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本诗从描写的内容看,应是一首:伤感 离别的爱情诗。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 暗指 对情人的思念。
主题:
表现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 缠绵的相思之苦,以及对爱情 至死不渝的忠贞和对美好愿望 的追求。
理解性默写:
1.《无题》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写出了相 聚的不易,别离的辛酸。
2.《无题》中“ 东风无力百花残”写伤别之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难:
①两个“难”字:第一个是相见机会困难,第二个 是痛苦、难受的意思;
②表现了离愁别绪和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
(2)“东风无力百花残”
①借景抒情,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 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
②景物描写,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以及环境(百 花凋谢),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 (3)“残”,是“凋零”的意思,烘托了人物凄 楚的心情
为探看”运用青鸟,蓬山的神话传说,寄
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情深意长。
9.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
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和九死不
悔的爱情追求。
6.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 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7.《无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
觉月光寒”诗人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 象对方的相思之苦。
8.《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
无题
——李商隐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诗 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又号樊 (fán)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 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为朦胧 诗鼻祖。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尤其 写一些爱情诗。
背景
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 的妻子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写给对 方的一封复信。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 看”
①用典,借代
②这句诗的意思:好在蓬莱山离这儿不算 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 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③用“蓬山”“青鸟”两个典故,分别表 达了相见很难和期待双方互通音讯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苦苦苦相思,期待互通音讯的 愿望。
1.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 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 吗?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A.“应”: (1)“应”是估计、料想的意思, (2)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3)表现了思念之深。 B.“寒”: (1)“寒”是寒冷、凄凉之意,一语双关, (2)渲染了凄清寒冷的环境,烘托出了悲凉伤感的心 境, (3)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深沉感伤和悲凉凄楚的 思想感情。
人偏逢暮春,借暮春景色,进一步表达人世
遭逢的深深感伤。
3.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
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
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5.《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用了比喻、双关、谐音、象征手法
(2)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 烬,蜡泪才会流干。
(3)“丝”谐音“思”一语双关,暗指对情人 的思念;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用春蚕吐丝,蜡 炬成灰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难舍难分,至死不 渝的感情。
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 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 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 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 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2.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 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 说说你的理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 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 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