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武艺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纾武艺考
一顶瓜皮小帽,一副圆框眼镜,一袭黑色长袍,清癯的面容下,一副
瘦弱之躯藏着一个倔强的灵魂,遗世而独立—这大概就是世人所熟知的近
世一代古文大家和著名翻译家林纾的形象了。

而作为一位任侠好义、挂剑
空垄、精于拳术的武林人士,林纾所阅历的江湖险恶、武林争斗,就不大
为人所知了。

林纾〔1852-1924〕的一生,可以说有着几分传奇的味道。

林纾原名
群玉,幼名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笔名冷红生,自号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作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在清末民初译介了种
类繁多的西方文学著作,为新思潮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他
能诗善画,生平著述很多,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
《畏庐诗存》行世;传奇那么有《蜀鹃啼》《合浦珠》《天妃庙》;笔记有《技击余闻》《畏庐琐记》《畏庐漫录》等;小说有《金陵秋》《官场新
现形记》《冤海灵光》《劫外昙花》《剑胆录》《京华碧血录》等。

其文
辞之典雅,著述之丰富,可谓中国最后一位古文家。

我之所以对他有兴趣,完全是因为他的那部笔记体作品《技击余闻》。

对于一位曾致力于科举入仕的清朝文人,而有兴趣于技击之类的末技,相
对而言可谓凤毛麟角。

这部《技击余闻》所记大都是闽中拳师的轶闻琐事。

学者钱基博读过之后,也写了一本《技击余闻补》。

他在序言中说:“今
春杜门多暇,友人有以林侯官技击余闻相贻者,叙事简劲,有似承祚三国,以予睹侯官文字,此为佳矣。

爰撰次所闻,补其阙略,私自谓佳者决不让
侯官出人头地也。

甲寅〔1914〕中春记此。

”这算是此著之影响了。

但钱
基博纯粹是一位学者,对武学并无切身体会,他所补之文,纯属想象丰富
情节曲折的传奇小说,而不如林著之真切肯綮。

林纾出生于福建。

这是一个民风彪悍、崇文尚武之地。

福建南拳门派
林立,历史悠久而传播广泛,在林纾的生活中,出现武人的身影是再自然
不过的事。

而林纾在青少年时代接触并习练的武艺,又属于哪一种呢?翻
开《技击余闻》第一篇,记述的就是他的武学师父“方先生”:方先生世培,福清之茶山人,练拳技二十年,法曰纵鹤,运气周其身,又聚周身之气,透双拳而出,出时作吼声,久久那么并声而无之,但闻鼻
息出入。

手分金木火水土,中唯水手出时,中者如中恶,而身已飞越寻丈
之外。

……
贯市李某,以事客闽中,亦寓道山山楼,能运单剑,云合鸟逝,先生
亟赏其技。

李不审先生之能,乃侈言曰:“余走遍天下,匪特剑术,即拳
勇亦无出吾右。

”先生徐起言曰:“客负绝技如此,能否与秀才一试?”
客曰:“此宁弗可者。

”那么去其外衣,短衣附体,胸前密钮三十许,起
喉际至于脐下,此朔方勇士衣也。

先生乃常服,一合,而李某已中先生水手,腾掷丈余,匍匐不即起,那么疾走入室,余以为取剑也,目先生趣备之,先生笑而不答。

寻见李某已负袱带剑,疾走下山而去。

……
先生平居雅重余,恒自谓欲参军塞外,顾以不得人而事,终隐于茶山
而卒。

卒时年五十四。

先生所赠余长剑,曾镌名藏之家。

此文所叙故事颇长,这里仅选录几段,管窥而已。

所叙之事皆林纾亲见,并无虚构。

方先生还赠林纾一柄长剑,足见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照武林的规矩,所谓宝剑赠英雄,能赠予宝剑的,要么是同道知己,要么
是师徒之间作为信物。

以林纾与方先生的年龄辈分以及武学成就来看,当
属后者。

由此可见林纾所习武艺当为纵鹤拳,这从他的文字记述中也可看出,他对这门武艺是相当熟悉的。

作为南派鹤拳,在福建又分出纵鹤拳、飞鹤拳、鸣鹤拳、宿鹤拳、食
鹤拳等五种。

它们各有特点,却是同出一源。

纵鹤拳的“纵”也有写成“宗”字,这是因为方言的缘故,有“弹、抖、撞”之意,因此这派拳法
讲究弹抖之劲,这种弹抖之劲就叫“纵〔宗〕劲”。

其手法分金木水火土,此五行学说蕴含在拳理中,与北方内家拳形意门有相似之处。

文中提到方
先生用“水手”击败李某,这“水手”又有明暗两种,所谓“逢浪属水”,其弹抖之劲乍然而发,如海浪翻涌,锐不可当。

明手用拳而暗手用掌,变
化只在瞬间。

据《福建武术史》〔林建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年〕记载,纵
鹤拳始创人方徽石〔1834-1886〕,字世培,福清县茶山人,出身书香门第,幼敏而好学,尤嗜技击,苦练拳技二十余载,得白鹤拳之真传,因见
鸪鸟栖枯树之梢,鸪鸣时树枝颤抖,悟出气的作用;见虾弹跃于水悟得身
法弹力;见狗抖落身上水的动作,悟其阴柔颤抖之劲,于是将所学之鹤拳
加以改良而成“纵鹤拳”。

这位创始者即林纾笔下的方先生,林纾向他学
艺当在一八七○年左右,当时方先生正值壮年。

其门人较有声于武林的有
王陵、唐依鹤,程学琛,林孔培、蔡道年,子方永华,侄方永苍等。

《福
建武术史》亦将林纾写入其门徒之列。

林纾在他的门下弟子中大概是唯一
著名的文人。

据该书介绍,武学大师王芗斋先生于一九一八年云游福建,
曾与其时已成纵鹤拳名家方永苍交手,竟四胜六负,因而对纵鹤拳极为赞赏,生前特别交代门徒,以后遇见纵鹤拳门人,不可轻敌。

此时林纾已在
北京定居,大概未闻其详,否那么定会将这不可多得的材料写入书中吧?
那位在《技击余闻》中与林纾交谊深厚的“从子竹铭”即方永苍否?尚有
待考证。

林纾的笔下,武林有名家,也有隐士,比方菜佣王趡,我且再引一段
关于他的记述:
菜佣王趡者,年亦七十许,长日寡言笑,伛而长髯。

余家贫,辄就趡
买蔬菜充午膳,而趡称余愿。

余久闻趡能武,那么稍稍请示武技,趡不可曰:“童子安用此?技弗良者挫于人;技良,又足以死人。

人死,其祸一也。

童子又安用此。

”余诺而退。

越日,忽见趡行于道,有负巨杉者蹑趡后,以杉木抵趡,趡却立,那么又抵之。

趡曰:“汝将何为?”杉人曰:“我生平咸如是,汝如何者?”趡初不较,行数武忽大怒曰:“奴子敢尔!”杉人立下其杉扑趡,趡骤起一足,蹴杉人于寻尽之外。

杉人忽跪谢曰:“十年步先生后,今日乃得此法,此少林的髓也。

”拜已,负杉而去。

趡惘然如有失。

《技击余闻》不仅记录了这些武林名家的事迹,也讲述了一些江湖人
士比方江洋大盗、隐士高人、乞丐小偷甚至街坊邻人等各色人等的故事,
或传闻,或亲见,犹如一幅幅照片,照见了那个时代的社会。

它不同于史
书里的宏大叙事,却有史书所不及的民众真实生活形态,并展现了一种散
落在民间的尚武之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