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陈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寔-陈邕
陈实的时代已接近三国。

较多争论的地方是,他是不是陈平后裔?上文提及,显然不是。

第43世祖△陈实→第44世祖△陈谌→第45世祖△陈忠→第46世祖△陈佐→第47世祖△陈准→第48世祖△陈匡→第49世祖△陈世达,又名陈达,传「陈朝」派→第50世祖△陈康→第51世祖△陈英→第52世祖△陈公弼→第53世祖△陈鼎→第54世祖△陈安→第55世祖△陈高→第56世祖△陈詠→第57世祖△陈猛→第58世祖△陈道臣→第59世祖△陈文瓒→第60世祖△陈谈先(霸先、休先,均是兄弟)→第61世祖△陈朝宣宗陈顼(蒨是兄长,陈朝文宗)→第62世祖△陈叔明→第63世祖△陈简(篮)→第64世祖△陈周宁(同宁)→第65世祖△陈希烈→第66世祖△陈威→第67世祖△陈忠→第68世祖△陈邕→第69世祖△陈夷实(夷行,夷则,夷锡)→第70世祖△陈翿→第71世祖△陈熹(嘉)→第72世祖△陈守廉(守约,守信)→第73世祖△陈庭柄(庭枢,庭机,庭栋,庭柱,庭樑,庭相)。

陈朝,是指南北朝时陈霸先创建的「陈朝」(557-589)。

陈氏由河南入福建后这两派同样从陈实再度向下延。

经「陈朝」的,至「陈朝宣宗陈顼的第十七子陈叔达」下延,然后又接上唐末宋初「陈洪进」。

所以,无论是太傅派或陈朝派均分开后又复合,算是「殊途同归」。

以下据流传下来的记载,「陈朝派」由陈实作为起点下传的次序是:第1世祖△陈实(封「颍川侯」)→第2世祖△陈谌(嫡系,陈纪)→第3世祖△陈忠(嫡系,陈群)→第4世祖△陈佐(嫡系,陈泰)→第5世祖△陈准(嫡系,陈奕)→第6世祖△陈匡(准之次子,奕之继嗣)→第7世祖△陈达,又名世达(史载,陈匡有二子,遂在此分支。

长子世达,为长城令,传「霸先」陈朝一支,史称「陈朝」世系。

次子世逵,为江州刺史,传「陈邕」太傅一支。

史称「太傅」世系。

)→第8世祖△陈康,又名「康之」)→第9世祖△陈英→第10世祖△陈公弼→第11世祖△陈鼎→第12世祖△陈高→第13世祖△陈咏→第14世祖△陈猛→第15世祖△陈道臣→第16世祖△陈文瓒→第17世祖△陈谈先(霸先、休先,均是兄弟)→第18世祖△陈朝宣宗陈顼(蒨是兄长,陈朝文宗)
→第19世祖△陈叔达(陈朝宣帝陈顼的第十七子,封「义阳王」)。

这只是较惯见的两派承传排列,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名号有存疑。

要指出是,由陈实下延世系一般采用由嫡系开始,我在这一段则避而不用,因为嫡系陈泰嫡子绝嗣,过继续传的是陈谌后裔,又因为我是以直系血缘追述承传,所以太傅派和陈朝派均源自陈谌,特此说明。

☆以下表4︰由陈实至陈邕(又称福建「太傅」谱)︰
(前后共计31代,直系下延第43-73世祖)
由陈实至陈洪进,如何下延,争议颇多,存在好几个支派。

但都最后「殊途同归」,起始是「陈实」,下传「陈洪进」。

然后又各分支,是否巧合,抑或某方有拚揍的成份,属未定案。

在现时最流行也是最突出的,有「南院」派及「陈朝」派。

前者通陈太傅,后者沿陈叔达。

陈太傅是陈邕,曾当唐明皇的老师,因罪谪官入闽终老。

他本修一大宅,被人指其奢华,比皇宫还壮丽,显然有造反意。

其女劝他改宅为庵,自愿削发终生为尼,奉佛救父。

这就是漳州南山寺初建来源。

所以,陈邕的下传世系亦称「南山」派。

「陈朝」,指南朝陈谈先一系。

由陈实传至陈朝祖先陈文赞,再沿陈霸先兄弟陈谈先一脉陈顼,再传至陈洪进。

分头再合。

也许日后有可信墓志铭出土,给我们及后人开解个中谜题。

目下判断由人,我选了南院派。

理由也很简单。

我是依据广东「凤台七子」遗牒所述,先同意是「颍川侯」的后裔,然后又接受「吾祖陈洪进」作为定位,沿着祖先应是由河南迁福建。

先有,陈邕一系入闽,子孙多在漳泉。

唐末,陈洪进据漳泉,子孙亦在漳泉。

又因为陈洪进重修了南山寺,认祖认宗,合二而一。

这是比较顺理成章的最合理连接。

且逐代相传,又名号俱在,遂有一定的可信度。

查看宗谱,由陈实向下延,一般均采嫡系,作为开始。

我们常见到的就是:1世祖△陈实→2世祖△陈纪→3世祖△陈群→4世祖△陈泰→然后,5世祖△是谁?(出现几个不同版本,包括:奕、恂、温、津、准,这些名号。

那么,谁才是真正下延的「转接人物」?)我认为应是「准」。

陈准,是陈佐的长子。

又是,陈忠的长孙,陈谌的曾孙。

至于为何要把陈准放入第5世祖的实际承传者位置,应指出的,是因他的次子陈匡被定为是嫡系5世祖陈奕的「嗣子」。

其间,陈奕无子
这一段的初探结果是︰1世△陈实→2世△陈谌→3世△陈忠→4世△陈佐→5世△陈准→6世△陈匡→7世△陈世逵(兄陈世达,传「陈朝」派)→8世△陈尚之→9世△陈霸图→10世△陈岩→11世△陈亮→12世△陈錡→13世△陈范→14世△陈忠→15世△陈邕(陈太傅)。

故此,以上这支世系在陈氏宗谱内是所谓「太傅派」(因由陈邕下延接陈洪进)。

另外一支同宗下延派系则世称「陈朝派」(因由陈叔达下延接陈洪进)。

陈朝,是指南北朝时陈霸先创建的「陈朝」(557-589)。

陈氏由河南入福建后这两派同样从陈实再度向下延。

经「陈朝」的,至「陈朝宣宗陈顼的第十七子陈叔达」下延,然后又接上唐末宋初「陈洪进」。

所以,算是「殊途同归」。

「陈朝派」(见《陈书》所载,)由陈实下传的次序是:第1世祖△陈实(封「颍川侯」)→第2世祖△陈谌(嫡系,陈纪)→第3世祖△陈忠(嫡系,陈群)→第4世祖△陈佐(嫡系,陈泰)→第5世祖△陈准(嫡系,陈奕)→第6世祖△陈匡(准之次子,奕之继嗣)→第7世祖△陈世达(陈匡有二子,遂在此分支。

长子世达,为长城令,传「霸先」陈朝一支,史称「陈朝」世系。

次子世逵,为江州刺史,传「陈邕」太傅一支。

史称「太傅」世系。

)→第8世祖△陈康,又名「康之」)第9世祖△陈英→第10世祖△陈公弼→第11世祖△陈鼎→第12世祖△陈高→第13世祖△陈咏→第14世祖△陈猛→第15世祖△陈道臣→第16世祖△陈文瓒→第17世祖△陈谈先(霸先、休先,均是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