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影像学评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在:
分类—过去VS现在
影像检查技术
➢ 常规CT和MRI
• 最常用 • CT测量Hensson脑室指数(尾状核层面双侧侧脑室前角间距与颅骨内板间距之比)(成像质量
欠佳、易误诊、难以鉴别脑积水的类型)
• MRI可以评价间质性水肿情况(不能很好显示脑室系统细微结构,对细微脑脊液的增减很难准确反映)
➢ 孟氏孔/室间孔梗阻
• 多见,引起一侧脑积水 • 异常膜性结构、囊肿、肿瘤等
➢ 第三脑室梗阻
• 少见,肿瘤、囊肿、Galen静脉瘤
➢ 中脑水管梗阻
• 幕上脑室系统扩大,第四脑室正常 • Cine PC序列无脑脊液流空现象
➢ 第四脑室入口梗阻
• 上髓帆粘连 • Cine PC、3D-CISS
➢ 第四脑室出口梗阻
• 正中孔、外侧孔膜性结构 • 3D-CISS
➢ 枕骨大孔处梗阻
• 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等 • 可并发颈静脉孔水平大脑静脉回流受阻
M,39y,左侧额叶、鞍旁表皮样囊肿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积水
2018-3-31
2018-4-2
2018-4-3
2018-4-5
2018-4-7
2018-4-15
2018-4-5
2018-4-7
2018-4-15
2018-6-30
2018-8-15
F,62y,头晕2年
影像表现
➢ 基底池梗阻
• 脑脊液到达蛛网膜下腔最主要的通路 • 梗阻引起交通性脑积水 • 影响神经内镜手术疗效
➢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前评估
• 侧脑室及孟氏孔大小、第三脑室宽度、与乳头体相关的基底动脉位置、脑室与基底池 内膜性结构及颅底结构异常
张期低信号,其流速和流量均下降 • 完全梗阻:不能区分中脑水管和周边组织,也观察不到脑脊液的流动 • 交通性脑积水:中脑水管流量可达正常人的10倍,流速明显增快 • 在一个心动周期内,造瘘口处脑脊液流量>75mm3的患者,其脑积水症状均会改善
CinePC序列
一个心动周期内通过中脑水管的脑脊液,将水平线下方和上方区域积分获得收缩期及舒张 期脑脊液流量,正常情况下差异不超过5%
影像检查技术
➢ 3D-SPACE/CUBE
• 采用可变翻转角回聚脉冲、小角度回聚脉冲在信号中引入刺激回波成分,故成像分辨 率和对比度非常高
• 3D-CISS及3D-SPACE比较发现二者在脑室和脑池系统的现象无区别,但在海绵窦细 微结构的显示上3D-SPACE优于3D-CISS序列
影像表现
➢ 常规CT/MRI
2018-6-30
2018-8-15
M,46y,鞍上、三脑室颅咽管瘤致梗阻性脑积水
2018-3-31
2018-4-2
2018-4-3
2018-4-5
2018-4-7
2018-4-15
2018-6-30
2018-8-15
F,31y,中脑水管狭窄致梗阻性脑积水
2018-3-31
2018-4-2
2018-4-3
➢ DWI及DTI
• 脑积水患者胼胝体膝部的ADC值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的MD值、 FA值和胼胝体压部的RA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脑积水的特征性表现
• 相同区域高ADC值可能与术后较差的预后相对应
影像检查技术
➢ MRS
• 脑萎缩:脑室旁白质NAA/Cr、NAA明显降低,Lac(-) • 脑积水:脑室旁白质NAA/Cr、 NAA(-), Lac升高
影像检查技术
➢ 3D-CISS/3D-FIESTA序列
• 超薄层扫描,利用重T2WI的效果使含脑脊液的组织、器官显影,增强了脑组织与脑 脊液信号的对比
• 可以显示脑室和脑池系统内的导水管隔膜、室间孔隔膜、Liliquist膜或者由于病变产 生的膜性结构
• 术前了解三脑室底厚薄、基底动脉的位置,判断造瘘的难度、避免损伤基底动脉 • 为判断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以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现在:
• 吸收:中枢神经系统表面 • 中枢神经系统微血管的静水压和渗透压才是间质液与脑脊液形成的决定因素
分类—过去VS现在
➢ 过去:
• 脑脊液动力学:交通性(非梗阻性)、非交通性(梗阻性) • 脑脊液蓄积部位:脑内(脑室系统)、脑外(蛛网膜下腔) • 临床发病过程:急性(<1w)、亚急性(1w~1m)、慢性(>1m) • 病因:先天性、后天性 • 影像学:单纯性、继发性、代偿性 • 病理生理:高压力性、正常压力性、脑萎缩性 • 年龄:儿童、成人
梗阻水平 孟氏孔/室间孔水平
中脑水管 正中孔和外侧孔
病因
梗阻原因
先天性狭窄、TORCH感染、出血、脑室内囊肿(胶样囊肿、脉 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中枢神经细胞 瘤、邻近组织内的肿瘤(胶质瘤、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等)
➢ PWI
• 脑积水患者在脑脊液引流或者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血流量、负增强指数(NI)有明显 变化
• 与脑室扩大的非脑积水患者相比,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室周围的rCBV明显减低,对 于鉴别诊断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有较好的帮助
影像检查技术
➢ CinePC序列
• 对流动组织敏感,无创性的显示脑脊液的细微流动 • 比较精确的测定脑脊液的流速、方向和流量 • 中脑水管不完全性梗阻:中脑水管CinePC序列图像上可见脑脊液收缩期高信号和舒
• 胼胝体拉长、变薄、移位 • 皮层脑沟消失 • 脑室扩大 • 第三脑室隐窝扩大:视隐窝、漏斗隐窝尖角变钝,隐窝扩大、消失(鉴别脑积水和脑
萎缩最可靠征象) • 侧脑室颞角扩大:与外侧裂不成比例扩大 • 侧脑室周围间质性脑水肿 • 脑脊液流空信号消失
F,28y,突发头痛2天,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影像表现
➢ 现在:
• 脑脊液生理异常所致的脑室异常扩张(强调脑积水产生的原因是脑脊液正常生理发生改
变)
定义—过去VS现在
➢ 脑脊液生理异常的原因
• 产生过剩 • 循环障碍 • 吸收不良
脑脊液动力学—过去VS现在源自➢ 过去:• 产生:侧脑室脉络丛 • 侧脑室 三脑室 四脑室 • 吸收:蛛网膜下腔颗粒
脑部蛛网膜下腔 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积水的影像学评估
Zzzzzd
定义—过去VS现在
➢ 过去:
• 任何颅内脑脊液容量的增加(简洁) •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从产生到吸收整条循环通路上发生障碍,其结果导致脑
室系统扩张(强调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 • 颅内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的脑脊液异常积聚,使其一部分或全部异常扩大(注
重脑脊液异常积聚造成的脑室扩大,未涉及脑积水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