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往年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往年真题)
一、阅读理解。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父亲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你,”母亲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A.我预测小老鼠会碰到,预测的依据是。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

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B.预测小老鼠还会碰到什么困难呢?他会克服吗?)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

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

一路上,他受尽了惊吓,疲乏极了。

(C.预测小老鼠会看到大海吗?为什么?)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

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

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这就是大海吗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1.一边读短文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并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在本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只小老鼠自不量力,因此遭到了猫、老鹰和狗的袭击。

B.小老鼠的父母不爱小老鼠,所以才让他独自去海边。

C.短文赞扬了小老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

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

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才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点头;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了;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

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

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

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

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望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是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

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神,就叫“生物钟”。

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1.文中从以下哪些方面介绍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A.花儿公鸡 B.植物动物 C.昆虫潮汐 D.太阳潮汐2.以下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
...的一项是()
A.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

B.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

C.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妍斗艳。

D.做啤酒的蛇麻草在傍晚三点左右开发。

3.下列对第二自然段大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花儿开放和凋谢各有一张时间表。

B.月光花在皎洁的月夜里揭开了面纱。

C.各种花儿争妍斗丽,美丽极了。

D.蛇麻草、野蔷薇、牵牛花开放的时间。

4.下列属于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是()。

A.生物钟 B.潮汐的涨落
C.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 D.太阳的出没
5.摘抄一句你觉得写得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请你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另外写出两种鲜花开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

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

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

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

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

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
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_____)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_____)
四、做一做,练一练。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写出反义词
朋友()鲜艳()早晨()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一个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4.来学校上学的共有()少数民族,分别是(),
你知道的少数民族有()。

5.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写得很好,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花的学校》。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
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
..
忙忙
..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通过写树枝、绿叶、雷云的
________来表现出他们对花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句中的“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是指花的颜色丰富多彩。

请写出四个描写花的色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冲”和“急急忙忙”表现出花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在作者看来,花的家在天上,那么花的妈妈会是谁?花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雕花弓
从前有个猎人,射箭的技巧非常精湛,每次村里的年轻人一同出外打猎,他猎到的动物都最多,大伙儿便封了他一个头衔,叫“猎王”。

猎王原来用的那把弓,外表平实,很不起眼,有了猎王的头衔之后,他心想:“我的身价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如果再用这把难看的弓,一定会遭人笑话。

”于是便把旧弓丢弃了,另外找人制造了一把新弓,上面雕刻了非常精致的花纹,每个人见了都忍不住要摸一摸,称赞几句。

猎王更得意了。

有一天,村子里举行射箭比赛,猎王带着美丽的新弓,很神气地到达比赛地点。

等轮到猎王出场时,大伙儿都鼓掌喝采,准备看他一显身手。

见猎王拈弓搭箭,才将弦一拉紧,那美丽的雕花弓竟然当场折断了。

在场的人个个哄堂大笑,猎王面红耳赤,一时羞窘地说不出话来。

1.读读第一自然段,填一填:猎人因为射箭的技巧非常精湛,所以
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人的新弓是什么样的?请在第二自然段中用“_____”画出句子。

3.“猎王”为什么要制造一把新弓呢?请在最准确的一句后面打“√”。

(1)有两把弓可以打更多的猎物。

()
(2)难看的弓打不到猎物。

()
(3)他觉得猎王应该用漂亮的弓。

()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与感受。

大车队
一队载着瓦罐的大车,正从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走。

车队主人赶着第一辆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让其余的车在坡顶等候。

为了不让大车往山下滑,驯良的骏马几乎用身体的后半部顶着货车,一步一步向下挪。

可是坡顶上的一批年轻的马却大骂可怜的骏马没有能耐:“嘿,大家夸你是骏马,真是奇怪啊,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哎呀,差点撞到岩石上。

斜啦,又歪啦!胆子放大些呀!瞧,又撞上了。

哎,真是一头蠢驴!要是上山或者在夜里,那还情有可原,可现在是下山啊,而且又在白天!既然你没本事,就应该驮水去。

待会瞧我的,看我怎么下山,我保证分秒不会浪费,让车子飞一般下山。


于是轮到年轻的马了,它弓起脊梁,挺起胸膛,拉起货车上路啦。

但是它刚一起步就开始摇晃,身后的大车催促它,车速变得越来越快。

小马索性撒开四蹄飞奔起来,大车碾过石头,越过沟壑,一路上跌跌撞撞。

最后马儿拖着货车“轰隆”一声,翻进了山沟,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

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1.文中的主人公是()。

A.车队的主人 B.驯良的骏马 C.年轻的马 D.载瓦罐的大车
2.年轻的马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的主要原因是()。

A.瓦罐太重 B.山坡太陡 C.动作太慢 D.年轻的马太骄傲
3.第三自然段中“哎,真是一头蠢驴!”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马对骏马的赞美B.年轻的马对骏马的佩服
C.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同情D.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嘲笑
4.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先回答哪句写得好,再写出好在哪里。

①瞧你,慢吞吞的。

②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词:(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至少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

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

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

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这个人要从_______到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4.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小河和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

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

他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去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的力气,抬起脚跟,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

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1.读完语段,选词填空。

谦虚骄傲
(1)从“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这句话,我感觉到小河很
(______)。

(2)从大海说的这句话“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我感觉到大海很(______)。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小河没有大海大
B.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C.江河都流到大海里
十一、课外阅读。

你好啊,海南岛!
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千米。

天气晴朗的时
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

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

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

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

在环岛的海洋中,海滩下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花石、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

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

花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和黎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呼你好啊海南岛
1.读一读,数一数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请你给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请你进行判断。

①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一大岛。

( )
②整个海南岛中间低,四周高。

( )
③海南岛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在那里水稻一年可以收四次。

( )
4.短文是从________、景色和物产、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海南岛的。

5.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

把海南岛比作________,还比作
________。

读了短文,你眼中的海南岛是什么样的?________
6.短文里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被打断。

B.表示内容的省略,类似的美景与物产还有很多很多。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梅香
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

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春三月,南京的梅花山上梅花盛开。

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

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妈妈们的节日。

小姑娘手里攥(zuàn)着自己攒的零用钱来到了花店。

她想送给心爱的妈妈一大束红石竹花。

可是,一进、到五月,红石竹花的价格就飞涨起来。

等到了妈妈的节日这天,价格更是高得吓人。

小姑娘手里的钱只够买一支红石竹花。

摆在红石竹花旁边的白石竹花价钱很便宜,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它。

只有母亲离去了,为了寄托哀思才摆上白石竹花。

小姑娘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买很便宜很便宜的白石竹花。

她把白石竹花放到了妈妈看不见的一个红墨水瓶里。

刚毅而又慈祥的白石竹花,什么颜色都能吸收,它像妈妈一样,似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承担下来,甚至很理解孩子的烦恼。

白石竹花拼命地吮吸着红墨水,就连孩子隐藏着的买白石竹花这样的秘密心情也吸收进去。

最后,白石竹
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红石竹花。

1.认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刚强——(________)承受——(________)苦恼——(________)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为什么买白石竹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说白石竹花“像妈妈一样”,它与妈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联系自己的妈妈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上。

十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 )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 )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 )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 )
十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春蚕
蝴蝶,素有“飞动的花”的称号,可见它的美丽;金鱼,素有“水中之花”的美名,也可见它的漂亮。

可是我既不爱那美丽的蝴蝶,也不爱那漂亮的金鱼,却爱朴实无华的春蚕。

春蚕,()没有华丽的衣衫,()没有动人的名字,但它的精神却是高尚的。

它要求的,仅仅是几片桑叶,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吐出宝贵的丝,一直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家邻居养了些蚕。

有一次,我目睹了蚕儿吐丝结茧的景。

它们蜕了四次皮之后,便开始了那不平凡的工作——吐丝。

春蚕用吐出的又细又软的丝,把自己裹了一层又一层,结成椭圆形的茧后,它仍在里面吐呀,吐呀……直到最后。

啊!春蚕,你就是这样结束了你短短的一生!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
想到蚕儿不知疲倦地吐丝的景象,我不禁叹道:“春蚕,你为了造福人类,宁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啊!”爸爸深情地说:“是啊,人也应该这样,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人。


蚕儿死了,但春蚕吐丝的景象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啊,春蚕,你永远活在我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