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寒假来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小编整理了这篇初一数学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A. 3.14
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 ﹣2与
B. ﹣2与
C. ﹣2与﹣
D. |﹣2|与2
3.生物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大多储存在DNA分子上,一个DNA分子直径约为0.0000002cm,这个数量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0.210﹣6cm
B. 210﹣6cm
C. 0.210﹣7cm
D. 210﹣7cm
4.如右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A. 4
B. 2
C. DCE
D. ACD=180
5.把多项式x3﹣2x2+x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x(x2﹣2x)
B. x2(x﹣2)
C. x(x+1)(x﹣1)
D. x(x﹣1)2
6.若分式的值为0,则b的值是()
A. 1
B. ﹣1
C. 1
D. 2
7.货车行驶25千米与小车行驶35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已知小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20千米,求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设货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A. 110
B. 115
C. 120
D. 130
9.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A. (a+b)2=a2+2ab+b2
B. (a﹣b)2=a2﹣2ab+b2
C. a2﹣b2=(a+b)(a﹣b)
D. (a+2b)(a﹣b)=a2+ab﹣2b2
10.定义运算ab=a(1﹣b),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
①2(﹣2)=6;②ab=b③若a+b=0,则(aa)+(bb)=2ab;④若ab=0,则a=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化简:= _________ .
12.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20,COD=10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_ .
13.若代数式x2﹣6x+b可化为(x﹣a)2﹣1,则b﹣a的值是
_________ .
14.观察下列算式:31=3,32=9,33=27,34=81,35=243,,
根据上述算式中的规律,你认为32019的末位数字是
_________ .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计算:.
16.解方程:.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先化简,再求值:(1+ )+ ,其中x=2.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如图,已知DE∥BC,BE平分ABNC,C=55,ABC=70.
①求BED的度数(要有说理过程).
②试说明BEEC.
20.描述并说明:海宝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请根据海宝对现象的描述,用数学式子填空,并说明结论成立的理由.
如果_________ (其中a0,b0).
那么_________ (结论).
理由_________ .
六、(本题满分12分)
21.(12分)画图并填空:
(1)画出△ABC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的
△A1B1C1.
(2)线段AA1与线段BB1的关系是:_________ .
(3)△ABC的面积是_________ 平方单位.
七、(本题满分12分)
22.(12分)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巴蜀中学小卖部经营某款畅销饮料,3月份的销售额为20190元,为扩大销量,4月份小卖部对这种饮料打9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了1000瓶,销售额增加了1600元.
(1)求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是多少元?
(2)若3月份销售这种饮料获利8000元,5月份小卖部打算在3月售价的基础上促销打8折销售,若该饮料的进价不变,则销量至少为多少瓶,才能保证5月的利润比3月的利润增长25%以上?
八、(本题满分14分)
23.(14分)(2019德州)设A是由24个整数组成的2行4列的数表,如果某一行(或某一列)各数之和为负数,则改变该行(或该列)中所有数的符号,称为一次操作.
(1)数表A如表1所示,如果经过两次操作,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请写出每次操作后所得的数表;(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表1
1 2 3 ﹣7
﹣2 ﹣1 0 1
(2)数表A如表2所示,若经过任意一次操作以后,便可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求整数a的值.
表2
a a2﹣1 ﹣a ﹣a2
2﹣a 1﹣a2 a﹣2 a2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B
D A C B C B
二、
11 12 13 14
4 60
5 9
15、计算:.
解:原式= --------------------------------------------------------4分= - ----------8分
16、解方程:
答案:解:方程两边同乘以,得:
4分
合并:2 -5=-3
=1
经检验,=1是原方程的解.8分
17、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解不等式①得:x3 2分
由②得:
化简得:
解得: 5分
7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8分
18、解= = .6分
当x=2时,原式= =1. 8分
19、解:①因为ABC=70,BE平分ABC
所以根据角平分线定义
EBC= ABC=70 =35,
又因为BE//B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所以BED=EBC=35。
5分
②因为DE//BC,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DEC=180,所以根据等式性质DEC=180-55=125又因为BED+BEC=DEC,所以DCE=125
BED=35,得BEC=90,根据垂线的定义,所以BEEC 10分20、答案:(1) .4分
(2)理由:10分
21、(1)4分
(2)平行且相等8分(只答其中之一给2分)
(3)3.512分
22、解:(1)设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为x元,由题意得,解得:x=4
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是4元. 6分
(2)饮料的进价为(20190-8000)(201904)=2.4元,
设销量为y瓶,由题意得,
(40.8-2.4)y8000(1+25%)
解得y12500
答:销量至少为12500瓶,才能保证5月的利润比3月的利润增长25%以上.
12分
23、解:(1)根据题意得:
1 2 3 -7
2 1 0 1
4分
(2)根据题意得:
改变第4列改变第2行
(3)∵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2,0,-2,0,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1,1,
则①如果操作第三列,
则第一行之和为2a-1,第二行之和为5-2a,
2a0
52a0解得1252 又∵a为整数,
a=1或a=2,11分
②如果操作第一行,
则每一列之和分别为2-2a,2-2a2,2a-2,2a2,
22a0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2a0 解得a=1,此时2-2a2=0,2a2=2,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综上可知:a=1. 14分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
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