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案标准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历)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学年,弹性学制可延长年。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具备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和测绘应用软件,具备地形图测绘、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等技能,培养具有测绘、控制网设计、工程管理等能力,适应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水利、电力、城市建设及房地产测绘等的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知识结构及标准
2.1.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1.2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方法;
2.1.3掌握测图控制网、工程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要求;
2.1.4掌握地形图、地籍图数据采集与绘制的程序和方法;
2.1.5掌握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2.1.6掌握各类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观测方法和数据整编方法;
2.1.7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1.8掌握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调绘的方法。

()职业核心能力
能力结构及标准
能进行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控制网布设;
能运用水准仪进行二等及以下等级水准测量工作;
2.2.1能进行图根、国家等级导线布设、施测和数据处理工作;
2.2.2能运用进行国家等级控制网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工作;
2.2.3能运用全站仪或进行数据采集,会用测图软件进行数字测图工作;
2.2.4能根据地形图能进行汇水面积淹没线的绘制,能进行淹没线测设;
2.2.5能进行线路选线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和断面图的绘制;
2.2.6能利用全站仪、精密经纬仪或进行工程的施工放样;
2.2.7能进行地下工程的地面控制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和联系测量;
2.2.8能进行各类工程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水平位移等变形测量;
2.2.9能进行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编、分析和预测。

素质结构及标准
2.3.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2.3.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能遵纪守法;
2.3.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2.3.4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3.5具有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公共人际关系的沟通处理能力。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规格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水利、交通、冶金等工程局以及测绘、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作业或管理单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测量等工种岗位工作。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就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见表。

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六、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下。

详见表。

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性”决定了其教案模式与传统教案模式的不同,传统教案模式强调教与学,在保留传统教案模式优点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更注重学生的练和做。

专业核心技能的项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案模式开展教案,本专业根据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测绘成图课程、工程测量应用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和顶岗实习与单列实训课程模块。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见表,各课程模块见表表、表、表、表。

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表专业基本技能学习领域课程模块
表专业核心技能学习领域课程模块
八、教案实施安排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案实施计划见表、表、表。

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案进程安排
注:★表示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的生产性实习,☆表示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生产性实习。

九、专业教案团队基本要求及建设建议
.基本要求
()团队规模:根据理论与实践教案工作需要,基于每届个教案班的规模,专兼职教师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人,兼职教师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在专职教师团队中“双师”素质比例应达到以上。

()专业带头人:熟悉采矿技术和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案效果好、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承担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和工学结合课程的专业教师应为“双师素质”教师。

.建设建议
通过挂职锻炼、业务进修、学习考察等方式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案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共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结构”教案团队。

十、专业实践条件基本要求及建设建议
.基本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毕业生所从事工作岗位的高危性,本专业的实践教案条件必须充分体现真实性、职业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感受真实环境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提高职业素养。

因此本各实训基地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见表。

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注:校内实训基地应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具备有关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资质。

()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校矿紧密合作,建立符合功能齐全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提供优质教案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不得少于家。

.建设建议
()科学规划,合理设置。

()校矿共建,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环境条件建设要具有真实性和先进性,主辅配套同步建设。

()功能要有多样性——教案、生产、培训、技术服务。

十一、教案实施建议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完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目前,本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工学结合“1”订单培养的教案模式,因此在教案实践中要不断总结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逐步完善和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订单培养协议,将订单培养要求纳入培养方案中,确定教案内容,建设订单培养岗位教案包,其教案定位是与订单技术员岗位相适应,通过教案包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采煤、掘进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胜任相应岗位工作。

.教案团队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的要求,兼职教师必须是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

.完善校矿合作工作机制,保障工学结合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

成立有校矿双方共同参加的工学结合课程教案实施工作小组,仔细考核教案工作,保障工学结合条件下教案不流于形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根据测量单位规模和企业所在地域,本标准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十二、学习评价建议
学习评价是依据教案目标对教案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案决策服务的活动。

它一般包括对教案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案内容、教案方法手段、教案环境、教案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案工
作过程的评价。

据此,本专业的学习评价要注重如下要求:
.评价模式: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素质评价知识评价能力(技能)评价并重。

.评价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书面考试、观察、口试、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等,进行整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评价;有条件的课程,可与社会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教案督导、学生反馈、企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用,及时反馈教案信息,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