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卿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21年第48卷第1期
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董同忠
李玉岭
郭学义
王燕
路莎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04月~ 2020年04月本院接收的122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 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丨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研 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丨))、总体幸福感 量表(G W B )、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 P D R )评分及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 评分高于对照组,UPDRS 评分和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
(P c O .O fi);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相较阿米替林而言,艾司西酞普
兰能够进一步提高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强其幸福感指数,安全性较 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阿米替林;帕金森;抑郁;临床疗效
【中阍分类号】K749.053;R742.5【文献标识码】A 【义这编兮】1673-2W2 ( 2()2丨)()1-()(W 2-O 4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b e t w e e n e s c i t a l o p r a m a n d a m i t r i p t y l i n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f Parkinson ^ d i s e a s e w i t h d e p r e s s i o n DONG Tongzhong , LI Yuling , GUO X ueyi , et al . Department o f Neurology , An yuri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 Anyang 455000, China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racy of esritalopram and amitriplyline in the treatment ol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M e t h o d s A total of 122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admittefl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l^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6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itrile, while the study group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 HAMD ), (»en-
(*ral well-being scale ( GWB ), Parkinson's disease comprehensive scale ( l^PDR ) scores helore and after trealmenl. and clinical effiracy and adverse flna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 e s u l t s
Fhe G W B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UPDRS and HAMD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nlrol group ( P <0.05 ) . The overall effirac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I he ronlrol grouf) ( P <0.05 ).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0.05 ) .
C o n c l u s i o n
Compared with amitriptyline, esritalopram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rkinsor^s diseas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reduce rliniral symptoms, and enhance their well-being index. It is safe and worthy of rliniral application.
【
K e y w o r d s 】Escitalopram; Amitriptyline; Parkinson; Depression; Cliniraleffirary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病 变,其典型症状以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为主,好 发于年龄多60岁的老年人群中|]。
作为临床中发病 率最高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是可以有效 预防和治疗的〜。
抑郁症是R 前帕金森病患者中最
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帕 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加重,而 且还会影响到患者治疗枳极性,从而降低临床疗效, 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转归d
基T 此,临床治疗帕金
森过程中对抑郁症加强防治就W 得至关重要现阶
[作者工作单位]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阳,4550(X ))。
[第一作者简介]董同忠(1%9.08-),男,河南安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髓疾病、癫痫、出血性及缺血
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通讯作者]董同忠(Email : 158****************)。
◎
临
床研究
◎
Clinical
ressrch
国际楮神病学杂忐J(H1K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2丨年第48卷第1期
段,临床中有很多抗抑郁类药物,且见效速度、安 全性各有不同。
作为临床中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见效迅速,其有效性被诸多报道证 实4]。
本研究重点分析艾司两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 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04月~ 2020年04月本院接收的 122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 象纳入标准:符合2016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 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20分…;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曾接受 过脑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者;对研究用药过敏者;严 重器质性疾病者;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者。
本研究已 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通过。
按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患者。
研究组患者35例男性和26例女性,年龄51 ~ 70 岁,平均(57.8 ±3.4)岁;病程3 ~7年,平均(6.3 ± 1.5)年。
对照组患者36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 50 ~ 69岁,平均(57.9 ± 3.3 )岁;病程4 ~ 8年,平 均(6.4 ± 1.1 )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米替林(国药准字 H43020561,规格25mg*100.s)治疗,初始剂量 25m g/次,3次/cl,依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剂量,最 高剂量每日不超过300m g3坚持用药6周。
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国药准字 J20100165,规格10mg*7片)治疗,初始剂量10mg, 1次A1,依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剂量,最高剂量每日 不超过20mg。
坚持用药6周。
1.3观察指标
(1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 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入睡闲难等24项评分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2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评估患者治疗前 后幸福感指数,包括心境、焦虑、健康、生活、精 力以及情感等6个方面,总分141分,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
(3)采用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m?)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UPDKS丨(行为、精神、情绪)、UPDRS n (生活能力)、OTDRS H I (运 动功能),分值越低,说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越显著。
(4)临床疗效评价:HAM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75 %
视为痊愈,HAM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50 %-74%,视为显效;HAM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5%-49%,视 为有效;HAM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5%,视为无 效,总体疗效=有效+显效+痊愈。
(5 )记录治疗期 间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眩晕、排尿不畅、嗜睡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G±s)表示。
计数资料 比较采用X2检验。
P< 〇.〇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1)评分 较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〇.〇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抑郁评分比较(T±.s•,分)组别病例用药前用药后/P
研究组6128.9 ±5.511.2 ±2.69.576<0.05
对照组6128.8 ±5.620.2 土6.725.223<0.05 t-0.627 6.482
P->0.05<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WB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WB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WB各项 评分较前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〇.〇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WB评分比较分)
组别时间心境焦虑健康生活精力总分
研究组治疗前11.6± 1.811.2± 1.67.2 士 1.2 5.8 士 1.210.2 ± 1.755.6 ±6.1治疗后12.3± 1.4A*I3.4±2.5A*9.6 ±l.3AA 6.4± 1.5AA I5.5±2.4A*80.6 ± 5.3A i 对照组治疗前11.9± 1.711.3± 1.57_3± 1.4 5.9 ± 1.310.4 ± 1.855,8 ±6.6治疗后14.3±2.6a15.8±3.3a9.3± 1.1A7.7± 1.8A12.5±2.5A66.3 ±7.5A 注:与治疗前相比,A P<0.05;与对照组相比,A P<0.05◎临床研究◎Clinical
ressrch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 F丨NTEKNAT10NAL PSYCHIATRY 202丨年第48卷第1期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各项评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 各项评分较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两组患者治疔前后U P D R S评分比较G±s,分)
组别时间U P D R S I U P D R S n U P D R S m
研究组治疗前 2.3 ±0.913.5 ±3.626.8 ± 8.5
治疗后1I.5±0.3a a10.8±3.5AA20.1 ±8.8a a
对照组治疗前 2.3 ±0.813.3 ±3.726.6 ±8.4
治疗后 1.9±0.7A12.3±3.3a24.3 士8.2A 注:与治疗前相比,A P<0.05;与对照组相比,A P<0.05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体疗效(95.08%)优于对照组(77.05%),见表 4.
表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小组病例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体疗效(%)
研究组61 4110 7395.08%
对照组61 2811 81477.05% 2
X'-19.018
P-<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8%)低于对照组(丨1.48 %),见表5.
表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小组病例头晕/眩晕排尿不畅嗜睡总发生率(%)
研究组61 10 1 3.28%
对照组61 1 3 311.48% x2-8.993
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帕金森病初期症 状有可能与抑郁症相关,但是抑郁症状不典型、发 病时间较早,加之患者年龄较大,对自身心理精神 的变化感觉不够明显,所以极易被忽略而错过最佳 治疗时机t7]。
关于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发病原因,临床尚未完全明确,有报道认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可能与内源性生物学异变具有密切的关系[8],但也 有报道认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可能与外在环境有关,比如心理过度焦虑抑郁、家庭氛围环境等[9]。
帕金 森病合并抑郁的出现,可导致患者精神错乱、过度焦虑不安,甚至因为严重抑郁而产生自杀念头,给 患者安全健康带来了的严重的威胁
阿米替林属于一种抗抑郁药物,通过抑制神经 原突出前膜,干扰多肽或者某些胺类物质的再摄取 过程,促使突触间的5-H T(5-羟色胺)、NE (去甲 肾上腺素)高表达,进一步发挥突触传递作用,达到 抗抑郁目的[11]。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抗抑郁药物,能 够结合5-HT再摄取通道,竞争性抑制5-HT冉摄取 过程,促使突触间5-HT高表达,连续不断的刺激突 触后模,以此来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症状[12]。
本研究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为95.08%高于对 照组的77.05 % (P<0.05 );研究组患者的GWB评分 高于对照组,HAMD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治疗效 果较阿米替林更强。
艾司两酞普兰能够直接干扰 5-HT再摄取过程,而阿米替林则是间接干扰5-HT 再摄取过程,且此药还具有抗胆碱、镇静作用,容易 使得患者不耐受,所以抗抑郁作用不如艾司西酞普 兰。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研究组患者的UPDRS评分 低于对照组(/^o.o s);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低于组(P<0.05)。
提示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较高的安 全性。
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之后,通过增强帕金 森病伴抑郁患者幸福感、减轻其临床症状来促使患 者积极治疗,且抑郁程度的减轻能够进一步巩固药 物疗效。
除此之外,艾司西酞普兰不易亲和NE受体、5-HT受体、胆碱受体,所以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 影响,且艾司西酖普兰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认知 功能、血流动力学,故而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 的积极影响较阿米替林更甚,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增 强其幸福感指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华,王泽帅,曾芳,等.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艾司西酞普
兰治疗帕金森伴抑郁状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用 神经疾病杂志,2019, 22 ( 16): 1819-1825.
2.郭金涛,郭雅聪,牛好敏,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
症合并焦虑和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 46 (02): 319-321.
3. Yokoi Y, NakagawaA, YoshimuraN, et al. Acceptability of
escitalnpram versus duloxetine in out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did not respond to initial second-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parallel - group, non- inferiority trial [j]. Neuropsychopharmarology Reports, 2019,
下转第91页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闰际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 F丨NTERNAT丨ONA丨.PSYCHIATRY 2021年第48卷第1期-91-
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17 (19): 105-107. 2.张园园,王欣笛,刘昊.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
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19,43 ( 08 ): 1214-1216.
3.刘勇.姚丽娜,韦建武,等.脑卒中后抑郎相关因素与
节中部位的关系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 36
(08):931-934.
4.苑杰,高静.李金浩,等.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非酶类
抗氧化物水平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 46
(02):306-308, 325.
5.高晓汀.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7, 20 (21): 134-136.
6.吴红平.急性高血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特点和临床转归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 25 (10): 1499-1502.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M实用内科
杂志,2018, 38(04>: 292-344.
8.王晓慧,贾红娟,崔志堂,等.青年卒中后抑郁/焦虑危
险W素丨〇gisti(•冋归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14 (17): 3293-3295.
9.阮莎莎,马涛,戴文卓.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的调查
及其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 5 (24 ): 182-184.
10. 楚丽萍,张亚丽,王胜男,等.中药联合心理疏导治疗2
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观察LI].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4(17):1-2, 9.
(收稿日期:2020年丨月13日)
上接第K4页
39 (4):101-102.
4. U琪,孙新艳,赵理荣,等.普拉克索联合艾司两酞普兰
治疗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和抑郁患者的效果[J].国际 精神病学杂志,2018,45 (02): 311-313.
5.程招弟,刘清华.艾司西酞普兰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
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M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 牛.2018. 56 (11 ): 8-11.
6.姜童子,陈鑫.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预防性给予小剂M艾
司西酞普兰对PDQ-39、UPDK及HAMD评分的影响分析 [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 26 (03): 180-184.
7.林丽卿,黄小良,李劲图.预防性小剂量艾司两酞普兰对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症状疗效的观察[■!].锦州医 科大学学报,2017, 38 (05): 26-28.8.张帆,李运样,成亚纯,等.吡W地尔与艾司两酞普兰联
合用药对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评分及神经症状康复 的影响M.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 44 (03): 477-479. 9.支盛.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性抑郁(PD)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HAMI)、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 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17 (39): 65+67. 10. 史鑫.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的临床疗效对比[•!].中闺处方药,2017,15 (04): 54-55. 11. h i静.帕金森合并抑郁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观
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 (07): 46-47.
12. 高静.对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
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 (05): 88.
(收稿日期:2020年5月22日)
上接第87页
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 学杂志,2019,39 (15): 1578-1581.
6.王桂荣,黄华.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青中年脑
梗死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 疾病杂志,2018, 21 (10): 1083-1087.
7. 殷艳玲,王雁飞,马娟,等.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
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D].河北 医学,2018, 24(11): 1906-1910.
8.陈东丽.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
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2):177-179.
9. H晓静.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艾同西酞普兰对脑梗死后抑
郁患者生活质f t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2018, 21 (22): 2529-2534.
丨〇.卫希佳,潘春联.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 年急性脑梗死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
药房,2016, 27 (26): 3695-3696, 3697.
11. f l静,黄园媛,江思德.等.早期应用西酞普兰对急性 皮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M.实用临床医药杂 志,2017, 21 (7): 5-7.
12. 李文涛,李志平,王胜,等.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
因子与焦虑抑郁程度相关性分析U].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 54 (4):697-699, 703.
13. 于淼,闫凤武,李丹.氟两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 郁症外周血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 杂志,2014, 34 ( 12): 1013-1017.
14. 肖玲,高国庆,王高华,等.不同时程的氟西汀与艾司西
酞普兰应用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 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36(6): 862-866.
(收稿日期: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