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庆阳长庆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庆阳市庆阳长庆中学高三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48 分,1-5 为单项选择题,6-8 为
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
的得0分)
1.2019 年10 月7日16 时21 分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法
国制造的W3C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为欧洲
运营商提供发射服务.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
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2.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该物体在6s
内的路程是( )
A.0 m B.2 m
C.4 m D.12 m
3.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
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 s 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 s 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 之
后乙比甲运动快
D.由于乙在t=10 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 s时,甲在乙前
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 s 内的
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第1页/共8页
B.4 s 内通过的路程为4 m,而位移为零 C.4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第2页/共8页
5.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 2 s 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 4.5 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6.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
是( ) A.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
D.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
相反
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
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
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
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 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F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 分)
9.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
时间间隔为.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
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C点对
应的速度是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3页/共8页
10.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
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 和 2 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
2 s 和4.0×10
-3 s.用精度为 0.05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
=1.010 cm.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m/s,滑块通过光电门
2
时的速度v2=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 和v2 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 和 2 时的,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的宽度减小一些.
(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 和t2 之外,还需要测量.则
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 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
第4页/共8页
解题过程和步骤,只写答案不
得分)
第5页/共8页
11.(12 分)飞机着陆后以 6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
(1)它着陆后 12 s 内滑行的位移x;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3)静止前4 s 内飞机滑行的位移
x′.
12.(12 分)在一次跳伞特技表演中,质量为 120 kg 的运动员(连同装备) 从高度为 300 m 的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无初速度下落,6 s 后他打开伞包,落地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计打开伞包前的空气阻力,并假设打开伞包后的空气阻力恒定,g 取10 m/s2.求:
(1)打开伞包时运动员的速度;
(2)打开伞包后运动员(连同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
第6页/共8页
13.(9 分)2009 年10 月,在泉城济南举行的全运会上,某运动员在100 m
预赛中成绩刚好为10.00 s. (1)假设运动员从起跑开始全程一直保持匀加速运动,求运动员的加
速度a及冲刺终点时速度v的大小;
(2)实际上,运动员起跑时会尽力使
加速度达到最大,但只能维持一小段
时间,受到体能的限制和空气阻力等
因素的影响,加速度将逐渐减小,到达
终点之前速度已达到最大.图中记录
的是该运动员在比赛中的v-t 图象,
其中时间t1(0~2 s)和时间t3(7 s~10 s)
内对应的图线均可视为直线,时间t2(2
s~7 s)内对应的
图线为曲线,试求运动员在时间t2(2 s~7 s)内的平均速度v 的大小.
第7页/共8页
14.(11 分)汽车前方 120 m 有一自行车正以 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 18 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
度大小为
2 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
相遇?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