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运动 (自转和公转) 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高而递减;
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N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二、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
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表1.2
积相等。第三定律:任何两个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半长
径立方成正比。
自转和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轨道 速度
自转
公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转运动
自西向东(南极,北 自西向东 极)
23小时56分4秒为一 365天6时9分10秒 =
恒星日
1恒星年
赤道面
黄道面
角速度 :15度/小时 角速度:10
1.3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与公转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自西
向东
地球自转的具体分析
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 近
•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
a、 从北极上空看:
变式训练2: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电影《2012世界末日》是根据古玛雅人预言拍摄
的,故事预言世界末日为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运动 意义的综合判断。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 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分析太阳直 射点的全年移动规律,利用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和 远日点的关系判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结合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极昼极夜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第(1)题,12月21日接近冬至 日,故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选④位 置。
线速度:
线速度:30km/s
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 画自转的方向和公转图,并做简单解释
【真题2】 (上海)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 轨迹示意图,回答(1)~(2)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 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 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 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
的 地 方 时 是 ______6_:__2_4______ , 北 京 的 日 期 是
____6_月__2_3_日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
__东__二__区到东十二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西__略_偏__南__方向移
【思维过程】 第(2)题,此题难度较大。从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 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为顺时针可知,太阳直射点从 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 太阳直射点已经绕地球运动两周,即可知用时为48 小时,在两天期间,靠近远日点(7月初),则可知地 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逐渐减小,地球 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缩小,B点的正午太阳高 度逐日增大。
•
b、 从南极上看:
• 2、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 3、地球自转速度 :15度/小时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 角速度都相等
读图1.19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
角速度的关系?
旋转半径小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线同,速线度速小度随纬度的
(2)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1°。
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 线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约30㎞/S
补: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开普勒三定律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解释
普勒三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并总结出的行星运动所遵循的定
律。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
点上。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联线所扫过的面
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4_8___小时。期间,地球公
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增_,大角速度逐渐________,
地球减上小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___,B点的
正午缩太小阳高度逐日________。
增大
【思维过程】该题主要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黄赤交 角及其影响。准确读图,明确图示中有关“虚线、点 线”的意义→把握“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 移动轨迹”及其相关信息→调用所学地球运动的相关 知识→结合设问得出结论。第(1)题,6月22日当太阳 直射点位于A点(160°W)北回归线上时,即为12时, 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24,20°E的地 方时为0时,即为新的一天,与北京日期相同,所以 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东二区到东十二区。
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N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二、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
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表1.2
积相等。第三定律:任何两个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半长
径立方成正比。
自转和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轨道 速度
自转
公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转运动
自西向东(南极,北 自西向东 极)
23小时56分4秒为一 365天6时9分10秒 =
恒星日
1恒星年
赤道面
黄道面
角速度 :15度/小时 角速度:10
1.3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与公转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自西
向东
地球自转的具体分析
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 近
• 1、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
a、 从北极上空看:
变式训练2: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电影《2012世界末日》是根据古玛雅人预言拍摄
的,故事预言世界末日为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运动 意义的综合判断。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 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分析太阳直 射点的全年移动规律,利用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和 远日点的关系判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结合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极昼极夜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第(1)题,12月21日接近冬至 日,故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选④位 置。
线速度:
线速度:30km/s
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 画自转的方向和公转图,并做简单解释
【真题2】 (上海)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 轨迹示意图,回答(1)~(2)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 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 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 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
的 地 方 时 是 ______6_:__2_4______ , 北 京 的 日 期 是
____6_月__2_3_日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
__东__二__区到东十二区。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西__略_偏__南__方向移
【思维过程】 第(2)题,此题难度较大。从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 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为顺时针可知,太阳直射点从 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 太阳直射点已经绕地球运动两周,即可知用时为48 小时,在两天期间,靠近远日点(7月初),则可知地 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逐渐减小,地球 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缩小,B点的正午太阳高 度逐日增大。
•
b、 从南极上看:
• 2、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 3、地球自转速度 :15度/小时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 角速度都相等
读图1.19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
角速度的关系?
旋转半径小
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线同,速线度速小度随纬度的
(2)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1°。
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 线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约30㎞/S
补: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开普勒三定律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解释
普勒三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并总结出的行星运动所遵循的定
律。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
点上。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联线所扫过的面
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4_8___小时。期间,地球公
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增_,大角速度逐渐________,
地球减上小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___,B点的
正午缩太小阳高度逐日________。
增大
【思维过程】该题主要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黄赤交 角及其影响。准确读图,明确图示中有关“虚线、点 线”的意义→把握“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 移动轨迹”及其相关信息→调用所学地球运动的相关 知识→结合设问得出结论。第(1)题,6月22日当太阳 直射点位于A点(160°W)北回归线上时,即为12时, 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24,20°E的地 方时为0时,即为新的一天,与北京日期相同,所以 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东二区到东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