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导学案 (推荐)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目标导航】
1.主动学习欣赏、演唱古诗词,在反复吟诵中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2.漫步古诗苑,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3.鼓励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借助诗歌抒发真情
实感,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粹趣味,提高参与者的文学综合素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组成小组,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学生绘画,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

今天,让我们就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学习他们的旷达胸襟。

【重点解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

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得洗礼吧。

下面安排了三次活动,任选一项完成。

1. 声情并茂诵古诗
(1)选择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设计背景音乐,自己录音,然后全班进行诗歌朗诵录音展播;也可举办现场诗歌朗诵会,评委评比。

(2)收集古诗词改编的歌,如《明月几时有》、《烟花三月》等,全班学唱;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熟悉的曲调,如民谣、校园歌曲、流行音乐等,为自选的古诗配曲演唱,可举办专题演唱会。

2. 别出心裁品古诗
(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写一篇赏析文章,简介这首诗的作者、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2)古人常给画题诗,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引导学生自选古诗,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给所选古诗配上插画。

(3)以古诗为内容,进行书法比赛,张贴、观摩、评比。

3. 分门别类辑古诗
以“古诗中的〞为题,引导大家围绕选定的专题,将所记得的和能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

如: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豪情壮志:
古诗中的怀旧:
古诗中的故事:
古诗中的哲理:
古诗中的典故:
古诗中的梦:
……
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做简介、加点评;也可以为诗集起名、写序、做装饰。

题一:请仿照例句,用诗的语言来阐释友谊。

友谊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友谊是“〞的,友谊是“〞的,友谊是“〞的。

参考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劝慰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痴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感慨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牵挂
题二:仔细看图,分别答复以下问题。

图1:你将用怎样的诗句来描摹这幅温情脉脉的图画?
图2:这个画面生动活泼,可以配哪个诗句呢?
图3:图中的老翁在干什么?你能写出表达这一情景的相应诗句吗?
图4:图中对话的游人和牧童让你想起了哪句诗?
图5:想想看,哪个诗句能写出这个画面的韵味?
参考答案: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本钱课时的对应练习。

这节课和学生一起背了诗,演了诗,品了诗,还唱了诗,走进诗歌天地才发现,诗歌真的很奇妙。

课堂是有限的,语文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

同学们可以走出课堂,多多积累古典诗词,细细品味美文佳作,从而让自己多一份书卷气息,多一些快乐充实的人生体验!
22 《礼记》二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知识链接】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又叫《小戴礼记》。

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那么。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说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那么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自主学习】
嘉肴〔〕自强〔〕
兑命〔〕学学半〔〕教学相长〔〕
2.解释以下词语
旨:至道:
困:到达:
学学半:
【整体感知】
给文章断句,理清文章大意。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合作探究】
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教和学的关系。

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实践出真知,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拓展延伸】
1.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提示: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类比,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教学相长〞的原因。

提示:类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知道自己的缺乏,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不了解,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

“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自主学习】
1.根底字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矜寡孤独〔〕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门闩〔〕
2.解释以下词
大道:
分:归:
乱贼:作:
大同:
鳏寡孤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整体感知】
给文章断句,划分节奏,理解文章大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合作探究】
“大道〞,什么是“大同〞?
提示: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那么;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那么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根本特征?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提示:有。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设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