300个以上。

然而,如今,溶洞旅游发展的热潮已逐渐退去,吸引力不断下降。

另外,国内同质化的溶洞偏多,发展雷同,缺乏特色,产品替代性强。

因此,开发新的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博得更多旅游者的青睐才是溶洞的生存之道。

本文就太极洞景区为例,分析当地景区资源特色,结合分析提出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喀斯特溶洞资源特色洞穴旅游开发策略
Abstract: Taiji cave,the state AAAA level scenic spot,is the biggest cave in East China.Since the carrying ou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cave tourism has a faster speed of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report,in the year of 2013,there have been more than 300 caves all over the country. However,nowadays,the upsur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ve has been receding gradually as well as the attractiveness of cave tourists.What’s more ,the homogennization of cave and the lake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sam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different areas also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upsurge of cave tourist.As we can see,exploiting new characterful tourism productions,attraction more tourists is the sustainable way of cave tourism.This paper takes the example of Taiji ca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tourism resources.At last,the writer want to propoun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exploiting correlative tourism productions.
Key words: Karst cav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Cave tourism Exploitation strategy
目录
引言 (1)
一、宣城广德太极洞景区概况 (1)
二、太极洞景区的资源特色 (1)
(一)地貌:得天独厚,传奇色彩 (1)
(二)人文:民间传说、历史记载 (2)
(三)气象:季相分明,疗养健体 (2)
(四)生物:生机勃勃,植物繁茂 (2)
(五)民俗:传统工艺,节庆艺术 (2)
(六)科研:科学研究,探险考察 (3)
(七)艺术:与时俱进,展现艺术 (3)
三、太极洞景区产品开发策略 (3)
(一)开展溶洞户外活动 (3)
1.极限攀岩,运动健身 (3)
2.魅力寻宝,体验趣味 (4)
(二)开发历史考察专区 (4)
1.体味现实,走进历史 (4)
2.循古觅迹,探秘寻踪 (4)
(三)开展生态疗养旅游 (4)
1.疗养复原,治愈疾病 (4)
2.洞穴瑜伽,愉悦身心 (5)
(四)开创动植物园,打造学生春秋游 (5)
1.农家生活,美食鉴赏 (5)
2.快乐春秋,青春飞扬 (5)
(五)开发节庆民俗游 (5)
1.节庆风俗,独具特色 (5)
2.传统工艺,源远流长 (5)
3.民间艺术,流传于世 (6)
(六)开展科研考察探险游 (6)
1.科研调查,实验成果 (6)
2.刺激探险,急速前进 (6)
(七)开设艺术演出新颖游 (6)
1.公众传媒,艺术表演 (6)
2.另辟蹊径,专设平台 (7)
四、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溶洞景区产品开发分析——以宣城广德太极洞为例
引言
我国疆土辽阔各类地质地貌俱全,溶洞景区数量更是数不胜数,由于数量的增多,景区开始缺乏特色使得整个溶洞景区发展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著名的广西桂林的溶洞如芦笛岩等都面临着创新旅游产品的瓶颈,更何况广德太极洞景区。

因此,太极洞景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必须打造出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利用本地特有资源,让太极洞景区成为独树一帜的具有特色的溶洞景区。

一、宣城广德太极洞景区概况
太极洞景区地处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的广德县境内,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喀斯特溶洞,长5400米,总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

既有地下岩溶地貌、地面自然风光还有文化古迹,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地下天然溶洞。

明朝时期的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著作《警世通言》中将“雷州换鼓、登州海市、广德埋藏、钱塘江潮”并称为“天下四绝”,其中“广德埋藏”就是太极洞。

太极洞是一个呈六层台阶式地质演变延伸的地下迷宫,分别为壶天宫、长乐宫、海天宫、黄山宫、万象宫、玉皇宫等等。

洞内有700多处景观,钟乳石琳琅满目,晶莹剔透,石花、石莲、石灵芝、玉佛、玉磬、玉宝塔,错落有致,形态万千,让人叹为观止。

洞内有一条地下河长750米,在河上泛舟,让人怡然自得。

这条河分为旱水两洞,旱洞之为阳,水洞为阴,两者巧妙结合,又像是二仪攸分,再加上洞内一块悬挂的钟乳石神似太上老君,故名太极洞。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游览过太极洞景区以后,写下“真仙境,天上与人间,洞里乘舟银汉迥,登高怪石俨黄山,奇绝冠尘寰”的诗词。

古语有“黄山归来不看山,太极游完不观洞”的说法,可想而知,太极洞的景色是多么有名。

二、太极洞景区的资源特色
表1.太极洞景区旅游资源表
资源大类资源基本类型主要资源
自然旅游资
源地质地貌类玉琼宫、神醉宫、壶天宫、雪窦宫水文类八曲瀛洲、长乐湖、观瀑亭、仙源宫生物类荷花松、苑中园
人文旅游资
源历史遗迹类雪窦宫、云境宫、洗砚池、太极天壁、跫然岩古建筑类实相院、三洲山
民俗风情类竹编、茶叶、皮影戏、太极拳、花鼓戏
(一)地貌:得天独厚,传奇色彩
太极洞景区是特殊位置的一个过渡段,是凹陷后经过流水的侵蚀和搬运堆积作用而成。

太极洞景区地下溶洞很多,形成一个大的溶洞群。

太极洞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由于地域性地壳上升,发生褶皱和断裂,地下水沿着薄弱环节活动,碳酸盐岩经过地下水洞内蜿蜒曲折的地下河,一年四季常年不枯。

景区四面环山,树木参天,植被丰富,表面有大面积的太湖石露岩,资源景观丰富。

根据古人游记可知“大雪窦”、“小雪窦”等景名,这个就是太极洞雪窦宫所在处。

雪窦宫最著名的有两处景观,一个是“双塔凌霄”,另一重要景点是“埋藏峪”。

被冯梦龙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广德埋藏”就在此处。

相传“峪”中埋有太上老君的道德经;另一说法是九天玄女在这里埋下天书。

(见表1)
(二)人文:民间传说、历史记载
太极洞与人类接触已经有几千多年的历史。

史料记载,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以来,文人墨客至此,酣畅挥毫,在太极洞天壁及摩崖石刻上留下了许多珍贵墨宝;有史可查的东吴大将吕蒙任广德令时曾多次到太极洞探幽;宋相范仲淹到广德为官任参军,经常来访太极洞,在云境宫内最有价值的石刻就是范仲淹所提“跫然岩”三字,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墨迹苍然如新。

初步查明赞誉太极洞的有十首古诗和一万余字的三篇古文游记。

另据民间传说:汉光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清乾隆三代帝王曾至洞巡游,前有遗迹可寻,太极洞亦是南宋岳飞抗金的古战场之一,这些充分说明了太极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见表1)
1986年在景区内发现古陶残片,脊椎动物化石等。

根据考古学家考证得知是十万年前葛氏斑鹿化石和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一重大发现为古动物学家、古人类学家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和场所。

(三)气象:季相分明,疗养健体
太极洞景区的气候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洞内四季如春,常年恒温,温度在18—23度之间。

据报道,地下溶洞还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

太极洞正是实施这一疗法的“天然医院”,溶洞内存在对人体有益的特殊物质:(较高的负离子浓度,气溶胶等)。

一旦游客置身于这类环境中,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会慢慢地发生改变,这样的环境对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肺气肿、支气管炎或某些老年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洞穴内的环境特别安静,这种超安静的环境用仪器也无法检测出来,有的洞穴仅仅会发出水声。

由于洞内特殊的地质环境,空气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对促进和治疗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心理有效果,还可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四)生物:生机勃勃,植物繁茂
从植被林带划分上看,景区属于亚热带常绿与落叶林植被带。

这一带的植被以紫楠、豺皮樟和老鼠矢等常绿乔灌木为主,还有马尾松及和竹类等作物;景区内还种有果树像板栗、柑橘,还有野生动物如山羊、野兔、山鸡、画眉鸟等。

景区内有一园为苑中园,俗名花圃。

园中种植了各种盆栽还有露天的紫藤廊、茶花圃、月季圃和各种名贵的花木,一年四季都有适合时令的花竞相开放。

另外园中有一个大型温室,里面有阶梯式的花架,还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极具观赏性的植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太极洞景区的另一处景“太极天壁”,随处可见摩崖石刻,都是古今书法家题刻于此,字体各异,内容成趣,尤其是这一处山花烂漫,颇有情趣。

(见表1)
(五)民俗:传统工艺,节庆艺术
景区地处广德东亭茶乡和竹乡,以竹编和制茶工艺而闻名。

广德茶叶的闻名有史可考,《县志》曾记载:明清时代即产贡茶。

东亭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茶场位于天目山余脉上,山体高度将近600米,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片茶场,它盛产的就是著名的有机高山茶。

广德柏垫镇仁和竹编在2013年6月被列入了广德县第三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编技艺始于咸丰年间,勤劳聪慧的古人们利用竹子编织成竹篮、竹筐等生活用具,并且配以各种有趣的图案。

仁和竹编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民间工艺。

太极拳是太极洞景区的一大特色,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身体
的健康状况,他们会定期的进行晨练,太极拳就是其中的一大项目。

特色的皖南花鼓戏、皮影戏、皖南狮灯、舞龙等,都是当地人民的节庆活动。

皖南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现如今打着快板,伴着说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最常见的,有着各种腔调。

皮影戏又称为“太平戏,”反映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因表演的器材携带方便,又不受表演场地的限制,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表演。

皮影戏的表演人物生动,惟妙惟肖,精彩之处莫不令人拍案叫绝。

舞狮舞龙的活动经常是在春节期间比较常见,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然后会在村庄的空地上进行表演,舞龙的表演场地会要求大一些,整个村庄的大人和小孩都会前来观看,这样的节庆活动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新一年的好运。

(见表1)
(六)科学研究,探险考察
太极洞景区的历史久远,地形复杂,溶洞数量多,形成洞中有景,景中有洞,洞洞相通的现象。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喀斯特溶洞,其考察成果跟科学研究更具价值。

溶洞的温度、湿度、生物、环境都是值得考察的对象。

有溶洞的地方必定有探险,人类几百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冒着生命危险去探险抱着的心态就是好奇。

但归根结底目的有四,其一,为了获取和拓宽知识,只有不断去接触大自然,通过探险去发现新的领域,开阔视野,揭开思想的禁锢,发展人类的思想;其二,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

例如,登上月球表面,通过研究发现,月球是除了地球之外人类可以居住的星球。

其三是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在黑暗狭长陌生的溶洞中人的意志会比较薄弱,他们必须依靠团队协作的力量去探索和发现,从而锤炼了人们的意志,传扬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第四,溶洞探险已经出现大众化,但主要表现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探险活动成为娱乐消遣活动。

景区内的溶洞多,尚有未完全开发的,溶洞的奇、险、秀、美足以培养出多个探险队伍。

(七)与时俱进,展现艺术
明代九江知府李得阳曾咏太极洞诗云“壶天看不尽,恍惚揖浮丘。

”这就是景区内一洞景壶天宫名称的来源。

壶天宫被称为“地下钟乳博物馆”。

这里的钟乳石,最密集、最绚丽。

在排列有序的钟乳丛中,让人喜爱的是玉弦古筝,色泽像玛瑙明亮光艳,而且叩击有声;还有玉蝶双飞,两只雨蝶如同梁山伯与祝音台一样,追逐打闹,嬉戏玩耍,栩栩如生,神态毕现。

另外还有壶天映月、一孔观天、金猴礼佛等景色也让人流连忘返。

(见表1)
由于景区的植被繁多,花团锦簇,便四时有景,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夏天荷叶田田,清新凉爽;秋季更是美不胜收,漫山的金黄色树叶,如同置身于四川九寨沟一样,只是没有那么美好的水景,但足以引人入胜;冬季腊梅含苞待放,雪压枝桠,寒梅傲雪,别有一番风景。

因此每年都有一大拨摄影爱好者来到景区,用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来景区拍摄婚纱照,摄影成为景中景,游人们随时都可以用手上的器材记录下眼前美好的一刻。

三、太极洞景区产品开发策略
太极洞景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将之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可以开发很多特色的旅游产品。

(一)开展溶洞户外活动
1.极限攀岩,运动健身
太极洞景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得天独厚,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但是目前国内的溶洞景观仅停留在观赏性价值上。

为此景区可以另辟蹊径,开展溶洞户外运动,对此可做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景区可设计洞穴攀岩,洞穴攀岩又可一分为二,首先是室外,太极洞景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四面环山,且有大量的太湖石露岩,可利用裸露的太湖石作为攀岩的岩面;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洞穴内部设置攀岩区,先考察景区内部的岩石状况跟空间大小,选取一块地面宽广,岩石坚硬的洞厅,在攀岩过程中不光可以享受运动的乐趣,而且可以感受喀斯特溶洞声光电的效果给攀岩带来不同的乐趣。

2.魅力寻宝,体验趣味
第二种方案是开展以溶洞为背景的定向寻宝,寻宝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有趣考验脑力的游戏,尤其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黑暗、灯光、音乐、洞穴内的狭窄,悠长可以给活动带来神秘感,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作为提示。

可以让游客在雪窦宫中寻找“峪”,增加了神秘感,也增添了乐趣。

这个活动能够让游客体验黑色视觉下的不一样的户外体验。

太极洞景区位于宣城,有大批的学生资源,加之距离较近,这些户外活动会吸引很多学生,并且这种户外活动的开发对于热爱探险和运动的年轻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会给景区带来一批新的客源。

(二)开发历史考察专区
1.体味现实,走进历史
根据史载,太极洞景区曾有众多文人墨客多次来访,并留下许多丹青墨宝,这对于研究历史方面的专家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曾到访太极洞给景区添加了许多人文景观以及丰富的历史典故。

现代人旅游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提升,他们希望获取更多精神文明,得到更多精神方面的食粮。

在这方面景区可与旅行社合作开展历史考察游,组织一些感兴趣的专家和游客一同前往;同时要配备高素质的全面了解景区人文历史方面的导游人员,同专家一起给游客不一样的知识讲解。

让导游人员和专家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全面增加游客的知识面,而不是仅限于美即是美的局部审美观,有助于游客全身心的投入到景区的环境和人文当中,让他们去理解无数的文人欣赏的景区内涵美,达到一个精神层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历史考察对于景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仅仅作为一个特殊的咔斯特溶洞存在势必会被取代,它必须需要找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够长久的生存并发展下去。

2.循古觅迹,探秘寻踪
人与动物是洞穴考古的主要内容,从几百万年前的脊椎动物居住洞穴到抗战时期人们活动的洞穴都存在很大的考古价值。

尤其在古人类洞穴研究方面,许多代表性的化石都在洞穴出土,例如周口店北京猿人、山顶洞人、马坝人。

人类生存发展一直是永恒的话题,考古学家们针对人类历史文明做过无数的研究。

再此,可设立一个考古基地,邀请全国的科考人员一起参与研究人类生存的遗迹以及数十万年前地球上的生物轨迹,早期我国就有报道溶洞中有古人类的活动遗迹,当时那篇报道给溶洞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但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溶洞真正去做古人类活动遗迹这一方面。

如果太极洞能够深入去挖掘,相信会给太极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开展生态疗养旅游
1.疗养复原,治愈疾病
据医疗研究揭示,溶洞内存在对人体有益的特殊物质:较高的负离子浓度,气溶胶等,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压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素有“天然医疗室”;溶洞内温度和湿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风速也很小,空气非常纯净清
新,放射性和微生物含量低于地表。

洞内环境清幽,没有杂音,这些有利的因素对人的生理系统等方面会有很好的作用。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洞穴内设有医院,例如,美国、俄罗斯以及匈牙利等等。

他们让患者在医院里住上一阵子,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照看,患者在这种清净的环境下进行康复治疗,病情就可自愈或好转。

因此,景区可与合作创办几所洞穴医院,开发洞穴医疗游,让一些老年患者来景区内疗养。

洞穴内超安静的环境与黑暗在某一方面会有治愈效果,例如狂暴型精神病人,可以合理的利用超安静的环境跟黑暗对狂暴型精神病人进行治疗,让其置身在其中,感受自然的呼吸,稀疏的风声,从而得到精神上的缓解。

它的原理是人们长期生活在有声和充满阳光的世界里,突然置身于超安静的环境下会让人感到恐惧和害怕甚至会受不了。

2.洞穴瑜伽,愉悦身心
溶洞中绝佳的自然环境可以开发洞穴瑜伽,溶洞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矿物质,负氧离子有利于身心健康,这些健康物质及新鲜的空气被吸入人体的肺部,让人体的肺部及呼吸道呼吸到新鲜纯净的空气,会增加瑜伽的效果,会让人的心情感到愉悦。

选择一块空旷的洞厅,练习瑜伽的同时听着滴答的水滴声,感受着新鲜又洁净的呼吸,置身于琳琅满目的各色钟乳石和石柱中,肯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而且会吸引一些想要健身美体的女性游客。

(四)开创动植物园,打造学生春秋游
1.农家生活,美食鉴赏
景区内植被繁多,可以打造成观赏性的动植物园,改善景区景点的空泛,让游客在欣赏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还有值得去的地方,动物园增加让游客喂食的部分,增加乐趣;苑中园的温室是种植蔬菜的绝佳之处,植物园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种植树苗、浇水、采摘蔬果,自己动手,一边可以品尝水果,一边欣赏风景;采摘的蔬菜可以在景区内的太极山庄内制作成美味的佳肴。

因为是道教圣地,因此菜品主要以养生为主,道家的饮食颇有讲究,分素食和荤食,但都讲究养生鲜嫩,素以笋为先,荤以野味为首,且惯用药材。

在这里不光可以品尝到自己动手的快乐,而且可以享受正宗的道家养生膳,例如太极养颜羹,不光造型独特、味道鲜美且美容养颜。

(见表1)
2.快乐春秋,青春飞扬
另外,景区可与旅行社合作,将之打造成中小学生春秋游之地,与学校合作并给予一些优惠政策,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让他们亲近大自然,亲手参与种植,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不光能够扩展他们的视野,学习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起到教育作用;而且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感受到大自然独特的魅力。

(五)开发节庆民俗游
1.节庆风俗,独具特色
皖南地区的民俗活动丰富,游客前往景区游览,不仅希望能够看到自然力量打造的神秘溶洞,更希望能看到当地不同的民俗风情。

因此景区可以开展大型的富有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太极舞龙舞狮大会,可以召集各大学校的学生参加,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给景区增加了一个亮点。

2.传统工艺,源远流长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太极品茗会和太极拳大会,三者结合。

太极拳是年长的老者们比较喜爱的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通经活血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延年益寿。

当代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越来越少,景区可以合理利用这个机会将社会上的老年人集合在一起让他们一起练习太极拳,老年人可以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伴随着音乐声,广场上一群白色壮观的老人打着太极。

这个活动不但丰富了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扩大他们的交际圈,甚至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会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打完太极以后,可以去边品茶边观看皖南花鼓戏,为老年生活增加乐趣。

景区可开展竹编工艺大会,请来竹编匠人们现场编织,让游客了解到我国传统工艺的传奇之处,传扬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另外可以让匠人们教授感兴趣的游客现场编织,自己编织的可以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游人。

3.民间艺术,流传于世
最后是以皮影戏和花鼓戏为中心的戏曲节。

皮影戏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皖南的皮影戏兼具南北皮影色的特色,既有北方皮影的影子,更具南方皮影的气息,南北皮影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综合;皮影戏是在历史渊源的背景下,高于现实生活的基础的特殊戏曲,有“世界最古老电影”的称誉,得到歌德、卓别林等人的赞誉。

皖南的皮影戏所表演的故事都是直接就地取材的,深受民众喜爱。

自20世纪80年代末,大部分皮影艺人被淘汰,皮影戏兴衰更迭。

景区可以开展大型皮影戏节,对于传统艺术,人们往往会支持的,并且皮影戏的趣味形象是真人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一起参与表演,让游客们一起感受先人们的智慧。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它的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曲风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用的优势当地特色的方言,并且在2006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地方特色浓郁,深受当地人民喜爱,这也是景区比较特色的文化,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六)开展科研考察探险游
1.科研调查,实验成果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开发迅速,市面上喀斯特溶洞景区开始尝试科研考察,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主体还是以观赏性为主。

因此景区可以在喀斯特溶洞的先天条件下开展地学、生物学、环境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

更可在溶洞内设置实验室和地震观测站,溶洞特殊的环境能够排除外界所有的杂音和干扰,获得的数据也比较精确,能取得最佳效果。

2.刺激探险,急速前进
可开展探险旅游,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是灯光绚烂丰富多彩的溶洞内探险,对于年轻人及一些大学生和探险爱好者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根据探险队的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成员要视洞穴的危险程度给予适当调整;较为复杂的洞穴除了人数多以外,还要配备相应的后勤保障人员,进行活动时要有专业的导游带领以保证对洞穴的熟悉程度。

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开设洞穴生物观察、支洞探险。

(七)开设艺术演出新颖游
1.公众传媒,艺术表演
目前很多溶洞景区都参与了影视剧的拍摄,洞内绚丽多姿的灯光,缤纷绮丽的景观给剧中增加了丰富的环节。

如宜兴的张公洞曾作为电视剧“笑傲江湖”的拍摄地。

在1991
年3 月,安徽省电影制片场、省黄梅戏剧团曾在景区拍摄过电影“嫦娥奔月,”景区可以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到更大的制作团队,增强景区的知名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