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全国各地酒量的段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全国各地酒量的段子
1、北京人:
北京人没有过多的修饰,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瓶二锅头就能侃半天,劝酒时懂得甜言蜜语诱惑、花言巧语刺激、也懂得用豪言壮语自我抒情,最后灌得大家朦朦胧胧地醉成一片时,他自己自言自语,一直到醉醺醺倒头一睡大家不言不语为止。

2、天津人
天津百姓最爱白干,度数越高越起劲,配上一包酱杂样、大果仁、牛蹄筋喝的不亦乐乎,并非穷喝,更喜欢享受其中滋味。

3、河北人
河北人喝酒很讲究的是排场,意思是参加的人多多益善,一个人喝叫喝闷酒,两个人喝也不过瘾,非得三五成群,甚至召集一帮子人,喧天吼地。

酒的品种也不大讲究只要是纯粮白干就行。

4、山西人:
酒未喝完不上饭,一般情况下,主人敬的第一轮酒,客人不喝是不行的,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客人无论酒量大小,要接酒痛快。

山西人待客十分讲究礼节,主人要显示热情与隆重,故以满为敬,客人要以手护盅杯表示致谢,主人劝酒,客人要端起酒杯来轻抿一口以示礼貌。

5、内蒙人:
极力劝酒是内蒙古人的习惯。

内蒙人酒量虽大但喝酒人总数少,喝酒的规矩是按一定的顺序每个人提一次酒,“提酒”就是端着自己的酒表达自己的一
些意思和感情,每个人提完,大家杯中的酒都得喝完,多少人提酒,每人就得喝多少杯,轮一圈下来,大家差不多被搞定了。

6、山东人:
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喝个半斤八两,等酒席结束后,大部分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7、江苏人:
酒桌上流传这样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江苏小绵羊!这里的江苏小绵羊便指的是徐州人。

丰沛两县的人酒量直接可以和内蒙古大汉叫板,战斗力十分惊人。

徐州人喝酒喜欢一口闷,不管大杯小杯。

徐州人劝酒的功力也十分了得,目的就是喝倒对方。

不过大部分江苏人沾酒即倒,喜欢喝甜酒。

8、安徽人:
安徽人喝酒喜欢炸雷子,关于“炸雷子”有两种说法,一是把一小杯白酒沉到一大杯啤酒里然后喝,这种饮法比较独特,在家里面喝酒时多见。

二是指两杯相撞发出的“铿锵”响声,习惯是只要是听过响的,就得喝干喝净。

“炸雷子”这种本来盛行于安徽淮北一带的喝酒风格,现在则蔓延至全省很多地区,蔚然成为一种饮酒之风。

9、浙江人:
浙江地处沿海又是黄酒故乡,所以向来是葡萄酒和黄酒的消费大省,白酒消费相对较低。

浙江人喝啤酒都是海量,开始喝的时候,不是一瓶一瓶的拿开的,而是箱(6瓶),一般要喝个3、4箱才是兄弟。

10、福建人:
福建人里,每个地方喝酒又很不同,泉州人喝酒喜欢喝群酒,就是群PK,一堆人在一起分成2边,互相较劲;龙岩人喝酒,讲究单挑,今天就是我跟你的战场;厦门人喝酒很文明,只敢坐在小店门口喝个几瓶,点到为止。

11、上海人:
上海人喝酒讲究情调,上海男人喜欢喝小老酒。

上海是南北文化交汇地,因此喝酒也融合了南北的特性,上海的正规应酬场合,通常不上白酒,最多是啤酒、葡萄酒以及各种非酒精饮料。

即使劝酒也彬彬有礼,不强人所难,所以不会喝酒的人也无需惶恐。

1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人喝酒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身体强弱,坐在桌上就得一视同仁,一起拼酒,比酒量。

冰城哈尔滨有“啤酒城”的美誉,当地人的酒量常令外地人瞠目。

三伏天,两个小伙子能在酒馆喝一箱24瓶的啤酒,平常的如同喝白开水一般。

13、两广(广东和广西):
广东人性格比较含蓄,没有北方人那么粗犷,口味不及北方人重,喝酒不喜烈酒,洋酒在广东也是大行其道。

广东人喝酒,讲究随意,举杯相碰后由着自己的意愿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只要你自己觉得公平和心里过意得去,彼此就很少强迫。

14、湖北人:
湖北人极重感情,而且把喝酒看作是衡量友情深浅的试金石。

谓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胃出血”。

湖北人的酒量比不上山东人、东北人和河南人,但是湖北人喝酒很实在,特别是湖北人给别人敬酒自己
也喝这一点不同于北方人,这种劝酒的方式,一般客人不喝酒也会喝下去不少。

15、湖南人:
湖南人喝酒不需要理由。

总是拿着自己面前酒瓶里面的酒往别人的酒杯里面倒,开始的时候不喝酒,打死也不喝,到最后开始发飑,把别人都灌醉,不喝酒的人在桌子上话很多不停的策着别人喝酒,比较喜欢几个人围攻一个。

16、河南人:
请客的喝一杯,被请的最少就得喝三杯,这就是河南人喝酒的习惯。

更多的河南人是喝了酒以后不像其它省的人爱发酒疯,而是无论在哪儿喝多了,都要努力的回家,并且大部分人都能够自己回到家里,然后一头栽到床上呼呼大睡,至到酒醒。

17、江西人:
江西人整体不太能喝酒,整体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有一句顺口溜就能概括江西人喝酒的特点:喝一斤大步走(内蒙男人)喝一斤扶墙走(河南男人)墙走我不走(江西男人)。

18、甘肃人:
甘肃很多人都喜欢饮酒,但是在饮酒时能够注重文明、礼仪和娱乐,反对不文明的粗野行为。

在聚会饮酒时,敬酒者一般都要唱着祝酒歌给大家敬酒。

客人告别时,为表示挽留,并要敬上送别酒。

在吉庆场合,一般都不会强迫客人饮酒。

不会饮酒的人,只要说明理由,就可以少饮或者请别人代饮。

19、宁夏人:
宁夏人性格淳朴善良,为人正直,讲原则能喝酒的不多。

酒场上,也讲究酒规。

与人交往看重人品,喝酒还讲酒品。

宁夏人喜欢用枸杞泡酒,宁夏喝酒高手多集中在银川、盐池。

20、青海人:
青海人善饮,豪饮,这在全国是小有名气的,婚丧嫁娶喝、添人进口喝,百岁满月喝、升官发财喝、乔迁搬家喝、动土上梁喝、耕地播种喝,开镰收割喝,朋友聚会喝、迎来送往喝、逢节遇假喝、初一十五喝,万事具备喝、只欠东风喝,愁眉不展喝,喜上心头喝,春来踏青喝、夏日乘凉喝、秋逢阴雨喝、东飘雪花喝。

21、新疆人:
新疆人喝酒喜欢喝大杯,吃大肉,开场每人先喝一大杯,喝酒不能站,站着喝了不算。

新疆人爽朗好客,总觉得在饭桌上喝酒喝多了才算尽兴。

因此不少人都喜欢劝酒,否则会觉得未尽到地主之谊。

新疆喝酒多是喝水用玻璃杯。

酒官倒酒一般是倒玻璃杯的1/4或1/5,递给上手第一人,此人接过杯子,敲击两下桌面,示意我喝啦!
22、陕西人:
陕西人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西凤酒有点偏辣,外地人喝不习惯),陕西人比较豪爽、粗犷,但同时又是礼仪之邦,所以敬酒时就有这样的特点:在聚餐时先敬老者,后敬有地位之人,劝酒时不能强行,只能随意,但你敬酒时就不能随意,必须一口干了,同辈间更不用说,必须满杯。

陕西人喝酒谁直爽谁受人欢迎,痛痛快快喝酒下,忽然急刹车,“兄弟就是这些量”,众人都同意,不怕做作。

23、四川及重庆:
这俩地方人喝酒也很豪爽,虽然偶尔会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欢,如果自己倒了希望别人也别立着。

24、云南和贵州:
一有酒便是宴,最能体现云贵人粗矿豪放性格的莫过于喝酒。

云贵人爱酒如命,视饮酒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有着不同的豪饮风俗。

凡过节喜庆日子,如果不喝酒,那就是穷得实在没有法子弄到酒。

宾客来了,无论男女老少,均以酒敬客,各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酒特点。

25、西藏:
唱酒歌是藏族饮酒一大特点。

每逢重大场合(如婚宴、村寨聚饮等)敬客人酒时,要先擎着酒杯唱酒歌,歌词多为即兴之作,内容都是赞颂、祝福之词。

藏族善用譬喻来表达感情。

唱酒歌时,身子要伴着节奏舞蹈,杯中的酒却绝不许洒出。

客人有时也要唱酒歌回敬,此唱彼和,气氛十分热闹,把宴会推向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