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集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历年真题集锦
单项选择题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德国)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3、(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
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A、心理的发生、发展
B、社会对心理制约
C、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D、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
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
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意志过程)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
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人格
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
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
10、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A、神经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11、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12、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拟理学派别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13、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
A、心理特征
B、认知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14、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
A、产品分析
B、个案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5、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
A、控制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无关变量
16、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
A、因变量
B、观察对象
C、自变量
D、控制变量
17、实验法是指()的方法
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
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
18、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实现的
A、突触
B、轴突
C、髓鞘
D、树突
19、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
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0、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大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
C、脑神经、脊神精、植物性神经
D、脑神经、脊神经
21、听觉中枢位于()
A、顶叶
B、额叶
C、枕叶
D、颞叶
22、视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枕叶
C、顶叶
D、颞叶
23、人类的()高度发展,占整个大脑皮层总面积的30%,对心理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A、顶叶
B、枕叶
C、额叶
D、颞叶
24、下列哪一项不是动力定型()
A、手碰到针刺就缩回
B、习惯
C、技能
D、生活方式
25、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发生()
A、运动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不能书写
D、失读注
26、假如大脑受损,不能控制左边身体的活动,可能大脑的()半边受了损伤
A、东
B、西
C、左
D、右
27、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对内外环境的规律性反应是()
A、反射
B、反映
C、反应
D、本能
28、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29、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
A、非条件反射
B、复杂的非条件反射
C、本能
D、条件反射系统
30、“谈虎色变”,属于()活动
A、无条件反射
B、第二信号统系的条件反射
C、本能
D、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上反射
31、将某种无关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后形成条件反射称为()
A、无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32、用奖励性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
A、无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33、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34、绝对感受性是()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35、()定律揭示了在广泛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常数
A、韦伯
B、费希纳
C、华生
D、冯特
36、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37、费希纳定律表明()
A、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B、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C、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D、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38、人从较亮处进入较暗处时,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视觉逐渐恢复的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3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现象
A、对比
B、适应
C、后像
D、感受性
40、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A、知觉
B、适应
C、对比
D、后像
41、人的可见光谱范围是在()纳米
A、300-700
B、500-900
C、380-780
D、320-720
42、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A、知觉
B、感觉
C、对比
D、后像
43、联觉是指()
A、同一分析器由于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由于感受器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
C、刺激作用停上后依然保留的感觉
D、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的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44、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的现象,称为()
A、知觉
B、适应
C、对比
D、后象
45、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46、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更具有容易产生()的倾向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47、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被称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48、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49、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来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某种意义的特性被称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50、决定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是()
A、生理线索
B、运动透视
C、两眼视差
D、结构级差
51、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没动,这是()运动知觉现象
A、真动
B、似动
C、幻想
D、自动
52、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53、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忆
54、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控制
A、组块
B、注意
C、复述
D、编码
5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56、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个组块
A、5-9
B、7-9
C、5-7
D、9-11
57、在短时记忆中,把几个孤立的项目结合在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来识记称为()
A、组块
B、编码
C、项目
D、容量
58、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
B、情景记忆
C、动作记忆
D、语义记忆
59、我记得油比水轻是()
A、情绪记忆
B、情景记忆
C、动作记忆
D、语义记忆
60、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理解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概念
B、问题解决
C、具体思维
D、抽象思维
61、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朝着一个方向、寻找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方案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辐合性思维
B、再生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辐射性思维
62、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A、后像
B、表象
C、想象
D、复述
63、通过()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64、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运用了部分报告法,首先提出存在()记忆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内隐
65、()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思维的形式
A、概括
B、概念
C、推理
D、抽象
66、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舞剧维过程是()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67、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68、言语是()
A、社会现象
B、心理现象
C、符号系统
D、均匀递减
69、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70、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71、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想象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2、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再造思维
D、创造思维
73、运用以前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需要更改地解决类似情增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74、看小说时产生的想像活动主要是()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75、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表象,是一种()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76、梦是()的一种极端形式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无意相象
77、()是在觉醒状态下的知觉,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知觉,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知觉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A、意识
B、知觉D、思维D、想象
78、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的观念、愿望和想法等不能出现的意识中,被认为处于()中
A、前意识
B、非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79、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品质的体现
A、注意分散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广度
80、注意的稳定性是指()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根据任务的要求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81、注意的分本是指()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根据任务的要求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82、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83、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84、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的根本区别在于()
A、任务的要求
B、对象的变化
C、时间的短暂
D、意志的努力
85、下列哪一项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分配
86、动机对于活动具有()
A、激发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以上所有功能
87、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
A、思维
B、性格
C、动机
D、需要
8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爱好
89、需要层次理论的创导者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维纳
D、马斯洛
90、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下列五个层次()
A、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B、物质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美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91、以下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需要是()
A、权力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9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9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冲突
A、接近一回避
B、回避一回避
C、多重接近一回避
D、接近一接近
94、既怕考试不及格又不想放弃玩耍时引起的是()式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势
D、多重趋势
95、在确定活动目的的过程中,拿不定主意来作出决策时就产生()
A、挫折
B、焦虑
C、动机冲突
D、愤怒
96、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面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97、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98、情操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面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99、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绪
100、情绪与情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识
101、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A、外界环境刺激
B、机制的生理变化
C、认知过程
D、丘脑
102、强调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关系的情绪理论被称为()
A、坎农—巴德学说
B、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C、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103、强调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被称为()
A、坎农—巴德学说
B、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C、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104、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05、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6、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愤怒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107、由于遇到了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到妨碍后,在逐渐累积了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体验为()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8、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109、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110、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11、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112、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A、盲目性
B、散漫性
C、顽固性
D、动摇性
113、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114、完成意志活动最重要的阶段是()
A、确立目标
B、动机斗争
C、采取决定
D、执行决定
1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抽象思维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16、智力是()的综合
A、观察能力
B、思维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117、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
A、写作能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记忆力
118、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1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120、完成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被称为()
A、技能
B、天才
C、才能
D、智力
121、在总人群中,智力呈()状态分布
A、正态
B、偏态
C、正偏态
D、负偏态
122、通常把IQ超过()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
A、120
B、130
C、140
D、150
123、一个儿童的智商低于()称之为低常儿童
A、60
B、65
C、70
D、75
124、一个10岁的小孩在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中得分是78分,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是68分,标准差是5分,则他的智商是()
A、120
B、130
C、140
D、150
125、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126、最早提出气质体液说的学者是()
A、伯曼
B、巴甫洛夫
C、希波克拉特
D、克雷奇米尔
127、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

如和多血质对应的神精活动类型是()
A、兴奋型
B、抑制型
C、安静型
D、活泼型
128、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躁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29、传统的对多质人的典型特点被描述为()
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
B、活泼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差、易见异思迁
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较差、行动迟缓
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
130、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神经过程强、平衡而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A、胆汁质B、抑郁质C、黏液质D、多血质
131、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而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A、胆汁质B、抑郁质C、黏液质D、多血质
132、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强、平衡而又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133、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134、张三属多血质气质类型,李四属抑郁气质类型,张三和李四的气质是()
A、张三好
B、李四好
C、一样好
D、无好坏之分
135、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的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
136、()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理智特征
137、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D兴趣
138、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上的()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139、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团结友爱,对教师热爱尊敬,表现了性格上的()特征
A、意志
B、情绪
C、态度
D、理智
140、()对特质进行了分类。

他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荣格
141、()提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的人格特质理论
A、卡特尔
B、艾森克
C、费洛伊德
D、奥尔波特
142、()提出了根据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内部还是指向外部来划分人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荣格
143、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强调()
A、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B、内向—外向
C、共同特质—个别特质
D、内外向—情绪稳定性
144、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
A、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B、内向—外向
C、共同特质—个别特质
D、自我、本我、超我
14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146、心理学源于()
A、宗教
B、历史学
C、哲学
D、化学
147、人格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
A、认识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
C、心理过程
D、意志过程
148、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
A、大脑和神经系统
B、潜意识
C、环境
D、知觉和价值观
149、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心理学反映的最高形式是()
A、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意识
150、自然观察的目的是()
A、预测行为,特别是不一般的行为
B、描述环境中出现的行为
C、把人们当前的行为同早期的经验建立随联系
D、介绍为什么某种行为不断出现
151、假如咖啡因累积与焦虑相关,于是得出“咖啡因造成焦虑”的结论。

这是()A、正确的B、错误的C、部分正确的D、部分错误的
152、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实验一性、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
B、实验性、客观性、辩证发展性
C、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发展性、实验性
D、客观性、辩证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
153、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额下回
B、颞上回
C、中央后面
D、中央前回
154、反射弧由()组成
A、感受器、相应中枢、传出神经
B、传达室入神经、相应中区、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相应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刺激、传入神经、相应中枢、传出神经、反应
155、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是指()
A、大脑两半球分割的病人一侧功能丧失
B、每个半球只对对侧身体的刺激做出反应
C、由于大脑分割,两半球的功能被人为分开
D、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
156、外周神经系统包括()
A、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B、树突、轴突、胞体
C、脑和脊髓
D、脊髓、植物性神经
157、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威尔尼克区受到损伤会发生()
A、运动性失误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不能书写
D、失读症
15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
A、本能活动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信第二信号系统
159、下列哪一项属于条件反射()
A、眨眼反射
B、吮吸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160、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161、差别感觉阈限是指()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162、差别感受性是指()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163、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
B、后像
C、对比
D、联觉
164、费希纳定律提供了度量感觉大小的一个量表,对许多实践部门有重要意义。

但他假定的()已经为事实所否定
A、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
B、费希纳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C、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
D、感觉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165、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看近物纹理清楚,属于因素的影响()
A、物体重叠
B、空气透视
C、线条透视
D、结构级差
166、后像是指()
A、同一分析器由于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由于感受器到刺激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C、刺激作用停止后依然保留的感觉
D、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的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167、看两可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生变化,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168、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特性()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69、人们总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70、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它的主要特点是()
A、先快后慢
B、很快
C、很慢
D、先慢后快
17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A、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B、采取多样化方法
C、及时复习
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172、短时记忆中组块的意义在于()
A、能被意识到
B、有利于编码
C、增加保持时间
D、扩大记忆容量
173、长时间记忆的功能是()
A、加工信息
B、存储信息
C、觉知信息
D、复述信息
174、读完一篇文章后,往往对最后一段内容印象深刻,即出现近因效应,这是因为()A、没有前摄抑制B、没有倒摄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