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洛南教研室吴荣利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在各位领导的扎实安排,全体老师的密切配合下,已圆满结束。

我主要承担小学语文二、三年级的命题、校正.为了更好地促进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就全县的二、三年级语文试卷进行分析:
一、试题命题思路:’
重基础,以本为本-—试题的命制紧扣教材,主要检测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

二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占卷面的74%。

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占56%。

重大纲,突出重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字词教学为主,本次命题侧重于认字、写字、组词的应用,突出了低年级学生以识字教学为主的的理念。

认字、写字占卷面42%。

三年级字词句知识占56分,口语交际占6分。

重三维,拉近距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考虑设计试题,涵盖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运用,以及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知识,题目表述力求凸显童趣,试题设计极力注重人文关怀,试题内容努力贴近生活实际,力争让学生感到既有趣又亲切,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挑战意味。

如“相信自己永远是最好的!"“你很棒的哦!”“熟读课文,你会游刃有余,快做好下面的题吧!”“经典阅读,你最在行!"“各显神通。

读写我在行!”拉近了试卷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重拓展,活学活用——试题面貌不完全是以书本的原来面目出现,充分显示出“会学而不死学”,如第二题考查古诗的学习,要填诗句,题目,还要会连线。

这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会的问题,还检测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对知识的运用.还有“看课题,发挥想象"题,将课题,课文主要词句散乱排列,让学生多重连线,将所学的知识点渗透在每一小点上。

三年级二大题3小题,我设计题型时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所学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如“成语活用。

用△标出来。

(4分)又是一年的元旦,天空(一碧如洗湖光山色);街道上(巧夺天工车水马龙);商店的货物(热闹非凡琳琅满目);游乐场上(人流如潮曲径通幽);人们个个笑逐颜开。

整个洛南县城一派节日的欢欣景象!”注重了语文的社会性作用。

三年级二大题5小题选择题,虽然是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准确性,记忆的精确性,但内容涵盖面广,有积累运用的灵活应用,有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对古诗的作者的了解等,题虽小,考查的知识点很多.如“济南广州重庆哈尔滨昆明”的别称依次是()。

A.春城羊城冰城山城东方之珠
B.日光城泉城山城冰城春城
C.泉城羊城山城冰城春城
重渗透,情感教育-—试题内容的设计注重了品德教育的情感渗透。

二年
级语文阅读题1,我设计了形式上对学生逻辑思维知识的考查,将散乱的句子进行排序;在内容上重视爱鸟,护鸟的教育;阅读题2,除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运用的考查外,还渗透了保护益虫的教育.三年级的口语交际题,虽是写留言条,但也教会孩子们借别人东西要按时归还,别人不在,要记得写留言条,行事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重能力,提升水平—-二年级和三年级都设计有课外阅读和习作练习题型。

考查了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字词句训练,修辞的运用,近反义词的理解,AAB型、AABB型词语的仿写,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的分类,写作顺序的渗透,阅读内容的理解,努力将众多知识点集中于阅读理解中.习作中要学生注重观察身边的环境变化,思考学习用具的作用,将所学的习作知识在写话、作文中展示出来。

二、学生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二年级试题本套语文试题涵盖教材的每个章节,几乎到每一课的内容。

(一)第一大题考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涉及到每个章节的大部分课文中,分值42分.包括三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积累运用知识的强化及书写。

1、在田字格里写词语,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正确.(8分)
大义凛然
80,
造成失分。

2、看图写词语。

(火眼金睛就是你!)(6分)
图77页跳绳图79页椰树图7页枫叶
学生不会写“椰树”的“椰”字。

还有的学生把“椰树"写成了“海岛”,“枫叶"写成了“秋风”。

没看懂图意,说明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学生看图识字,只“就字教字"。

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效果。

3、3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习字词情况及词语的积累,分值28分。

学生做的很好,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4分以上。

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了字词教学,抓住了重点。

fu dì
存在问题:“师( ) 瓜熟()落”这两个词90%学生不会写,主要是字形结构复杂,课本要求学生会认的。

我的设计意图是考查教师教学中提优的方案落实情况,是否有“跳一跳,摘桃子的”优生,结果很失望.这也说明我命题是有点想当然的做法,不够理性,这是以后的教学指导,教研工作应着力避免的做法。

(二)第二大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值32分。

“古诗填空并
连线"、“看课题,发挥想象,连词”“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符合大纲要求,立足课标宗旨,全部是课本要求背诵的课文,落实考试的知识点。

90%的学生做得较好,只是个别生字不会写,需要教师教学时不断强化。

(三)第三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占13分。

短文排序设计意图主要是考查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重视爱鸟,护鸟的思想教育。

在综合阅读中,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分清几个自然段,会找几句话;掌握什么是动物的外形描写,穿插有近义词的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运用,短文的理解,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并适时进行爱护益虫的教育.学生卷面反映的80%的学生理解题意,真正将平日所学书写在卷面上。

但还有部分学生不认真审题,乱写一气。

如(5)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3分)
70%的学生作答时不结合短文内容去思考,随心所欲,信手胡写,失分较多.
说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阅读教学的强化训练.
(四)第四大题考查学生的写话能力.分值13分。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渗透能力。

这是在课本练习2后面的“做做说说"的内容,我稍作改动,将秋天改成了冬天,一来切合当时
的环境实际,二来也是想让学生现场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变化, “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缩短生活实际与习作的距离,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真正将教师所教、自己所学的能力和水平展示出来.
但学生做的不够好.有的语句不通,有的言语之间逻辑不强,有的干脆就写秋景,有的根本就没动笔。

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方面的训练很少。

三年级试题知识面覆盖广,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实用写作等进行了全面的考查.涉及到每个章节的内容。

突出了教材的重点、难点。

结合语文的社会性,人文性,生活性,将身边的素材渗透到所学的知识中,加强学生的理解,并学以致用。

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一)知识积累板块的展示。

主要检测学生平时有效课堂的学习情况,包含很多琐碎的知识点的落实。

能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如“多音字的选择”,“成语活用”,“选择题"的设计,都着重考查学生“活学教材,不死记硬背,开拓创新”的学习情况.卷面反映的情况是85%的学生未出现技能性错误,出情感性错误的占大多数,有的不认真审题,有的书写潦草,有的习惯养成教育欠缺,多笔少点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失分。

考虑失误之处是我把孩子们的能力估计过高,像“镶嵌”,“风驰电掣”的“掣”,
“卧薪尝胆”的“卧”“薪”,“智慧”等字,字形复杂,结构繁琐,学生们写错的很多。

句子训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我设计试题时用了8分值的专项题让学生作答,主要有句式变换,修辞运用,病句修改,把句子写具体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做的正确率很高。

(二)应用文板块的展示。

在这部分命题设计时,我从思想教育,社会应用,活用教材几方面考虑,拟定了“借书还书”的情节让学生写留言条.避免学生照搬书本的内容,死学知识的现象.而且暗含做人的道理,为人要懂礼貌,借人东西要有借有还。

存在问题是部分学生人称转换不过来,而且还没写留言人;有的学生语言表述不清,错别字过多;有的学生写应用文不注意格式,失分很多.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的内容训练较少。

(三)阅读板块和习作的展示。

在设计这部分的试题时,我在二年级试题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加大了一点难度,可考查的知识面很广.80%的学生读懂了课外阅读,做题正确率很高。

在习作方面,这是学生课本做过的习作训练题,学生完成的较好.
三、试题的命制和校正。

这是我第一次命题,校正全县的考试试卷,不仅仅是紧张,担心,更多的是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

我很感谢苏主任,任老师,韩老师和文娟,是他们一次次的提醒,一次次的督促,让我不敢疏忽大意。

但是通过这次命题,我想如果我室成立一个命题组,建立一个命题库,
每次出题时每套题选用一道,也许会更好的。

四、改进措施
1、教师要抓好40分钟有效课堂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能灵活运用。

课后抓住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强化记忆。

2、各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加强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词汇,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3、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和辅导工作。

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作业设计。

也可以给后进生“吃偏食”,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业。

4、强化教师对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教育。

认真写字,强化书写;独立完成作业,仔细检查;教师要深入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培养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5、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一改“就书本教书本的”的理念,大胆开拓,要学生将知识点学会,学深,学细,学精;而且要灵活运用,将平时所学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知识的综合运用,积累上下功夫,认真训练阅读教学的练习,习作的练习,才会减少失分。

6、注重“培优促中转差”工作的长期坚持,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011年2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