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使用环节安全管理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使用环节安全管理规范
1、物料装卸
液氨装卸过程:槽车停在指定位置,接好地线,卸车时须配戴好劳保用品,必须穿长袖工作服,15米以内禁止动火。
液氨球罐压力控制在0.4~2.06MPa(表压)。
压力过低会导致液氨气化加剧,造成罐内温度降低,罐体焊接部位受损;过高会超出安全阀设置压力,同时会引起罐体强度降低,甚至引起爆炸。
液氨球罐液位控制在30%~80%。
过低会导致液氨气化加剧,造成罐内温度降低,罐体焊接部位受损;过高会引起压力升高,同时会引起罐体强度降低,甚至引起爆炸。
控制氨压缩机的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20℃。
超温会引起压力升高,不利于卸氨过程安全控制。
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1.5 MPa(表压),液氨槽车承压上限1.8MP。
超压会引起安全事故。
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1.4 MPa(表压)。
超压会引起氨压缩机超温,无法形成卸氨压差。
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控制在70℃~140℃。
低温易引起液化,高温易引起安全事故。
氨压缩机的油位控制在1/2~2/3。
油位过低,会使油温升温过快;油位过高,会使油进入液氨球罐。
2、物料存储
液氨储罐须设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须为最大储罐容积的60%。
液氨储罐安全充装量15%~85%。
过低会导致液氨气化加剧,罐内温度过低,罐体焊接部位受损;过高会引起压力升高,同时会引起罐体强度降低,甚至引起爆炸。
正常生产时液氨储罐应控制在较低的液位,一般控制在安全充装量的30%之内。
温度≥36℃、压力≥1.3MP(根据历史操作数据设定限值)时开启罐顶喷淋。
3、物料输送:液氨由球罐经液氨过滤器过滤机械杂质(防止堵塞控制阀)后,由氨屏蔽泵加压(因液氨蒸发器压力需在0.52MPa左右,为进入后续工段需加压至高出球罐压力0.2MP 左右,球罐压力0.7MP 以上无需加压)输送至氨蒸发器。
4、蒸发过程:液氨进入氨蒸发器蒸发除油(防止油污、杂质影响氨蒸发液位准确性),蒸发压力在0.52MPa(氨氧化反应条件),液氨持续流量控制在4.6~6m'(过多会引起氨蒸发器冻结积液,过低无法支持后续持续性反应)。
5、加热过程:气氨送入氨过热器中,用低压蒸汽加热,气氨温度控制在130℃(去除水分,防止氧化工段水分破坏铂网,低压蒸汽加热)。
再经过气氨过滤器过滤净化进入氨空混合器。
在氨空混合器内氨空比达到9%~11%(过低产率下降,副产物增多;过高易引起爆燃、爆炸),氨空混合器再次加热至210℃(氧化炉温度由氨空比和氨空混合器温度决定,氧化炉温度860℃,氧化炉温度860℃=氨空混合器210℃+67x氨空比)。
6、氧化过程:氧化过程控制氨空混合器在210℃(实际在180℃~200℃),
氨空比9%~11%,氧化炉温度860℃(氧化炉温度860℃=氨空混合器210℃+67x氨空比,氨空混合器温度过低会导致氨空比过高引起爆炸)。
7、停电、停水、停气处置措施:
(1)当第一发现者或巡检人员发现硝酸装置停电时,须立即警告现场的其他人员注意,同时按照规定的报警内容立即向公司调度和车间负责人汇报。
(2)按紧急停车按钮切断氨气,硝酸钾中控室关闭液氨速关阀,将去硝酸装置的液氨截止阀关闭,打开系统回流放空阀,关闭进硝酸界区的液氨截止阀,锅炉给水泵、蒸发水循环泵、工艺水泵、稀酸泵、闭路循环泵、冷凝液泵的开关打到手动位置,氨快速切断阀关闭,氨放空阀打开,氨压力调节阀关闭,蒸汽过热器喷水阀关闭,吸收塔酸出口阀关闭,漂白塔酸出口阀关闭,氨蒸发器液氨进口阀关闭,机组人工盘车,漂白塔的液位降到15%-20%,关闭氨过热器蒸汽冷凝液出口阀,关闭气氨流量调节阀,关闭吸收塔第40层加水阀,停止向蒸汽透平轴端供密封气,同时停冷凝液泵,打开蒸汽透平导淋排液。
开省煤器预热阀,保证锅炉水通过省煤器进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