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实验题专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实验题专练
1.小华同学在准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室有许多用剩下的小蜡烛头,感觉浪费了太可惜.于是带领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己动手用小蜡烛头为原料制造蜡烛.过程如图1:
(1)能用小刀切制成型,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____ ;
(2)小华将切割下的小蜡烛块放入水中,它能浮在水面上,说明_______ ____ ;
(3)小华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2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_______ ____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___ .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_______ ____ .
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集气瓶底留有水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2)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 .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
3.M n O2是KC l O3分解的催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C u O也能加快KC l O3的分解,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 n O2外,C u O也可作KC l O3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
(1)实验中均取用5g KC l O3,目的是___________ .
(2)由实验A与实验C对比,证明猜想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 .
(3)相同条件下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
(1)若要确定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 ___ 和________ ___ 不变.
(2)同种催化剂,质量多少可能影响KC l O3分解的催化效果,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KC l O3分解的催化效果,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4.(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填如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_______ ___ ,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类型为______ .
③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 、______ (填上图字母).
(2)【发现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大量气泡产生.
①【提出问题】: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②【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实验验证】:
④【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⑤【讨论与反思】:小冰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Ⅰ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Ⅱ完成实验二;Ⅲ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Ⅳ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⑥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明的猜想,小冰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___________
.
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 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 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 __ .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
6.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1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②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将硬水变成软水.
(2)实验室为了配制试剂;常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_____ 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
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
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 ;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 ;结论是: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______ (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期中实验探究专题
答案和解析
1.硬度小(或质地软);蜡烛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有水雾(小水滴)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
2.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不可燃、不助燃、比较稳定;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控制变量;
(2)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3)MnO2;
【实验反思】
(1)质量;化学性质;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别取相同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氯酸钾,与颗粒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颗粒小的反应的速率快;4.长颈漏斗;锥形瓶;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2KM n O4K2M n O4+M n O2+O2↑;分解反应;A;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称量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是否改变;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实验二中的水泥块,然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观察是否复燃
5..大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不停地运动;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浓氨水显碱性;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6.石英沙;不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液体暴沸
7.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锥形瓶底部炸裂;缓冲作用;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生成物的质量也不会改变;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O2逸出,使得天平不平衡;因为镁条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跑到空气中去,使得天平不平衡;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将使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