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SOP)与动物实验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100-150Lx 树立无菌观念,严格管理,规范操作
16
4、屏障环境设施运行模式图
空
经初、中、高效
气
三级过滤后进入
耐高温物品经高压灭菌进入
物
品
饲料等经渡槽消毒进入
不耐高温物品经传递窗消毒进入
动
物
经传递窗外包装消毒后进入
人
经穿戴无菌防护服、
员
口罩、手套后进入
高压锅
屏
渡槽 障
空
过滤
除臭
气
排放
传递窗
工作人员在饲养管理中发现死亡动物后,应通知实验人员。 如实验人员无特殊要求,本中心将动物尸体作废弃尸体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动物尸体应由实验人员集中后放置于塑料袋内, 自行带出,放到动物尸体冰柜内。注射针头、针管:放置锐 器盒内;
淘汰实验动物:经缓冲间出屏障(屏障内禁止处死动物), 在指定地点经安乐死方式处置,动物尸体及残留物要经塑料 袋密封后,存放在专用冰柜内。并填写《实验动物处死记录》
有效的检测措施
环境设施的检测 日常消毒灭菌物品的检测
环境设施的检测
主要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噪音、光照、室内风 速、氨浓度、室内换气次数、各区域压力差等。 要根据检测的指标调整或适时更换维护系统的设 备, 对多项环境参数的正常维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温、湿度和压差需每日记录,根据它们的变化,需要 对风阀或空气过滤器进行更换处理。环境指标的 全面系统检测一般每季度检测一次。
每天检查饲养间内的温度、湿度、压差、噪声; 准备好灭菌拖鞋、手套、口罩、防护服等用品; 及时清理、清洗、干燥、消毒灭菌防护服等用品; 每周更换垫料,保证动物饮水、饲料充足,维护饲养环
境清洁、整齐,不留死角; 每天对屏障内地面、走廊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将消毒灭菌后的笼具、饲料、垫料、饮水储备充足; 每天对设备、实验动物状态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研究组实验人员。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国家标准
强制性标准(共12项) 哺乳类实验动物遗传控制质量标准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地鼠、地鼠、 兔、猴、犬配合饲料(系列标 准共6项)
推荐性标准(共81项)
实验开始的日期、预计实验结束的日期、实验材料中有 无有毒、有害、感染性、放射性物质以及实验的特殊条 件、有无大型仪器设备搬入等。经本中心审核后,即安 排动物的供应,落实动物实验场所。
14
2、网上平台管理的管控
三天内登录
15
3、屏障环境设施环境指标控制
控制人员、物品、动物和空气 温度:20-26℃ 湿度:40-70% 换气:≥ 15次/h 噪声:≤ 60dB 工作照度:≥ 200lx 动物照度(小鼠、地鼠、豚鼠):≥ 15-20Lx
34
11、实验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进出屏障系统应按指定的路线走,穿无菌衣帽、戴口罩手 套,不得随意闯进入,并及时登记人员进出车间记录。
在屏障系统内进出各区域应随手关门,保持压差和气流方 向,不得敞开洁净区内各门。
共用的动物实验用具,如实验台、电子秤、固定器、解剖 板等,用后应清理干净,放回原处。
42
小 鼠 固 定 盒 固 定
44
大鼠固定盒固定
45
3、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46
4、家兔的抓取与固定
47
兔 固 定 盒 固 定
48
(二)性别鉴定
1、大、小鼠的性别鉴定
49
2、兔的性别鉴定
Female
Male 50
3、豚鼠的性别鉴定
51
(三)标记编号二、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
1 、染色法:
动物中心提供更换笼盒、给水给料等服务。 实验人员和饲养人员共同担任实验动物的观察。 工作完毕必须及时清场,并按废弃物分类别放入垃圾桶类。 实验人员与本中心工作人员之间应及时沟通,可在白板上
留言。
35
11、实验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人员应在实验记录卡片上记载分组编号情况,禁 止用记号笔在笼盒上作记号。
动物食用饲料采用放射性照射(60Co ) 的消毒方法;
工作人员用的拖鞋等采用浸泡的方法(0.1 %新洁 尔灭或1%84消毒溶液、0.2%-0.5%过氧乙酸) 消 毒;
对于不耐热、不耐水、不耐酸碱和不能进行放射 性照射的物品采用传递窗紫外线消毒。
积极开展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
经常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1~2 周更换排风 口过滤膜,每天更换新风口过滤膜,每2-3个月更 换一次初效和中效过滤袋,每年更换一次高效过滤 器;
谨防动物逃逸:随时盖好笼盖,及时捉回逃逸动物淘汰 处置
回送笼盒:还原到位(确保IVC笼具通气) 应急处理:实验人员如发现动物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
知有关管理人员应急处理 环境整洁:清洁工作台和地面;将使用过的笼具放置规
定区域,传至洗刷间;屏障内走廊禁止摆放实验用品
33
10、动物实验操作规范
动物实验操作技术:是实施动物实验的重要手段,在 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其不同的目的和应用,一些基本操 作技术是共同的。
40
各种动物特点比较
实验项目
传染病 寄生虫 实验结果 应用动物数 统计价值 长期实验 自然死亡率 长期实验存活率 实验的准确设计 实验结果的讨论
价值
无菌动物
无 无 明确 少数 很好 可能好 很少 约100% 可能 高
外烂购检、动疫脱物项毛:目、实:异验是常前否分S有泌P异物F常)动(等物死临检亡床疫、症观外状察伤,3、诊d-畸断7形取d,、样普溃,通 级安动乐物死(兔、豚鼠)检疫观察7d-14d。
单位内供动物:实验前应观察1 d 。
30
8、动物实验饲养密度标准
成年小鼠:限5只/笼 繁殖小鼠:限3只/ 笼 成年大鼠:限3只/中鼠笼 新生仔鼠:限1窝/笼,并明确标示出生日期。
二更缓 冲间
一更间
手消毒
洁净走廊
洁品间
准备间
工作间
洁净走廊
人员 缓冲
饲养间 污物走廊
污物 缓冲
19
SPF级车间动物循环路线
消毒剂擦拭外包装 紫外照射30min 检疫3-7天
生产区洁净走廊 动物接收间
传递窗
洁净走廊
饲养间
冷藏间 缓冲间 污物走廊
20
合理选择消毒方法
饲养笼盒、饮水瓶、垫料、衣服和各种实验用具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
日常消毒灭菌物品的检测
双扉高压真空灭菌器,用于所有可经高压灭菌的物 品;
消毒液渡槽,用于可浸泡消毒的物品; 传递窗用于不能高压,又不能浸泡的物品。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加强 人员污染是洁净动物设施失败的重要人原员因培。训 人与动物直接接触之间的防护仅仅是洗澡和穿上
灭菌衣、戴上手套和口罩。裸露部分很容易对环 境造成污染。 工作人员容易出汗,偶尔也打喷嚏,但灭菌衣、 口罩并不具备初、中、高效过滤功能,也容易对 环境造成污染。
每半年检测一次外购饲料的微生物指标和营养成 分,每季度检测一次高压灭菌物品(水、垫料等) 的微生物指标;每天对温度、湿度、压差等进行监 测。
认真做好屏障环境内外的清洁消毒工作
保持屏障环境内的洁净度是SPF 级动物房正常运 行的关键。
每天的实验和饲养工作完成后,对室内环境进行清 洁,每 次用灭菌消毒水对整个屏障系统的内环境和 饲养笼架进行清洁消毒。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无 无 明确 少数 可能好 可能好 少 约90% 可能 中
普通动物
有或可能有 有或可能有
有疑问 多(或大量)
不准确 困难 高
约40% 不可能
低
(一)动物抓取固定
1、大、小鼠的抓取固定
小鼠比较温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取,置于鼠笼和实验台 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 的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 SPF鸡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系列标准共10项)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系列标准共10项) 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
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皮肤移植法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氨基酸的测定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维生素的测定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1、转基因小鼠 2、KM小鼠、NIH小鼠、BALB/C小鼠、地鼠
普通级实验动物
兔、豚鼠
12
动物实验室开放时间
本中心动物实验室开放时间为周一~周五8:40~16: 00。双休日有人值班。
动物饲养室内动物照明时间设定为7:00~17:00, 即10h明14h暗。
13
1、年度计划和预约登记
31
9、动物实验场所的安排
在本中心进行动物实验时,由动物饲养人员负责动物实 验场所的安排。 清洁级以上大小鼠实验场所的安排,原则上依据制品类 别及科研分区。
32
10、动物实验操作规范
抓取实验动物:要小心,不能粗暴,防止被动物咬伤; 如被咬伤,立即用纯净流水冲洗,通知工作人员用外用 消毒药局部应急处理、登记,并尽快前往医院处置
3% -5%苦味酸溶液(黄色) 0.5%中性红或碱性品红溶液(红色) 2%硝酸银溶液(咖啡色,涂后光照10分钟) 煤焦油酒精溶液(黑色) 龙胆紫溶液(紫色)
每年的10月提交下一年度的实验动物使用计划,交生产 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统一向实验动物中心下达下年度 的生产任务。
每月25日前,各使用部门(科室)填写下月的动物使用 计划交实验动物中心。
在本中心做动物实验实行至少提前一天预约登记制。 详细填写:课题名称、动物的品种、品系、性别、数量、
动物实验室。 • 本中心不接受实验人员自行采购的来源不清的动物。
在一般情况下,本中心在双方协定的时间内将实验人员 要求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性别及年龄或体重)运 到指定的动物实验车间,由实验人员分组安置动物。
29
7、动物的检疫
动物领用后,本中心通知实验人员对动物进行验收。 如有核不对合项格目或:有实疑验义动,物实品验种人品员系须、第性一别时、间数通量知、饲体养 人重员。。
人员的培训
岗前接受实验动物专业培训 了解实验设施的特点和要求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方法 熟悉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工作中接受实验动物管理员的技术指导
6、动物的供应和确认
本动物实验室所用的实验动物原则上必须 • 本单位供应的 • 向有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买。 • 没有清洁级和SPF级质量合格证的动物禁止进入本SPF级
7
《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05 年10月1日施行。
许可证有效 期五年
必须取得湖北省实验动物生产或使用许可证
9
湖北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
/
实时登记 在线监控
二、如何在实验动物中心做实验
11
实验动物品种
SFP级实验动物
设
人员
施
通道
出口
人员 物品 动物
缓冲
缓冲 退出
17
5、屏障设施的运行管理规范
严格规定人员、物品、动物的流向 合理选择消毒方法 积极开展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 认真做好屏障环境内外的清洁消毒工作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有效的检测措施
SPF级车间人员流动路线
外区
办公室/ 休息间
更外衣
更衣间
缓冲间
二更间
操作规程(SOP)与动物实验技术
1
主要内容
一 •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简介 二 • 相关SOP和程序 三 • 动物实验技术
2
一、我国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
3
我国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
我国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
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
许可证管理 五年换发 每年年检 国家级种子中心 (动物种子供应) 质量监测
37
13、动物实验结束
实验结束时,实验人员应及时通知中心工作人员,便 于及时清理、消毒,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如课题验收、鉴定、评奖等需要,实验人员可向动物 中心索要: ①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②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③ 实验动物设施使用合格证等。
38
三、动物实验技术
39
动物实验:是用实验动物作为人的替身进行各种生命 科学实验的过程。 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做 试验,研究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表现及发生、 发展规律和有关技术问题。
实验人员未经他人允许,不得进入其他动物实验室, 也不得动用同一动物实验室的其他实验组的动物。
为避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屏障系统内的实验动物一 旦拿出屏障系统,不得再带回屏障系统。
36
12、废弃物和动物尸体的处理
实验人员在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在实验后进行清扫,废弃 的纸箱、塑料袋应整齐折叠,包扎;换下的笼具整齐叠加, 放到污物走廊上。
16
4、屏障环境设施运行模式图
空
经初、中、高效
气
三级过滤后进入
耐高温物品经高压灭菌进入
物
品
饲料等经渡槽消毒进入
不耐高温物品经传递窗消毒进入
动
物
经传递窗外包装消毒后进入
人
经穿戴无菌防护服、
员
口罩、手套后进入
高压锅
屏
渡槽 障
空
过滤
除臭
气
排放
传递窗
工作人员在饲养管理中发现死亡动物后,应通知实验人员。 如实验人员无特殊要求,本中心将动物尸体作废弃尸体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动物尸体应由实验人员集中后放置于塑料袋内, 自行带出,放到动物尸体冰柜内。注射针头、针管:放置锐 器盒内;
淘汰实验动物:经缓冲间出屏障(屏障内禁止处死动物), 在指定地点经安乐死方式处置,动物尸体及残留物要经塑料 袋密封后,存放在专用冰柜内。并填写《实验动物处死记录》
有效的检测措施
环境设施的检测 日常消毒灭菌物品的检测
环境设施的检测
主要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噪音、光照、室内风 速、氨浓度、室内换气次数、各区域压力差等。 要根据检测的指标调整或适时更换维护系统的设 备, 对多项环境参数的正常维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温、湿度和压差需每日记录,根据它们的变化,需要 对风阀或空气过滤器进行更换处理。环境指标的 全面系统检测一般每季度检测一次。
每天检查饲养间内的温度、湿度、压差、噪声; 准备好灭菌拖鞋、手套、口罩、防护服等用品; 及时清理、清洗、干燥、消毒灭菌防护服等用品; 每周更换垫料,保证动物饮水、饲料充足,维护饲养环
境清洁、整齐,不留死角; 每天对屏障内地面、走廊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将消毒灭菌后的笼具、饲料、垫料、饮水储备充足; 每天对设备、实验动物状态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研究组实验人员。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国家标准
强制性标准(共12项) 哺乳类实验动物遗传控制质量标准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地鼠、地鼠、 兔、猴、犬配合饲料(系列标 准共6项)
推荐性标准(共81项)
实验开始的日期、预计实验结束的日期、实验材料中有 无有毒、有害、感染性、放射性物质以及实验的特殊条 件、有无大型仪器设备搬入等。经本中心审核后,即安 排动物的供应,落实动物实验场所。
14
2、网上平台管理的管控
三天内登录
15
3、屏障环境设施环境指标控制
控制人员、物品、动物和空气 温度:20-26℃ 湿度:40-70% 换气:≥ 15次/h 噪声:≤ 60dB 工作照度:≥ 200lx 动物照度(小鼠、地鼠、豚鼠):≥ 15-20Lx
34
11、实验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进出屏障系统应按指定的路线走,穿无菌衣帽、戴口罩手 套,不得随意闯进入,并及时登记人员进出车间记录。
在屏障系统内进出各区域应随手关门,保持压差和气流方 向,不得敞开洁净区内各门。
共用的动物实验用具,如实验台、电子秤、固定器、解剖 板等,用后应清理干净,放回原处。
42
小 鼠 固 定 盒 固 定
44
大鼠固定盒固定
45
3、豚鼠的抓取与固定
46
4、家兔的抓取与固定
47
兔 固 定 盒 固 定
48
(二)性别鉴定
1、大、小鼠的性别鉴定
49
2、兔的性别鉴定
Female
Male 50
3、豚鼠的性别鉴定
51
(三)标记编号二、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
1 、染色法:
动物中心提供更换笼盒、给水给料等服务。 实验人员和饲养人员共同担任实验动物的观察。 工作完毕必须及时清场,并按废弃物分类别放入垃圾桶类。 实验人员与本中心工作人员之间应及时沟通,可在白板上
留言。
35
11、实验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人员应在实验记录卡片上记载分组编号情况,禁 止用记号笔在笼盒上作记号。
动物食用饲料采用放射性照射(60Co ) 的消毒方法;
工作人员用的拖鞋等采用浸泡的方法(0.1 %新洁 尔灭或1%84消毒溶液、0.2%-0.5%过氧乙酸) 消 毒;
对于不耐热、不耐水、不耐酸碱和不能进行放射 性照射的物品采用传递窗紫外线消毒。
积极开展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
经常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1~2 周更换排风 口过滤膜,每天更换新风口过滤膜,每2-3个月更 换一次初效和中效过滤袋,每年更换一次高效过滤 器;
谨防动物逃逸:随时盖好笼盖,及时捉回逃逸动物淘汰 处置
回送笼盒:还原到位(确保IVC笼具通气) 应急处理:实验人员如发现动物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
知有关管理人员应急处理 环境整洁:清洁工作台和地面;将使用过的笼具放置规
定区域,传至洗刷间;屏障内走廊禁止摆放实验用品
33
10、动物实验操作规范
动物实验操作技术:是实施动物实验的重要手段,在 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其不同的目的和应用,一些基本操 作技术是共同的。
40
各种动物特点比较
实验项目
传染病 寄生虫 实验结果 应用动物数 统计价值 长期实验 自然死亡率 长期实验存活率 实验的准确设计 实验结果的讨论
价值
无菌动物
无 无 明确 少数 很好 可能好 很少 约100% 可能 高
外烂购检、动疫脱物项毛:目、实:异验是常前否分S有泌P异物F常)动(等物死临检亡床疫、症观外状察伤,3、诊d-畸断7形取d,、样普溃,通 级安动乐物死(兔、豚鼠)检疫观察7d-14d。
单位内供动物:实验前应观察1 d 。
30
8、动物实验饲养密度标准
成年小鼠:限5只/笼 繁殖小鼠:限3只/ 笼 成年大鼠:限3只/中鼠笼 新生仔鼠:限1窝/笼,并明确标示出生日期。
二更缓 冲间
一更间
手消毒
洁净走廊
洁品间
准备间
工作间
洁净走廊
人员 缓冲
饲养间 污物走廊
污物 缓冲
19
SPF级车间动物循环路线
消毒剂擦拭外包装 紫外照射30min 检疫3-7天
生产区洁净走廊 动物接收间
传递窗
洁净走廊
饲养间
冷藏间 缓冲间 污物走廊
20
合理选择消毒方法
饲养笼盒、饮水瓶、垫料、衣服和各种实验用具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
日常消毒灭菌物品的检测
双扉高压真空灭菌器,用于所有可经高压灭菌的物 品;
消毒液渡槽,用于可浸泡消毒的物品; 传递窗用于不能高压,又不能浸泡的物品。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加强 人员污染是洁净动物设施失败的重要人原员因培。训 人与动物直接接触之间的防护仅仅是洗澡和穿上
灭菌衣、戴上手套和口罩。裸露部分很容易对环 境造成污染。 工作人员容易出汗,偶尔也打喷嚏,但灭菌衣、 口罩并不具备初、中、高效过滤功能,也容易对 环境造成污染。
每半年检测一次外购饲料的微生物指标和营养成 分,每季度检测一次高压灭菌物品(水、垫料等) 的微生物指标;每天对温度、湿度、压差等进行监 测。
认真做好屏障环境内外的清洁消毒工作
保持屏障环境内的洁净度是SPF 级动物房正常运 行的关键。
每天的实验和饲养工作完成后,对室内环境进行清 洁,每 次用灭菌消毒水对整个屏障系统的内环境和 饲养笼架进行清洁消毒。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无 无 明确 少数 可能好 可能好 少 约90% 可能 中
普通动物
有或可能有 有或可能有
有疑问 多(或大量)
不准确 困难 高
约40% 不可能
低
(一)动物抓取固定
1、大、小鼠的抓取固定
小鼠比较温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取,置于鼠笼和实验台 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 的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 SPF鸡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系列标准共10项)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系列标准共10项) 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
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皮肤移植法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氨基酸的测定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维生素的测定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1、转基因小鼠 2、KM小鼠、NIH小鼠、BALB/C小鼠、地鼠
普通级实验动物
兔、豚鼠
12
动物实验室开放时间
本中心动物实验室开放时间为周一~周五8:40~16: 00。双休日有人值班。
动物饲养室内动物照明时间设定为7:00~17:00, 即10h明14h暗。
13
1、年度计划和预约登记
31
9、动物实验场所的安排
在本中心进行动物实验时,由动物饲养人员负责动物实 验场所的安排。 清洁级以上大小鼠实验场所的安排,原则上依据制品类 别及科研分区。
32
10、动物实验操作规范
抓取实验动物:要小心,不能粗暴,防止被动物咬伤; 如被咬伤,立即用纯净流水冲洗,通知工作人员用外用 消毒药局部应急处理、登记,并尽快前往医院处置
3% -5%苦味酸溶液(黄色) 0.5%中性红或碱性品红溶液(红色) 2%硝酸银溶液(咖啡色,涂后光照10分钟) 煤焦油酒精溶液(黑色) 龙胆紫溶液(紫色)
每年的10月提交下一年度的实验动物使用计划,交生产 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统一向实验动物中心下达下年度 的生产任务。
每月25日前,各使用部门(科室)填写下月的动物使用 计划交实验动物中心。
在本中心做动物实验实行至少提前一天预约登记制。 详细填写:课题名称、动物的品种、品系、性别、数量、
动物实验室。 • 本中心不接受实验人员自行采购的来源不清的动物。
在一般情况下,本中心在双方协定的时间内将实验人员 要求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性别及年龄或体重)运 到指定的动物实验车间,由实验人员分组安置动物。
29
7、动物的检疫
动物领用后,本中心通知实验人员对动物进行验收。 如有核不对合项格目或:有实疑验义动,物实品验种人品员系须、第性一别时、间数通量知、饲体养 人重员。。
人员的培训
岗前接受实验动物专业培训 了解实验设施的特点和要求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方法 熟悉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工作中接受实验动物管理员的技术指导
6、动物的供应和确认
本动物实验室所用的实验动物原则上必须 • 本单位供应的 • 向有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买。 • 没有清洁级和SPF级质量合格证的动物禁止进入本SPF级
7
《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05 年10月1日施行。
许可证有效 期五年
必须取得湖北省实验动物生产或使用许可证
9
湖北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
/
实时登记 在线监控
二、如何在实验动物中心做实验
11
实验动物品种
SFP级实验动物
设
人员
施
通道
出口
人员 物品 动物
缓冲
缓冲 退出
17
5、屏障设施的运行管理规范
严格规定人员、物品、动物的流向 合理选择消毒方法 积极开展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 认真做好屏障环境内外的清洁消毒工作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有效的检测措施
SPF级车间人员流动路线
外区
办公室/ 休息间
更外衣
更衣间
缓冲间
二更间
操作规程(SOP)与动物实验技术
1
主要内容
一 •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简介 二 • 相关SOP和程序 三 • 动物实验技术
2
一、我国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
3
我国实验动物的管理体制
我国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
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
许可证管理 五年换发 每年年检 国家级种子中心 (动物种子供应) 质量监测
37
13、动物实验结束
实验结束时,实验人员应及时通知中心工作人员,便 于及时清理、消毒,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如课题验收、鉴定、评奖等需要,实验人员可向动物 中心索要: ①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②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③ 实验动物设施使用合格证等。
38
三、动物实验技术
39
动物实验:是用实验动物作为人的替身进行各种生命 科学实验的过程。 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做 试验,研究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表现及发生、 发展规律和有关技术问题。
实验人员未经他人允许,不得进入其他动物实验室, 也不得动用同一动物实验室的其他实验组的动物。
为避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屏障系统内的实验动物一 旦拿出屏障系统,不得再带回屏障系统。
36
12、废弃物和动物尸体的处理
实验人员在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在实验后进行清扫,废弃 的纸箱、塑料袋应整齐折叠,包扎;换下的笼具整齐叠加, 放到污物走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