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语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文言文部分:
通假字:需要牢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含义。
例如“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中的“畔”通“叛”,意为背叛;“与旃毛并咽之”中的“旃”通“毡”,指毛织品等。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如作状语(“乌鹊南飞”中“南”,向南)、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中“军”,驻军、驻扎)等。
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泣”,使……起舞,使……哭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中“利”,使……快,走得快)等。
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之”字,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中是助词“的”的意思;在“凌万顷之茫然”中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在“吾与子之所共适”中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言句式:
判断句,如“……者,……也”“……,……者也”“……,……也”等形式的判断句。
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状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等。
省略句,要能够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成分。
2.古诗词部分:
诗歌意象:理解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月亮常代表思乡、团圆;柳树常表示送别、留恋等。
能够通过意象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像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要能准确判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的绵绵不绝。
表现手法,如烘托、对比、衬托、用典、象征等。
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量用典,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诗歌风格: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赏析诗歌。
3.现代文阅读部分:
理解文章内容: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分析写作手法:对现代文中的各种写作手法,如描写方
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要能够识别并分析其作用。
探究文本内涵: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文本的深层含义、作者的意图等进行探究和分析。
4.作文部分:
立意:学会准确审题,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要积极、深刻、新颖,能够体现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结构:掌握常见的作文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总结升华。
素材运用:积累丰富的素材,包括名人故事、历史事件、名言警句等,并能够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流畅、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升文章的文采。
5.文学常识部分:
作家作品: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代表作品等,如关汉卿及其《窦娥冤》、莎士比亚及其《哈姆莱特》等。
文学流派:熟悉不同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文学体裁: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要求,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以上是高二下学期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课文和练习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