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2020·揭阳一模)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布查德花园所在的地区原来是一个石灰岩矿区。
20世纪初,这里的石灰岩逐渐开采殆尽,在露天石灰岩采矿坑上,人们营造出5个不同风格的花园,此外还配备有游客服务中心、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以及餐厅等基础设施。
花园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和专业园艺师负责,随着季节不同布查德花园的观赏内容有着不同的内容、主题和季相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这里已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花卉展示园。
下图所示该花园位置及景观。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布查德花园的修建是基于(C)
A.气候适宜B.产业结构单一
C.资源枯竭D.经济总量不足
2.布查德花园经营效果很好,主要是因为(B)
A.充分发掘旅游衍生品B.专业规划与专业经营
C.突出花园的文化特色D.明确目标客户群定价
3.该花园的经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D)
A.高标准规划,一步到位的经营战略
B.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
C.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D.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1题,20世纪初,这里的石灰岩逐渐开采殆尽,在露天石灰岩采矿坑上,人们营造出5个不同风格的花园,资源枯竭是布查德花园修建的前提。
第2题,由材料可知,花园配备有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花园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和专业园艺师负责,从而吸引了游客的到来,故专业规划与专业经营是其发展好的主要原因。
第3题,花园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起来的,故高标准规划,一步到位的经营战略和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都不是经验;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不属于经营模式;花园是石灰岩矿区发展起来的,故可以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持续发展。
(2021·四川省成都市模拟)幼发拉底河89%的流量来自上游。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
下图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幼发拉底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D)
A.春夏季B.夏秋季
C.秋冬季D.冬春季
5.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C)
A.水库拦截B.气候干旱
C.地势平坦D.下渗严重
6.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A.水量需求B.水能蕴藏
C.航运需求D.筑坝技术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幼发拉底河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上游地区位于北纬30°-40°附近,冬季受西风影响,产生部分降水,部分为季节性积雪,等到春天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所以幼发拉底河汛期在冬春季节。
第5题,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下游地区几乎没有水库修建;气候干旱及下渗严重是河流流量小的原因,与泥沙携带能力无关;而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导致流速降低,泥沙在河道沉积,所以大部分泥沙不能到达波斯湾。
第6题,巴格达附近水库密集主要是沿岸地区城市及人口分布密集,需水量大;水能资源一般蕴藏在中游落差大的河段,巴格达位于下游地区,落差较小;修建大量水库不利于航运;筑坝技术不会影响水库密度。
(2021·百校联考)2019年6月,中国首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甘肃敦煌实现满负荷发电。
光热发电是利用大规模定日镜场收集的太阳能,将熔盐加热并进行储存,再利用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图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7.对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发电影响较小的因素是(D)
A.地理位置B.天气
C.季节D.昼夜交替
8.甘肃敦煌建设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有利条件是(C)
①靠近消费市场②太阳辐射较强③土地价格低④水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9.我国首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满负荷发电,有利于(B)
A.降低我国电力价格B.优化我国电力结构
C.提高我国电力配送效率D.扩大我国电力消费市场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白天可以利用熔盐储存太阳能,晚上可以利用储存的太阳能继续发电,故昼夜交替对其发电影响较小,D正确。
第8题,我国东部经济发达,为电力的主要消费市场,而甘肃位于我国西部,市场距离较远;甘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但水资源短缺;甘肃敦煌经济落后,土地价格较低,C正确。
第9题,光热电站是电力生产部门,所以对电力的配送和消费影响小;我国电力以火电结构为主,首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满负荷发电,能够优化我国电力结构;依据图文信息,无法判断能否降低我国电力价格。
故B正确。
(2021·河南省名师联盟联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很多河流采取了综合整治,其中丁坝是一种很重要的工程措施。
根据丁坝对水流的影响程度,又可分为长丁坝和短丁坝。
长丁坝又称控导型丁坝,短丁坝又称治导型丁坝。
下图为某河流丁坝水利工程及丁坝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两个丁坝间形成了a、b、c三个不同流速的区域,按照流速可以分为静水区、缓流区、急流区,三个区域流速由大到小依次为(A)
A.a、b、c B.a、c、b
C.b、c、a D.c、b、a
11.丁坝一般采用钢筋水泥建设,图中使用木桩、块石、活柳建设的丁坝(D)
A.只适合在南方的河流整治中使用
B.只适合在乡村河流中使用
C.形成不同流速区,只有静水区有鱼
D.有利于保持河岸的稳定性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c位于丁坝之间,受丁坝影响,水流速度最小;a位于丁坝外侧,由于丁坝建设,使过水河道变窄,水流速度加快,形成急流区;b位于ac之间,为缓流区。
第11题,柳树南北方向均可种植;该丁坝在城市和乡村河流中均可使用;各种流速区均可出现不同的鱼类;丁坝可以调节河水流速,有效减少河水对河岸的冲蚀。
12.(2020·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
图一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
图二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三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注意关键词“当前”,根据2017年黄石市三次产业结构统计数据可知,首先,当前黄石市以第二产业为主,结合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可知,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重工业的工业产值远高于轻工业的工业产值);其次,当前黄石市第一、第三产业占比低,且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第(2)题,该题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工业基础等角度回答。
首先,黄石市距中心城市武汉较近,可获得一定的技术支持;其次,黄石市靠近长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再次,作为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其劳动力丰富;最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08年黄石市被定为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工业的转型发展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并且,黄石市被称为“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其产业基础条件较好。
第(3)题,根据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可知,其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占比很小,可提高轻工业比重,同时,可加强传统优势工业的技术改造;其工业生产总值虽有增加,但近年来工业产值增速并不快,应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第(4)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吸引劳动力向城镇迁移,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污染一般较为严重,可加快生态恢复,治理环境污染等。
[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
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2)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
(3)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
(4)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市化进程。
13.(2021·山东枣庄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都江堰位于岷江冲积扇的顶端,主要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引水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下图中左图示意都江堰位置,右图示意都江堰水利工程。
材料二:山东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假来到都江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下表是该校张明同学做的研学考查记录。
研学景点考查内容考查记录
宝瓶口名称的由
来和意义
由人工开凿而成,玉垒山被切开的部分被称为离堆,
是控制下游灌区进水的咽喉,水量平稳清澈。
飞沙堰主要特点
和作用
是一道介于离堆和金刚堤之间的低坝,古时用笼石堆
砌,现由混凝土浇灌。
现正值汛期,大量内江水漫过
飞沙堰重新汇入岷江,并将砂石从水底抛出。
鱼嘴
“四六分
水,二八分
沙”的原理
位于金刚堤(江心洲)的顶端,水流冲击强烈,水位较高,
外江水量比内江大且更加浑浊。
(2)简述在离堆上游建设飞沙堰的主要作用。
(3)都江堰是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的典范,二王庙砖墙上题有“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八个大字。
请阐释其含义。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修建在江心的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江面较宽,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升高,大部分江水流向外江,有利于排洪;内江位于
河流凹岸,内江河道较深,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内江河道深,流速快,60%的江水流入的内江,有利于引水灌溉,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第(2)题,飞沙堰是一道价于离堆和金刚堤之间的低坝,该坝体较低,枯水期,飞沙堰高出水面,起到拦水坝的作用,可以保证内江水进入灌渠;汛期,洪水水位高于坝体高度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流入外江,起到二次分水、排沙的作用,减轻了洪水对灌区的威胁,并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从这里抛入外江,避免泥沙在灌渠中的淤积。
第(3)题,乘势利导:读图可知,岷江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岷江东岸的山地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都江堰利用水势和山形巧妙地开展工程布局,修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实现自动分洪、排沙、引水,使岷江水可以自流灌溉成都平原。
因时制宜:据上分析可知,根据季节变化、洪枯不同,通过都江堰,四六分水,防洪、灌溉并举,既为成都平原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又减少了旱涝灾害的威胁。
[答案](1)修建在江心的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内江位于河流凹岸,河道深,流速快,进入的水量较多;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升高,大部分江水流向外江。
(2)枯水期,飞沙堰高出水面,起到拦水坝的作用,可以保证内江水进入灌渠;汛期,洪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起到二次分水、排沙的作用,减轻了洪水对灌区的威胁,并避免泥沙在灌渠中的淤积。
(3)乘势利导:利用水势和山形巧妙地开展工程布局,实现自动分洪、排沙、引水,使岷江水可以自流灌溉成都平原。
因时制宜:根据季节变化、洪枯不同,防洪、灌溉并举,既为成都平原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又减少了旱涝灾害的威胁。