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串联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了串联词,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是隔一会露个脸,播一 段新闻导语就了事了,而是在播或“说”串联词这样一个 过程中,把自己融进新闻报道中去,也就是把自己的表情、 声音、语态等与新闻报道融为一体,将对报道的理解很自 然地传达给观众,引导观众逐条观看,同时给观众以贴近 感和亲切感。可以说,串联词是新闻节目主持人自我展示 的一个载体,不少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因此而展现了 自己的主持风格,不少新闻节目也因主持人的出色表现而 独具特色。

1.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电视新闻串词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把内容相互独立的两条 无关新闻“强行”关联起来,让新闻在播报时呈现一种 上下有序、相互关联的作用,不至于让观众从听觉上感 觉内容上有较大的跨越或跳跃,使得观众在观看时形成 一种循序渐进的、逻辑严密的思维形势。电视新闻的串 词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编排中关联性不大的播报形 式,让电视新闻的播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限的字数 在限定的时间内明确了媒体的观点,总结了上条新闻的 要点,带出了下一条新闻。
电视新闻串联词写作

电视新闻串联词又称为导播词、串词, 是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衔接两条内容上彼此 独立的新闻时采用的比较简短精炼、观点鲜 明的句子。串联词不同于新闻导语,新闻导 语内容仅与本文相关,而串联词有所不同, 它既要承上又要启下,使新闻在电视画面和 语言表达的更替上具有连贯性。
一、串联词的作用


3.树立新闻栏目特色,展现节目魅力
新闻节目的播报不仅是严肃的,同时也应该是活泼 的,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个性魅力是广播电视节 目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节目主持人艺术 生命力的体现”,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只有新闻串词 是主持人能够发挥个人魅力、展示艺术特色的唯一过程。 主持人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把自身特色的东西、个性的东 西融入新闻的播报中,创造出一种亲切、自然、独具魅 力的栏目特色,才能形成品牌,广受欢迎。
二、串联词的特点

首先,电视新闻串词是承上启下的“过渡 句子”,它必须是简短、精炼、通俗易懂 而又观点鲜明的语句。作为“过渡句”必 须是用来修饰新闻播报的主体的,因此必 须简短、精炼,既能承接、总结上条新闻, 又能引出下条新闻,让观众不易产生唐突 或硬扯的感觉。

其次,电视新闻串词使用的语句必须是观 众认可的,在群众中有一定认可度的“俗 语”。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必须 使用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具有普遍认可度 的语句,同时还要雅俗得当,合乎常理的, 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早霞不 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


有时候关联词要换成关联句才能使串联词更流 畅。 如《此处何时才有人行道》与《明晚又有流星 雨,市民肉眼可见着》之间的串联词可以写成 这样:“人走人的道儿,车走车的道儿,宇宙 间的星星更是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记者刚才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天文奇观好戏连台, 刚刚欣赏完500年一遇的狮子座流星暴雨,双 子座流星雨又将于明晚划亮夜空。”


2.同类串联法 具有同一个主题的几条新闻的上下联接,可以从上一条 消息的内容说开去,引出下一条消息。 比如在《我市开展“3·15”大型投诉活动》和《“12315”今 天太辛苦》两条消息之间可以这样串联:“从现场投诉的效 果看出,今天可以说是个让消费者放心、让造假售假者胆颤 的日子,当然仅仅靠这一天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广大观众 都有一个愿望:让‘3·15’变成‘365’。不过,一年365天都在 开通的‘12315’投诉热线,也只有今天最热。”

三、电视新闻串联词的写作手法

首先,要对播报的所有新闻内容作大体上 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了解播放 时的前后两条或多条新闻内容,从中找出 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特性,才能够 使之形成一种上下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电视新闻串词的少的文字传达出最丰富的内容, 在节目允许的时间内,扩大新闻播报的效 果。
平顶山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解说词写作》考试改革 新闻串联词写作


根据以下所给材料,为其加开头、串词、 结尾,使其形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新闻节 目。 要求:语言简练、衔接自然、转换巧妙、 字数不限。
第一条:《过大年: “自驾游”火 春节景区人气旺》 春节七天,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达868万人次,比去年 同期增长7· 5%。河南嵩山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仍维持高位, 达一万两千人,景区的四个停车场基本达到饱和。安徽 九华山仅昨天一天就迎来游客7.86万人次,创下景区单 日游客新高。由于天气晴好,正处于丰水期的贵州黄果 树游人如织,自驾游车辆成倍增长。春节七天,黄果树 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5.99万人次,为历年春节的最高记 录。 第二条:《新闻特写:庙会上的寻人广播》 庙会是北京新春重要的民俗活动,因为人太多,稍不留 神就会有亲朋好友走失,广播找人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春节这六天就有83万人光顾地坛庙会,而广播寻人的 就有270多人。


4.情绪转移串联法 如果连续几条新闻都使观众的心情紧张起来,为了 调节一下观众的情绪就可以使用这种串联方法。 如在《输气管道破了,居民们急了》和《煤气泄漏一 夜,好悬!》两条新闻之后,使用这样的串联词连接下 面的新闻《一盏红军留下的煤油灯》,以调节观众紧张 的情绪:“又是水管破裂,又是煤气泄漏,还真让人有 点紧张。下面我们来看一条轻松的消息。前不久,在犍 为县城发现了一盏当年红军用过的煤油灯,在场的人试 了试,没想到还能点燃。”

第三,串联词的花样繁多,语言表达应别 出心裁、诙谐幽默。语句简单但富含哲理, 启人心智,同时也要一针见血,点明事件 本质。主持人使用的电视串词既诙谐幽默, 又富含真理,能一针见血揭露事件本质, 让人观后拍案成绝,回味无穷,才真正体 现了主持人抑或是编辑人员的新闻播报或 编辑水准。

比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我市郊县的农民 却遇上了种瓜得豆的事儿。今年春上,这里的农民种了几百 亩优质西瓜,眼看夏天就要过去了,这几百亩瓜地一个西瓜 也没有长出来。” 再比如,“煮熟的鸭子会飞吗?当然不会。然而火车站的两 个小偷今天却遇上了这样的尴尬事儿。他们俩合伙偷了旅客 的一个大行李包,正当两人躲在一个静悄悄的角落里分赃的 时候,却被从天而降的警察逮了个正着,原来他们躲藏的地 方正是公安局的宿舍。”
四、串联词的写作技巧


1.关联词串联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上下两条新闻之 间能够找到一个关联的词或句。 例如,上一条新闻说的是小偷行窃围观者 不愿管,而下一条新闻说的是农民不愿打消费 官司,这两条新闻都有“不愿意”这么一层意 思。所以,“不愿”就可以作为一个关联词。

于是两条新闻之间的关联词可以这样写: “看见小偷正在行窃就是不愿管,说来原 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愿与不愿既有主观 的原因,又有客观的原因。就拿现在的一 些农民来说吧,遇到消费纠纷时,宁愿私 了也不愿打官司,这是为什么呢?”


5.点评串联法 对上一条比较有分量的新闻作简练的点评,既能够体现 编辑思想,增加报道力度,又能够平滑地转到下一条新闻上。 如上一条新闻是《直击“乡官”公选》,下一条新闻是 《峨眉山市:全力抢救“12·11”事故伤员》,笔者就使用了 点评串联法:“选‘乡官’曾经被村民们认为是走过场的事 儿,现在公推公选‘乡官’明来明去,村民们说,他们就需 要这样透明的选举。好了,我们来看下面一条来自峨眉山市 的消息……”



第三条:新春走基层:小区保安的坚守 除夕之夜,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和和美美看着电 视,吃着饺子。可在中兴融园上班的保安王志刚却不能回家过年。 晚上19时30分,小区保安王志刚像往常一样与同事进行了交接 班。王志刚今年35岁,老家在新乡,来新密打工已经有8年时间, 干保安这一行也有4个年头了。 第四条 每年春运发生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怀揣热切回家心情的乘客、 辛勤服务的司乘人员、运输保障人员等群体因春运聚在一起,短 暂的相处过程中却有许多事情让人难以忘怀,或许是陌生人之间 的真挚关怀,或是紧急情况发生时伸出的援手,或是在工作岗位 上坚守的运输人员,不经意间触及你心底。“2013全国春运感 人镜头与电视好新闻评选”作为本次系列活动之一,正在火热征 集稿件。 第五条:黑龙江虎林市一鞭炮摊爆炸 已造成2人死亡 记者从黑龙江虎林市宣传部证实,虎林市迎春镇一鞭炮摊早晨发 生爆炸,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具体伤亡情况及爆炸原因还在核 实中。

再次,电视新闻串词作为语言播报类节目的用词, 应当选择口语化的词语,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书面 词。电视新闻是“说”给观众听的语言类节目, 使用书面语或者生僻字,容易让人听了而不知道 意思,或者是听完了还在想这个字或词的意思时, 下面的内容就错过了。同时,对于文言文、专业 性强的术语等等都要经过编辑加工形成口语化、 容易理解的词语后才使用。

2.对上条新闻的点评,亮明观点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以正确的观点引导舆论,对新闻 做出正确的评价是引导舆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 时,也是提高电视公信力的有效手段。电视新闻的报道, 尤其是民生新闻的播报,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乎老百姓身 边的事情,有道德的、有法律的、有习俗的、还有观念 上的,涉及到是非曲直、大是大非的新闻,如果在播报 新闻后附上一段短评,对于表明媒体立场、引导舆论, 帮助群众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3.语气串联法 当上下两条新闻很难找到关联词的时候,可以用一 种语气关联的办法进行串联。语气关联的种类很多,用 法也很灵活。 比如上条新闻是《峨眉山市:全力抢救“12·11”事故 伤员》,下条新闻是《此处何时才有人行道》,笔者在 串联时就选了“愣是”这么一个语气词:“好端端的一 条路,那辆大客车愣是冲下了沟。在咱们乐山城里被人 称为‘十里长街’的嘉定路的一段街上,行人也愣是找 不着人行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