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厂建筑用砂矿开采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石厂建筑用砂矿开采工
程初步设计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概论 (1)
1.2 项目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1)
1.3 项目概况及建设条件 (2)
1.4 设计范围 (4)
1.5 主要设计方案 (5)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7)
第二章地质概况 (7)
2.1 地质概况 (7)
2.2 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8)
2.3 矿产资源/储量 (8)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1)
第三章采矿 (11)
3.1 概述 (11)
3.2 开采范围及开采方式 (12)
3.3 开采境界圈定 (12)
3.4 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
3.5 开拓运输 (14)
3.6 露天开采铲装工作 (15)
3.7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7)
第四章筛分 (18)
4.1 砂石料的筛分 (18)
4.2 筛分设备选型 (18)
4.3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19)
第五章矿山机械 (20)
5.1 设计主要生产设备配置 (20)
5.2 设备选型 (20)
5.3 矿山机械维修 (22)
5.4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23)
第六章给排水、供电及通讯 (24)
6.1 设计依据及范围 (24)
6.2 给水 (24)
6.3 防洪与排水 (25)
6.4 供电 (25)
6.5 矿山通讯 (28)
6.6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28)
第七章总平面布置及土建工程 (29)
7.1 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原则 (29)
7.2 平面布置的主要项目 (29)
7.3 土建工程 (30)
7.4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31)
第八章矿山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32)
8.1 矿山组织机构 (32)
8.2 劳动定员 (32)
8.3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32)
第九章矿山环境保护 (33)
9.1 矿山环境现状 (33)
9.2 设计依据 (33)
9.3 设计采用的标准 (33)
9.4 污染物排放标准 (33)
9.5 项目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33)
9.6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35)
第十章矿山安全、工业卫生与消防 (36)
10.1 矿山安全技术措施 (36)
10.2 工业卫生 (37)
10.3 消防 (37)
10.4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37)
第十一章矿山经济技术 (38)
11.1 工程概况 (38)
11.2 项目投资估算 (38)
11.3 生产成本与费用分析 (40)
11.4 经济效益分析 (41)
11.5 综合评价 (41)
11.6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2)
附件:
1、设计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3、《某县国土资源局拟出让 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地质简测报告》(封面复印件)《某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2010.3);
4、《<某县栏杆乡 6 号(河道)砂石料厂采矿权申请报告的审查意见》(疏国土资字【2010】63 号);
附图:
1、基建终了及总平面布置图;
2、开采终了平面图;
3、开采终了剖面图;
4、采矿方法图;
5、工艺流程图;
6、供电系统图。
第一章总论
1.1 概论
1.1.1 项目名称
矿山的采矿证名称为“某县栏杆乡恒泰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
由某县国土资源局于 2010 年1 月办理了采矿许可证。
1.1.2 生产规模、产品方案
1、生产规模:依据采矿许可证,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为 2.5 万m3/a(成品建筑用砂石料)。
2、产品方案:粒径:>5mm、5mm-20mm、20mm-40mm 的砂砾石,主要销往某县及喀什市周边民用建筑领域。
1.2 项目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1.2.1 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
3、某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2010 年3 月编制的《某县国土资源局拟出让 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地质简测报告》;
4、某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2010 年3 月编制的《某县国土资源局拟出让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开发利用方案》;
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6、《采矿手册》(冶金出版社出版);
7、《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8、《简明工程机械施工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9、《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监局18 号令);
10、《采矿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15、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及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16、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所收集的资料。
1.2.2 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照“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安全有保障、环保可控制”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2、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合理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3、采用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易于掌握、便于管理的采矿方法。
4、结合矿山实际,利用矿山一切有利条件,力求设计圆满。
1.3 项目概况及建设条件
1.3.1 项目概况
1.3.1.1 位置与交通
某县栏杆乡恒泰砂石料厂位于某县东北方向约 25km 处的栏杆乡七村,有简易道路直达矿区,交通方便。
行政区划属栏杆乡管辖。
(详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750,51′13″,北纬39°,27′39″。
某县栏杆乡恒泰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范围:由 4 个拐点圈定,其拐点直角坐标为: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直角坐标(西安 80 坐标)
1.3.1.2 地形、地貌
本矿区位于克孜河河道,矿区地形较平缓,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
1329-1327.5m,相对高差 1.5m。
1.3.1.3 气象及地震
矿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典型的大陆型荒漠气候,一年四季多风少雨,气候变化多端。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且多为阵雨或阵雪,年均降水量为 103mm 左右;年蒸发量 2241mm。
冬季气温低寒,平均气温在-5℃左右;夏季炎热,
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最高可达36℃以上;年平均气温11.7℃,无
霜期 210 天。
每年 3 月至5 月份,有沙尘天气出现,沙尘天气一般可持续 3
至10 天。
风速、风向一日多变,平均风速约 1.5-4m/s,最大可达 20m/s 左右,经常可卷起沙尘。
一般情况下早上无风或微风,中午以后开始刮风。
日照长,平
均日照 2750 小时。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矿区地震烈度为Ⅶ度。
1.3.1.4 地表水系
矿区属河道采砂,采砂工作根据洪水期进行调整,洪水期矿区停止采砂。
1.3.1.5 自然经济
矿区除采矿业外,无其他产业。
1.3.2 建设条件
1.3.
2.1 资源条件
依据 2010 年 3 月某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编制的《某县国土资
源局拟出让 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地质简测报告》,矿区范围内
保有资源量(333)级为 2.55 万m3。
(因本矿属于河道采砂,即矿山每年开
采储量等于每年洪水期河道的补充量。
)故设计利用 3 年的资源量为 7.65
万m³。
1.3.
2.2 外部建设条件
1、水源、电源及通信条件
水源条件: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矿区自建井(生活用水经净化后饮用)。
电源条件:设计从某县供电公司 10KV 电网拉至矿区,经矿区 100KVA 变压器变压后,供矿区生产和照明使用。
通信条件:移动信号覆盖矿区,矿区与外界可以移动通信方式联系。
2、外部运输条件
矿区到某县有简易道路相通,与某县相距 25km,矿山建设时期的物资供应以及投产后矿产品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3、物资供应条件
矿山建设及生产所需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均可由某县供应解决。
因此,矿区建设的外部条件较好。
1.3.3 市场需求及预测
矿区位于某县东北方向 25km 处的克孜河河道上,有简易道路直达矿区,交通方便。
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及生产条件。
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建筑用砂石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给某县周边生产建筑用砂石的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砂石料矿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乐观。
结合某县当前砂石料市场价格的趋势,本设计砂石料销售均价定为 20 元/m³。
1.4 设计范围
根据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矿区范围由 4 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
1-4—1。
矿区面积:0.020km2,开采标高:1329m-1327.5m,开采深度 1.5m。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4—1
设计范围为采矿许可证圈定的矿区范围。
依据委托书要求,设计主要内容为:
1、采砂、筛分
露天采场境界圈定;
露天开采工艺;
筛分工艺(仅作简要叙述)。
2、辅助系统
劳动组织、总平面布置及供水、供电等。
3、安全环保、技术经济。
1.5 主要设计方案
1.5.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依据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为 2.5 万m3/a。
(成品砂石料)
该矿开采的矿种为建筑用砂石料,砂石料主要销往某县建筑领域,依据业主要求,最终产品方案为粒径>5mm、5mm-20mm、20mm-40mm 的砂砾石。
1.5.2 设计方案
1、设计范围: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
2、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3、开拓运输方案: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4、采矿方法:单台阶开采、一次性采全高。
5、生产工艺:装载机铲装→自卸汽车→入料口→破碎机→胶带输送机→筛分机筛分。
6、总图运输:矿山设计建设有筛分场、成品堆放场、办公生活区、机修间、配电室、库房等设施。
矿区外部交通较为便利,工业广场比较平缓,厂区内道路空间较大。
1.5.3 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见表 1-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5-1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某县国土资源局拟出让 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地质简测
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过于简单,缺少地形地质图等必要的地质图件。
2、建议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充分掌握矿区地
质情况,并依据地质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设计。
3、建议矿山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效益。
第二章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某县东北方向约 25km 处的克孜河河道上,矿区地形较平缓,南高北低,矿区构造为山前洪积平原。
矿层平缓稳定,无大断裂通过该矿区。
矿区内主要出露地层简单,为第四系克孜河的洪冲积物,河水挟带的碎屑物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砂砾沉积,即砂砾层。
表面平坦,干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被淹没。
2.1.2 矿床特征
矿层为第四系克孜河的洪冲积物,河水挟带的碎屑物沉积下来,砂砾石混合堆积,其中充填一些细砂。
砾石成份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硅质岩、火山岩、脉石英等。
砂及卵砾石配根据相邻场地相关测试资
料为:砾石粒径小于 5mm 占30%,5-20mm 占25%,20-40mm 占30%,大于40mm 占 15%,分选性差,磨圆度中等,多呈浑圆、扁平状,部分呈棱角次
棱角状。
矿区内矿层广泛分布,厚度大且稳定,易于粒度分选。
设计矿山配备破碎装置,提高矿山利用率,基本消除大于 40mm 的卵石
废石量。
最终都用于建筑用砂料。
2.2 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2.2.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属于河道采砂,暴雨期会影响矿区,采矿活动暂停。
待暴雨期过后,才可继续采矿。
2.2.2 开采技术条件
1、该矿体出露于地表,呈水平状产出,适宜于露天开采。
其开采技术
条件简单,利用装载机采装,自卸汽车拉运,采用破碎机破碎后,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振动筛分类后即为成品砂砾石,无需其他设备。
2、砂石料层具有一定的重力压实作用,主要是装载机采装,集中堆放
石料。
矿体为松散堆积的沉积砂砾层,最终开采境界即最低开采标高位于当地地下水位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
2.3 矿产资源/储量
2.3.1 工业指标
某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于 2010 年 3 月提交的《某县国土资源局拟出让 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地质简测报告》,主要依据《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1987 年全国储量委员会办公室)、《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中的有关规定及要求确定储量计算中工业指标。
其工业指标为:
1、建筑用卵石:
(1)含泥量(按质量计)<1.5;
(2)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7;
(3)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5;
(4)有机质含量(比色法)合格;
质量计)<1.0;
(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 SO
3
(6)坚固性(质量损失率)(硫酸钠溶液 5 次循环)<12;
(7)强度<16;
(8)表观密度>2500;
(9)松散堆积密度>1350;
(10)空隙率<47;
2、建筑用砂:
(1)含泥量(按质量计)<5.0;
(2)泥块含量(按质量计)<2.0;
(3)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
(4)轻物质含量<1.0;
(5)有机质含量(比色法)合格;
质量计)<0.5;
(6)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 SO
3
(7)氯化物含量(以氯离子质量计)<0.06;
(8)坚固性(质量损失率)(硫酸钠溶液 5 次循环)<10;
(9)表观密度>2500;
(10)松散堆积密度>1350;
(11)空隙率<47;
2.3.2 资源/储量计算
2.3.2.1 矿体的圈定
矿体圈定范围为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
采矿许可证确定矿区限采标高 1329m-1327.5m,开采深度为 1.5m。
2.3.2.2 资源/储量类型
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1999)及相关规范,该矿矿区确定的勘探类型为一类一型。
根据对矿体的控制程度,资源量级别定为(333)。
2.3.2.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地质简测报告考虑矿体形状、产状、开采方法等因素,采用地质块段法计算矿区资源量。
2.3.2.4 资源/储量估算及各参数的确定
1、资源量计算公式
M=S×H
M——资源量(万 m2)
S——块段面积(m2)
H——矿体平均厚度(m)
2、参数的确定
(1)块段面积的确定,根据资源量计算图圈定的块段形状,利用规则几何图形公式法计算面积。
(2)厚度:矿区内可用砂料平均厚度为矿体的实际厚度,即矿体资源量计算深度均选为 1.5m。
(3)资源量级别的确定:根据对矿体的控制程度,资源量级别定为(333)。
2.3.2.4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矿区面积(S):0.02km2,(122)资源储量平均开采深度(h)为
1.5m。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见表 2-4-1
该矿砂砾石保有资源量为 2.55 万 m3(因该河道属于河道采砂,即矿山每年开采储量等于每年洪水期河道的补充量)。
故设计利用 3 年的保有资源量为 7.65 万m³。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某县国土资源局拟出让 6 号(河道)砂石料厂建筑用砂矿地质简测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过于简单,缺少地形地质图等必要的地质图件。
2、建议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充分掌握矿区地质情况,并依据地质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设计。
3、该矿为河道采砂,循环开采时需核察矿区境界。
第三章采矿
3.1 概述
3.1.1 项目现状简介
该矿属民营企业,开采矿种为砂石料矿,矿山属新建企业,于 2011 年1 月取得采矿许可证。
目前该矿有管理及服务人员 9 人,其中生产人员 3 人,矿山已做了大量生产前期工作,矿山已配备有采矿、筛分、转运等生产设备;生产设施有配电室、输电线路等;辅助设施有办公室、宿舍等。
工业场地主要有筛分场、成品堆放场、废料场、配电室及机修间等。
3.2 开采范围及开采方式
3.2.1 开采范围
矿山开采范围为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
采矿许可证限采标高:1329m-1327.5m。
采深 1.5m。
3.2.2 开采方式
矿区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砾石,为矿区内第四系克孜河的洪冲积物,河水挟带的碎屑物沉积下来,呈层状水平分布于地表,矿体松散,易铲装,含泥量少,分选性好,设计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3.3 开采境界圈定
3.3.1 境界圈定的原则
(1)尽量利用已查明的地质储量;
(2)开采境界不超过划定的矿区开采范围;
(3)境界圈定参数与生产规模、矿岩物理力学性质、采掘设备技术性能相适应。
3.3.2 境界圈定结果
3.3.2.1 露天采场境界要素的确定
(1)台阶坡面角及最终边坡角的确定: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采矿设计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以及开采技术条件,设计台阶坡面角及最终边坡角为45°。
(2)采场最小底宽:
设计采场内以装载机铲装。
设计供车方式为双向行车-折返调车。
采场最小底宽按下式计算:
Bmin=Rmin+Bc/2+Lc/2+2E
式中:Bmin—采场最小底宽,m;
Rmin—最小转弯半径,取 8m;
Bc—车辆宽度,3m;
Lc—车辆长度,6m;
E—安全间隙,取 1m;
Bmin=8+3/2+6/2+2×1
=14.5m
设计采场最小底宽按 15m 计算。
(3)采场境界参数:上部境界长:280m,宽:80m。
下部境界长:277m,宽:77m。
3.3.2.2 露天采场参数
(1)采矿许可证限定开采标高:1329m-1327.5m;
(2)工作台阶高度:1.5m;
(3)工作台阶坡面角:30°;
(4)最终边坡角:45°。
3.4 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4.1 工作制度
根据本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矿区气候条件,该矿宜采用季节性生产,河道采砂。
矿山每年工作 210 天,每天 1 班,每班 8 小时工作制。
3.4.2 生产能力验证
依据采矿许可证,矿山生产规模为 2.5 万m3/a,依据业主委托,矿产品方案为粒径>5mm、5mm-20mm、20mm-40mm 的砂砾石。
依据矿体原矿各粒径砂石含量比例,采挖 1m3原矿经筛分后可生产可利用的砂砾石 0.85m3,占砂石料矿组成的 85%,但由于矿山配备破碎设备装置,使不可利用矿量转变为可利用矿量,提高了利用砂石料,故最终砂石料矿组成为 100%。
境界损失率 2%,由于受河道采砂境界范围影响,因此年采挖并筛分砂石料原矿 2.52 万m3。
鉴于运输距离短,道路平坦,考虑运输损失率 1%,年采建筑用砂料为 2.5 万m³。
根据矿体赋存特征、开采技术条件、以及设计选用的采矿方法,采用年下降速度对砂厂生产能力进行验证,按年下降速度验证砂厂生产能力见表
3-4-1。
按年下降速度验证砂厂生产能力表表3-4-1
从验证结果看:年下降速度在 1.5m/a 之内,与同类砂厂相比也在合理
范围内。
故通过上述方法验证,说明砂厂可以完成年采挖 2.52 万m3砂石料
原矿。
年生产砂砾石的能力,设计推荐砂厂生产建筑用砂石料规模为 2.5
万m3/a。
3.4.3 服务年限
该矿开采境界内保有资源量为 2.55 万m3,年生产建筑用砂石料 2.5 万m³,因该矿属于河道采砂,且每年洪水期都会补充,开采储量等于每年洪水期河道的补充量,因此矿山服务年限为永久。
依据该矿采矿许可证有限年限为三年,因此本设计有效服务年限为 3 年。
3.5 开拓运输
3.5.1 开拓运输方案选择原则
(1)尽量降低开拓系统的建设投资。
(2)开拓运输系统建成后,企业经营费用低。
(3)适应干燥、少雨、多风沙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4)运输设备选型与矿山生产规模、地形地貌和矿体赋存条件相适应。
3.5.2 开拓运输方式选择
矿区属平原地形,地势南高北低。
结合此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可以选择的有: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与装载机、胶带输送机联合开拓运输方案。
①公路开拓汽车运输
优点是生产环节少,生产工艺简单,机动灵活,生产能力易于调节,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好。
基建投资少,基建时间短,利用长距离运输。
缺点是汽车数量多,维修量较大、燃油和轮胎消耗量较多。
②装载机、胶带输送机联合开拓运输
优点是工艺简单,基建时间长,基建投资少于公路运输设计,机动灵活性较公路运输复杂,开采安全性好,利于短距离运输。
缺点是管理较复杂。
依据两方案的优缺点,结合矿山地形条件及矿区至筛分场地的距离,设计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3.6 露天开采铲装工作
3.6.1 采矿方法
根据矿体赋存特点,设计采用单台阶开采、一次性采全高的采矿方法。
3.6.2 采场要素的选择与确定
3.6.2.1 台阶坡面角、最终边坡角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确定台阶坡面角及最终边坡角为45°。
3.6.2.2 开采深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5.2.1.1:“松软的岩土采掘作业方式采用机械铲装,不爆破,阶段高度不大于机械的最大挖掘高度”的规定,该矿矿体平均厚度仅为 1.5m,设计采用龙工 SL50W 型装载机进行采挖,该装载机最大卸载高度可达 3.3m ,因此满足开采深度 1.5m,
单台阶开采。
3.6.2.3 采场参数
(1)采矿许可证限定开采标高:1329m-1327.5m;
(2)工作台阶高度:1.5m;
(3)工作台阶坡面角:45°;
(4)最终边坡角:45°。
3.6.3 铲装工艺简述
根据该矿目前的布局及挖掘机的技术性能,确定采用装载机从北向南推进。
设计采场长约 280m,宽约 80m。
设计工作线长度 67m,最小底宽不小
15m。
设计将采场投产位置及采场总出入沟均布置在采场的东北部,总出入沟的宽度不小于 10m,坡度应不大于 8%,装载机从总出入沟进入采场以后,沿扇形辐射线向周围掘进,最终沿矿体走向掘进。
采挖出的砂石料用装载机集中堆放在采场内,最后由自卸车拉运至矿区东北方位的作业场地,待采场采挖结束后由装载机铲装至筛分系统给料口。
3.6.4 开采工艺流程
在采场内,装载机采挖,采挖出的原矿集中放置在采场内部,采挖结束后,再由装载机将砂石料装入自卸汽车,由自卸车拉运至筛分系统给料口,经破碎后由筛分机进行分级。
开采工艺流程如下:
装载机采挖→自卸车运输至筛分场→装载机铲装至筛分设备给料口→破碎机→胶带输送机→筛分机筛分
3.7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该矿开采深度不大,应严格按相关开采规定要求作业,严禁随意开采,铲装、排土作业不应对邻近矿山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2、矿山在开采工业上要提高装载机与自卸车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章筛分
4.1 砂石料的筛分
根据砂厂生产现状,考虑露天筛分的要求,具体设计方案如下:采场采出的砂石料经 2 台破碎机(250×1200、250×750 型颚式破碎机)破碎后经胶
带输送机输入至振动筛筛分。
振动筛(4700×1200)为长条状,水平安装,
砂石料从位置较高的一侧输入。
当振动筛振动时,砂石料借助振动及自身重力的作用,往位置较低的一侧移动,同时不同孔径的砂石料从筛孔漏出,通过振动筛工作,将粒度不同的砂石料分级后由 3 条输送带将粒度为20mm~
40mm,5mm~20mm,2mm~5mm 的砂石料分别输送至临时堆放点(每条输送带的长
度约为 30m 左右),在振动筛两侧设置有喷水管,在对砂石料分离的同时,
也对砂石料进行冲洗。
成品由装载机将砂石料铲运至成品堆放场待售。
筛分工艺流程图如下:
破碎机→胶带输送机输送入振动筛→振动筛筛分分级并水洗→胶带输送机转运→装载机倒运至成品堆放场待售→装载机装入自卸汽车外运。
4.2 筛分设备选型
4.2.1 分选设备
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采出的砂石料需经过筛分与水洗。
砂厂年产原矿 2.52 万m3/a,年工作日按 210 天计,每天工作一班。
则
每台砂机每班的生产量应为 120m3,而该砂厂的振动筛分机每小时生产能力为60m3砂石料,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设计选用矿山现有的破碎及筛分设备。
传送设备采用 1 条800mm、2 条600mm、1 条400mm 的胶带输送机对筛分后的砂石料分别进行输送,砂厂可根据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及产品分类设置胶带输送机,每条胶带输送机功率 5.5kW。
这样,就可以形成筛分和水洗、输送、成品堆存一条龙配套生产线。
4.2.1 其它辅助设备
其他辅助设备主要为洗砂时供水水泵及机修设备。
矿山生产时,洗砂用水由井水引入蓄水池,再由水泵直接抽至生产设备。
同时,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洗过砂的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再利用或排放,砂厂配置 2 台5.5kW 水泵满足生产需要(一台备用)。
矿山机修设备主要有:电焊机、砂轮机及其它辅助工具等。
4.3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设计中受整个生产工艺的影响,对该矿砂石料筛分工艺也作了简要说明,但由于本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矿山的采矿部分,因此对该过程叙述的不够全面。
建议矿山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及经验,对筛分工艺有关参数作适当调整和完善。
第五章矿山机械
5.1 设计主要生产设备配置
设计主要生产设备配置见表 5-1-1。
主要生产设备配置表表5-1-1
5.2 设备选型
5.2.1 运覾备
该矿属于新固企业,由亊前期䁚了充分的准备,设备配备已比较齐全,本设计根据设计规模对现有设备进行校验,对不足部分予以补充。
该矾所醇砂盳料呞较松软矿尩、䲳道采砂,不需爆破,根捎矽屑的年生产觀模及开采深度(讼计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
根据矿山的柿区地形及运输条件,设计采用装载机将砂石集中堆放在采场内(䆍有自卸车拉运至筛分䜺,由自卸汽车卸至孛分糛统给料口卸譽的方式。
采挖设备及装载设备均为山推 SL50w 型装机。
装载机主要技术参䕰见表5-2-1。
设备生䚧能力襁衠 5-2-2。
自卸车均为外部租赁。
龙工SL50W 型装载机主要技术参数表表5-2-1
设备生产能力表表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