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扁叶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桃扁叶甲
中文名称:核桃扁叶甲
拉丁学名:Gastrolina depressa thoracica Baly
目:鞘翅目(Coleoptera)科:叶甲科(Chrysomelidae)
别(异)名:核桃金花虫
寄主植物:核桃、核桃楸、枫杨
国内分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有害生物类型:虫害
害虫类别:甲虫类
分类特征:成虫:体长6-8mm。
体略呈长方形,背面扁平。
体色一般为蓝黑色,具金属光泽,也有紫蓝色、青蓝色。
前胸、触角、足黑色。
头小,深嵌入胸部,头顶平,额中央低凹,刻点粗密。
触角短,11节,向后略过鞘翅肩瘤。
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2.5倍,基部狭于鞘翅,四周镶有狭边。
小盾片三角形,光亮,刻点细微。
鞘翅刻点粗深混乱,每鞘翅有3条纵肋纹,彼此等距;肩外边缘显著隆起。
各足跗节末端两侧呈齿状突出。
卵:长1.5-2.0mm。
长椭圆形,橙黄色,顶端稍尖。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10mm。
污白色,头和足黑色。
胴部具暗斑和瘤起。
蛹:体长6-7.6mm,浅黑色,体有瘤起。
生活史:辽宁一年发生1代,山东、江苏一年2-3代。
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树皮缝内越冬。
辽宁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6月
中旬为新1代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中旬成虫开始越冬。
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后,以刚萌出的核桃楸叶片补充营养,并进行交尾产卵。
雌雄成虫有多次交尾和产卵的习性。
每雌产卵量为90-120粒,最高达167粒。
卵呈块状,多产于叶背,也有产在枝条上。
新羽化成虫多于早晚活动取食,活动一段时间后,于6月下旬开始越夏,至8月下旬才又上树取食。
成虫不善飞翔,有假死性,无趋光性。
成虫寿命年均320-350天。
雌雄性比近1:1。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食量较小,仅食叶肉。
幼虫进入3龄后食量大增并开始分散危害,此时不仅取食叶肉,当食料缺乏时也取食叶脉,甚至叶柄。
残存的叶脉、叶柄呈黑色进而枯死。
幼虫老熟后多群集于叶背呈悬蛹状化蛹.
被害状:叶部(食光、网状、缺刻)
主要防治措施: 1、冬季收集枯枝落叶,刮除树干基部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2、4月中旬在越冬成虫出土上树前,使用25%敌杀死、20%速灭杀丁制成毒笔、毒绳,毒笔在树干基部涂两个闭合圈,毒绳扎两道毒杀成虫,防止越冬成虫上树。
3、于4月下旬利用越冬成虫刚出现后较强的假死性震落杀灭;4月底越冬成虫初上树取食产卵前,喷施8%绿色威雷微胶囊剂200倍液。
4、卵、初孵幼虫、老熟幼虫期间,利用产卵、幼虫期的群集性人工摘除虫叶,集中烧毁。
5、幼虫、新羽化成虫期间,树干注药,用5%的吡虫啉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按树胸径每1cm,注射1ml;叶面喷施0.9%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8%绿色威雷200倍液或用用马拉硫磷等杀虫烟剂毒杀(每公顷用药15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