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算除法
南庄中心校滑岗小学张坤颖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5页—16页例1、例2及练习知识教学点: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能力教学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上有什么?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生:---------
师:这么美的环境来自我们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辛勤创设,:我们不仅爱护校园环境,还要参加种树活动。
(出示第三章幻灯片)这是我们三年级同学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广场种树拍下的照片,你瞧!他们干得多起劲。
2.引出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出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
(2)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再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习惯直接口算,对学生来说口算难度不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52÷2=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2 1.教学例1 42÷2=
(1)请学生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
(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课件演示)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
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
下面。
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
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
2减去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4)师: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同桌讨论,指生回答)
(5)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19页练习四第一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通过练习,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6)师生共同总结算法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得数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
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
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
(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3 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16页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7)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找规律,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
60÷3 30÷5 80÷4 ()÷2
9÷3 5÷5 8÷4 ()÷2
69÷3 35÷5 ()÷4 24÷2
你发现了什么?
2.给小鸟找家(连线)
36÷3 68÷2 84÷4 92÷4 78÷2 51÷3 21
17 39 34 12 23
3.课本第19页第3题先让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交流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笔算的方法:
1、紧紧围绕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比除数小和十位上有余数要与个位落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2、明确每求一位商要经过除、乘、减三步,并根据余数来决定商是否合适。
3、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书写格式要正确。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
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 “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
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
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