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心理辅导的12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学生心理辅导的12种方法
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论部主任、徐汇区教育学院高级教师姚鑫山,总结出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
一、聆听法
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含耳闻与目睹。
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言语,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
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
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公平相处,热情接待。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
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听来访者发言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
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舞对方讲下去的反响,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发言。
在听对方的发言时,咨询者自己的感情和体态言语也要与对方相适应。
如对方快乐,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
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
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二、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似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
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
〞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损害太大了?〞
三、认知法
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
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排除了。
这种改变认知结构
的方法,就是认知法。
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一般的个别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峻损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
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
如来访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去考中专、职校或从业,假设肯定想上大学,不如考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不是照样可以进大学,何必非考上一般全日制的大学呢?
五、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异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
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
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言语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
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信任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
六、松驰法
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渐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言语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
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
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依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
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
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
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
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
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解杂念,呼吸平稳,入静。
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
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七、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渐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响的刺激源的方法。
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假设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
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卷子。
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
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
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
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排除了。
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
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八、厌恶法
厌恶法是使外界刺激与来访者的变态行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条件反射,这主要用于医治那种有社会危害性的心理障碍,如性变态。
咨询者可指导来访者,当自己一有“坏〞念头时,就用像皮筋弹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坏〞念头与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有“坏〞念头,就感到手痛,以此来戒除恶习。
这种方法,肯定要在来访者本人有克服这个心理障碍的迫切心愿时,才能进行。
九、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X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
外的心理过程。
疏泄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其痛哭一场。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说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哀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
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援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
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闷或悲哀。
第三,可向报刊或自己信托的有关机构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咨询室也是一种很好的疏泄园地。
十、领悟法
领悟法又称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钟友彬等创立。
钟友彬认为,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幼年时无意识的创伤体验,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严峻的情绪刺激、剧烈的惊吓等,由此产生的焦虑为初级焦虑。
成年人处在困境中或受到严峻的心理创伤而产生的焦虑,为次级焦虑。
次级焦虑经过心理机制的加工被变成种种神经性的病症,但当事人本身并未意识到。
所谓领悟,就是通过当事人对病因的回忆和咨询者的解释,使当事人醒悟到发病的根源,从而治好他的心病。
十一、鼓舞法
鼓舞法是指激发一个追求某些既定目标的情愿程度的技术,包含激发动机、鼓舞行为、形成动力等因素。
咨询者要紧密注意来访者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这个闪光点,鼓舞它燃烧起来,以挖掘来访者的心理潜能。
鼓舞要讲究方法,它要求咨询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明确的目标、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
激发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唤起被鼓舞者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入,并制造条件让其成功。
十二、突破法
心理上的突破法是指人类为制造成功的人生,调整不健康的心理防备机制的措施和技术,其目的是建立新的合适自己健康开展的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