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鞍山市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8八下·濮阳开学考)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 ⑥①②⑤④③
B . ②①⑥⑤③④
C . ⑥②⑤①③④
D . ②⑥①⑤④③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
2. (10分) (2017七上·天水期中) 诗词默写
(1)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 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

(志南和尚《绝句》)
(6)夕阳西下,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8)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9)《论语》十二章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19七下·诸暨期中) 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

(1)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kāi________桌子,或做什么的。

(2)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yǔ ________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3)我流着一大串涎________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5分)
4. (20分) (2018九上·雁塔期末) 请你参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读书名言)请将下面名言抄写在田字格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活动二:好书推荐)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喜欢的好书,并写出推荐理由。

(3)(活动三:好书筛读)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般呈现在人们面前,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
(4)(活动四:方法指导)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阅读方法,与大家起分享吧。

5. (15分) (2019九下·郾城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

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

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

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

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賽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具体表达出来。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6. (5分)《观沧海》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7.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呼尔而与之()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③所以动心忍性()④困于心,衡于虑()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更重要。

乙文第一段则讲明
了的道理。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8.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知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

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

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

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

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

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

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

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
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

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

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

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

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

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

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

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钱”“权”都是如此。

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

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

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

(2)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9. (13分)(2019·南京模拟) 略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每天叫醒我的,不止是闹钟或梦想,还有支付宝里的“蚂蚁森林”。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

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费等低碳行为,可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

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可以“买走”用户的“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这个将游戏与公益结合的项目于2016年8月上线,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变成每日践行的绿色低碳生活。

至今吸引了5亿人参与,共同在荒漠化地区种下1亿棵真树,种树总面积近140万亩。

“蚂蚁森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参与环境治理平台,亿万网友可以通过支付宝实时查看自己的树。

“小蚂蚁”释放的巨大“绿色能量”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8年10月,支付宝“蚂蚁森林”种树模式被正式纳入国家义务植树体系。

用户在“蚂蚁森林”里每种3棵树,就能获得一张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颁发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可以直接在线申请换取。

这是从国家的高度肯定了个人参与生态治理的行为,也让用户的个人价值实现更有认同感。

“蚂蚁森林”还受到了国际组织的关注。

2017年1月,蚂蚁金服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绿色数字金融联盟,共同寻求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绿色数字金融联盟。

“蚂蚁森林”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秉承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不仅通过种树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要帮助贫困地区的老乡找到脱贫的方法。

目前已经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首先,从种植生态林到上线保护地和拓展经济林树种,助力生态扶贫。

以种植沙棘为例,不仅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产出生态产品——“MA沙棘”,一种酸甜可口的原生态果汁。

“蚂蚁森林”计划在2019年种植10万亩经济林,未来5年种植5亿棵树,将保护地建设拓展到更多县域和领域,挖掘生态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打造更多品牌。

其次,在公益保护地的模式上,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复苏当地的文化传统,并带来经济价值。

2018年,山西和顺进入“蚂蚁森林”项目。

和顺是珍稀动物华北豹的保护地,当地支柱型生态农产品原醋在平台上线后,一天内就预售了近3万份产品。

还有当地的“非遗”产品“牵绣豹喜”也获得了用户的喜爱,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这种古老的技艺正在和顺传承下来,一名绣娘每月可增收2000元。

四年走来,“蚂蚁森林”从人人参与的绿化行动平台,到人人参与的脱贫平台,再到人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始终在升级迭代,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1)小雨想以这篇文章和附图为主要内容制作一份“蚂蚁森林”的宣传小报。

他给宣传文章拟写了两个标题,请你帮他选一个,并说明理由。

①“蚂蚁森林”:5亿人参加的绿化祖国行动
②“小蚂蚁”释放大能量
(2)小军在制作小报时不小心漏掉了文中划线句,你觉得他有必要补上吗?为什么?
(3)小军要向爸爸推荐蚂蚁森林。

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情境对话。

小军:爸爸,您用“蚂蚁森林”吧!它的好处可多了。

①________
爸爸:是不错。

但我不用它一样可以这么做啊!
小军:“蚂蚁森林”不只对个人有好处,还有更大的公益效果。

②________
爸爸:看来“蚂蚁森林”确实很好。

那我后天出差去西安的分公司,可以怎么使用它呢?
你教教我。

小军:③________
八、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
10. (2分) (2017七下·枣阳期中) 阅读下面名著情节,填空。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下,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个部分。

选文中写的是“他”初到北京拉车时的情景,当时“他”________(填形象特点),令人喜爱。

后来,“他”屡受打击,变得________(填形象特点),前后判若两人,令人叹息。

九、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7·龙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

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答案:2-5、
答案:2-6、
答案:2-7、
答案:2-8、
答案:2-9、
考点:
解析:
三、书写 (共1题;共3分)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5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考点:
解析: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答案:6-1、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八、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九、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