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问-恰当停顿,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设问\恰当停顿,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
尤其在推进新课标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当充分尊重和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去研究问题、探索解题路径。
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尤其是当前提倡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效应,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就必须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巧妙设问,还要恰当停顿。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把握好停顿的位置。
如,紧随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的停顿,无论学生回答快慢与否、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尽量停顿一下;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点评总结问题的回答情况或提出新问题之前,也应尽力停顿一下。
停顿时机的把握和应用,对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一、提问的技巧
1.问题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学生求知所需和实际能力,不可漫无目的、琢磨不定,随意乱点鸳鸯谱,问题的提出应在课堂中起画龙点睛的妙用,同时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能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完善课堂教学。
同时问题设置还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
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易于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整理,易于学生的表达。
不可太大、太笼统,让学生不好把握,难以回答,如果这样也就失去了提
问的意义。
2.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不能随心所欲,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因人而异,难易适当,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到层次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去思考,这样去设问也就具有了科学性。
3.提问要灵活,学生的思维是丰富多彩的,有些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角度的,教师要想达到自己提问的目的,就应随时改变自己的提问角度,或提问的方式。
要把学生的思路从他们那浩瀚的思维王国中拉回来,不要让他们的思维偏离课堂。
4.提问要简练、生动、准确,千万不可拖泥带水。
所提问题切不可离开教学目标,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到需要重点理解、探究和需要掌握的内容上来;还有就是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
教师的提问一定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老师要他们思考回答什么问题,还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感知。
5.教师提问的态度应亲切和蔼,切不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
因为课堂提问,既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又是老师和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因此教师的语言应亲切,以便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二、停顿的效果
1.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适当的停顿,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正确理解问题的内容,也才能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整
理和语言的组织。
这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完成对旧知识的重复、梳理和新思路的探索,进而达到对新知识的创造。
如果需要还可以给学生互相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还能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2.由于学生对问题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有了对问题的理解时间和探索解决问题思路的时间,还有了选择准确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同时教师本人也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每一个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回答,以便对每一个不同问题的回答作出判断,同样也涉及语言的问题。
无论学生作出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每个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教师才能了解真实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3.由于学生有了适当的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也有了启发、点拨的时间,往往学生的思维会卡壳,需要教师的帮助,此时教师给学生鼓励、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放开,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我们知道思维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学生往往对问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会作出歧义的反映,这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还会产生自己的问题,向教师质疑问难,教师更要保护学生这种可贵的精神,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的开端。
这样学生有了适当的探索时间和教师必要的指导,他们就会养成对问题作出深层和多向
判断的习惯。
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可见,要营造出一堂好的数学课堂,与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学生的精彩回答是分不开的。
因此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到精于设问、善于引导、巧于点拨,进而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表达。
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营造出和谐课堂,使数学课堂的教与学达到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
东双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