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提供就业
• 斯密悖论:市场规模限制分工,而分工又是市场规模扩大 的前提。 • 拓展国外市场是打破斯密悖论的有效手段。 –出口增加了,国内的就业就会增加,使得劳动力可以 从农业源源不断地分离出来,从事其它行业的生产, 也就是说,劳动分工深度增加了。 • 富士康: –为中国提供巨大的就业
8.0 9.1 9.5 22.3 34.6 35.4 2.2 3.9 4.7
出口对 GDP增长 的贡献率 (%)
27.0 43.3 49.2
2005
2006 2007 2008
182321
209407 246619 300670
60960
73652 85260 97570
12.3
12.9 12.7 11.9
30.1 28.3
17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 尽管平均而言,出口越多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高,但是 国家的差异性却很大。例如在出口占GDP比重低于60%的国 家当中,经济增长为负的国家和经济增长为正的国家几乎 一样多。 • 什么因素决定了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在一些国家/地区的成 功,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它在另一些国家的失败呢?对比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墨西哥的不成功经验。
9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Y C I (X M )
10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与储蓄
• 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净储蓄和净出口都是负数 ,I-S 为“储蓄缺口”,M-X 为“外汇缺口”。 • 为了加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投资,但是,国内储 蓄不足,因此需要依赖进口。然而,进口需要外汇,长此 以往,外汇储备会耗尽,国内投资扩张就要停止。填补双 缺口的一个办法是接受外援或向外国借款,但这非长久之 计。
6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好处的例子——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节约
•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 • 在2003年之前,我国农产品贸易仍然有盈余,到2010年, 农产品贸易赤字达到近240亿美元。但是,大豆、食用油 和棉花三种作物的贸易赤字却达到408亿美元,也就是说 ,其它农产品的贸易实际上实现了168亿美元的盈余。 • 大豆、食用油和棉花是土地密集型的产品,而且耗水量大 ,对于中国这样耕地和水资源紧张的国家,放弃它们的生 产符合比较优势原理。
12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净出口:国民经济核算口径 –前后向联系:出口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其它产业增 长。
• 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法 –投入-产出法
13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世界122个国家/地区出口与GDP增长率:2001年
40
30
GDP增长率 = 1.02 + 0.077出口/GDP
24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墨西哥的例子
• 自1950年代到1970年代,墨西哥实施的是进口替代政策,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50-1980年 间的年均GDP增长率达到6.4%,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由15%提高到25%。 • 但是,墨西哥政府的支出大量依赖对外借款,而且,整个 经济过度依赖石油出口提供外汇收入。进入八十年代之后 ,国际石油价格大跌,而且美国大幅度提高利率,致使墨 西哥和其它拉美国家一样出现国际收支危机。
9.9
10.7 11.4 9.0
28.4
27.2 25.7 17.2
3.5
3.5 3.3 2.0
35.3
32.8 28.6 22.7
2009
2010 均值
335353
397983
82074
106824
9.0
9.9 11.4
8.7
10.3 9.6
-13.8
31.3 23.1
-1.2
3.1 2.8
-14.3
11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与储蓄
• 填补双缺口更有效的方式是增加出口。从本国居民的角度 来看,出口就是把一部分国民收入以外汇形式储存起来, 因此是一种储蓄行为。
S = I + ( X – M)
• 如果储蓄和净出口都是正的,则出现“双盈余”,这否就 更好呢? –净储蓄的增加会反映在一国持有的外汇资产的增加上 ,在我国,主要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但外汇储备 是有成本的,特别是当外汇资产的回报率低于本国资 本回报率的时候。
第10章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大纲
引言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亚洲制造业的重组 出口加工业和产品国内技术含量 有限赶超与经济增长
引言
•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历史,那些成功实现对发达国 家追赶或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的国家/地区,无不采用了出 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无论是战后迅速复兴的西德和日本, 还是后起之秀“亚洲四小龙”,都得益于这个发展模式。 • 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也放弃了进口替代政策,转而 采用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并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只在东亚地区获得显著成就,在其它 地方却没有成功。
7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好处的例子——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节约
• 陈桂军教授对20种主要进口农产品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下 面的结论: 在2002-2008年间,这20种产品的净进口为我国每年节 约了21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1.1个吉林省的面积, 或2008年全国耕地总量的17.2%; 在同一时期,这20种农产品的净进口还节约了1326亿 立方米的水资源,每年的节水量相当于3.37个满库容 的三峡水库,或2008年全国农业用水量的36.2%.
3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 对经 济增 长的 贡献
• 打破国内市场狭小的 限制 • 利用比较优势 • 增加就业 • 提高国内储蓄 • 促进技术进步
4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方面,国内 收入极低,居 民的消费能力 有限
打破国内 市场狭小 的限制
另一方面,企 业的生产却多 具有规模经济, 市场越大,盈 利越多。
贡献率(%) 200
150
100
50
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50 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 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15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刘遵义等人(2007)通过投入-产出法研究研究出口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 • 计算前后向联系: 中国对美国出口1000美元可以直接增加国内增加值177美 元,通过前后向联系间接增加国内增加值191美元,两者之 和为368美元。 • 大体上,出口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11%左右;2001年 之前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8%左右;2001 年之后,这个贡献率增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这个增加主 要是因为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出口增长率大大提 高。
19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
1960年韩国的人 均GDP为883美 元(1985年不变 价格)台湾地区 的为1359美元
1989年韩国的 人均GDP增长 到6206美元, 台湾地区的则增 长到8207美元。
20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 罗德里克列举的几个贡献因素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出口导 向发展模式的成功条件 –第一个因素是在经济起飞初期,韩国和台湾地区具有 比其它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更高的社会发展水平。 –罗德里克将1960年各个国家的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以及 识字率分别回归到人均收入和它的平方项上,然后利 用这些回归结果比较了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预测值和实 际值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水平
20 GDP增长率(%)
10
0 0 -10 20 40 60 80 100 120
-20
-30
出口/GDP (%) 14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81-2000年
林毅夫、李永军 (2003)利用联 立回归方程组考 察了1981-2000年 出口和外贸(即 出口和进口之 和)对中国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
小学入学率
预测值 韩国 台湾地区 0.57 0.62 实际值 0.94 0.96
初中入学率
预测值 实际值 0.10 0.12 0.27 0.28
识字率
预测值 实际值 0.31 0.36 0.71 0.54
21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成功的可能条件 –第二个因素是韩国和台湾地区具有比其它国家平均得 多的收入分配和土地分配。 –在1960年,两地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都没有超过0.35 ,台湾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为0.46,而韩国的只有 0.39,均属于世界最低行列。 –罗德里克把近50个国家1960-1985年的人均GDP平均增 长速度回归到1960年的人均收入、小学入学率、土地 基尼系数和收入基尼系数上,发现小学入学率和土地 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18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
七十年代,台湾地区 的出口占到GDP的 40%以上, 韩国和台湾地区在六 十年代初期开始实施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
八十年代之后台湾 地区出口占比更是 上升到50%,同期 韩国的比例也在 30%以上。
六十年代前,台 湾地区的出口占 GDP的比重只有 10%左右,韩国 的出口更是少之 又少;
23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 除了罗德里克所举的两个因素之外,1950年代的高速资本 积累和进口替代政策也构成两地、特别是台湾地区出口导 向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快速过渡到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摆脱贸易陷阱 • 韩国和台湾地区从1950年代末期就开始实施对出口的倾斜 政策,如双轨制汇率制度。 • 两地都对重要工业实施补贴政策。在韩国,这主要是表现 在对大型企业(如现代)的支持上;在台湾地区,当局的 指导思想是,经济的发展分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 同的主导产业,它们具有很高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度,政府 的作用是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
22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 罗德里克的两个起始条件有助于韩国和台湾地区出口导向 发展模式成功的可能原因 –对于第一个起始条件:一个国家要避免贸易陷阱,就 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资本积累。资本不仅要包括物质资 本,而且也要包括人力资本等,因为它们都有利于提 高一国的经济增长。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使得韩国和 台湾地区更容易摆脱贸易陷阱。 –对于第二个起始条件:而更平等的收入和土地分配消 除了强势利益集团对一些倾斜的产业政策的反对,使 得两地更容易利用出口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26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墨西哥的例子
为什么墨西哥没有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获益呢? • 首先,墨西哥的出口过度依赖美国市场,而出口部门和其 它国内部门脱节,从而,尽管对美出口增长非常快( 1994-2000年间增长了近两倍),但出口的收益并没有传 递到其它部门。 • 其次,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墨西哥政府维持了较高的比索 对美元汇率,从而使得其出口在和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 的竞争中占据不利地位。 • 第三,墨西哥在使用进口中间品时没有发生“干中学”过 程,而只对国内生产产生挤出效应,没有带动国内技术水 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16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投入-产出法计算的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
名义 GDP (亿 元)
102398 116694 136515
年份
2002 2003 2004
出口 (亿 元)
26947 36284 48956
出口对 GDP的 贡献率 (%)
9.7 11.4 13.2
GDP实 际增长 出口增 出口引致 率 长率 的GDP增 (%) (%) 长(%)
25
出口导向增长假说成立的条件
墨西哥的例子
• 1985年之后,墨西哥开始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并最终于 1994年和美国、加拿大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 但是,自那时到2006年,墨西哥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 ,同时,墨西哥的人均收入和美国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 扩大了(Blecker, 2006)。 • 为什么墨西哥没有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获益呢?
出口成为 一个自然 的选择。
5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让发展中 国家获得最大的收益。
• 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本国生产比在别 的国家生产更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可以 带来更高的回报。 • 另一方面,不生产或少生产在本国不具比较优 势的产品,也可以节约劳动力、资本或其它投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