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反应温度
/℃
Na2S2O3溶液稀H2SO4
V/mL c/mol·L-1V/mL c/mol·L-1
A2550.1100.1
B2550.2100.2
C3550.1100.1
D3550.2100.2
A.A B.B C.C D.D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N2、H2、NH3共存
B.N2与NH3的浓度相等
C.容器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3.用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4.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允许离子X 通过的隔膜属于阴离子交换膜
B .充电时,A 为阴极,Li +被氧化
C .可从无法充电的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中回收金属锂
D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 1-a Ni x Co y Mn z O 2+aLi ++ae -=LiNi x Co y Mn z O 2 5.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 ,B 的浓
度减少0.6mol•L ﹣
1.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①在2min 内,用C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 ﹣1•min ﹣1 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 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③2分钟内,D 的物质的量增加0.2 mol
④分别用B 、C 、D 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A .①②
B .③
C .①
D .②④
6.100mL6mol•L -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A .碳酸钠固体 B .加CH 3COONa 固体
C .水
D .硫酸锌
溶液
7.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酸性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图(注:盐桥可使原电池两极形成导电回路)。
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微生物细菌对氮的硝化起氧化作用
B .盐桥中K +向Y 极移动
C .电子由Y 极沿导线流向X 极
D .Y 极发生的反应为:--+
3222NO +10e +12H =N +6H O
8.足量的铁粉和适量的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产生H 2的总量的是
①锌粉 ②浓盐酸 ③石墨粉 ④醋酸钠 ⑤硫酸铜 ⑥硝酸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9.一定温度下,100mL2mol·
L -1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 ) A .CH 3COOK 溶液 B .稀盐酸
C .2mol·
L -1的硫酸溶液 D .ZnSO 4固体 10.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溶于水
B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镁在空气中燃烧
D .Ba(OH)2·
8H 2O 与NH 4Cl 晶体混合 二、填空题
11.某温度时,在2L恒容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反应开始至2min、5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
(3)5min后Z的生成速率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min末Z的生成速率。
12.探究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a.Na2S2O3易溶于水,能与硫酸发生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b.浊度计用于测量浑浊度的变化。
产生的沉淀越多,浑浊度(单位为NTU)值越大。
(实验过程)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 5 个实验,分别测量混合后溶液达到相同浑浊度的过程中,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实验①~⑤所得数据如图曲线①~⑤所示:
实验数据:
Na2S2O3溶液H2SO4溶液蒸馏水
实验编号
c / (mol·L-1)V / mL c / (mol·L-1)V / mL V / mL
①0.1 1.50.1 3.510
②0.1 2.50.1 3.59
③0.1 3.50.1 3.5x
④0.1 3.50.1 2.59
⑤0.1 3.50.1 1.510
(分析与解释)
(1)实验序号①中,溶液混合后Na2S2O3溶液的初始浓度______mol/L。
(2)实验③中,x =______。
(3)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
(4)通过比较①、②、③与③、④、⑤两组实验,可推断: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Na2S2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Na2S2O3溶液浓度的改变影响更大。
该推断的证据是
______。
13.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H2O=Zn(OH)2+2Ag,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
(1)判断正负极的材料:负极材料___,正极材料__。
(2)判断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动方向。
电子由___到
__,溶液中的阳离子流向电池的___,阴离子流向___。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为绿色化学电源,在碱性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
正极反应式:___。
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每流过1×103mole-,消耗标况下氧气___m3。
14.断开1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
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
化学键H—H Cl—Cl O=O C—Cl C—H O—H H—Cl E/(kJ·mol-1)436247x3304134634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ΔH=_____(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
(2)若图示表示反应H2(g)+1
2
O2(g)=H2O(g) ΔH=-242kJ·mol-1,x=____。
(3)曾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若忽略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热的影响,根据上题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当反应中有1mol电子转移时,反应的能量变化为______。
15.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与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g)+O2(g)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O2同时生成2molNO2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达平衡后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CO H2CH3OH
浓度(mol•L-1)0.91.00.6
①列式并计算平衡常数K=___。
②若降低温度,K值增大,则反应的△H__0(填“>”或“<”)。
③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0.6molCO和0.4molCH3OH,此时v正__v逆(填“>”、“<”或“=”),理由是:__。
16.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___;B池为______________;
(2)锌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棒C1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了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_________(增加、不变或减少)_________g。
17.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
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
(2)闭合开关K 后,a 、b 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 电极上得到的是__,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
18.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
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用a 、b 和箭头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
(4)氢气的制备和存储是氢氧燃料电池能否有效推广的关键技术。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______;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5)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4CsHSO 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222H O 2H O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H +在固体酸电解质传递方向为:____(填“a b →”或“b a →”)。
19.(1)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可用FeCl 3溶液作“腐蚀剂”刻制印刷电路,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的过程是把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写出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把甲、丙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时甲为负极;把乙、丁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把甲、乙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甲上有气泡冒出;把丙浸入丁的硝酸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丁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气体A 、B 置于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2C(g),反应进行到4 s 末,测得A 为0.5 mol ,B 为0.4 mol ,C 为0.2 mol ,则:v A =_________,反应前A 有_________mol 。
(5)第三周期中有一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同周期其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所属物质类型都不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水化物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
(6)碳是周期表中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写出其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能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弱于硫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碳还能形成各种有机物,它的一种有机物可由粮食发酵得到,有特殊的香味,有活血壮胆的功效,写出该有机物在某条件下与氧气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将变黑的银质器皿放入下图装置,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回答下列问题:
(1)铝为________极,KNO3盐桥中的________离子进入a烧杯中,银器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
(2)如不用盐桥,将铝片和银器插入一个盛食盐水的烧杯中处理,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
三、解答题
21.以CH3OH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ClO2。
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CH3OH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正极反应式为______。
(2)在阴极室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化学式)。
(3)图中电解池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4)电解一段时间,从阴极处收集到的气体比阳极处收集到气体多10.08L时(标准状况,忽略生成的气体溶解),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为______mol。
22.反应Fe+Fe2(SO4)3=3FeSO4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加入适量的Na2SO4固体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且铜为此原电池的某一电极材料,则铜为____(填“正”或“负”)极。
Fe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溶液中的阳离子向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
2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
已知:K1000℃>K800℃,则该反应是__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2)已知在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9,则该温度下反应CO(g)+
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2=___。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__℃。
24.已知反应N2(g)+3H2(g)2NH3(g),某温度下,向体积固定的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g)和3mol H2(g),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51015202530
压强比值P后/P前0.980.880.800.750.750.75
(1)0~15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 =__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为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每次仅改变一个条件):a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b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A.低温低压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N2的浓度 D.增加H2的浓度 E.分离出NH3 25.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的廾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CH4/CO2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和H2)是温室气体CO2和CH4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受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CH4(g)+H2O(g)CO(g)+3H2(g)△H1=+205.9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2=-41.2 kJ·mol-1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H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H=______kJ·mol-1。
要缩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H2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
(2)向2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H4和2mol 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CH4和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已知b>a>c,则T1______T2(填“>”“<”或“=”)。
T1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mol2·L-2)(3)实验研究表明,载体对催化剂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压强0.03MPa,温度750℃条件下,载体对镍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表:
由上表判断,应选择载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
(4)现有温度相同的I、Ⅱ、Ⅲ三个恒压密闭容器,均充入2mol CH4(g)和2 molCO2(g)进行反应,三个容器的反应压强分别为p1atm、p2atm、p3atm,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I、Ⅱ、Ⅲ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
衡状态的是_______。
(5)利用合成气为原料合成甲醇,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一定温度下查得该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反应速率的通式为ν正=k正c m(CO)·c n(H2)(k正是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
由表中数据可确定反应速率的通式中n=____(取正整数)。
若该温度下平衡时组别1的产率为25%,则组别1平衡时的v正=______(保留1位小数)。
26.含氮物质的过量排放会污染大气或水体,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对降低含氮物质的污染有着重大的意义。
(1)在一定条件下,浓度为5%的尿素[CO(NH2)2]吸收液可以脱除烟气中的NO x。
不同吸收反应温度下,测得NO x的脱除率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尿素的分解温度是160℃。
)
①当温度大于80℃时,NO x的脱除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
②写出在70~80℃条件下,尿素和烟气中NO 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Co2+容易形成配合物,[Co(NH3)6]Cl2等物质可与NO反应生成新的配合物脱除烟气中的NO,不同配合物脱除NO的能力有所差异。
①溶液中pH对NO的配位脱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中pH=9.75时,NO脱除率更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
②验证该可能性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进行生物的反硝化反应。
其可能反应机理(3)电极生物膜法也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NO
3
如图所示。
以必要的化学用语及文字来描述此过程为_____。
27.在催化剂作用下,CO可脱除燃煤烟气中的SO2,生成单质S和一种温室效应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3)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SO2和CO气体各4mol,测得反应体系中两种气态含碳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___线(填“a”或“b”)表示的是CO的浓度变化情况,容器容积V=_____L。
②当反应进行至图中N点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SO2的浓度为_____。
③用单质S的变化量表示0~t1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S)=_________g·min-1。
(用含t1的代数式表示)
28.含+6价铬的废水毒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上常利用化学原理把+6价铬转化为不溶性Cr(OH)3除去。
Ⅰ、SO2还原法:化工厂常用SO2处理含铬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Cr2O72- + H2O 2CrO42- + 2H+,吸收塔中 Cr2O72-与SO2反应如下:Cr2O72﹣
(aq)+3SO2(g)+2H+(aq)═2Cr3+(aq)+3SO42﹣(aq)+H2O(l) ΔH = -1145 kJ/mol。
(1)其他条件不变,研究吸收塔中pH对反应的影响。
pH246
Cr(+6)最大去除率99.99%达排放标准99.95%达排放标准99.5%未达排放标准时间30 min35 min45 min
①由上述数据获得的结论
..有_________。
②实际工业生产控制pH = ____左右。
③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_____。
a.该酸性含铬废水中一定含有CrO42-,pH越大其含量越高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吸收塔中反应的K增大,有利于除去Cr(+6)
c.理论上看,SO32-、Fe2+等也可以用于除去Cr(+6)
(2)其他条件不变,研究温度对Cr(+6)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30min前相同时间内,80℃的Cr(+6)去除率比40℃高,是因为30min前反应正向
进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试解释30min后80℃的Cr(+6)去除率
低的原因:________。
Ⅱ、电解法处理:
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离子的酸性废水,采用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再用Fe为电
极进行电解,将Cr2O72—离子还原为可溶性三价铬离子,再调pH使三价铬离子变为不溶性
氢氧化物除去。
(1)加入食盐的目的是_______;
(2)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