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点画书写及其在临摹中的重要性——以欧阳询楷书为例
欧阳询楷书入门教程:临摹基本笔画写法训练,太实用了
![欧阳询楷书入门教程:临摹基本笔画写法训练,太实用了](https://img.taocdn.com/s3/m/6327e5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9.png)
欧阳询楷书入门教程:临摹基本笔画写法训练,太实用了一、点的写法:名师书法课,交易担保,放心买,书法视频教程,满满的干货小程序欧体的点,三边的线呈弧形,这样的形态,使人觉得丰厚、有力、饱满,欧阳询说:“点如高峰之坠石。
”意思是说,点要写得厚重、峻拔、有飞动的气势。
⒈点的形: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因而点要写得有形可象。
一如王羲之说:“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
或如瓜瓣,或如栗子……。
” 宋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 元陈绎曾说点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
” 清冯武说:“点有尖、秃、斜、正,随字势而用之。
”⒉为什么“永”字八法中,说“点”是“侧”?宋陈思在<书苑菁华>中说:“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
口诀云:先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
取势紧则乘机顿挫,借势出之。
疾则失中,过又成俗。
夫侧锋顾右,借势而侧之,从劲轻揭潜出,务于勒也。
问曰: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论曰:谓笔锋顾右,审其势险而侧之,故名侧也。
只言点,则不明顾右无存锋向背坠墨之势。
若左顾右侧,则横敌无力。
故侧不险则失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
笔诀云:侧者侧下其笔,使墨精暗坠,徐乃反揭,则棱利矣。
”由此可见,“侧”说的是“侧下其笔”,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惟笔软则奇怪生”的“造妙”功能。
也正是如此,点的变化也才千姿百态,无穷无尽。
细究其意,对于我们写好“点”,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
⒊点的写法:落笔成点,点是一画的起笔,也是一画的收笔。
王羲之说:“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
”孙过庭说:“翰不虚动,下笔有由”。
还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下笔”也就是落笔,“有由”也就是要有“意”。
俗话说“落笔生根”。
由此可见,一“点”是一点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⑴、“逆入平出”、“万毫齐力”,起笔用逆锋,是为了取逆势,用笔取逆势,是在行笔前使笔锋有转折,有转折笔锋就能铺开,能铺开笔锋就能着力,而且均衡,笔锋能均衡着力,行笔也就能与纸产生磨擦,有磨擦行笔中就能如逆水行舟有涩势,笔有涩势,笔就能被掌控,笔能被我所掌控,笔也就能稳稳当当地“为我所用”;反之,就是“我为笔所用”。
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_译文
![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_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2a840ab307e87101f6965f.png)
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译文一、排叠就是书写时,根据每个字的点画多少和长短安排好体形大小与疏密,使其匀称停当,阔狭适度。
对笔画多的,如“焘、藁、馨、窦、墨、颦、羸、爨”等字,虽然排叠紧密,但能互不触犯,对横排“糸”旁、“言”旁的宇,点画也须各有位置。
在《八诀》中所说的“分间布白”,又说,“调匀点画”,都是这个道理,唐高宗《书法》中讲的“堆垛”,也是此意。
(文内所举字例,将“寿、画、笔、丽”换用了“焘、馨、墨、颦”,皆因原字已经简化。
以下诸条类同)二、避就就是使字体结构的疏密、险易、远近,彼此变化得当,映带合宜。
例如作撇,“庐”字的外撇既长又尖,内撇就要短些,避免雷同,“府”宇的长撇已经向下,短撇就应向左,使其有所变化。
再如作捺,“颇”字的皮捺要缩短,就叫作避;“昶”字的永捺伸长,则称为就。
另如平钩,“鸠”字的钩收当是避,“馗”字的钩展出则是就。
还如“逢”字的下拔出,则上边必作一点,也是避重叠而就简径的缘故。
三、顶戴指的是字体组成,以下承载上者居多,但对上大下小的字,就须顶正而不偏侧,视为上重下轻的字,要稳重而不浮漂。
例如“叠、蘖、鸳、鹭、骞、譬、聱、聚”等之类,就是这种情形。
《八诀》中所谓“斜正如人,上称下载”,又说“不可头轻尾重”,也是这个意思。
四、穿插指的是通过横竖笔画贯穿,和斜势线条交错方法来协调疏密、长短、大小的字形,达到均衡间架结构的目的。
例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禺、爽、掇、襄、甬、耳、娄、由、垂、车、曹、密”等之类。
《八诀》中所说的“四面停匀,八边具备”就是这个理喻。
五、向背结字有相向与相背之分,各有体态姿势,不可紊错。
相向的如“卯,好、知、和”是一类,相背的如“北、兆、肥、根” 是一类。
?六、偏侧结字端正者故然很多,但也有偏侧、欹斜者,可以按照各个字势结体不同,相应地分布设置。
例如偏向右方者的“心、戈,衣、几、飞、也”是一类,偏向左侧的“夕、乃、朋、勿、少、宏”为一类。
基本上端正略有偏侧的有“亥、女、丈、又、互、不”为另一类。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dc8b24f242336c1fb95e49.png)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地重要历史时期,一方面楷书经魏晋六朝地不断演变,法度已臻成熟,体势亦趋完备,气骨刚健、端庄平正地优美楷书为世人立极,以晋人之理而立法,从而表现出一种理性地时代风格;另一方面在草书地书写上,特别是狂草(大草),于理法中溶入性情,以类乎于颠狂地即兴创作,从而又表现出一种极其浪漫地风格.在规矩法度森严地楷书中当首推欧阳洵地楷法,其骨力地刚健、笔法地精到、结构地森严,堪为后人立法,历代书家,莫不受其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唐人楷法,作为学书地基础,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地作用.下面我们试从三方面来介绍欧书地艺术风格.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字信本,历太子率更令,故世称欧阳率更,又因封爵为“勃海县男”,人呼之为“渤海”、“欧阳勃海”.欧氏祖籍潭州临湘(湖南),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享年岁(公元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地个性,创出自己地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入唐以后,渐臻佳境.“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体”地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张怀灌《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醴泉铭》:“欧书以圆笔为性情,而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乃直根抵篆隶.”苏轼:“欧阳率更书,妍弩拔群,尤工于小楷,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余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高貌耳.”上述评家,对欧字笔力之险劲,结体之严整,可谓“共识”,而东坡“劲险刻厉”四字,实为精要之概括.欧阳洵楷书刻碑举要:、《欧阳询书兰亭记》唐太宗贞观二年立,岁书.、《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也名《化度寺碑》)贞观五年立,岁书.、《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六年四月立.岁书.、《虞恭公温彦博碑》贞观十一年十月立.岁书.、《皇甫诞碑》,此碑作于贞观年间,具体年限不详.究其如入化境之书风推测,一般认为是欧阳询晚期之作.欧字地书写笔法不善学欧字者,往往失之过猛“剑拔弩张,方棱出角),原因是只知其“方”而不知其“圆”.所谓“不方不圆,亦方亦圆”,乃指欧字方圆兼容之特点.就用笔而言,自古有方圆之说,所谓“圆”则强调中锋运笔,得其骨力;“方”则运用侧锋取妍,求得精神.圆笔中锋源于“篆法”,方笔侧锋源于“隶法”.各种书法,除篆书这外,隶、楷、行、草诸体都离不开侧锋用笔.实践证明,书写楷、行、草诸体,要达到笔笔中锋是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地.正如姜夔《续书谱》中所说:“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正锋(中锋)与侧锋,构成了笔法中既对立又统一地一对矛盾,用笔时两者都不可偏废,当以正锋为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体”兼用侧锋隶法,其特征表现为点画起笔、收笔、波撇、转折、钩趯之处常现棱角或露锋.故其透出一种竣利沉着、骨气雄强、斩钉截铁地明快风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欧体楷法主要笔法简介如下.一、折法折以成方,是欧体地主要笔法.“折”又分为右折和左折两种.(一)右折、引笔右行,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画地右上角,以笔不离纸为度.、然后迅速翻笔,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将锋由阴面翻到阳面.、然后顺势朝右下作点,稍一挫动笔锋(调锋后)再引笔下行(例图).右折称之为“提翻法”.此法较难,初学者可分两步练习:第一步先练横画收笔之提和竖画发笔之顿;第二步再练提翻时地暗圈动作.难就难在作暗圈须“笔不离纸”,其实这种动作无非是在转折时将两笔吻合得自然些罢了.折法宜干净明利,竣快爽捷,提翻动作要轻捷.如提得太高,超出画外,翻笔后即形成“扛肩”;如不到翻就向下作斜横落点即形成“塌角”;如提翻时犹豫不决,墨迹即渗透外画外而形成“鹤膝”.这是右折时常见地误笔(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左折、引笔向下,至折角时以腕法将锋提至竖地左下角,以不离纸为度.、然后迅速侧势一翻,笔锋在纸面上作一暗圈.、翻笔后顺势朝右下切入作点,点后逐步顿挫笔锋向右上挑出(例图).二、侧法“侧法”即是点法.称之为“侧”,实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笔画形态上呈斜伏状,点以斜势居多,斜则多姿;二是作点时皆顺势落笔,尖锋入纸,以侧取势,十分便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点”法要重,笔力要深入沉着,其势如“高峰坠石”.“点”法化势:凡露锋之点,起笔时用尖锋入纸,顺势落笔;方笔之点,即用逆势切入,收笔出锋方向,应与下一笔点画地起笔相呼应,则自然盼顾有情,血脉相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点”法化势举例如下:半蚁点、蝌蚪点、粟子点、直三角、横三角、杏仁点、悬胆点、打点、柳叶点、曾头点、反捺点、直波点、三开点、悬珠点、三往一复点等(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勒法所谓“勒法”,即横画地写法.“勒”有欲行不行,意存所顾,强抑力刺,愈收愈紧地意思.故写横画时,不宜顺锋平过,用笔轻滑则意思浅薄.写横画时要注意三个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势欲平而画欲曲楷法虽以“画平竖直”四字为律,但决不是平直机械地排列,而是一种动态地平衡.横之平,指势而言,有了轻重、粗细、曲直地变化,不但能够产生笔力,还可以产生韵律、点画就会生动起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大法“画如长锥界石”.可以设想,锥在石面上要划出痕迹,锥尖势必与石面形成一种对抗地力,而锥尖深入石面后又十分艰涩地用力划过去,这就很形象地比喻写横画时“勒”地意思.所以,写横画时要锋先笔后,逆势涩进,令笔画丰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凡横画重叠时要富有变化、笔形变.包括长短、肥瘦、仰覆、起止处地方圆藏露以及用墨处地浓淡枯润等,特别是发笔处变化最大.、角度大.或平,或斜向右上,或斜向右下.几种常见横画地具体写法:()平画.逆势切入,调锋后铺毫提运,逆势涩行,至收笔时,将锋略提至右上角,然后向右下顿一顿,再反揭回锋收笔.所谓落笔时取“逆势”,即笔锋在离纸面不远处“空中作势”,也可用尖锋轻触纸面逆入.欧体多用“切入平出”法(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写平画要注意其势上平,首尾俱低,中段略细,宜丰实而不可空怯.这种笔常为一字主画. ()露锋短画.尖锋入纸,顺势落笔后着力右行,力量偏于上侧,至收笔时轻提、轻顿,疾收.(例图).写露锋短画,发笔要尖,收笔要圆.这种笔画常为一字之次画.()仰势和覆势.仰势用笔用露锋短画,只是画势微曲,有上仰之意;覆势同平画用笔,只是画势微曲,有下俯之态(例图).四、努法“努法”即竖画地写法.“努”有用力之意.“谓作直画必笔管逆向上,笔尖亦逆向上,平锋着纸(即斜横落点后中锋运笔),尽力下行.有引弩两端皆逆之势(即发笔时逆入,收笔时上缩,画地中段绷得紧紧地,故名努也.”(包世臣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几种常用竖画地具体写法:(一)垂露轻锋逆上即将锋略提至竖地左上角,然后迅速向右下方切入作一斜横落点,调锋提运,着力向下,至收笔时将锋向上略提,然后向下顿两顿,再向右上或左上回收(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悬针发笔同垂露,至收笔时以腕带动笔尖,微微上下挫动笔锋,边走边提,由中抽出后迅速于空中作收势.关键是出锋收笔用劲得当,令竖画饱满尖锐,而切忌“针尖”细长(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曲头此画发笔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至收笔时轻提、轻顿、疾收,书写起来有便捷爽利之势.在楷书“尖按法”中运用(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向背此两竖相对之法.所谓“背”,即两竖势微弯,如两人背向而立,欧楷喜用此法而少用向势(例图).向势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掠、喙法“掠”即长撇地写法,“喙”即短撇地写法.“掠”字形象地比喻写长撇时末锋飞起之笔法,有如妇女梳长发之态,而“喙”则形容写短撇地动作如禽鸟啄食一样迅疾,且短小、锐利、饱满地笔形亦像鸟喙,有双重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写长撇,可用“努”法向左下斜行;出锋时,势微曲而力匀.“掠”法当地腕送,决不可以指头挑剔,而作虚尖斜拂.写短撇时用逆势切入后,稍一顿挫,即向左下斜出,以轻捷劲利为胜(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策法“策法”就是挑法.谓之“策”,因为好比用马鞭子策马一样,发力于执鞭处,得力在鞭稍处,这十分形象地比喻挑法地发笔和收笔地动作,力量要聚在收笔地锋尖处.起笔时,笔肚着纸,侧锋斜铺,然后转中锋于空中暗收(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趯法“趯法”即钩法.“趯”含有跳跃之意,是书法用笔中地重要笔法,也是写欧字最难掌握地笔法.其难在钩多有棱角,书写时要充分利用侧锋,在蹲锋同时须运腕得当,即出钩前笔杆微倾(倾倒地方向与运笔地方向相反),笔毫铺开(用力不匀称,一般借力于钩之外侧),而笔身仍保持斜挺之状——这是关键之关键.有地学者在理论上虽有所悟,但在书写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应题就在于笔力不够,未能做到笔身挺而笔毫斜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几种常见地钩法:(一)直侧锋钩轻锋逆入,如作竖画切入作斜横落点,稍一调锋后即将笔杆倒向右侧,使笔毫斜铺展开,引笔下行,同时笔杆渐向右上方欹侧,至出钩时借力在毫外侧,轻轻向下快速一顿(即蹲锋),并运腕力向左前方猝然趯起,钩法自然尖锐饱满(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心钩、戈钩、浮鹅钩这三种钩地运腕方法类似,均为右钩,且比直钩易于掌握.关键是发笔时手腕皆微左仰,笔管微右倾,取其侧势,而出锋时手腕均需向右侧微微翻动(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平钩平钩地关键在于掌握右折法(详见折法),行笔至折角处,翻笔作暗圈后朝右下点,再微微挫动笔锋,得势后方可向左下钩出,出钩方向当与下笔相呼应(例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八、磔法所谓“磔法”,即捺法,是书法用笔中地主要笔画.捺法势宜开张,一波三折(起笔向右上为一折,中驻向右下为二折,末笔平出为三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平捺(例图).“道”、“之”等字用之.、侧捺(例图).“文”、“是”等字用之.一字中有数捺,则以合代开,敛其捺脚,不可多捺,如“途”、“森”等字.。
浅析欧楷的艺术特色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例
![浅析欧楷的艺术特色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e051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b.png)
三、考辨
通过对欧阳询行楷《千字文》俗字与敦煌俗字的异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 者在字形、笔顺和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而在字数和笔画上则表现出较多的共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差异与共性可以解释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 文化背景下汉字演变的产物。欧阳询行楷《千字文》代表了唐代楷书的规范和典 范,而敦煌俗字则是敦煌地区民间用字的体现,反映了不同阶层和文化群体的用 字习惯。
谢谢观看
3、用笔特色:匀称有力,富有 节奏感
欧楷在用笔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欧阳询运用藏锋、 露锋、折笔等技巧,使每个笔画都富有力度和节奏感。这种匀称有力的用笔风格 为欧楷增添了独特的韵律美。
欧楷结构之美
1、对称平衡,和谐协调
在结构上,欧楷注重对称、平衡和协调。这种特点在《九成宫醴泉铭》中表 现得淋漓尽致。每个字都有明显的中心线,左右两边对称和谐,给人一种稳重感。 通过结构的巧妙安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欧楷展现出一种极富和谐美的艺术效果。
参考内容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欧阳询行楷《千字文》俗字与敦煌俗字的异同及其考辨。 首先,简要介绍欧阳询行楷《千字文》和敦煌俗字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接着,从 异、同、考辨三个方面,详细对比分析欧阳询行楷《千字文》俗字与敦煌俗字的 异同之处;最后,总结本次演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阐述欧阳询行楷《千字文》 俗字与敦煌俗字的异同及其意义和价值。
浅析欧楷的艺术特色——以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为例
01 引言
目录
02 欧楷艺术风格及特色
03 欧楷结构之美
04 实例分析:《九成宫 醴泉铭》的艺术特色
05 总结
06 参考内容
引言
中国书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在众 多的书法家中,欧阳询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楷书的典范。 本次演示将以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为例,深入剖析欧楷的艺术特色。
欧楷体毛笔观书有感
![欧楷体毛笔观书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f14cc5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8.png)
欧体楷书连心得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很多人学习楷书都学欧阳询,但同时大家也知道,欧体也最难。
不少人练了很多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驴唇不对马嘴,看了自己写的字,都想给自己俩耳光,恨自己不争气。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我说说几个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方面。
用笔误区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
圆处用“揉笔”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
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
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
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有圆意,都可用“揉笔”。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
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
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中”字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涧”,“国”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取势误区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摆”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
所谓“势”,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工”。
以“其”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
再如“三点水”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带笔向上。
欧体的临摹要点
![欧体的临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8142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1.png)
欧体的临摹要点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
欧阳询的字,以方笔和险峻见长,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途径。
在临摹欧体的过程中,有几个要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首先,要注意字的姿态和骨架。
欧体的字往往比较瘦长,结构比较松散,给人一种疏朗的感觉。
这种字形需要我们把握好字的骨架和姿态,做到既不松散也不过于紧凑。
在临摹时,要注意观察字的各个笔画之间的位置和角度,以及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注重笔画的质量。
欧体的字笔画比较硬朗,转折处多有方折,因此临摹时要注意笔画的起承转合,做到笔画清晰、有力。
在临摹过程中,要注重对每个笔画的练习,尤其是对起笔和收笔的把握,做到笔画流畅自然。
第三,要注重结构的调整。
欧体的字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临摹时要注意观察每个字的内部结构,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一些难写的字,可以通过拆分笔画和调整结构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和理解。
同时,要注意观察字的整体布局,做到布局合理、美观。
第四,要注重风格的把握。
欧体的字风格比较独特,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在临摹时要注意把握这种风格,做到字形优美、神韵兼备。
同时,要注意观察字的用墨和用色,做到笔画清晰、墨色分明。
最后,要注重实践和总结。
临摹欧体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总结的过程。
在临摹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比和反思自己的作品,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临摹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总之,临摹欧体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才能逐步掌握欧体的精髓和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临摹欧体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书法字体进行练习,如颜体、柳体等,以丰富自己的书法素养和技能。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努力和探索,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
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给家长)docx
![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给家长)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4a351fdf46527d3240ce0dd.png)
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一、排叠就是书写时,根据每个字的点画多少和长短安排好体形大小与疏密,使其匀称停当,阔狭适度。
对笔画多的,如“焘、藁、馨、窦、墨、颦、羸、爨”等字,虽然排叠紧密,但能互不触犯,对横排“糸”旁、“言”旁的宇,点画也须各有位置。
唐高宗《书法》中讲的“堆垛”,也是此意。
二、避就就是使字体结构的疏密、险易、远近,彼此变化得当,映带合宜。
例如作撇,“庐”字的外撇既长又尖,内撇就要短些,避免雷同,“府”宇的长撇已经向下,短撇就应向左,使其有所变化。
再如作捺,“颇”字的皮捺要缩短,就叫作避;“昶”字的永捺伸长,则称为就。
另如平钩,“鸠”字的钩收当是避,“馗”字的钩展出则是就。
还如“逢”字的“走之底”拔出,则上边必作一点,也是避重叠而就简径的缘故三、顶戴指的是字体组成,以下承载上者居多,但对上大下小的字,就须顶正而不偏侧,视为上重下轻的字,要稳重而不浮漂。
例如“叠、蘖、鸳、鹭、骞、譬、聱、聚”等之类,就是这种情形。
四、穿插指的是通过横竖笔画贯穿,和斜势线条交错方法来协调疏密、长短、大小的字形,达到均衡间架结构的目的。
例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禺、爽、掇、襄、甬、耳、娄、由、垂、车、曹、密”等之类。
五、向背结字有相向与相背之分,各有体态姿势,不可紊错。
相向的如“卯,好、知、和”是一类,相背的如“北、兆、肥、根”是一类。
六、偏侧结字端正者故然很多,但也有偏侧、欹斜者,可以按照各个字势结体不同,相应地分布设置。
例如偏向右方者的“心、戈,衣、几、飞、也”是一类,偏向左侧的“夕、乃、朋、勿、少、宏”为一类。
基本上端正略有偏侧的有“亥、女、丈、又、互、不”为另一类。
从字法来讲,每个字皆有一主笔为势,其余点画辅以成势,因此偏侧的形态可以写正,而端正的姿势也可略偏,所谓平而寓波,曲中求直,就显得更加美妙。
七、挑字体形态,有的则须挑拗,使偏侧之势达到整体平衡,某种笔画就要伸展。
例如“戈、弋、武、九、气”之类的字,应当适宜于劲健,避免弯曲力败。
欧阳询九十二法讲解
![欧阳询九十二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8bf8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7.png)
欧阳询九十二法,是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著作,对于学习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要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首先,欧阳询九十二法强调了笔画形态的重要性。
在书法中,笔画形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字的美观和神韵。
因此,欧阳询提出了“竖画宜直,横画宜平”等基本原则,要求书法家在书写时注重笔画形态的规范性和优美性。
其次,欧阳询九十二法还强调了笔画之间的连贯性。
在书法中,笔画之间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笔画之间相互呼应、连贯,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字形。
因此,欧阳询提出了“点画宜轻,转折宜圆”等原则,要求书法家在书写时注重笔画之间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此外,欧阳询九十二法还强调了字形结构的重要性。
在书法中,字形结构是构成字形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欧阳询提出了“上紧下松,内紧外松”等原则,要求书法家在书写时注重字形结构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在具体讲解过程中,我们将结合一些例字进行分析和说明。
例如,“夫”字中的撇画和捺画要写得舒展有力,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笔画之间的协调和连贯性;“田”字中的横画要写得平正,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笔画之间的呼应和连贯性。
通过这些例字的讲解,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阳询九十二法中的要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学习欧阳询九十二法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书法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书法素养和审美情趣。
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和情趣,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总之,欧阳询九十二法是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和方法,学习者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欧阳询楷书的书法艺术内涵
![欧阳询楷书的书法艺术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e8b38c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9.png)
欧阳询楷书的书法艺术内涵□龙莺鑫/文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书法中的楷书,首先想到的大多依然是欧阳询,也有很多人是从欧阳询的楷书临摹,开启了自身的书法学习道路[1]。
之所以欧阳询的楷书能够取得这样的历史成就,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喜爱和学习,少有争议,原因在于其楷书书法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艺术内涵,给人以端雅、质朴而又险绝的审美感受。
本文将分别从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层面,对欧阳询的楷书书法艺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以此加深和拓宽对欧阳询楷书书法艺术的学习认知。
1 欧阳询楷书的用笔1.1 方整劲挺纵观欧阳询的楷书作品,其在用笔上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方整、劲挺,这完美地符合了人们对楷书的第一印象、第一要求。
特别是在欧阳询楷书的横画中,方整、劲挺的用笔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书法脉络的承接,以及欧阳询楷书横画的形态,可以看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汉隶的笔法,对用笔和笔画的掌控非常匀称,从横画的起笔到收笔整个过程,提按和粗细的变化非常有限[2]。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变化,而是对变化的掌控非常细微、精密,因此一眼看上去虽然笔画方整、劲挺而又平直、明朗但是却并不呆滞、僵硬。
特别是从欧阳询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图1)来看,其中的大量横画都表现出了这样的艺术特色,起笔为方,简洁明朗,行笔平直劲挺,细微的控笔提按,筋力内裹,收笔也果断、流畅,宛若“千里之阵云”。
这与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用笔是完全不同的,颜真卿的起笔、收笔动作明显更多,而柳公权的行笔提按又非常明显,三家各具特色,不过其中依然以欧阳询给人的感受最为端雅、质朴。
1.2 敛势挺拔除了方整、劲挺之外,敛势和挺拔是欧阳询楷书的另一个突出用笔特点。
如欧阳询在书写竖画的时候,就存在着明显的敛势,将气势、气韵内收,用笔沉稳、有力,敛而不放,为储势之状态,这一点不论是在其悬针竖还是垂露竖的书写中,均是如此。
正是因为欧阳询对用笔的敛势,使得其用笔具有了曲中见直的视觉效果,以及筋骨有力的视觉感受,不会让人觉得纤弱无力[3]。
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
![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https://img.taocdn.com/s3/m/a6e4f67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d.png)
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用一句话点评欧字体就是:端雅质朴在中国书法大家庭中,楷书是最晚诞生的一种字体,由汉末魏晋发展至唐而日臻成熟。
欧阳询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楷书大家。
他的楷书以险劲闻名于世,其书法点画纤浓得中,结字工妙,意态端雅刚劲。
明王世贞评价欧阳询楷书:“书法自率更而始变晋体,然谓之诚楷也。
”旨在认定和说明欧阳询对楷书定型的贡献。
欧体楷书无论在笔法上还是结构上都能自成一家、别具风貌,在楷书的艺苑里挺拔有姿。
清代梁巘曾评价欧体楷书:“险劲遒刻,锋骨凛凛,特辟门径,独步一时。
”所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
据有关专家考证,目前能确定为欧阳询楷书真迹的只有四件,皆为碑刻书迹。
它们是《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其中,《虞恭公碑》点画精密,结体瘦长,刚劲挺拔,风骨峥嵘;《皇甫诞碑》字迹风格流利秀美。
但历来受到最多评价的是《化度寺碑》和《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化度寺碑》点画腴润、笔力雄强,书风平静高古。
黄庭坚评此书:“所谓直木曲铁法也。
”明郁逢庆评:“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明王世贞评:“赵子固以欧阳率更《化度》《醴泉》为楷法第一,虽不敢谓然,然是率更碑中第一,而《化度》尤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
”清代刘熙载评:“率更《化度寺碑》,笔短意长,雄健弥复深雅,评者但谓是直木曲铁法,如介胄有不可犯之色,未尽也。
”《九成宫醴泉铭》点画淳厚,用笔稳健含蓄,结体化长为方,峭拔遒劲,布白疏朗。
宋朱长文评:“体力完备,奇巧间发。
”清代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评:“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伯施以外,谁可抗衡。
”学习和欣赏欧体楷书,应仔细体悟其“神采”之妙。
王僧虔讲“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我们当以此话时时警醒。
清代梁巘《评书帖》评欧书“以劲胜,力健而笔圆”“欧书劲健,其势紧”。
刘熙载《艺概》评:“欧、虞并称,其书方圆刚柔,交相为用。
【试论欧阳询楷书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颜真卿楷书特点
![【试论欧阳询楷书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颜真卿楷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6dde5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6.png)
【试论欧阳询楷书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颜真卿楷书特点一、欧阳询楷书艺術风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唐代早期的社会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景象。
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其中书法属于造型艺術,它是一种无声的音乐、静止的舞蹈。
它借助于线条、结体、笔墨等方式来表达,是灵动的,富有生命力的。
通过书法刻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文化深层的精神轨迹,在不同的时代,孕育出不同的书法精神特色。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顶峰的朝代,一大批书法艺術家的出现为中国书法艺術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一现象空前绝后,被后世誉为“大唐气象”。
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得力于当时统治者对于书法艺術的重视与推崇,促使了书法家们前仆后继不断去探索书法艺術的精髓。
唐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另辟新境,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峰。
唐代楷书的书风变为端庄严谨、浑厚雄健。
书家从布衣到君王,各色人等均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书法的普遍及繁荣。
唐代书法追求“法”的运用。
“法”,是一种制度,一种规则。
它属于历史性范畴,唐人寻求的是在法度的要求范围内抒发作者的情怀,这种法度的完善,规矩的森严,已经到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这一时期,各种书体已经趋于成熟,名家辈出,而且书家评论也百花齐放,体现出唐人对“尚法”与“变法”两者的统一,既不拘泥于法,也不脱离于法。
大的书风倾向趋于崇尚一种在自然中流露出狂放不羁的气质,展现给我们的是充满活力、筋骨强健的阳刚之美。
“唐人尚法”已成定论。
政绩显著的唐太宗,极力推崇“二王”书法,把“二王”提到了正统的地位。
唐太宗推动了初唐时期书法的发展,影响了一代书法风气。
他影响了整个时代的书法方向,形成了举国上下追慕“二王”书法的学习风气和热潮。
他在位时,选择对书法有兴趣并有一定天赋的贵族子弟进入弘文馆学习,使他们在除了学习经史以外兼习书法,即使是在朝官员也可以进入观摩并一同学习书法。
唐代初期书法基本上是延续了魏晋南北朝及隋朝的风格,其风格清秀娟美、婀娜多姿、华美轻盈,或者精神洒脱。
欧阳询楷书字帖
![欧阳询楷书字帖](https://img.taocdn.com/s3/m/a82904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a.png)
欧阳询楷书字帖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他的楷体对我国的字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关于欧阳询的楷书字帖图片,你欣赏过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欧阳询楷书字帖。
欧阳询的楷书作品字帖图片欣赏
欧阳询的作品特点
欧阳询楷书法出二王,并在二王字体秀美妍丽的基础上创新变化,自成面目,世称“欧体”,其书法特点是:
一、笔画以方为主,点、横、竖更为明显。
欧体笔画劲险刻厉,呈显方正峻利的风貌。
于平正中见险绝。
二、起笔多采用露锋,或尖、或方、干净利落。
故其笔法点画劲挺刚直。
后人评价其笔法如“武库矛戟、雄剑欲飞”。
三、勾取隶收,轻松婉转而有圆意。
欧体精丽俊逸,法度森严。
其字清雅秀美,俊俏。
四、转角主圆兼施,劲挺秀丽。
五、笔势相背得神,间架平稳匀整。
六、结构严密紧奏,字体疏朗,温润雅致。
其字多呈纵势,挺拔劲险,字体亭亭玉立,端庄色妍。
后人评其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尽得晋人规矩。
”。
欧阳询楷书特点
![欧阳询楷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dfe1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8.png)
欧阳询楷书特点
楷书是中国文字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以欧阳询楷书最为著名。
欧阳询,字号号为询,是唐朝开元时期汉族书法家,他是宋朝王安石时期最杰出的书法家,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书法更加细腻,极富层次感,其书法受到当时许多书法大家的钦佩。
欧阳询楷书表现出抑扬相间,笔型流畅舒展,结构周密秩序,思路清晰顺畅,笔画坚实彻底,极具流派特色的视觉享受性,使用无形的笔触细把控,以其精细、优美、雅致和端庄的书法特色,受到众多书法家、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的赞誉。
其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欧阳询楷书注重笔划的精致,以细腻而又细腻的笔画而受到赞誉,每一笔都要细腻而又有节奏,每一笔都有张力,大概是在唐朝书法发展史中,呈现出最精美的书法特点。
第二,欧阳询楷书强调结构的稳固,把书写的字体排列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书面看起来更加雅致,它的对称性也必须保持良好。
第三,欧阳询楷书强调了抑扬相间,其书法形式多以抑扬相间来表现,抑扬相间有助于保护书法艺术的层次性,使整个书法作品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第四,欧阳询楷书强调轻笔抒情,楷书特点之一就是注重情感表达,把对书法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书写者的情感等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使书法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
欧阳询楷书是中国文字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他始终是人们所崇拜的书法大师,他的作品也为中国书法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欧阳询楷书作为中国书法的经典经典,它的特点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认可和喜爱,正是因为它能够融合流派特色,精致优美、笔型流畅,结构稳固,思路清楚,笔画坚实彻底,抑扬相间,轻笔抒情,给人们一种古朴清新、空灵宁静的视觉享受。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讲解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75c8a7e376baf1ffc4fadd3.png)
欧阳询善正书、行书。尤其 正书,对后世影响较大。笔力刚劲, 笔画方润,给人爽利精神之感觉, 被誉为“欧体”。其楷书代表作主要 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 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 等等。
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 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文,欧 阳询书。碑立于唐贞观五年 (公元631年),楷书35行, 行书33字。原石久佚。
章法
章法是整幅字的编排布局的方法。是书 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 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 构图美。欧体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 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斗方 册页、手卷、条屏等。一幅完整的作品无论 采用何种形式,何种字体,它包括正文、落 款、印章三个部分。章法是一幅作品的灵魂 。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9/6/9
2019/6/9
2019/6/9
2019/6/9
2019/6/9
结字法
2019/6/9
结字法是一个字的点画安排与形势布置的 方法。结字又叫间架结构。书法初学者字写 不好绝大多数问题是出在结字上,结字不好, 根本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结字的基本规律并 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检查个人的书写。结字 无非是如何处理好字的变化与和谐关系。经 过一段时间训练,把结字处理得工整美观不 太难,结字有韵味、耐看却难。
印章有朱文、白文和朱、白相间三种视具体情况使用。如
横披、手卷、匾额、榜书等,可盖在署名的左边。一般用 朱、白两枚姓名章,加起首章。 名章大小要与款字相协调,印不能与款字等同,约占款字 的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为宜。 2、闲章 主要起衬托、装饰作用。内容多为警句、格言、成语、诗 句,主要表达书者的情怀的感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起首章。多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一般盖在作品 第一行第一、第二字之间的右侧。 (2)压角章。多为斋馆和籍贯的方形章,或用腰圆形和扁 方形章。绘画多盖在左下角,书法多盖在右下角,起到稳 定重心的作用。 (3)腰章。竖幅尺幅比较长,可盖在第一行一半偏下。
欧楷点画的写法
![欧楷点画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44ba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6.png)
欧楷点画的写法欧楷是一种饱满而有力的书法字体,其笔画特点清晰,筆劍相错,给人一种优雅、稳重的感觉。
在写欧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笔画的顺序、方向和力度,以及整体结构的平衡和美观。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欧楷的点画写法,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在写欧楷的点画时,首先需要了解欧楷字体的基本结构。
欧楷的字形大多呈方盖形,上下舒展,横画相对较短,竖画相对较长。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和线条的粗细,加以取舍使之显得和谐美观。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欧楷字体的点画写法:1.横:横笔画通常用来连接、分隔其他笔画,起到平衡结构的作用。
横的写法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般粗细适中,长度根据字形长度适当调整。
2.竖:竖笔画是欧楷字体中最重要的笔画之一,它能给字体带来饱满和稳重的感觉。
竖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一般笔画的粗细比横稍粗,长度根据整体结构适当调整。
3.撇:撇是一种斜向上的笔画,起到连接字体的作用。
它可以从左上方开始,由右下方向上写出来,也可以从右上方开始,由左下方向上写出来。
撇的长度一般较短,粗细适中。
4.点:点是欧楷字体中最小的笔画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笔画。
点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字形和结构来确定,一般放在字的上方或者下方。
点的大小要适中,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字体的整体美观。
5.钩:钩是一种向上或向下弯曲的笔画,用来修饰字体的结构和造型。
在写钩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和角度,力度过大会显得僵硬,角度不对也会影响字体的整体美感。
6.捺:捺是一种向下弯曲的笔画,类似于撇。
在写捺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和角度,力度过大会显得僵硬,角度不对也会影响字体的整体美感。
除了上述基本的点画写法,还有许多其他的点画组合形式,如竖弯钩、竖弯撇等,具体的写法可以根据字体的结构和要求进行调整和选择。
欧楷的点画写法需要反复练习,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实践,才能掌握其要领和技巧。
总之,欧楷点画的写法需要注意笔画的顺序、方向和力度,以及整体结构的平衡和美观。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探索,我们可以逐渐掌握欧楷的点画写法,写出美观、饱满的欧楷字体。
欧体楷书临摹
![欧体楷书临摹](https://img.taocdn.com/s3/m/e42c7c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f.png)
欧体楷书临摹引言欧体楷书是指受到欧洲文字书法影响,结合中国楷书特点而形成的一种书写风格。
当欧洲文化传入中国时,一些中国文人开始借鉴西方字体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汉字书法中。
欧体楷书的特点在于扁平的笔画、明亮的线条,给人一种协调美感和现代感。
本文将探讨欧体楷书临摹的方法和技巧。
欧体楷书的特点欧体楷书是在传统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拥有独特的特点。
要想成功临摹欧体楷书,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字体结构欧体楷书的字体结构与传统楷书有所不同。
在欧体楷书中,字体的笔画更为扁平,而且线条更加明亮。
这使得字形在纸面上呈现出现代感和科技感,给人一种时尚和美观的印象。
2. 笔画特点欧体楷书的笔画特点很明显。
相比传统楷书,欧体楷书的笔画更加直线、粗细不一,并且笔画的转角更加锐利。
这种清晰而有力的笔画使得字体在空间中有更强的对比度,给人一种有力和稳定的感觉。
3. 布局和排版欧体楷书在布局和排版上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与传统楷书相比,欧体楷书的排版更加紧凑,字体之间的间距更小。
这种紧凑的排版使得整个作品更加整齐、统一,给人一种有秩序和规律的印象。
了解了欧体楷书的特点之后,接下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欧体楷书临摹的步骤和技巧。
遵循以下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临摹欧体楷书:1. 研究书法作品在开始临摹之前,我们可以研究一些优秀的欧体楷书作品。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欧体楷书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也可以借鉴一些优秀作品的笔画结构、字形设计等。
2. 初步稿初步稿是欧体楷书临摹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在稿纸上按照欧体楷书的风格勾勒出字形的轮廓。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我们对字形的结构和形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为后续的临摹做好铺垫。
3. 逐字临摹在初步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逐字地进行临摹。
在临摹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并尽量准确地还原到纸上。
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风格进行调整和创新。
4. 整体布局在完成逐字临摹之后,我们可以对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和完善。
欧楷中点的妙用
![欧楷中点的妙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5ea92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6.png)
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但要学习书法读贴和临贴是必不可少的唯一途径!欧楷更以其平正中见险绝而成为“正书第一”,“能令王者屈膝”。
下面笔者略谈一下欧楷中“点”的几种变化与妙用。
一,均匀布局,似漫天细雨绵绵不断滋润大地,如雨字和带雨之字
二.撇捺缩短,演化为点,更显妙处。
这种用法多用在横长竖短之处。
三,横似变点,更显灵动
四,竖亦变点,点可变竖,相互转化,妙用无穷。
五,三点水之点相互呼应,中间之点多为凌厉之态,也有圆润之时,如“池”
六,托底之点要有变化,彼此照应
七,或长或短,或尖或圆,皆因字势,或文章之字避免重复或死板而为之
八,“忄”旁,注意因字而变
九,多点组合,要注意格局和气势!
以上只是本人习字过程中的一点感悟,与大家分享,下面是習作。
楷书的点画特征
![楷书的点画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80425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d.png)
楷书的点画特征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基本字体,其点画特征是指在书写楷书时所使用的笔画形态和笔画顺序。
楷书的点画特征十分重要,它对于书法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楷书的点画特征分为四个方面:
一、用笔有力:楷书用笔有力,笔画的粗细、长短和宽度变化都要突出。
二、起笔有劲:楷书的起笔有劲,将笔尖由纸上向上提起,迅速落下,起笔的力度决定了笔画的粗细和长度。
三、运笔流畅:楷书的笔画要流畅,笔画之间的转折要自然,不要生硬。
四、收笔有韵:楷书的笔画到结尾时,要有收笔的节奏感,落笔时力度递减,使笔画有优美的韵味。
以上就是楷书的点画特征,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提高楷书书写的艺术水平和技巧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年 %% 月 ! ! ! 第 "& 卷 增 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西安) ! ’()*+,- (. /)*012* 34)5,06(+ (. 71,,+86 9(*:,- ;+6<2*=60>
! !
! 9(<?, "##$ ! @(-? "& ! 7)A?
楷书点画书写及其在临摹中的重要性
解, 更应从理论这一层面进行解释、 阐述, 总结书法 的奥妙所在。两者同时并重, 书法学习者才能受益 匪浅。 《 八诀》 中的这八个口诀从理论与实践的双 重角度上指明了点画书写时的要领, 临摹欧阳询楷 书, 必须结合理论学习, 并用于实践中, 从而相互作 用, 相互影响。
二、 欧阳询楷书中点画与字形 结构的紧密联系
折中。心眼准程, 疏密欹正。筋骨精神, 随其大小。不 可头轻尾重, 无令左短右长, 斜正如人, 上称下载, 东映 西带, 气宇融和, 精神洒落, 省此微言, 孰为不可也。 ” 在 这里, 欧阳询从作书前的精神准备、 执笔方法、 书写意 境到结构原则与墨色的掌握; 从肥瘦刚柔的控制, 总体 布局的原则, 到各种结构的要领等, 简炼而又全面地概 括了所有作书的道理。 自从毛笔的出现, 这时期的人们几乎每天用毛 笔书写, 并用来记录大大小小的事件。现在毛笔被 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在练习和创作中使用。现代人 以硬笔书写, 对于毛笔的熟练程度自然难以胜过古 人, 这也是难以创造出优秀书法作品的客观因素之 一。现代人在临摹时会出现很多的疑问和不解, 总 感到眼手不和, 不能得心应手。因此, 只有把实践 与理论相结合, 从更多的层面进行书法学习, 才会 有突破性的进展。 学习楷书应该先掌握字形的整体结构, 对点画 在字形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孙 过庭 《书谱》 之中讲到 “真以点画为形质, 使转为情 [% ] ( GBF) 性” , 指的 是楷书依靠一 点一画集结而为 形 体, 以运笔转折来表现它的情趣。字, 首先要结构 准确才能谈及其中蕴含的情趣, 因此点画在楷书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 书写楷书时点画的 准确、 严谨、 生动是字形结构美观得体的关键性因 素。临摹时不仅要注重对书法直观性、 视觉性的了
! ! 一个完整的字形由不同的点画组成, 一点一画 的关系都决定着一个字的形状, 如同整体与局部的 关系。楷书是以一点一画集结形成, 强调点画与字 形之间的关系, 其中也蕴涵着一定的哲学思想。 欧阳询的 《九成 宫醴泉铭》 体现出 字体严谨、 法度森严的书法理念, 强调一点一画的书写不能有 丝毫偏差, 书法学习者对于字形的准确把握需从点 画的变化中细细领会。例如: “ 之” 字, 由 “、 ” “フ” “ ” 三笔组成, 三个笔画在字形中的不同位置, 笔 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 个个笔画的运笔特征, 笔画 左右上下之间的趋势都由 “、 ” “ フ” “ ” 这三个 笔画的变化、 位置所决定。因此, 书法学习者就必 须通晓一点一画的特点、 变化, 全面深入地去探究 其中的特点。又如: 几个笔画一起书写所构成的字 形, 各个笔画之间有着不相同的特点; 几个点一起 排列, 如 “学” 、 “ 海” 等字中, 每个点的体势迥然 有 别, 非常优美。一点一画形成一个完整的字, 笔画 不同, 但又 不相互 抵触。 在 《 九成 宫醴泉 铭》 中 “ 以” 字无数个, 每个 “ 以” 字都有所区别, 这种区别 来自于组成字形中点画的不同, 每一字形的变化取 决于点画的不同, 整篇字形的变化取决于字与字之 间的不同。掌握了点画之间的变化写起来便得心 应手。当然, 局部的点画运用对字体结构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 整个字形的总体把握对组成字形的 点画形成了一个总框架, 点画在其中才不会难于掌 握。因此, 楷书中点画是局部, 字形是整体, 全文中 每个字是局部, 通篇又是整体,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体现了点画与字形之间所存在的自然规律和艺术 规律的辩证思想。因此, 一个又一个局部的协调形 成一个完整的效果, 并且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 — —以欧阳询楷书为例
张! 菡
(陕西师 范大学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助教! 西安 B%##$")
摘! 要: 楷书依靠一点一画集结而为形体, 以运笔转折来表现情趣。如果没有字形结构的准确和生动, 就谈不上如 何表现它的情趣。欧阳询楷书的字形特征险峻严谨又不失秀美生动, 临摹时应该从点画入手, 才能掌握结构传达其情 趣。有鉴于此, 本文拟从欧阳询 《 八诀》 出发,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楷书点画的内涵与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楷书 ; 点画; 《 八诀》 ;临摹; 欧阳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D E &F"$ ("##$ ) 7)A? E #%D" E #" 收稿日期: "##$ E #F E "#
! ! 楷书依靠一点一画集结而为形体, 以运笔转折 来表现情趣。如果没有字形结构的准确和生动, 就 谈不上如何表现它的情趣。欧阳修楷书的字形特 征险峻严 谨又不失秀美 生动, 临摹时应 从点画入 手, 才能掌握结构传达情趣。本文拟从欧阳询 《八 诀》 出发,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楷书点画的内涵 与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一、 欧阳询 《 八诀》 中对点画书写法则 的归纳与阐述
! ! 《八诀》 又称作 《八法》 , 传为欧阳询所作, 主要 讲述了 八种 楷书 点画的 书写 口诀。第一 种, “、 ” “如高峰之坠石” ; 第二种, “ ” “似长空之初月” ; 第三种, “一” “ 若千里之阵云” ; 第四种, “ ” “ 如万 岁之枯藤” ; 第五种, “ ” “劲松倒折, 落挂石崖” ; 第六种, “フ” “ 如万钧之弩发” ; 第 七种, “ ” “利 剑截断犀 象之角牙” ; 第八种, “ ” “ 一被常三过 [ %] ( GF) 笔” 。欧阳询对这八种楷书点画以口诀生动 归纳阐述出 其书写的基本法则。在 《 八诀》 之后, 欧阳询又总结了作书要求与方法: “ 澄神静虑, 端己 正容, 秉笔思生, 临池志逸。虚拳直腕, 指齐掌空, 意 在笔前, 文向思后。分间布白, 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 彩, 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 瘦则露骨, 勿使伤于软 弱, 不须怒降为奇。面停匀, 八边具备, 短长合度, 粗细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