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
A.天平B.弹簧秤C.压强计D.量筒
2.小明在看今年NBA总决赛时,他想若在空中运动的蓝球忽然外力都消失了会怎样?你认为将()
A.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C.先运动后静止D.先静止后运动
3.下列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人走路时,脚往后蹬,地面对鞋的摩擦
B.用筷子夹菜,筷子和菜之间的摩擦
C.机器转动时,轴所受的摩擦
D.系鞋带时,鞋带与鞋带之间的摩擦
4.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5.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 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6.如图所示,飞行中的飞机,飞机机翼下方压强P1和上方压强P2的大小关系为()
A.P1>P2B.P1=P2
C.P1<P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2013年8月8日12时许,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至5200多米.“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一直保持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
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中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9.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D.不受任何力
10.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
11.如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12.同一物体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则正确的是( )
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
13.小明同学匀速从1楼走到4楼()
A.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不变B.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变大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都变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14.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镊子B.钳子
C.起子D.剪子
15.把密度为0。

6×103kg/m3、重为12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A.漂浮,F浮>12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12N D.沉底,F浮=12N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17.一个物体受到100N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0m,那么物体受到的阻力N,推力做功J,重力做功J,若此过程经历了10s,那么这推力做功的功率为W.
18.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20.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如图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要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铁锁摆回时(选填“会"或“不会”)碰到自己的鼻子.在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能和能在不断转化.
2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滑轮可以,但不改变力的方向.生活中的所有机械的效率总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23.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B是AO的中点,F1=10N,那么F2= N,此杠杆是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三、作图题
24.如图所示为两位同学在玩翘翘板,他们对板的作用力分别为F1和F2,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25.(2分)请画出如图铁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共4分)
26.(4分)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他会向前倾.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
27.(5分)小勇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小勇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表面状况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s/m
毛巾大0.1
棉布较大0.18
木板小0.35
根据以上实验填好以下内容:
(1)小勇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3)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作.
28.(5分)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4)由实验得出杆杠平衡的条件.
29.(2分)在“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实验中我们应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会发现,滑轮组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六、计算题(30题6分,31题9分,共15分)
30.(6分)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铁块,质量7。

9kg,放置于水平桌面上.g=10N/kg,问:(1)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铁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多大?
31.(9分)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

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问:
(1)总功为多少J?
(2)有用功为多少J?
(3)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用百分数表示)?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
A.天平B.弹簧秤C.压强计D.量筒
【考点】7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根据我们对这几种测量工具作用的了解来解答.
【解答】解: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B、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
C、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
D、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测量工具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小明在看今年NBA总决赛时,他想若在空中运动的蓝球忽然外力都消失了会怎样?你认为将()
A.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C.先运动后静止D.先静止后运动
【考点】6J: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物体原来静止,则将保持静止状态,若运动,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在空中运动的蓝球忽然外力消失,篮球将保持消失前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选A.
【点评】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此外,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下列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人走路时,脚往后蹬,地面对鞋的摩擦
B.用筷子夹菜,筷子和菜之间的摩擦
C.机器转动时,轴所受的摩擦
D.系鞋带时,鞋带与鞋带之间的摩擦
【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有益摩擦要增大,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有害摩擦要减小,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A、人走路时,脚往后蹬,地面对鞋的摩擦是有益摩擦,如果没有摩擦就无法行走.不符合题意.
B、“筷子夹菜,筷子和菜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如果没有摩擦,就夹不起菜.
C、机器运转时,轴所受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符合题意.
D、系鞋带时,鞋带与鞋带之间如果没有摩擦力,鞋带就系不住,这个摩擦是有益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问题.
4.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考点】6S: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解答】解:(1)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二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不正确;(2)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等于果实受到的重力,故C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点评】(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2)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力是平衡力.
5.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
A.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开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开
【考点】8M: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分析】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分析纸条的运动现象时应分析纸条内外两侧空气的流速大小,找出压力的方向,再判断纸条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将A、B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两纸片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A、B两纸片的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空气压强差的作用下,A、B两纸片会向中间合拢.综上可知选项A、C、D都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流体压强跟流速关系的了解.
6.如图所示,飞行中的飞机,飞机机翼下方压强P1和上方压强P2的大小关系为()
A.P1>P2B.P1=P2
C.P1<P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即p1>p2.
故选A.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机翼的形状特点以及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7.2013年8月8日12时许,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至5200多米.“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一直保持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水的密度一定,深度不断增加,根据p=ρ液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此类题目要学会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进行定性分析.基础题目.
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中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考点】7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如果不在则要将指针调到零点;
2、用手拉几下看看测力计的外壳与弹簧是否发生摩擦;
3、注意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伸长在一条直线上;
4、弹簧测力计不能超过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5、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
根据上述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A、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所以A是错误的;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不准确要调零,所以B是正确的;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所以C是正确的;
D、所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就会损坏测力计,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9.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D.不受任何力
【考点】76:重力.
【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所以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它只受到重力作用.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0.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
【考点】6L:惯性;6M:惯性现象.
【分析】(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生活中即要学会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又要防止惯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解答】解: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是由于人具有惯性而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提高跳远成绩;故B正确;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是防止司机由于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故C错误;
D、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是防止赛车的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由于物体惯性的存在,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哪些对我们生活有利的惯性要加以利用.
11.如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考点】79:重心.
【分析】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只是重力在作用效果上的作用点,重心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之外.
【解答】解:(1)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倒翁”底部质量大,因此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故A不正确;
(2)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因此“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故C正确,B错误;
(3)“不倒翁”的重心在它的底部接近地面的位置,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重心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2.同一物体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则正确的是()
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
【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变,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由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在两种液体中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
∵同一物体的重力不变,
∴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
∵甲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乙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根据F浮=ρgV排可知,ρ甲>ρ乙.
由上分析可知: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利用好物体漂浮条件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13.小明同学匀速从1楼走到4楼()
A.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不变B.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变大
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都变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做出判断.
【解答】解:小明同学匀速从1楼走到4楼,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只要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能量才会发生变化,属基础题.
14.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B.
钳子C.
起子D.
剪子
【考点】7O:杠杆的分类.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5.把密度为0.6×103kg/m3、重为12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A.漂浮,F浮>12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12N D.沉底,F浮=12N
【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因为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放入水中将漂浮,根据漂浮条件求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解答】解:∵ρ木=0。

6×103kg/m3,ρ水=1×103kg/m3,
则ρ木<ρ水,
∴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处于漂浮,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F浮=G=12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难度不大.浮力的计算题,往往要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与漂浮或悬浮的条件结合.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本考查力的基本常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
【解答】
解: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掌握力的基本常识,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只要对力的基本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对相关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17.一个物体受到100N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0m,那么物体受到的阻力100 N,推力做功1000 J,重力做功0 J,若此过程经历了10s,那么这推力做功的功率为100 W.
【考点】EC:功的计算;FF:功率的计算.
【分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求阻力大小;(2)一个力要对物体做功,物体必须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而没有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已知推力和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根据W=Fs可求出推力做的功.又知道做功的时间,
根据P=求出功率.
【解答】解:
(1)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
所以受到的阻力f=F=100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而没有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重力做功为0.
(3)人对小车做的功:
W=Fs=100N×10m=1000J,
做功的功率:
P===100W.
故答案为:100;1000;0;100.
【点评】注意公式W=Fs的运用,要求某个做的功,就要用这个力乘以物体在这个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没有做功,要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去判断.
18.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要知道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若受力不平衡,则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若受力平衡,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降落伞没有打开前,所受重力大于阻力,所以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打开后当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时,则这两个力平衡,运动员匀速下落.
故答案为:小于;等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知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若速度变化,则受力不平衡.
19.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考点】8O: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回答.
【解答】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答案为:浮力;重力.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原理,为基本题.
20.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